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系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249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护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防护系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护系统.docx

《防护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护系统.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护系统.docx

防护系统

防护系统

此部分将会使您熟悉有关车辆防护系统的重要信息。

当您的车辆与其它物体,如另一辆车,发生碰撞时,将会导致本车突然地加速或减速。

在这种加速或减速过程中,车内的驾驶员及乘客则会随着惯性向着碰撞力的反方向移动,从而使驾驶员及乘客面临与车内装备或某些部件发生相撞受伤的风险。

辅助防护系统指安全带及其辅助装置,如安全带收紧器、安全带收紧力限制器及气囊等,其目的在于将事故中的伤害风险降至最小。

然而,安全带和气囊通常无法防止外物插入车内所造成的伤害。

最重要的防护系统包括:

1、安全带

2、儿童防护装置,是防止小乘客们在事故中移动,减轻其受伤风险的最有效方法

提供额外保护的装置:

辅助防护系统(SRS),包括:

3、安全带收紧器

1)安全带收紧力限制器

2)气囊

3)PRESAFE系统

>$@气囊的作用是增强佩戴安全带的驾驶员及乘客的受保护程度。

>$@

但是气囊仅仅是一个额外的防护系统,字全带只起补充作用,不能代替安全带,驾驶员及所有乘客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即使车辆装备有气囊也是如此,因为气囊并不会在所有类型的事故中触发,原因是,在某些情况下,只需正确地佩戴安全带变可以得到足够的保护,此时气囊的触发并不能带来额外的安全保障。

而且,只有在正确佩戴安全带基础上,气囊才会增强保护作用,因为:

1、安全带可以帮助驾驶员及乘客处于正确的位置,并与气囊保持适当的距离。

2、例如,在某些正面撞击整套入中,安全带是可以保护驾驶员及乘客,使他们不会随着惯性向碰撞力的方向移动,此时,安全带所提供的保护对驾驶员及乘客而言是更适宜的。

因此,如果发生了导致气囊的严重事故,只有正确佩戴安全带,气囊才会提供额外的保护。

>$@伤害风险

对防护系统(安全带、安全带固定装置、安全带收紧器、安全带收紧力限制器或气囊)或其线路进行改动或不正确的工作,或改动其它与之联网的电子系统,都,可能造成防护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例如,可能导致气囊或安全带收紧器意外触发,或者在本应触发的严重事故中无法触发。

切勿擅自改动防护系统。

也不要擅自改动电子部件及其软件。

>$@

气囊

>$@气囊确实能为您带来附加保护,但并不能替代安全带。

为了降低受到严重甚至致命伤害的风险,确保驾驶员及所有乘客—尤其是孕妇—在任何时候都正确佩戴安全带并采取正常的直背坐姿,另外,座椅靠背也应该置于尽可能垂直的位置。

>$@

安全带

车内儿童所使用的安全带和防护装置是最为重要的防护系统。

在发生碰撞时,它们是防止车内乘员移动并与车内部件相撞的最有效装备,可以明显降低乘员在事故中受伤的风险。

如果未佩戴或末正确佩戴安全带,或安全带未正确卡入安全带锁扣中,安全带将无法执行有效的保护功能。

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严重甚至致命伤害。

要确保驾驶员及所有乘客—尤其是孕妇—在任何时候都正确佩戴安全带。

必须确保安全带:

1、尽可能低地绕过骨盆部位,即要绕过髋关节而不是乘坐者的腹部

2、紧贴乘坐者的身体

3、不要扭曲

4、绕过乘坐者肩部的中间

5、切勿绕过乘坐者颈部或从臂下穿过

6、通过上拉肩部的安全带,使下部安全带拉紧,贴住乘坐者的骨盆

如果安全带已被某个乘客使用,不可再用其捆扎其它物品。

佩戴安全带时,避免穿着厚重的衣服,如冬装外套等。

不要让安全带带身绕过带尖锐边角或易碎的物品,特别是您衣服上或衣服内的物品,如眼镜、钢笔、钥匙等。

否则可能损坏安全带带身并导致您或其他乘客受伤。

每条安全带每次仅供一人使用。

行车时切勿让儿童坐在其他乘客的膝上。

否则,当突然制动时,儿童将无法得到适当的保护,并可能因此导致儿童或其他乘坐者受到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

身高在1.50米以下或年龄不足12岁的乘客无法正确佩戴安全带。

因此,需要在适宜的座椅上安装附加防护装置,以便在事故中提供保护。

务必根据制造商的安装说明安装儿童座椅。

只在靠背置于尽可能垂直的位置,并且乘坐者采用垂直坐姿时,安全带才能发挥预期的保护功效。

避免将座椅放于影响正确佩戴安全带的位置。

详细信息请见索引中的“座椅”部分。

将靠背置于尽可能垂直的位置。

切勿在靠背过分向后倾斜的情况下驾驶。

否则,在遇到事故或紧急制动时,您可能会受到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

如果安全带或锁扣脏污或损坏,安全带将无法执行其应有的功能。

应使安全带和锁扣保持清洁,否则安全带锁舌无法正确卡入位。

定期检查安全带,确保安全带:

1、未损坏

2、未绕过带尖锐边角的物体

3、未被夹到

否则,在发生事故时安全带可能会被撕破。

您或他人可能因此受到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

更换被损坏或曾在事故中承受过重载荷的安全带,并检查安全带固定装置。

基于安全理由,梅赛德斯-奔驰建议您只使用经梅赛德斯-奔驰认可,专门适用于您所驾驶的车辆的安全带。

>$@在许多国家中,对于安全带和儿童防护装置的使用已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

①绑带卷筒

②安全带锁舌

③锁扣

④释放按钮

辅助防护系统(SRS)

辅助防护系统(SRS)包括:

1、SRS警告灯

2、安全带收紧器

3、安全带收紧力限制器

4、气囊系统,包括:

1)气囊控制单元

2)气囊

SRS警告灯

当点火开关开启且发动机运转时,辅助防护系统(SRS)定期执行自测试。

因此,可以及时发现故障。

当您开启点火开关时,仪表盘上的SRS警告灯亮起,并在发动机启动后的几秒钟内熄灭。

>$@如果SRS警告灯发生以下情况,说明有故障出现:

>$@

1、在开启点火开关时未亮起

2、发动机启动后的几秒钟内未熄灭

3、再次亮起

在急剧减速事故中,个别的系统可能会意外触发,或本应触发而无法触发。

如果发生上述任何情况,立即到梅赛德斯—奔驰特许服务中心检查并修理辅助防护系统(SRS),那里具备进行此项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工具。

特别要强调的是,有关安全或与安全系统相关的工作,必须到梅赛德斯—奔驰特许服务中心进行。

安全带收紧器、安全带收紧力限制器及气囊的触发在发生碰撞事故时,气囊控制单元中的传感器评估重要的物理数据,如碰撞持续时间、方向及车辆的减速或加速作用力。

根据对这些数据的评估以及碰撞中车辆的纵向减速度,气囊控制单元将在第一阶段首先触发安全带收紧器。

前置气囊只在车辆纵向上有更高的减速度时才触发。

如果您的车辆装备了自适应型双级前置气囊,那么当碰撞程度在第一触发界限内时,前置气囊的充气量只会达到降低伤害风险所需的必要程度。

但是如果控制装置检测到更大的减速度,并且在几毫秒内达到第二个触发界限,前置气囊则会完全充气。

>$@如果前排乘客侧面受到严重撞击,前排乘客前置气囊只有在前排乘客座椅占用识别系统检测前排乘客座椅有人乘坐时触发。

>$@

>$@只有在安全带锁舌正确卡入安全带锁扣时,安全带收紧器才可能触发。

>$@

安全带收紧骂和气囊的触发

在碰撞的初始阶段,气囊控制单元中的传感器评估物理数据,如持续时间、方向及车辆的减速度或加速度,以便确定是否需要触发安全带收紧器和/或气囊。

安全带收紧器和气囊的触发界限是可变的,并与车辆的减速度相适应。

事实上这个变化过程是提前进行的,因为气囊必须在碰撞过程之中—而不是之后—触发。

>$@气囊并非在所有类型的事故中都分触发,它们受控于复杂的传感器技术及评估逻辑,事实上这个过程是提前进行的,因为气囊的充气过程必须在碰撞中完成,并且必须能够为驾驶员及乘客提供额外的保护,并非所有气囊都会在事故中触发。

不同的气囊系统是独立运作的,然而,各个独立的系统将根据控制系统在碰撞的第一阶段确定的事故类型(正面撞击、侧面撞击和翻车)以及事故的严重程度,(特别是指车辆加速度或减速度)而启动。

>$@

车辆减速度或加速度以及受力方向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1、碰撞中受力的分布

2、碰撞角度

3、车辆的变形特性

4、与车辆碰撞的物体的特征,例如其它车辆

在碰撞发生前无法预见到或测量的因素在气囊触发中将不起决定作用,也不会对其提供指示。

在车辆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形时,气囊也可能不会触发。

例如,只有相对来说易变形的零件(如发动机罩或翼子板)受到撞击并且减速度不足时。

而在车辆出现较轻微的变形时,气囊也可能被触发。

例如,刚性的车身部件(如纵梁)在事故中受到影响,并且减速度足够大时。

安全带收紧器、安全带收紧力限制器

前排座椅安全带和后排座椅外侧安全带配有安全带收紧器。

>$@如果前排乘客座椅上没没有人乘坐,不要将安全带锁舌插入锁扣内。

否则,安全收紧器可能会在紧急情况下触发。

>$@

如果安全带还配有安全带收紧力限制器,可降低安全带施加给乘坐者的力度。

在事故发生时,安全带收紧器拉紧安全带,将其紧紧地贴在乘坐者的身体上。

>$@安全带收紧器无法避免以下情况所引发的伤害风险:

1、座椅位置或坐姿不正确

2、乘员未正确佩戴安全带

安全带收紧器无法将乘坐者拉向座椅靠背。

>$@

前安全带收紧力限制器与前置气囊同步动作,可以更大范围地分散安全带收紧力限制器施加在驾驶员及乘客身上的带力。

当点火开关开启时,安全带收紧器将在满足下列条件时触发:

1、仅在防护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点火开关开启后SRS警告灯亮起,并在发动机运转后熄灭)(第45页)

2、对于前排座椅的三点式安全带,将安全带锁舌卡入安全带锁扣中

3、前方正面或后方追尾碰撞时,即在碰撞初始阶段,车辆在纵向急剧减速或加速时

4、在某些发生翻车的情况下,系统认为能够提供额外保护时

5、在装备了前排乘客座椅占用识别系统的车辆中,则只有当前排乘客座椅上有人乘坐且安全带锁舌卡入锁扣时

6、发生严重的正面撞击时,在碰撞初始阶段,车辆在纵向急剧减速时

如果安全带收紧器触发,您将会听到一个声响,此声响不会损害听力,可能会有少许细粉末释出。

SRS警告灯亮起。

请到梅赛德斯—奔驰特许服务中心更换已被触发的安全带收紧器,那里具备进行此项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工具。

特别要强调的是,有关安全或与安全系统相关的工作,必须到梅赛德斯-奔驰特许服务中心进行。

在弃置安全带收紧器时,请遵守有关的安全法规。

任何一家梅赛德斯—奔驰特许服务中心均可提供这些法规。

气囊系统

伤害风险

为了降低在急剧减速事故或类似情况中发生严重甚至致命伤害的风险,如被几毫秒内充气的气囊挤伤,或在突然制动时受伤,请遵守以下说明:

1、驾驶员及所有乘客必须选择正确的座椅位置,要求既能够正确地佩戴安全带,又尽可能远离气囊。

驾驶员的座椅位置必须确保能够安全驾驶车辆。

驾驶员必须与踏板保持合适的距离,确保能够踩到底。

驾驶员胸部与气囊罩中心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25厘米。

握住方向盘时,驾驶员手臂应略为弯曲。

2、驾驶员及乘客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并将座椅靠背调整到尽可能垂直的位置。

确保头枕与乘坐者头部的接触点与眼部平齐。

3、尽可能后移前排乘客座椅,尤其在上面装有儿童防护装置时。

5、如果后向儿童防护装置或前排乘客座椅未装备儿童座椅自动识别系统*,必须将儿童安置在合适的后排座椅上的儿童防护装置中。

如果您将前向儿童座椅固定到前排乘客座椅上,则必须将乘客座椅尽可能向后移动。

6、不要前倾身体,如靠在方向盘毂垫上,特别是当车辆行驶时。

7、不要将脚搁在仪表板上。

8、只握住方向盘的轮圈。

这样可使气囊充分充气。

如果握住方向盘的中央部分,气囊触发时将可能导致驾驶员受伤。

9、不要靠在车门内侧。

10、确保在驾驶员或乘客与气囊的充气区域之间没有其他人员、动物或物体。

11、不要在座椅靠背和车门之间放置任何物品。

12、不要在把手或挂衣钩上悬挂任何硬物,如衣架。

由于气囊充气速度非常快,因此无法完全排除由此造成伤害的风险。

伤害风险

气囊的功能只在如下情况下才能得到确保:

1、不要覆盖方向盘毂垫、前排乘客前置气囊罩、前排座椅:

外部侧垫或后车门饰板,也,不要在这些地方粘贴任何物品

2、切勿改装防护系统部件,包括线路

您的车辆装备有以下气囊:

1、位于方向盘中的驾驶员前置气囊

2、前排乘客前置气囊,位于手套箱上方

3、位于前排座椅靠背外侧的前排座椅侧部气囊

4、后车门中的侧部气囊*

5、位于车顶框架边缘里衬巾的车窗气囊

气囊的工作过程

气囊在几毫秒内完成充气,SRS警告灯亮起。

>$@如果气囊触发,您将会听到声响,并且还可能释出少许粉水末,此声响不会抽害您的听力,释出的粉末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

气囊充气会减缓并限制驾驶员及乘客的移动。

当驾驶员及乘客与前置气囊和侧部气囊接触时,气囊会放出热气。

此特性的目的在于减小驾驶员及乘客的头部和胸部所受的作用力。

因此,这些气囊会在事故后减压。

伤害风险

气囊充气后:

1、气囊部件比较热。

不要接触它们,否则可能会被烫伤

2、必须到梅赛德斯-奔驰特许服务中心更换气囊,那里具备进行此项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工具。

特别要强调的是,有关安全或与安全系统相关的工作,必须到梅赛德斯-奔驰特许服务中心进行。

伤害风险

当气囊充气时,会有少量的细粉末释放出来。

这些细粉末对健康无害,也不代表车辆已着火。

对于患有哮喘病或其它呼吸道疾病的人员,此细粉末可能导致短暂呼吸困难。

为防止出现这些呼吸困难的情况,您应该:

1、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迅速离开车辆

2、开启车窗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内

前置气囊

前置气囊的目的在于增强对驾驶员和乘客头部及胸部的保护。

驾驶员前置气囊和前排乘客前置气囊触发:

1、在事故发生的初段,当车辆的纵向减速度或加速度过高时

2、如果系统预测到气囊的触发能够增强安全带的保护作用

3、如果安全带已系紧

4、与车内的其它气囊无关

5、在翻车时通常不会触发,除非探测到车辆的纵向减速度过高时

驾驶员前置气囊,位于方向盘内;前排乘客前置气囊位于手套箱上方。

前置气囊

①驾驶员前置气囊

②前排乘客前置气囊

驾驶员前置气囊①在方向盘前方充气;前排乘客前置气囊②在手套箱的前上方充气。

前排乘客前置气囊②只在如下情况下触发:

>$@1前排乘客座椅有乘客>$@

>$@请不要在前排乘空座椅上放置重物。

系统可能会误以为座椅上有乘客,从而导致前排乘客座椅上的防护系统在遭遇事故时触发。

>$@

侧部气囊

伤害风险

基于安全理由,梅赛德斯—奔驰建议您使用经梅赛德斯—奔驰测试并认可的座椅套,这种座椅套配有用于侧部气囊的特殊撕裂裂缝。

否则,侧部气囊可能不会正确充气,并且无法在故障中提供有效的保护。

您可以在梅赛德斯-奔驰特许服务中心购得这种头枕套。

伤害风险

为降低侧部气囊触发时造成的伤害风险,您应确保:

1、在驾驶员或乘客与侧部气囊充气区域之间没有其他人员、动物或物体

2、在车门上没有杯座等附件

3、车内的衣钩上只挂有较轻的衣服

4、在乘坐者的衣服口袋里不得有重物或尖锐的物品

伤害风险

请遵守下列说明,以降低侧部气囊充气时可能引致的严重甚至致命伤害的风险:

1、驾驶员及乘客—尤其是儿童切勿将头靠在车窗上的侧部气囊充气区域。

2、驾驶员及乘客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并将座椅靠背调整到尽可能垂直的位置。

3、身高在1.50米以下或年龄不足12岁的儿童必须使用适宜的儿童防护装置。

触发侧部气囊的目的是在发生碰撞的一侧为驾驶员或乘客提供更好的胸部(不是头部、颈部或手臂)保护。

您可以通过SRS/AIRBAG(辅助防护系统/气囊)符号识别侧部气囊在车辆上的安装位置。

①前排侧部气囊

②后排侧部气囊*

侧部气囊紧邻靠背侧垫触发。

侧部气囊①和②触发:

1、仅触发遭受撞击一侧的气囊

2、在事故发生的初段,当车辆在横向上的减速度或加速度过高时,例如侧面撞击

3、与安全带的使用无关

4、与前置气囊无关

5、与安全带收紧器无关

6、如果发生翻车,只在探测到车辆

横向减速度过高,并且预测到的侧部气囊充气能够增强安全带的保护作用

>$@如果前排乘客侧面受到严重撞击,前排乘客前置气囊只在前排乘客座椅占用识别系统检测到前排乘客座椅有人乘坐时触发。

有关气囊工作过程的其它信息请见48页。

有关安全带收紧器和安全带收紧为限制器触发的详细信息请见45页。

>$@

车窗气囊

伤害风险

为使车窗气囊能够提供有效的保护,请确保在驾驶员或乘客与车窗气囊的充气范围之间没有障碍物。

请遵守下列说明,以降低车窗气囊充气时可能导致的严重甚至致命伤害的风险:

1、车辆驾驶员及乘客-尤其是儿童—切勿将头靠在车窗上的侧部气囊充气区域

2、驾驶员及乘客在任何时候都务必正确佩戴安全带

3、身高在1.50米以下或年龄不足12岁的儿童必须使用适宜的儿童防护装置。

车窗气囊充气的目的是从车辆发生碰撞的一侧为驾驶员或乘客提供更好的头部保护(不包括胸部或手臂)。

车窗气囊集成在车顶框架边缘的里衬内,充气范围从前车门(A柱)-直到后车门(C柱)。

①车窗气囊

车窗气囊①触发:

1、在事故发生的初段,当车辆的横向减速度或加速度过高时

2、仅触发遭受撞击一侧的气囊

3、与前置气囊无关

4、无论前排乘客座椅是否被占用

5、如果发生翻车并且系统预测到车窗气囊充气能够增强安全带的保护作用

>$@有关气囊工作过程的其它信息请见48页。

有关安全带收紧器和安全带收紧为限制器触发的详细信息请见45页。

>$@

PRESAFE系统

PRESAFE系统能够在某些危险情况

中预先采取措施,为您提供保护。

PR[SAFE在下列情况下介入:

1、紧急制动情形,例如制动辅助系统(BAS)开始起作用

2、危急的驾驶状况,例如,车辆由于超过物理极限而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时

如果您驾驶车辆的车速高于约35公里/小时,PRESAFE(o将启动以下措施:

1、拉紧前排座椅安全带。

2、带记忆组件*的车辆:

如果全电动调节式前排乘客座椅位置不理想,会将此座椅调整到最佳位置。

3、如果车辆发生打滑,关闭滑动/倾斜天窗*和侧车窗,仅留下少量缝隙。

如果危险情况安然度过,未造成事故,PRESAFE将会取消安全带预拉紧操作。

此后,您可以重新调节全电动调节式前排乘客座椅*、侧车窗和滑动/倾斜天窗*。

如果安全带未松开

将靠背或座椅稍稍后移,直到安全带拉紧力减小。

锁止机构解锁。

>$@当调节座椅时,确保脚坑内或座椅后面没有行李物品。

否则会对座椅和物品造成损坏。

>$@

碰撞响应式颈部保护头枕(NECKPRO)

碰撞响应式颈部保护头枕(NECKPRO)的目的在于增强对驾驶员和前

排乘客头部和颈部的保护。

在发生后向碰撞时,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座椅的头枕会沿行驶方向向前移动。

这样就会为头部提供更好的支撑。

伤害风险

基于安全理由,梅赛德斯-奔驰建议您仅使用经测试适合梅赛德斯—奔驰车辆及碰撞响应式颈部保护头枕(NECK-PRO)的头枕套。

否则,发生事故时碰撞响应式颈部保护头枕(NECK-PRO)

可能不会正确触发,并且无法提供有效的保护。

您可以在梅赛德斯—奔驰特许服务中心购得这种头枕套。

如果碰撞响应式颈部保护头枕(NECK-PRO)在事故中触发,您必须复位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座椅上的头枕(》第324页)。

否则,如果再次发生后向碰撞,将无法提供额外的保护。

触发的头枕会向前移动并且无法再进行调节,以此可以进行识别。

车内的儿童

如果车内载有儿童:

1、使用适合其年龄和身材、并经认可用于梅赛德斯—奔驰车辆的儿童防护装置保护儿童,最好是安装在合适的后排座椅上

2、确保在整个行车过程中儿童一直被安置在儿童防护装置中并正确佩戴安全带

任何一家梅赛德斯—奔驰特许服务中心都可为您提供儿童防护装置的正确信息。

>$@建议使用梅塞德斯-奔驰护理用品清洁儿童防护装置,您可以从任何一家梅塞德斯-奔驰特许服务中心获得这方面的信息。

>$@

伤害风险

即使使用了儿童防护装置,也不要将儿童单独留在车内无人监护。

儿童可能:

1、被车内的部件弄伤

2、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温或低温下,受到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

驾驶员及乘客安全

切勿将儿童防护装置暴露在阳光下,否则可能导致儿童防护装置的金属部位等变得异常灼热。

接触这些部位会导致皮肤被灼伤。

如果儿童开启车门,他们可能会:

1、给其他人员造成伤害

2、走出车外,并被来往的车辆撞伤

不要在车内放置坚硬或沉重的物体,除非将其固定牢靠。

详细信息请见索引中的“座椅”部分。

如果装载物的固定方式不正确或摆放的位置不合适,在下列情况下将会增加儿童的受伤风险:

1、紧急制动

2、突然转向

3、遭遇事故

还应该遵守有关防溜车功能的说明。

儿童防护装置

梅赛德斯—奔驰建议您只使用(第58页)列出的儿童防护装置。

伤害风险

为降低儿童在事故、制动或突然转向时遭受严重甚至致命伤害的风险,应该:

1、务必将身高在1.50米以下或不满12岁的儿童安置于适当座椅上合适的儿童防护装置中,因为他们的身材无法正确佩戴普通的安全带。

2、不要让不满12岁的儿童坐在前排乘客座椅上,除非前排乘客座椅装备有儿童座椅自动识别系统*,并且还必须将儿童置于带有儿童座椅自动识别系统的儿童防护装置中。

3、行车时切勿让儿童坐在其他乘客的膝—亡。

因为当发生事故、进行强力制动或突然转向时,儿童将无法得到充分保护。

他们可能会与车内部件发生撞击,从而受到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

4、驾驶员及所有乘客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

5、如果您将儿童防护装置安装到前排乘客座椅上,则必须将前排乘客座椅尽可能向后移。

伤害风险

如果儿童防护装置未正确地安装在适宜的座椅,亡,儿童将无法在事故或突然制动时得到保护,并可能受到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

因此,在安装儿童防护装置时,您必须遵守制造商的安装说明以及儿童防护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

儿童防护装置最好装在后排座椅上。

在后排座椅上通常能为儿童提供较佳的保护。

切勿在儿童防护装置下面放置座垫等物品。

儿童防护装置的整个基座必须与座垫紧密接合。

切勿使用不带有原厂座椅罩的儿童防护装置。

只能用梅赛德斯-奔驰原厂座椅罩替换损坏的座椅罩。

只能在后排座椅上使用推荐用于梅赛德斯—奔驰车辆的儿童防护装置。

合适的座椅

轿车

1只允许使用带有儿童座椅自动识别系统的儿童防护装置。

2将前排乘客座椅移动到最靠后的位置。

3“Universal”(通用)等级中的前向儿童防护装置。

旅行车

1只允许使用带有儿童座椅自动识别系统的儿童防护装置。

2将前排乘客座椅移动到最靠后的位置。

3不要使用后向儿童防护装置。

“Universal”(通用)类别的儿童防护装置上均贴有橙色认可标签。

标签上标有座椅

推荐使用的儿童防护装置

1切勿将儿童防护装置安装在前排乘客座椅上。

2对于不带儿童座椅自动识别系统的儿童防护装置,请将前排乘客座椅移至最靠后的位置。

后排侧车窗*的超越控制开关

伤害风险

当车上载有儿童时,应启用后车门上的儿童防护锁并关闭后车窗的操控功能。

否则,在车辆移动时,儿童可能开启车门或车窗,从而对自己和其他人造成伤害。

启用或停用:

按下按钮①。

指示灯②亮起或熄灭。

如果亮起,则无法使用后车门上的开关操控后排侧车窗。

>$@即使在指法灯②亮起时,您也可以使用驾驶员侧车门上的开关开启后排侧车窗。

>$@

在以下部分将介绍关于厂列驾驶安全系统的信息:

1、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2、制动辅助系统(BAS)

3、自适应制动灯

4、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

5、电子制动力分配(EBV)

6、自适应制动系统

>$@在冬季条件下驾驶,只有使用冬季用轮胎(M+S轮胎),并在必要时安装防滑链,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制动辅助系统(BAS)、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和自适应制动系统才能发挥最佳效能。

>$@

事故风险

如果车速过快(尤其是在转弯时)、在湿滑或结冰的路面上行驶、或行驶时与前车距离太近,都将增加事故风险。

在本部分介绍的驾驶安全系统不能降低这类事故的风险,也无法改变物理法则。

因此,您应该不断调整驾驶方式以适应当前的路况和天气条件,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