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2647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地图学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图学复习题.docx

《地图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图学复习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图学复习题.docx

地图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地图学

2.地图

3.模拟地图

4.数字地图

5.心象地图

6.地球信息图谱

7.地图投影

8.UTM投影

9.高斯-克吕格投影

10.墨卡托投影

11.主比例尺

12.变比例尺

13.等角航线

14.水准面

15.变形椭圆(微分圆、单位圆)

16.地球旋转椭球体

17.点值图

18.动线法

19.质底法

20.量底法

21.定位符号法

22.分区统计图表法

23.定位符号图

24.地形图

25.地理图

26.普通地图

27.专题地图

28.分析图

29.组合图

30.综合图

31.等高线法

32.地性线

33.晕滃法

34.地图集

35.角度变形

36.地图概括

二、选择题

1.地图按容分为普通地图和()。

A.专题地图B.桌面地图

C.彩色地图D.单幅地图

2.地图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数学基础、()、整饰要素。

A.地图符号B.地图注记

C.比例尺D.地理要素

3.制作地图有()和编绘成图两种途径。

A.计算机制图B.遥感制图

C.实测成图D.全野外测图

4.我国的学者廖克根据现代地图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特别是我国的学科现状,提出现代地图学应当分成理论地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大分支。

A.地图测量学B.地图感受学

C.地图制图学D.地图数学

5.地理信息系统脱胎于()。

两者都是信息载体,都具有存储、分析、显示功能。

A.地图B.航测

C.地理D.管理信息系统

6.()是地理学和地学等区域性学科的“第二语言”

A.3SB.地图

C.地理信息系统D.遥感

7.按一定数学法则确定的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构成地图数学基础。

A.地图比例尺B.数学模型

C.磁偏角D.地图符号

8.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必然会产生变形,长度变形是长度比与1的()。

A.积B.差

C.和D.商

9.为了阐明作为投影变形结果各点上产生的角度和面积变形的概念,法国数学家底索采用了一种图解方法,即通过()来论述和显示投影在各方向上的变形。

A.透视光线B.参考椭圆

C.数学方法D.变形椭圆

10.按投影变形性质分类,可将地图投影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

A.任意投影B.方位投影

C.圆柱投影D.圆锥投影

11.圆锥投影中纬线投影后为(),经线投影后为相交于一点的直线束,且夹角与经差成正比。

A.直线B.相交于圆心的直线束

C.相交于某一点的弧线D.同心圆圆弧

12.我国自1978年以后采用()作为百万分一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A.等面积圆锥投影B.等距离圆锥投影

C.等角圆锥投影D.等角方位投影

13.正轴等距圆锥投影沿()保持等距离,即m=1。

A.经线B.纬线。

C.旋转轴D.标准纬线。

14.正轴圆锥投影的变形只与()发生关系,而与经差无关,因此同一条纬线上的变形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圆锥投影的等变形线与纬线一致。

A.经线B.纬线

C.距离D.方向

15.圆锥投影最适宜用于()处沿纬线伸展的制图区域的投影。

A.高纬度B.低纬度

C.赤道D.中纬度

16.就制图区域形状而言,方位投影适宜于具有圆形轮廓的地区,就制图区域地理位置而言,在两极地区,适宜用()投影。

A.正轴B.斜轴

C.横轴D.纵轴

17.横轴等积方位投影在广区的小比例尺制图中,特别是()中应用得很多。

A.全球地图B.东西半球图

C.各地图D.两极地图

18.在正轴圆柱投影中,纬线表象为(),经线表象为平行直线。

A.平行直线B.相交于圆心的直线束

C.相交于某一点的弧线D.同心圆圆弧

19.等角航线是地面上两点之间的一条特殊的定位线,它是两点间同()构成相同方位角的一条曲线。

A.所有纬线B.投影轴

C.所有经线D.大圆航线

20.1949年中华人民国成立以后,就确定()为我国地形图系列中1:

50万,1:

20万,1:

10万,1:

5万,1:

2.5万,1:

1万与更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A.墨卡托投影B.通用极球面投影

C.伪圆柱投影D.高斯-克吕格投影

21.高斯投影经纬网形状,除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为互相垂直的直线外,其余经线的投影为对称凹向()的曲线,纬线的投影为对称凸向赤道的曲线,整个图形呈东西对称,南北对称,经纬线均正交。

A.赤道B.标准纬线

C.中央经线D.投影轴

22.J-50-18图幅所在的高斯-克吕格投影60投影带带号是()。

A.19B.20

C.39D.50

23.地图用途决定着需选用何种性质的投影,要求各制图单元面积对比正确的地图常使用()。

A.等角投影B.等距投影

C.墨卡托投影D.等积投影

24.普通多圆锥投影属于()。

A.任意投影B.等积投影

C.圆柱投影D.等角投影

25.中纬度地区沿纬线方向延伸的长形区域适合用()。

A.双标准纬线正轴圆锥投影B.单标准纬线正轴圆锥投影

C.多圆锥投影D.斜轴方位投影

26.低纬赤道附近沿东西方向长条形区域()。

A.双标准纬线正轴圆锥投影B.单标准纬线正轴圆锥投影

C.正轴圆柱投影D.横轴方位投影

27.交通图,航海图,航空图适合于选用()。

A.等角投影B.等距离投影

C.任意投影D.等面积投影

28.地形图编号K-50-2在新编地形图中的编号为()。

A.K50C001002B.K50C002001

C.K50D001002D.K50D002001

29.美国地形图多使用()。

A.墨卡托投影B.UTM投影

C.伪圆柱投影D.高斯-克吕格投影

30.如确定为圆锥投影,那么只需量出一条经线上纬线间隔从投影中心向南北方向的变化就可以判别变形性质,如果中间缩小南北两边变大的为()。

A.正轴等积切圆锥投影B.正轴等积割圆锥投影

C.正轴等角切圆锥投影D.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

31.下图中17760是指()。

A.距离第17带中央经线的距离是17760公里

B.距离第17带西移500公里后的中央经线的距离是17760公里

C.距离第17带中央经线的距离是760公里

D.距离第17带西移500公里后的中央经线的距离是760公里

 

32.一投影其纬线为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经线为交于投影中心的放射状直线,夹角相等。

在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从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这种投影是()。

A.正轴等积方位投影B.横轴等积方位投影

C.正轴等角方位投影D.横轴等角方位投影影

33.下列是一组投影变形椭圆,其中()是等角投影。

34.下面是某投影的经纬网形状示意图,可以断定()是等角圆锥投影。

35.编绘一幅南极洲的普通地图,投影时选择()比较合适。

A、正轴圆柱投影B、正轴方位投影

C、正轴圆锥投影D、等积任意投影

36.下列属于数学要素的有()。

A、交通线B、图例

C、控制点D、居民点

37.下面不是地球椭球体三要素是()。

A、长半径B、短半径

C、地球半径D、地球扁率

38.下图是斜分比例尺的图形,比例尺基本长度单位为2cm,在1:

50000图上代表1km。

下图正确的读数应是()。

A、2630mB、2640m

C、2650mD、2660m

39.()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限定了制图区域幅面和要素总量.

A地图比例尺B地图的用途C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D数据质量

40.一条河流长8cm,它距两测河流的平均距离为6cm,跟据下表判断它能否入选()。

A能B不能C无法判断D所给条件不足

等比数列表

距离分级

长短分级

1.5~2.3

2.3~3.4

3.4~5.1

5.1~7.6

>14.8

1.9

 

 

 

11.4~14.8

2.3

2.9

 

 

8.8~11.4

2.9

3.5

4.3

6.8~8.8

3.8

4.3

5.1

6.3

41.常用于河流等线状地物要素的选取的地图定量概括方法为().

A图解计算法B等比数列法C回归分析法D区域指标法

42.下图为用回归分析法得到的居民点选取曲线,如果要制作一副1:

100000的地形图,地面上有150个居民点,在所做的地图上应保留多少个居民点.()。

A30B60C90D120

43.下图居民点的转换用了地图概括的()方法。

A层次归类B数量分级C降维转换D等级合并

44.地图概括时,为表达正确的相互关系,常用()方法处理。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

45.一些有许多微小弯曲的河流,如果按比例尺机械的化简,这些弯曲将被全部删除,多弯曲河流将变成笔直的河段,反而歪曲了河流的特征,因此,必须对一些弯曲进行()。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

46.对于相同比例尺\同一主题的南方分散式居民地和北方集团式居民地的地图概括,南方分散式居民地比北方集团式居民概括程度()。

A大B小C无法判断D所给条件不足

46.下图居民点的转换用了地图概括的()方法。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

47.按某种标志将制图物体或现象排序,表现为一种相对的等级,成为()量表。

A.定名B.顺序

C.间隔D.比率

48.在视觉变量中()是形成次序感的主要因素。

A.亮度、网纹、尺寸变量B.亮度、网纹、色相

C.网纹、尺寸、方向D.亮度、尺寸、形状

49.由于点状符号是以符号个体表示对象的整体形象,因此()是表现性质差别最主要的因素。

A.形状B.尺寸

C.方向D.颜色

50.在编绘地图时,()是重要的地性线之一,常被看作是地形的“骨架”,对其他要素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A.经纬线B.分水线

C.水系D.合水线

51.居民地的形状包括部结构和外部轮廓,()是显示居民地部结构的主要容。

A.街道网图形B.水域

C.种植地D.绿化地

52.我国大、中比例尺地形图上,铁路皆用()相间的“花线”符号来表示。

A.红白相间B.蓝白相间

C.黑白相间D.棕白相间

53.读者读图时其视觉上的中心同图廓的几何中心是不一致的,通常视觉中心要高出几何中心大约(),视觉平衡要求所有图形都围绕视觉中心配置。

A.10%B.6%

C.20%D.5%

54.饱和度是指色彩的()。

A.明暗程度B.纯净程度

C.亮度D.对比度

55.在光学实验中,白色的日光可以分解为()三原色。

A.红、黄、蓝B.黄、品、青

C.红、绿、蓝D.黄、紫、青

56.由于点状符号属于非比例符号,多由线划构成图形,用色时多利用()变化表示物体的质和类的差异。

A.明度B.色相

C.饱和度D.亮度

57.利用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饱和度的变化来搭配组合,容易取得()的效果。

A.视觉冲击B.活泼华丽

C.十分协调D.不调和

58.冷色系的配色产生()感受。

A.暖感B.刺激

C.活跃D.冷感

59.地图上用字的()来区分制图对象的重要性和数量关系。

A.形状B.大小

C.方向D.颜色

60.地图上的点状物体名称注记大多使用()排列方式。

A.水平字列B.垂直字列

C.雁行字列D.屈曲字列

61.线状符号能表示事物的分布位置、延伸形态和长度,但不能表示其宽度,一般又称为()。

A半依比例尺符号B依比例尺符号C不依比例尺符号D二维符号

62.地图语言学的()研究各种地图符号所代表的地图信息的含义,符号同表示对象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A.句法B.语义

C.语用D.效用

63.地图学在用

表示树林,这种符号为()。

A.形象符号B.抽象符号

C.线状图形符号D.体积符号

64.()是指在图面上有确定位置,不能随意移动的符号.

A.定位符号B.说明符号C.注记符号D.比例符号

65.下图中,“军马场五队”是()。

A.定位符号B.说明符号C.注记符号D.比例符号

66.定名量表是最低水平的量表尺度。

()是最佳的数学统计量,它以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多的类别定名。

A.中位数B.众数C.平均数D.标准差

67.顺序量表的运算方法是选择(),并以四分位法研究观测结果的排列位置或编号的离差。

A.中位数B.众数C.平均数D.标准差

68.在地图上,一般用红色表示暖洋流,用蓝色表示冷洋流,这是利用色彩的()。

A.距离感觉B.大小感觉C.兴奋感觉D.温度感觉

69.在用分层设色法表示地貌时,色层表的设色就是利用色彩的()特性设计的。

A.距离感觉B.大小感觉C.兴奋感觉D.温度感觉

70.()主要表示质量特征。

A.色相B.习惯用色C.亮度D.饱和度

71.在专题地图中,把点状符号配置在数据()位置上,称为定位符号图。

A.重心B.中心

C.任意位置D.附近

72.在点子法中,点子所代表的数值称为“权”值,取决于制图对象的分布数量和()。

A.地图符号B.地图注记

C.比例尺D.地理要素

73大于()宽的河流,用双线河符号表示。

A.0.08mmB.0.4mm

C.0.8mmD.0.04mm

74.线状符号中,海岸线为()。

A.极端数据B.宽容数据

C.精准定位D.动线法

75.线状符号中,境界线为()。

A.极端数据B.宽容数据

C.带状延伸D.动线法

76.等值线的数据是()。

A.由区域单元上的均值或比率数据产生

B.是定位点的测量值或派生值

C.相对值D.统计值

77.()表示具有一定分布围并断续分布或零星散布的制图对象。

A.类型图B.区划图

C.质底法D.围图

78.中国土壤图属于()。

A.类型图B.区划图

C.量底法D.围图

79.()变量是表示定性信息的第一选择

A.网纹B.色相

C.方向D.尺寸

80.()表示具有较大围连续分布现象的数量特征。

A.类型图B.区划图

C.等值区域图D.围图

81.等值线的精度取决于()。

A.等值线条的数量B.数据点的数量和精度

C.等值纷的粗细D.等值线间隔常数的大小

82.地图上表示地质构造线常用的方法是()。

A.等值线法B.象形符号法

C.线状符号法D.定位符号法

83.表示形象符号的主要变量是()。

A.网纹与尺寸B.形状和色相

C.方向和色相D.形状与尺寸

84.动线法以符号的()表示运动的速度和强度。

A.粗细B.色相

C.方向D.形状

85.动线法以符号的()表示质量特征。

A.宽度B.箭形矢部

C.颜色、形状D.线的位置

86.依据数据直方图判断,数据应选用()。

A.等差分级B.算术分级

C.等比分级D.不能确定

 

87.风向玫瑰图的表示方法是()。

A.分区统计图表法B.定点符号法

C.量底法D.质底法

88.2008年中国各地区人均GDP地图的表示方法是()。

A.分区统计图表法B.定点符号法

C.量底法D.质底法

89、按人为设定的特殊条件或原则确定的分级为()。

A.平均分级B.裂点法分级

C.外因分级D.序列分级

90.下面属于点状符号的表示方法的是()。

A.动线法B.分区统计图表法

C.等值线法D.量底法

91.下图山脊的类型为()。

A.尖山脊B.圆山脊

C.平山脊D.不能确定

92.()将等高线划分为不同的高程带,并以不同的颜色区分。

A.等高线法B.分层设色法

C.晕渲法D.晕滃法

93.一般通过大小不同的圈形符号加以区分()。

A.居民点人口数量B.居民点的行政等级

C.居民点的类型D.居民点的位置

94.()具有严格统一的地形图比例尺系列和分幅编号系统.

A.国家基本地形图B.小区域工程用大比例尺地形图

C.普通地图D.专题地图

95.为了便于察看等高线的高程,规定从0米起算,每隔4条基本等高线绘一条加粗实线,即等于把每隔5倍等高距的等高线加粗,并注上高程,这种等高线叫()。

A.首曲线B.计曲线

C.间曲线D.助曲线

96.()等高线特点是顶部间距较稀,圆滑的封闭曲线,环圈较大,由山顶向下等高线逐渐密集。

A.尖山顶B.圆山顶

C.平山顶D.凹地

97.()等高线的特点是一组向山顶突出且两侧对称的曲线。

A.山谷B.山脊

C.凹地D.鞍部

98下图为地形图中的()。

A.陡石山B.崩崖

C.山岭D.鞍部

99.地质图是()。

A.自然地图B.社会经济地图

C.环境地图D.其他专题图

100.历史地理图是()。

A.自然地图B.社会经济地图

C.环境地图D.其他专题图

101.气候区划图为()。

A.分析图B.组合图

C.综合图D.普通地图

102.气温等高线图为()。

A.分析图B.组合图

C.综合图D.普通地图

103.我国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是指()。

A1:

5000~1:

100000B1:

250000~1:

500000

C1:

1000000D<1:

1000000

104.按地图容可将地图分为()两大类。

A分析图和组合图B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C自然地图和人文地图D地形图与地理图

105.海面上的干出滩和干出礁的高度是从()向上计算的。

A.零米等高线B.深度基准面

C.海岸线D.水准面

106.地图中的的统计图表与文字说明为()。

A.主图B.副图

C.图例D.对主题的概括与补充比较有效的形式。

107.移图为()

A.主图B.副图

C.图例D.对主题的概括与补充比较有效的形式。

108.在地形图上,下面不是量面积的是()。

A.方格法B.求积仪法

C.曲线计法D.梯形法

109.水深注记中,可靠、新测水深点用()注出。

A.正体字B.斜体字

C.变形字D.黑体字

110.()是围绕特定主题与用途,在地学原理指导下,运用信息论、系统论、区位理论,遵循总体设计原则,经过对各种现象的分析与综合,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地图的集合体。

A.地图B.地图集

C.专题地图D.普通地图

111.高亮度的色彩为暖色、膨胀色、近色、轻色、兴奋色、疲劳色和增加食欲通常称为()。

A.消级色B.积极色C.前进色D.后退色

112.土壤图中黑钙土、褐土、棕壤、黄壤、红壤分别选用深灰色、褐色、棕色、黄色、红色表示,这是利用()。

A.习惯用色B.天然色C.象征D.假定色

113.地图上的虚线、点线的利用,“漏空”注记,阴影记字体可以减轻地图线划的载负,都是利用了()视觉效果。

A.完形倾向B.类似因素C.闭合感觉D.邻近因素

114.要使图形产生平衡,可以调整图形格局,各种规格的矩形的地图,通常认为宽高比为()比其它矩形更稳定而悦目。

A.2:

5B.3:

5C.2.7:

3D.4:

5

115.地图注记中“水”、“气”、“松”等主要是()。

A.标识各对象的名称B.指示对象的属性

C.表明对象间的关系D.转译

 

三、读图题

1.试写出下列投影的名称。

2.从地图的构成要素分析下图的缺点。

3.试写出下列投影的名称。

 

ABC

4.下列变形椭圆为哪种变形性质的变形椭圆?

5.判断下列量表的类型。

6.标出下列点状符号的注记的配置顺序。

7.指出下图中注记的类型。

 

8.判断下列河流的注记类型。

 

9.试分析与之间的物流状况。

 

10.如下图所示:

图中A为,B为,a为,b为,0.3为。

11.写出下列各图的表示方法

AB

CD

EF

GH

 

12.跟据等高线判断下列山顶的类型

13.标出下列等高线的类型。

14.请在下图中标出三北方向线、三种方位角和三种偏角

 

15.下图为“人口分布图”,指出在图面容中各部分的名称。

16.下图为某一地区的地形图,请在图上标出或绘出山顶、山脊线、山谷线和鞍部。

17.下图比例尺为1:

50000,试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

18.绘制下图中AB两点间的剖面线。

四、简答题

1.试述中国地图学的发展趋势?

2.地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地图的基本功能?

4.以国家基本地形图为例说明地图的基本构成要素?

5.选择地图投影的依据有哪些?

6.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地图投影的辨认?

7.制作澳大利亚土地利用图,应选择什么投影,为什么?

8.下列投影为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值:

15°N

20°N

25°N

30°N

35°N

40°N

45°N

50°N

55°N

m=n

1.044

1.018

1.000

0.989

0.985

0.988

1.000

1.021

1.053

P

1.090

1.036

1.000

0.978

0.970

0.976

1.000

1.042

1.109

w

(1)试判断其变形形质?

(2)是切投影还是割投影?

(3)投影的主要参数?

(4)这种投影的主要用途?

9.什么是地图概括?

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有哪些?

10.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1.举例说明在地图设计中如何应用色彩的感受效应?

12.影响符号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13.视觉变量由哪几部分构成?

14.定位符号图与分区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

15.动线法可以表示地理事物的什么特征?

16.点状、线状和面状地理事物的表示方法分别有哪些?

17.类型图、区划图和围图的区别与联系?

18.对比分析量底法与质底法的异同?

19.要制作一幅反映人口密度和人口年龄姓别构成的专题地图,应选择什么样的表示方法,为什么?

20.国家基本地形图与小区域工程用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区别与联系?

21.地形图的辅助资料包括哪些?

22.专题地图的基本特性?

23.专题地图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

24.地图集的特点?

25.常用地貌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26.地理图的编制特点?

27.地图分析的数量方法有哪些?

28.要制作一幅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图,主要步骤是什么?

29.地图的主要数据来源有哪些?

五、计算题

1.已知某地的磁偏角为-5°15′,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134°10′,试求AB直线的真方位角。

2.已知某目标方向线OA的真象限角为24°SW,OA的磁方位角为206°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