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285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在武宣民间,流传有“洪秀全智惩清兵”等故事和“妹莫愁,卷起包袱上柳州,跟着天军打仗去,太平天下乐悠悠”等歌谣。

这些资料说明(  )

A.太平天国运功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太平天国运动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

C.清政府军队不堪一击

D.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

【答案】 A

【解析】 故事及歌谣的内容以及它们广为流传的史实从一个方面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符合当时人们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2.下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洪秀全D.《天朝田亩制度》

【答案】 B

【解析】 A属于“历史背景”,C属于“重要人物”,D属于“历史文献”网页,唯有B项是属新设,故选B。

3.(2015·济宁一中)清朝某官员在评价某部文献时说: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这部文献最有可能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 B

【解析】 依据所学及材料“……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则贼中不为无人”等信息可知应是《资政新篇》。

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所以应选B

4.太平天国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建立了国库。

据此分析它对商业的态度是(  )

A.重农抑商B.取消商品贸易

C.杜绝私人经商D.反对投机倒把

【答案】 B

【解析】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是指太平天国内部没有私有制的存在,故不可能存在商品买卖关系。

B项正确。

5.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

“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

‘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

’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

”对于此事一些同学展开讨论,你认为哪种观点最接近该现象所揭示的本质(  )

A.甲:

太平天国内部充斥争权夺利的斗争,完全抹杀了这场运动的时代意义

B.乙:

个体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决定了农民战争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理想追求

C.丙:

这一事件主要是由于洪秀全不理朝政导致了内部的分崩离析

D.丁:

这一事件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直接导致了运动的失败

【答案】 B

【解析】 天京事变主要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它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排除C、D两项。

A项中“完全”不符合史实,排除。

6.(2015·菏泽)有人说:

洪仁玕是个具有强烈两面性的政治角色,或者说,整个太平天国历史上,恐怕还没有第二个如他一般,先进性和落后性如此戏剧性地集于一身。

这里的“先进性”主要是指他(  )

A.创建了太平天国

B.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为太平天国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D.领导后期的反清斗争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体现了他的“先进性”。

7.“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

……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

”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认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中“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参加革命不是自身思想的觉悟,而是由于害怕被误当革命党抓去杀头,被迫走上革命道路的,可以反映出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8.2015年春节前夕,王刚同学收到他在台湾的叔祖父的一封信,信中劝他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其叔祖父仍喜欢用民国纪年,该信的落款日期应为中华民国(  )

A.99年  B.100年  

C.102年D.104年

【答案】 D

【解析】 注意台湾仍有人在使用民国纪年。

这里涉及公元纪年和民国纪年的换算问题,换算成民国纪年就是2015-1912+1=104,故D项正确。

9.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

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

A.实行民主共和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 A

【解析】 根据《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是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

10.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同月,临时参议院也成立。

这说明中华民国(  )

A.实行议会共和制B.权力过于分散

C.注重权力的制衡D.实现了全国普选

【答案】 C

【解析】 临时参议院执行的是立法权,几乎与临时政府同时成立,表明了立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11.1912年5月20日,23岁的上海《民权报》记者戴天仇,在报上发表了一篇只有24个字的时评短论《杀》,“熊希龄(财政总长)卖国,杀!

唐绍仪(内阁总理)愚民,杀!

袁世凯专横,杀!

章太炎阿权,杀!

”这篇杀气腾腾的短评得以发表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独裁卖国,激起民愤

B.上海外国租界集中,自由民主气氛较浓

C.南方控制在革命党手中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言论自由”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分析,评论的内容针对的是当时的政府高官,体现了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的“言论自由”。

其余选项对题干内容概括不全面。

12.(2015·扬州)“百折不回,十七次铁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才成民主共和。

”这一对联反映了(  )

A.金田起义推翻清朝统治

B.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

C.国共合作推动北伐战争

D.民主革命任务最终完成

【答案】 B

【解析】 “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反映了封建帝制的结束,而结束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故选B项。

13.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的花”,这句话里强调的“果”应该是(  )

A.政治制度的改革B.社会生活的变化

C.民族、民主的实现D.统治集团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 辛亥革命实现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排除A;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社会风俗发生变化,排除B;清王朝的统治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取代,实现了统治集团的变化,排除D。

故选C。

14.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

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

”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反封建不彻底

D.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突出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说明了辛亥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15.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提到,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经历的第一次巨大变化。

这“巨大变化”是指(  )

A.民族工业发展B.社会生活变迁

C.政治制度变革D.文化思想进步

【答案】 C

【解析】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就此结束,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并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故正确答案为C项。

16.(2015·菏泽)下图是一幅有关一战后一次国际性会议的漫画,这次会议的决议导致了中国哪次历史事件的爆发(  )

A.甲午中日战争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D.五四爱国运动

【答案】 D

【解析】 图中信息体现了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的巴黎和会的情况,这一会议导致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17.(2015·湛江)下图所示是江西省遂川人民1928年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反映了当时遂川(  )

①红军长征的到来②土地革命的开展

③红色政权的建立④人民的喜悦心情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年,排除含①的选项即可确定C项正确。

18.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最低纲领。

以下各项中属于中国共产党在此后所进行的具有明显反封建性质的斗争有(  )

①五四运动 ②国共合作出师北伐 ③南昌起义

④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A.①②B.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共“二大”在1922年召开,而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故排除①;国共合作抗日只体现了反帝国主义的一面,而没有体现反封建的一面,故排除④,答案为B。

19.经过了大革命的洗礼后,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下列历史事件属于其实践的是(  )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②打土豪,分田地

③秋收起义

④反“围剿”战争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属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产生的背景,不属于其实践;其内容包括根据地建设,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和反”围剿”的武装斗争。

故选D。

20.1930年,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有一首红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唱道:

“哥哥栽禾妹送秧,横直疏密要适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

”这反映出(  )

A.苏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起来

B.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

C.苏区人民期盼结束内战的美好愿望

D.苏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了闽西苏区人民努力生产(生产积极性)和积极支持红军(革命积极性),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实行土地革命的结果,故选B项。

21.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其历史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红军长征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D.抗日战争胜利——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的准确判断能力。

红军长征的胜利仅仅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22.“径启者:

兹附上广东银行大洋三百元支票一张,希如照收,即转湖南省党部毛泽东同志。

此致中央执行委员会汪精卫”。

与这一文件相符合的史实是(  )

A.共产党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B.国民政府已经完成统一

C.国共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D.国共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的表述可得知,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故A、B表述错误;从“湖南省党部毛泽东”可分析当时中国共产党尚未建立自己的政权,故不可能是抗日战争时期,排除D。

23.陈毅在《吟反攻形势》中写道:

“江汉飞传刘邓捷,……辽吉猎虎布火雷。

”诗句反映的主要史实有(  )

①挺进大别山②平津战役③淮海战役④辽沈战役

A.①④B.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诗中“江汉飞传刘邓捷”指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辽吉猎虎布火雷”指的是辽沈战役,故该题选A。

24.解放战争时期,某报纸的一篇文章中有人用了以下标题或副标题,其中描述1947年战况的是(  )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答案】 B

【解析】 A项反映的是1949年渡江战役;B项反映的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C项反映的是1941年皖南事变;D项反映的是1936年红军长征的胜利。

25.(2015·菏泽)以下四张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国共十年对峙B.工农武装割据

C.和平民主团结D.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 D

【解析】 浙江嘉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地点,江西瑞金是1931年成立的红色政权的首都,陕北延安是敌后抗日战场的指挥中枢,河北西柏坡在1949年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完成了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些共同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故选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0分,29题16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

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

……

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

凡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如一家的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

倘有能适如外邦火轮车,一夜能行七八百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

……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

……兴银行。

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

……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

兴器皿技艺。

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今仿造,罪而罚之。

……

外国有兴保人物之例:

凡屋宇人命货物船等有防于水火者,先与保人议定,每年纳银若干,有失败保人赔其所值,无失则赢其所奉。

——《资政新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天朝田亩制度》的主旨是什么?

概括其有关主张并加以说明。

(4分)

(2)据材料二,《资政新篇》的主旨是什么?

概括其有关主张并加以说明。

(4分)

(3)有人认为《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补充和发展,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4分)

【答案】 

(1)《天朝田亩制度》的主旨是废除封建私有制度,建立一个绝对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

如材料一,明确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提出财富公有、平均主义的分配产品方案,建立一个小农经济的王国。

(2)《资政新篇》的主旨是鼓励发展资本主义。

如材料二,主张发展交通运输和金融事业,奖励民间开矿;“准其自售”产品,允许商品经济存在;鼓励科技发明,并承认其专利权;主张设立保险机构,实际上是承认财产私有权。

(3)《资政新篇》不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补充和发展。

因为《天朝田亩制度》要废除一切私有财产,而《资政新篇》允许“百万家财者”存在,鼓励发展私有财产。

《资政新篇》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纲领,而《天朝田亩制度》则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

“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

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

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河南程氏遗书》

材料三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

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

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请回答:

(1)太平天国运动以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为目标。

结合天京事变的原因和《天朝田亩制度》,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

(3分)

(2)请按示例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

(4分)示例:

建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

(3)依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4)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3分)

【答案】 

(1)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无法摆脱封建特权思想,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2)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民主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等。

(3)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

(4)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励人们寻求救国的新道路,这正是五四运动产生的思想基础。

28.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井冈山斗争的星星之火,燎原全国。

正是这段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党培育和形成了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芒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

江泽民同志将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二十四字: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材料二 《红军过草地图》和毛泽东《长征》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举例说明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是如何体现的?

(6分)

(2)据材料二,诗中的“远征”指的是什么?

导致这次“远征”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3)你认为长征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

【答案】 

(1)“坚定信念”: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进入井冈山,继续革命,对革命充满自信。

“敢闯新路”:

抛开“城市中心论”,开创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革命道路。

“依靠群众”:

开展土地革命,调动一切反封建的因素。

(2)长征;“左”倾错误的发展。

(3)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挑战生命极限的大无畏精神;求实创新胆略。

29.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鸦片战争不只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的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迁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modernity)和“传统”(tradition)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

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

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

(1)民主化。

(2)法制化。

(3)工业化。

(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

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6分)

(2)材料二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4分)

(3)根据材料三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这四个方面中前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2分)

(4)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材料一中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4分)

【答案】 

(1)地位:

图一:

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图二:

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图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2)“界碑”含义: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胜利”含义:

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

(3)表现:

在民主化方面: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在法制化方面: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问题:

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意义: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为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