张谷若与适应选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2329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谷若与适应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张谷若与适应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张谷若与适应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张谷若与适应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张谷若与适应选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张谷若与适应选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张谷若与适应选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张谷若与适应选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张谷若与适应选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张谷若与适应选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谷若与适应选择.docx

《张谷若与适应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谷若与适应选择.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张谷若与适应选择.docx

张谷若与适应选择

张谷若与“适应”、“选择”

  引言

近年来,胡庚申教授将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基

本原理运用到翻译研究中,指出“译者(译品)要适

应翻译生态环境,要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

(Hu, 2003; 胡庚申, 2004) ,并通过其专著《翻译适

应选择论》及一系列论文进行了详尽的阐释,观点

鲜明,论述系统而深刻,得到我国众多学者的支持。

翻译适应选择论拥有坚实的哲学基础,它一方面体

现着来自生物进化论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

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又可追溯至极其深远的中国古〓1〓

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人为本”、“适中尚

和”等哲学理念,因此可说,此论自打提出之日起,

就显露出了蓬勃的生机和可持续的发展势头。

在翻译适应选择论这一奠基性理论研究的基础

上,胡教授又在 2008年进一步提出了“生态翻译

学”,指出:

“综而观之,生态翻译学研究既是一种

‘喻指’,又是一种‘实指’。

所谓‘喻指’,指的是将

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作隐喻类比而进行的整体性研

究;所谓‘实指’,指的是取向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

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特别是译者在翻译生态中的生

存境遇和能力发展研究。

换句话说,生态翻译学着

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

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

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

释。

”(胡庚申, 2008)生态翻译学及其基础翻译适应

选择论都是不难理解的,其中的关键性术语“适应”

与“选择”更是在中外学者的论述中频繁出现,早已

成为学界的普遍用语。

拙作《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曾对著名译家张

谷若的生平、译绩、思想和翻译手法作过介绍。

本文

拟结合适应选择论和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对其

实践和理念从这一新的视角作些探讨,俾有助于该

理论的宏扬和文学翻译的研究。

篇幅所限,笔者仅

从三个方面作些豹窥之谈。

  一、“适者生存”:

 张谷若与哈代之间

适应选择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适者生存”

(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又称“自然选择”(natural se2

lection)。

按笔者的理解,“适者生存”在具有多维性

的同时,主要指的是生命体在直接环境中的适应,只

有适应了才能生存,不适应则必被淘汰,而具间接性

的原文生态环境则是译者所需要了解、观照的。

者翻译一个文本,在理解阶段一般是通过阅读资料

并进行推理、想象去适应原文环境的,这种适应除间

接性外还具有预备性和虚拟性。

而译者及其译品的

真实生态环境则不同,译者生存其中,译文也必须在

这一环境里面存在和产生作用,不适应就生存不了

或生存不好,乃至遭到淘汰。

译者的各种“选择”正

是为了适应这种“真实生态环境”所做出的反应,或

所采取的具体方法、技巧。

选择意在适应,适应意在

生存。

张谷若的家乡在风光旖旎的烟台芝罘岛,那里

山峦叠翠,碧海如镜。

这一点极其重要,它使张先生

与英伦的乡土作家哈代之间,有了一个特征相似的

生活环境:

都是生活在大海的怀抱之中,都是来自旧

式农村,与农民特别亲近,了解他们,与他们有深厚

的感情。

这使得张谷若虽未去过英伦,但读哈代却

有一见如故之感,译者与作者自然而然地达成了心

灵上的契合。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看来,这显

示了二者有着相似的“物理环境、气候、空间、所构

建的环境等(Katan, 1999:

 45) ,这种极大程度的相

互适应,就是张先生臻于化境的翻译不可或缺的基

础。

物理性自然环境的相似能产生共鸣与适应,此

其一。

其次,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也有一些相似点或

可资比较的地方。

一者,从双方的家庭看,哈代生于

没落的贵族家庭;张谷若父辈经商有方,持家俭朴,

故家道殷实。

二者,两人对待社会的态度有相通之

处。

哈代是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创作恰在英国

最得意的维多利亚时代,但他却反对资本主义的城

市文明,其前期作品长篇小说《绿荫下》、《远离尘

嚣》将宗法制农村生活理想化。

以后作品中批判现

实主义的成分逐渐加强,《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

的裘德》为其代表作,前者写纯洁的农村姑娘苔丝

遭受迫害以至毁灭的悲剧,后者讲述农村青年裘德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理想破灭的故事。

张谷若的青少

年时代遭逢乱世,不满现状,有志寻求新思想于异邦

以破旧立新。

关于在大学选择英语作为自己的专

业, 1983年八十高龄的张先生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

回忆说:

“当时我们看到军阀混战,列强欺凌,国家

有被瓜分的危险。

青年学生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

立志振兴中华,总想学会外国语言文字,读懂外国书

籍,把有用的知识吸收过来,使国强民富。

”(楼沪

光, 1983)哈代不满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以小说为

手段对英国的现实加以抨击;张谷若痛恨国弱受人

欺的现状,在欺人者的国度找到了知音哈代,意图通

过翻译让国人了解强势的西方,俾有益于国家与民

族的发展。

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两方面都存在契合

点,所以张先生有动力为翻译哈代等英国作家而劳

作一生,后来因译绩显著而晋升教授,并被誉为“哈

代专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前所述,生态翻译学着重于“译者在翻译生

态中的生存境遇和能力发展研究”,本文以上所谈

的张谷若与哈代之间外在环境的相似和高度契合,

与下文阐述的张谷若翻译思想及其译语风格,都是

本着这种精神进行的。

  二、译者原则及语言风格选择

〓2〓

1. 张谷若翻译思想

关于翻译的理论,张先生是不大发表的,他认为

“理论人人可有,而且对于同一内容(甚而对于同一

名词) ,见解可以各人不同。

”从这句话笔者体会到

三种意味:

第一,他看到翻译理论具多样性,因人而

异。

第二,他对于 80年代的翻译理论不十分感兴

趣,还没有看到一种自己愿意信奉的理论。

对于理

论高明,而译技蹩脚的空头理论家,他向来颇为不

屑,认为“托之空言,不如见之实行。

”(王寿兰,

1989:

 450)第三,他点出意义常具不确定性,这和当

前的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有相似之处,而正是这种不

确定性使高明的翻译具有了艺术的特征。

如果所有

意义都是确凿无疑的,翻译艺术也就不复存在了。

余光中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发表过很精辟

的论述:

“手高包括了眼高,一个人不可能眼低而手

高,手高也包括有见解。

”“手高”就是翻译的艺术高

超,高超的译技后面,必有高明的翻译观作指导,因

而余光中说:

“任何译作都是翻译理论不露声色的

实践, ”“只要手高就证明他眼高。

”(穆雷, 1999:

116)事实上,张谷若跟傅雷、余光中等手眼并高的

翻译大师一样,也有明确的理念追求:

除了渗透着东

方辩证智慧的“为科学亦为艺术,为艺术亦为科学”

论(张谷若:

 1991)之外,他还有一个伴随了他一生

的重要原则,这就是“地道”。

张谷若于1980年在《翻译通讯》上著文,曰“地

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明明白白地说:

“原来是地

道的语言文字,翻译时也要译成地道的语言文字。

其实,这个原则,早在30年代始译哈代时,他就明确

提出了。

1934年12月,他在《德伯家的苔丝》译者

序中说:

“我译这本书的理想,是要用道地的中文,

译原来道地的英文。

”孙致礼评价道,“从 30年代到

80年代,张谷若的‘地道的译文’一直是中国翻译界

的主导思想。

跟张谷若一样,朱生豪、傅东华、杨必

等翻译家都力求以‘地道的译文’为翻译目标,他们

的译文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为在中国普及英美文

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见孙迎春, 2004:

序二)可

见,“地道”是一种朴素而实用的理论原则,容易被

人认识和接受,具有一语中的的科学品格。

2. “地道”原则与翻译适应选择论

显见的是,“地道”是经过了严格的逻辑推理程

序的:

大前提:

译文必须信于原文;小前提:

原文是地

道的;结论:

译文亦须地道。

“地道”是高层次的“信”,指语言风格与习惯。

哈代用的是地道的英语,因此张谷若认定,译文须是

地道的汉语,方算尽了翻译者的能事。

若以欧化的

语言或汉不汉英不英的译者符号集去应对,自然不

地道。

那么,“地道”之哲学基础如何呢?

 我国久负

盛名的西方哲学史专家贺麟在论述翻译与创造的关

系时一针见血:

“翻译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华化西

学’,使西洋学问中国化,灌输文化上的新血液,使

西学成为国学之一部分”(见孙迎春, 1999:

 5082

509)。

这种见解,应当说是接近哲学层面的阐释。

“华化西学”自然要用地道的语言,不然就是洋化。

现在,我们有了生态翻译学和适应选择论,地道原则

的哲学依据就不难发现了。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翻

译原则,一方面是‘多维度适应’,另一方面是在多

维度地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做出与翻译生

态环境相适应的‘适应性选择’,即概括为:

‘多维度

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胡庚申, 2004b)地道在语言

文化伦理层面上是为了“信”,而在哲学层面上则是

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

虽然张先生在 20世纪 30

年代倡导地道原则的时候并没有提出系统的论述,

但他却身体力行将这个原则实行并推广了半个世

纪,获得巨大成功,其原因恐怕就在于它合乎生态翻

译学的基本原理。

地道翻译实践在前,翻译适应选

择理论在后,这完全合乎一般规律。

请看一个具有

代表性的译例:

The stage ofmental comfort to which they had ar2

rived at this hourwasone wherein their souls expanded

beyond their skins, and spread their personalities

warmly through the room. ( Hardy, 1996:

 25)  他们

那时正达到了欢畅的阶段,所以都觉得神舒心畅,超

脱形骸,满眼生花,满室生春。

(张谷若, 1957:

 42)

后两个四字格所传达的意思,有人认为在原文

中并不存在,实属译者的“译笔生花”,是过度归化

的译法,其实这样批评不妥,根源在于句本位翻译思

想。

这个句子所涉及的场所,是靠近苔丝姑娘家的

露力芬酒店,只有卖酒的执照,而没有卖座儿的执

照,也就是说,按照法令,顾客不能在店里面找个座

位,消消停停地喝酒。

村彼端的另一家酒店,虽是有

全副的执照,但因距离太远,村这头儿的住户都不去

光顾。

这头儿的非法酒店,掌柜的是位惹人喜爱的

女性,那天晚上,许多村民都来了,女店家露力芬在

楼上的一个大卧室,用报废的大毛围巾,将窗户严严

地遮起,以防被官员发现。

里面空间有限,床、柜、

台、凳都利用起来,让十几个前来寻欢作乐的人各就

各位,安享欢乐。

前来喝酒求欢的顾客,也不光为着〓3〓

路远才不去村那头儿的酒店,深层次的原因是:

大家

一致觉得,和女店家露力芬挤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

比坐在那家男老板宽敞的酒店中,更加有趣味。

丝的母亲去找自己的丈夫,猜想他准在这家酒店,当

她找来的时候,那些人不用说已是数杯下肚,说笑半

天了,自然是“都觉得神舒心畅,超脱形骸,满眼生

花,满室生春”了。

请再参照接下来的文字:

In this process the chamber and its furniture grew

more and more dignified and luxurious; the shawl

hanging at the window took upon itself the richness of

tapestry; the brass handlesof the chestof drawerswere

golden knockers; and the carved bedposts seemed to

have some kinship with the magnificent pillars of Solo2

mon’s temple.

这个长句,张谷若以地道而富于艺术性的文字译为:

在这种过程中,这个屋子本身和屋里的家具,都

越来越变得庄严富丽;五屉柜上镶的铜拉手,就好象

黄金作的兽环,窗户上挡的围巾,就身份改变,和织

花壁帷一样地华贵,雕花的床柱,也好象和所罗门王

的庙宇里雄伟宏壮的柱石,成了一家眷属。

这段译文,可以说是锱铢必较地戥出来的。

果将报废的围巾看作了华贵的织花壁帷,以普通雕

花的床柱与所罗门国王庙宇里的雄伟柱石为伍,那

还不是“满眼生花,满室生春”是什么?

 何况这段文

字,实在是对于刚刚发现自己是名门之后的德北先

生当时心境的生动写照。

所以这两个四字词组,决

不是子虚乌有、空穴来风,而确可称作“译笔生花,

妙译传神”。

在1997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的

张译《德伯家的苔丝》中,张先生将“他们那时正达

到了欢畅的阶段,所以都觉得神舒心畅,超脱形骸

……”改作了“他们那时所达到的欢畅阶段是:

神游

身外,脱却形骸……”,“神舒心畅”不够了,上升为

“神游身外”,“超脱形骸”不足了,干脆用“脱却形

骸”,而接下来的那两个四字词组“满眼生花,满室

生春”未动,可见此八个字正是张先生的得意之笔,

舍不得删改的。

换句话说,在张先生看来,此八个字

是他的“选择”;这种选择对于翻译生态环境来说又

是“适应”的,而“适者生存”,所以要保留下来,不能

“淘汰”掉。

由这个译例可知,地道原则说易行难,它心存译

语读者,暗合适应选择论,追求形神兼备。

当二者不

可得兼时,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是以段落章节为参

照,弃形之末而求神之本,以相似的艺术效果为旨

归。

3. 译语风格与山东方言问题

哈代小说中的结构与用词和同时代的作家相比

偏于古雅,行文周密细致,句法繁芜绵长;节奏缓慢,

语气冷静;但是蕴涵丰富,描写生动,意境幽远,富于

诗意。

在语言风格的传译上,张谷若与哈代实现了

最大程度的契合,可说已臻化境,故而广受褒扬。

的是现代语,而其中古韵明显,为当下译者所难望项

背。

张先生的故乡烟台芝罘自古就是不凡之地,它

的名字最初与秦始皇相联系。

芝罘岛所在的福山海

滨是文坛巨星冰心(190021999)度过自己童年的地

方,也是十九世纪末发现了甲骨文的历史名人、爱国

志士、清末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全国唯一一所大学

的校长)王懿荣(1845 - 1900)的故乡。

(孙迎春,

1999:

 463; 2004:

第一章)张先生小时侯念过两年私

塾,辛亥革命后又上了初小、高小,在此期间涉猎了

《论语》、《孟子》、《尚书》、《庄子》、《史记》、《通鉴辑

览》、《三国志》等古典著作,许多名篇均能成诵。

先生出类拔萃的古文根底就是在那时打下的。

中学

上的是特别注重英语的天津南开中学,后以优异成

绩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

所以,兼通中西语言文化

的张先生能够用略带古风而又优美畅达的语言进行

翻译,使译作风格能够如原文以出。

关于风格的传达,张先生说,“在语言文字、表

达方式上,尽量接近以至酷似原著的风格。

原作中

的散文,用散文形式翻译;原作中是诗行的地方,翻

译过来也必须是诗句;原作用上层社会典雅的语言,

翻译时要体现这个特点;原作中乡民的对话用了俚

语、方言,译文也要选用劳动人民带乡土味的口语;

原作如果故意是‘转文’的,译文也要有相应的特

点。

”(楼沪光, 1983)在译文用语上,其具体特点一

是如上例四字词组用得较多,二是采用山东方言翻

译原文带乡土味的口语。

关于四字词组笔者在《张

谷若翻译艺术研究》中专辟了一章论述,简略地说,

四字词组在中国语言文字中享有崇高地位,是汉语

的基本组合形式之一,内部搭配多样,由雅到俗什么

层次的都有,用好了可显著提高译文艺术水平。

于使用山东方言,也不是空穴来风,是经过了认真考

虑的。

翻译哈代作品中的威塞克斯方言时,他创造

性地运用山东方言去反映那种地方特色,应当说是

一种功能对等,也是有意识地适应译作所处的翻译

生态环境。

上世纪 50年代,出版社准备再版张译

30年代版的《苔丝》和《还乡》,当时是全盘工农兵

化,出版社认为对话中山东方言太多,不大众化,就

〓4〓

希望他能找一个会说北京话的人帮助修改加工。

先生无奈之下看到长女张玲已上高中,又看过她写

的一些校园诗文,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

张玲颇

有感慨地说,“我其实是少不更事,竟动手做起来。

改过一些生僻的山东方言,叙述文字中一些书面语

也改成了大白话。

当然,出版前还是由父亲仔细审

定的。

这一版的《苔丝》和《还乡》,当时并没有听到

不好的反映,而且似乎是影响还相当广泛。

父亲也

收到过很多读者来信,是好评。

惟有上海翻译界的

一位有识之士提出批评,直言新版译文修改坏了。

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听上海的老翻译家,《马丁

〓瞿述伟》的译者叶维之老先生说的。

但是,父亲

还是自己在文革期间,正在欧美文学作品大多出版

无望的时候,又重新修订了《苔丝》、《还乡》和《无名

的裘德》。

80年代以后出版的,就是依据这三个修

订本,所以我的‘修改流毒’,有幸没有继续遗害。

(见孙迎春, 2004:

第一章)辜正坤对使用山东话也

是赞赏的,并有精彩的论述。

(同上,序言一)当然,

译者“适应”什么,又怎样去“选择”是个极为复杂的

问题,存在争议很正常。

张先生的几部译作,历经大

半个世纪时光的冲淘,至今仍在翻译文学的书架上

有售,他的“适应”与“选择”的效果如何,可以说是

不言自明了吧?

 谓之“适者长存”当不为过。

  三、译品影响反映了什么?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领会适应选择论翻译原则的

内涵,胡庚申教授列举了一些著名译家的例子,其中

谈到“不论是严复(185421921)的哲学社科翻译,还

是林纾(185221924)的小说文学翻译,从翻译适应选

择论的角度来看,都可以说是译者多维度地适应了

翻译生态环境、并依此作出了最佳适应选择的结

果。

”(胡庚申, 2004:

 132)张谷若的译文亦复如此。

60多年过去了,张译哈代、狄更斯仍在市场上堂而

皇之地占有一席之地,而且研究者的兴趣愈益浓厚,

这反映了什么呢?

孙致礼有一段话讲得很好:

“张谷若当时能提

出‘地道的译文’,这是时代的产物,也顺应了时代

的潮流,在我国翻译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家

都知道,30年代张谷若开始做翻译的时候,我国翻

译界正流行一股晦涩的译文风,张谷若无法接受当

时这样的译文,便立志要采取‘与之相反’的译法。

他坚持两条翻译原则:

(1)不能逐字死译; 

(2)得用

地道的译文翻译地道的原文。

’1935年和 1936年,

他先后出版了哈代的《还乡》和《德伯家的苔丝》,取

得了巨大的成功。

”(见孙迎春, 2004:

序二)这实际

上是赞扬张先生的“译者选择”和张先生的翻译特

别“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尤其符合时代需求,故

而能够纠正当时“晦涩的译文风”。

晦涩的译文出

于死译、硬译,因硬必死,也就是说,不适应翻译的生

态环境,必然会遭淘汰。

正如论者在傅雷与穆木天

之间所做的比较:

穆木天(译有《欧贞尼〓葛朗代》、

《勾利尤老头子》、《从妹贝德》、《从兄篷斯》、《夏贝

尔上校》等)的诗作追求音乐美,富于律动感,至今

仍有留存,但他“在翻译时抹去自我,羁勒灵性”,因

而“其译已不流传于今日”;“傅雷的文艺生涯,可说

是译而不作;但在翻译上,译而作,有作为,其译作一

直广为流传。

文艺作品,真正有生命力的,是‘作’,

是‘作’的生气充盈并激荡于其中。

翻译作品的好

坏,可读不可读,往往也取决于是否‘作’,取决于

‘作’的含金量,取决于‘作’的含金量的精粗高低。

(罗新璋,1995)可知,“抹去自我”,就不能进行适应

性选择,“羁勒灵性”就缺乏创造的活力,本有“作”

的能力也不去调动,生命力自然不强。

综合上述可知,译品影响反映了:

1. 是否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它关系到

译者、译文是否能够生存、生效、产生影响的问题。

2. 汰弱留强、适者生存的法则是客观存在的,

承认不承认它都自古以来运行着。

3. 适者生存的法则要求译者译而作,激发灵

性,如以上我们在第二部分所举的张谷若译例,追求

神似而非恪守字面;注重整体效应而非机械的细节

对应。

这与生态翻译学讲求翻译生态的整体效应与

各种元素的综观平衡又是相一致的。

  四、结语

将适应选择论引入翻译研究,继而对生态翻译

学进行深刻而系统的阐释,这是胡庚申教授对于翻

译学的卓越贡献。

近来,他指出现有翻译研究存在

不足和欠缺:

一是散而不专;二是“引”而未“发”;三

是狭隘单一;四是未成体系。

(胡庚申, 2009)认为

如果“只是停留在某单一学科内‘自转’、或只是诸

多相关学科的累加, ”就会“因缺少‘龙头’学科,缺

少相关学科公共的基础和一致的归宿, ”而“难以真

正地达到综观整合。

”(同上)因此他提出以生态翻

译学对各学科途径的翻译研究进行“跨科际综观整

合”,并以图示说明:

“翻译学视角的研究居中,围绕

其周的语言学、文化学、人类学视角的相关研究互联

互动、相互依托,各学科视角的研究又最终熔入并归〓5〓

宿于生态学视阈之中,从而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翻

译本体生态系统。

需要强调的是,该翻译本体生态

系统是整个翻译生态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体现了翻

译行为方式、翻译文化价值的最终指向。

因为,生态

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

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

为。

”(同上)笔者相信,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当然

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

如果能成功推出国门,

得到国际认同,将是我国学者对翻译学理论建设所

做出的一项具有原创性的重大贡献。

笔者期待着。

张谷若1985年9月1日写道:

“从事翻译者,多

于一个阶段,遇到许多问题,无法解决。

于是欧化之

说行,翻译之腔出,硬译或死译之风盛,加以有人为

之推波助澜,凭一己之直觉,昧语言文字发展之规

律,乏语言文字比较之探索。

”(见黄邦杰, 1991:

序)

死译硬译没有出路。

尽管某些理论家可以给他改头

换面,并说出一番长长的道理来,仍是无济于事,因

为它有悖于语言文字发展之规律,没有语言文字比

较之探索作为科学基础。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需要“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追求

多维度适应,继而作出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

2004:

 129) ,此为正理。

译者作为核心要素,确需能

够“迁想妙得,落笔之际不知译者之为作者耶,作者

之为译者耶。

”(罗新璋, 1995)多说无益,“自然选

择”的规律在那里。

参考文献:

[ 1] Hardy, Thomas. Tess of the D ’U rbervilles [M ]. Bei2

jing:

 Shangwu Yinshuguan, 1996.

[ 2] Hu, G. engshen. Translation as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J ].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03, (4) :

2832291.

[ 3] Katan, David. Translating Cultures [M ].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9.

[ 4] 胡庚申. 翻译适应选择论[M ].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

社, 2004.

[ 5] 胡庚申.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J ]. 上海科技

翻译, 2004, (4).

[ 6]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