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2454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6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docx

最新师说系列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39唯物辩证法的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高考典题回顾

例1(2018·北京卷)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

“无违。

”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

”上述问答表明(  )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是组合选择题,考查对矛盾特殊性的理解,考查考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性,因此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

这里强调的是矛盾的特殊性,③④正确。

①说法错误,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②说法错误,“不孝”的表现方式也因人而异。

例2(2018·福建卷)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

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

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

这告诉我们(  )

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重要条件

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为材料型说明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与哲学中相关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

该同学根据指导,调动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逐渐找回自信,说明C项符合题干要求。

A项表述错误,B、D与材料无关。

例3(2018·天津卷)与漫画《路向何方》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

A.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B.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C.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D.祸兮福倚 福兮祸伏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矛盾知识的理解,重点考查学生的理

解问题能力。

漫画强调的是事物的对立统一,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与D项哲学寓意一致。

例4(2018·上海卷)到“十二五”末,本市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为此,有关部门提出,应加快研究和推行多种养老模式,以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社会进步。

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矛盾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C.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

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A、B、C都存在明显错误。

思维互动启迪

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考点归纳

考点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及属性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的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斗争性的含义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1)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考点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2)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要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2)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2)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3)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重点分析

1.关于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正确理解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发展,对于理解矛盾概念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为了更具体地进一步理解它,有必要从以下两方面理解和把握。

①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意思是说,没有斗争就没有同一,没有同一也就无所谓斗争,无论离开斗争或者离开同一,都不能称其为矛盾。

首先,同一离不开斗争。

具体地说,依存离不开斗争。

“依存”中很重要的一点是:

一方的性质依赖于另一方来规定,这就是平时所言的“相比较而存在”。

其次,斗争离不开同一。

什么样的东西才相互排斥呢?

必须具有某种共同的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同时呈现出排斥的倾向。

如果不是相互依存的东西,那就意味着“彻底分离”“毫不相干”,还谈什么相互排斥呢?

②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即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

矛盾是一种联系,而联系既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因而,矛盾也就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

一句话,“一切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4)矛盾对立面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的比较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普遍现象和特殊现象,也不同于多数与少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同一类事物中的大多数状况称为普遍现象,而把少数或个别例外状况称为特殊现象。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哲学上有着严格的科学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因此,无论矛盾的普遍性还是矛盾的特殊性都是指事物的本质和属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事物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而不是事物之间在数量上多与少的差别。

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混同为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普遍现象和特殊现象是错误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同于多数与少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不包含矛盾普遍性的特殊性是不存在的。

多数与少数是事物数量上的差别,而不能说多数存在于少数之中,少数包含多数。

整体虽由部分组成,但不是事物各部分的共同本质,也不能说整体寓于部分之中。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区别

含义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件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特性

同类事物的共性

每一事物的个性

联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转化的

思维辨析

1.联系、发展、矛盾的关系

矛盾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即联系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

矛盾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即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因此,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主张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世界。

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就必然否定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主张用孤立和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正确理解矛盾的普遍性

不能认为事事有矛盾,就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个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不在一个统一体中,就不能构成现实的矛盾。

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也不能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是永远不能解决的。

只有实事求是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矛盾分析的方法,才能正确地分析和解决矛盾。

易错明辨

  1.矛盾就是斗争。

(×)

[明辨] 说法片面,简言之,矛盾是对立统一。

2.“统一”是矛盾的一方。

“对立”是矛盾的另一方。

(×)

[明辨] 哲学上讲的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统一”和“对立”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统一”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因此,“统一”和“对立”是矛盾双方的“统一”与“对立”。

认为“统一”是矛盾的一方、“对立”是矛盾的另一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3.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

[明辨]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不仅存在于事物的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如果不在同一个统一体中,就不能构成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同处于同一个统一体中时,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如鸡蛋和石头,一般情况下并不构成矛盾。

假如石头把鸡蛋打破了,两者才成为矛盾双方,构成矛盾关系。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此,矛盾越多越好。

(×)

[明辨]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相互斗争的关系推动着事物不断变化和发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矛盾越多越好。

(2)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以矛盾的客观性为前提的。

矛盾是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事物包含多少矛盾,这些矛盾如何推动事物发展,这些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事物的发展不在于矛盾的多与少,而在于事物自身,看它该用什么样的矛盾来推动自身发展。

5.哲学上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明辨] 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6.矛盾就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

(×)

[明辨] 矛盾也包括事物之间的这种关系。

7.事事有矛盾,就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

[明辨] “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个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不处在同一个统一体中,就不能构成矛盾。

只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如教师与学生)。

8.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是永远不能解决的。

(×)

[明辨] 只要实事求是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矛盾分析的方法,就能正确地分析和解决矛盾。

9.有矛盾是坏事。

(×)

[明辨] 矛盾具有普遍性,但是不能认为有矛盾是坏事。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这才是正确对待矛盾的态度。

10.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等同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明辨]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不能认为普遍性包括特殊性,这样就把普遍性等同于整体、把特殊性等同于部分了。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才是大与小的关系,整体包括部分。

11.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有意识地制造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东西,而这些事物中包含着矛盾,所以意味着人可以有意识地“制造”矛盾。

(×)

[明辨] 矛盾的产生与消亡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的结果,不是人能够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

12.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

[明辨]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不能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13.普遍和个别互为存在的前提。

(×)

[明辨] 个别是普遍存在的前提。

14.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体。

(×)

[明辨] 普遍性是从特殊性中抽象出来的。

15.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

[明辨] 不能将两点理解为就是优点和缺点。

考点训练

1.荷兰上世纪50年代因为发现沿海地区蕴藏巨量天然气而迅速成为以出口天然气为主的国家。

伴随巨大财富而来的,是创新动力的逐步萎缩、其他工业部门的衰落,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降低。

到上世纪80年代初,荷兰终于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

发展经济学把这种因自然资源的丰富反而拖累经济发展的经济现象,称为“荷兰病”。

“荷兰病”现象印证了“福兮,祸之所伏”的哲学道理,体现了(  )

①矛盾双方相互吸引和贯通的趋势

②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否定的趋势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制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荷兰病”现象印证了“福兮,祸之所伏”的哲学道理,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而不是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相互吸引和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故选①③。

2.下列古诗中与如图漫画《跷板游戏》的哲理启示相一致的是(  )

A.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B.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答案:

C

解析:

漫画反映了矛盾双方的依存关系,故C正确。

A体现规律客观性,B体现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D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3.2018年12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

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要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上述做法蕴涵的辩证法道理是(  )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C.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答案:

C

解析:

A不是辩证法观点,排除。

不同时期国家出台不同的房地产政策,表明矛盾特殊性,故选C。

B不符合题意,D表述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4.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村干部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小岗村改革开放的历程。

“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

”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答案:

B

解析:

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浓缩了小岗村的历史之中,表明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的观点正确,但均不符合材料中的内容。

第二框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归纳

考点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含义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考点四、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关系

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

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

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

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3)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考点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意义

(1)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不同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殊性,需要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2)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认识矛盾的根本目的在于正确地解决矛盾。

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千篇一律,只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重点分析

1.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2.正确认识和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可见,该含义中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二是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这里一是认识问题,二是解决问题。

认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认识问题的目的或落脚点。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因此,要想正确认识事物,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认识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这样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因此,离开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不能真正认识事物。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认识事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正确地改造世界,即解决矛盾。

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我们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刀切”“一风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对立面是“一刀切”“一风吹”,这种不分时间、地点、条件,千篇一律、一个模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形而上学的,实践证明它只会给学习和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区别和联系

  4.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观点,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

联系的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不与任何事物联系的事物是没有的。

发展的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的,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矛盾的观点:

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②地位不同。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的观点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2)联系

①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观点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正是由于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才形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而普遍联系又离不开事物的变化发展。

矛盾是一切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矛盾着的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②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观点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它们正确地反映了世界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联系。

思维辨析

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1)哲学依据: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2)含义。

注意:

两点不能仅仅理解为优点与缺点或成绩与不足。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哲学依据:

矛盾的特殊性。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5)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前提是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关键是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重要条件是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

3.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主要是: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不能把“两点”仅仅理解为优点和缺点、成绩和不足。

“两点论”具有广泛的哲学意义,应根据不同的事物具体考察各自的“两点”是什么。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4)坚持用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

易错明辨

1.次要矛盾对事物发展没有意义。

(×)

[明辨] 既要重视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其原因有二:

一是主次矛盾相互影响,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二是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次要矛盾可能转化为主要矛盾。

2.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

(×)

[明辨] 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而且矛盾的主次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

(×)

[明辨] 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4.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