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2939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选自《肥皂泡》

(1)“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读这段话时,要用(   )的语气。

A. 慷慨激昂                                  

B. 快乐骄傲                                  

C. 恋恋不舍

(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作者想象的部分。

(4)根据短文内容,想想下列加点词语分别指什么?

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快乐:

________

骄傲:

________

希望:

________

(5)假如你看到这些肥皂泡,你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呢?

【答案】

(1)排比,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2)B

(3)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4)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

;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

;为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愿望。

(5)略

【解析】【分析】

(1)连用三个以上(那么……)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2)语气:

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

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

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3)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结课短文内容,想像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排比,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2)B

(3)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4)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

;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

;为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愿望

(5)略

【点评】

(1)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你会阅读《成语词典》吗?

   小明在阅读课外书时,读到这样一句话:

“啊,大海有这样大!

跟它比,我实在是太小了。

”河伯望洋兴叹。

他不理解“望洋兴叹”的意思,去查《成语词典》。

词典里是这样写的:

望洋兴叹:

兴,发出。

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多比喻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

《庄子·秋水》中说: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根据以上阅读材料,完成以下练习:

(1)“望洋兴叹”的“兴”意思是________,根据意思,“兴”应读作(xīng xìng)________。

(2)“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________。

(3)“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原意是________,

现在多比喻________。

“河伯望洋兴叹”这句话用的是它的________(原意/比喻意)。

【答案】

(1)发出;xīng

(2)《庄子·秋水》

(3)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原意

【解析】【分析】

(1)望洋兴叹,读音wàngyángxīngtàn,兴,xīng,兴盛;流行,兴叹,发生感叹 。

据此分析即可。

(2)根据常识可知,词语出自《庄子·秋水》: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3)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比如,佘念祖未到的时候,满心高兴,颇有跃跃欲试的意思,到过之后,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觉得望洋兴叹了。

河伯望洋兴叹,指河伯感到自己在大海面前自己很渺小。

据此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1)发出、xīng;

(2)《庄子·秋水》;(3)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原意

【点评】

(1)本题考查对多音字的理解能力。

多音字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所以要在语境中具体分析多音字是哪个义项。

(2)本题考查对成语相关知识的理解。

《庄子·秋水》记载,河伯(黄河神)自以为大得了不得。

后来到了海边,望见无边无际的海洋,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仰望着海神,发出了叹息。

后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

望洋:

仰望的样子。

(3)本题考查对成语语境义的理解。

语境意义亦称“上下文意义”或“情境意义”。

关于言语与表达言语的情境之间的关系的术语。

句子的理解和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意义的掌握。

3.重点段落品析

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悄然降临。

我们看到秋风劲吹,树枝颤动,树叶飘落。

那时,道路好像洒满了光芒,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鸟儿为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来回忙碌。

(1)上文中,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2)“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这是个________句,请你也来写一句:

________

(3)仿写词语:

①金黄色:

________

②翩翩起舞:

________

【答案】

(1)树叶;蝴蝶;鸟儿

(2)拟人句;蜜蜂辛勤地在花丛中着采花蜜。

(3)①碧绿色、浅蓝色、淡紫色;②翩翩起舞:

依依不舍勃勃生机 洋洋不睬

【解析】【分析】

(1)寻找文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文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

(2)把“蝴蝶”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这是拟人句。

(3)本题考查分类掌握词语的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①“金黄色”是表示颜色的三字词语。

②“翩翩起舞”是AABC式结构。

故答案为:

(1)树叶;蝴蝶;鸟儿;

(2)拟人句。

蜜蜂辛勤地在花丛中着采花蜜。

(3)①碧绿色、浅蓝色、淡紫色;②依依不舍、勃勃生机、洋洋不睬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句中景物描写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

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4.重点段落品析

“不,妈妈。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失信。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忘记——________     失信——________

(2)分别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如果……可是……________

……因为……    ________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失信。

”理解。

【答案】

(1)牢记;守信

(2)如果今天下雨,你不用来了,可是,今天没有下雨呀!

;小刚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因为最近他学习非常刻苦。

(3)生活中,我和朋友之间也会一些约定,也会有不能及时履行约定的事情发生,自己会是给坚守承诺的人,不管对方能不能及时履行约定,要做个“说到做到”的人。

【解析】【分析】

(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如果……可是……”是假设关系;“……因为……”是因果关系。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故答案为:

(1)牢记;守信;

(2)如果今天下雨,你不用来了,可是,今天没有下雨呀!

小刚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因为最近他学习非常刻苦。

(3)生活中,我和朋友之间也会一些约定,也会有不能及时履行约定的事情发生,自己会是给坚守承诺的人,不管对方能不能及时履行约定,要做个“说到做到”的人。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5.阅读《纸的发明》片段,回答问题。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下列选项不是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轮子                                 

D. 造纸术

(2)用波浪线画出蔡伦的造纸过程的句子。

(3)用“________”画出蔡伦的造纸术为什么被传承下来的原因的语句。

(4)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可以用_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

原因是当时的书用竹简制作,重量太________后来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可以用________这个成语形容。

【答案】

(1)C

(2)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3)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4)学富五车;大;物美价廉

【解析】【分析】

(1)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故答案为:

(1)C

(2)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3)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4)学富五车、大、物美价廉      

【点评】

(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要正确使用成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6.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圆筒形的呢绒帽,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布帽。

   ②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________的帽子,却没有一项是方的。

方帽子店里摆放着________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玻璃橱窗里还贴了一张广告:

“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

”对面的新帽子店里也贴了一张广告:

“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③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不知道买哪一种好。

他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1)第①段中的省略号省略了________,请继续补充相关内容:

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方方正正   圆圆溜溜   各式各样   五花八门

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________的帽子,却没有一项是方的。

方帽子店里摆放着________的帽子。

(3)第②段中的两则广告,你认为哪一则更好?

为什么?

方帽子店:

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

新帽子店:

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4)第③段中顾客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他们在思量什么?

为什么“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说说你的想法。

【答案】

(1)帽子的式样;三角形的、瓜皮形的、八角形的、鸭舌形的、虎头形的

(2)各式各样;方方正正

(3)方帽子店的广告好。

“从不改变”一词写出了风格、品质始终如一。

新帽子店的广告好。

“各式各样”“舒服”突出了商品的两大特点。

(4)顾客们可能在想:

是选择传统的方帽子,还是选择别致的新帽子呢?

最后还是式样多而且戴起来舒适的新帽子更实用、更吸引人。

【解析】【分析】

(1)解题时了解省略号的作用:

列举的省略、表示说话吞吐、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语意的跳跃、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依据句意可知,此处省略号是表示帽子的式样。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3)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辨析。

此类型的题目只要把二者做一对比,从表达效果方面考虑。

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4)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1、帽子的式样 2、三角形的、瓜皮形的、八角形的、鸭舌形的、虎头形的

(2)各式各样、方方正正(3)方帽子店的广告好。

“从不改变”一词写出了风格、品质始终如一。

新帽子店的广告好。

“各式各样”“舒服”突出了商品的两大特点。

(4)顾客们可能在想:

是选择传统的方帽子,还是选择别致的新帽子呢?

最后还是式样多而且戴起来舒适的新帽子更实用、更吸引人。

【点评】

(1)考查学生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3)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辨析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花大姐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

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

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

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顺顺溜溜:

________。

②严丝合缝:

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认为“花大姐”是个好名字?

________

①“花”形象地体现了瓢虫漂亮的外形,红色的硬翅上有好多颜色鲜艳的小圆点。

②瓢虫形态端庄,举止稳重,“大姐”的称呼与此相吻合。

③这个名字生动形象,富有童趣。

(3)考考你:

有的瓢虫吃蚜虫,是________;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________。

(4)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案】

(1)方向一致,有次序;指缝隙严密闭合

(2)①②③

(3)益虫;害虫

(4)模拟孩子天真的口吻,使全文童趣盎然;运用第二人称,自然亲切,表达了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3)回答这种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4)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①方向一致,有次序。

②指缝隙严密闭合

(2)①②③(3)益虫、害虫(4)模拟孩子天真的口吻,使全文童趣盎然;运用第二人称,自然亲切,表达了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短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蚂蚁

   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

一只小小的蚂蚁能把一颗米粒拖进蚁穴,如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相当于大象的60倍。

   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药剂师”。

在南美洲圭亚那的印第安人部落里,当地的大夫做外科手术时,常用一种割叶蚁来进行伤口缝合,大夫先将病人的伤口对合,让割叶蚁咬住缝合口,再剪下蚁身。

留下的蚁头就成了最好的羊肠线。

它把伤口缝合得紧密无缝,伤口愈合后还不必拆线,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生物学家在对蚁穴的调查中发现,有一种红蚁能把采集到的肥马车、鸢尾花、紫罗兰、报春花的种子混合在一起,“配制”出一种奇效药品,经过尝试,能使人的舌头麻木两三小时,就像是打麻药针似的。

   白蚁虽食木毁房,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它又是出色的“地质勘探家”,可以帮助人类寻找矿产。

现代科学家对白蚁聚居的土壤进行光谱分析,发现土堆里有三十多种元素,其中最高的是硅和铝。

在沙漠里,科学家还发现,白蚁常常深挖洞,找水源,经过化验,发现这种水中含有金属盐溶液。

因此,只要观察沙漠中的白蚁洞,就可以了解矿物的储量及其分布情况。

可见白蚁虽然对人类有害,但也有益。

(1)第三段中“外科医生”和“药剂师”两处引号的作用是(   )

A. 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B. 标明需要着重指出的对象          C. 标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2)填空。

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了蚂蚁的神奇。

(3)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一个过渡句。

(4)你知道蚂蚁还有什么其他神奇的本领吗?

写在下面吧。

【答案】

(1)C

(2)力大无比;会缝合伤口和配制药剂;能帮助人类找矿

(3)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药剂师”。

(4)蚂蚁能预报天气,蚂蚁搬家代表要下雨。

【解析】【分析】

(1)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引号的作用:

①表示特定称谓②表示讽刺和否定③引用说的话④强调说明。

依据句意可知,此处引号是表示特定称谓。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过渡句。

过渡句是一个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的句子。

(4)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

故答案为:

(1)C

(2)力大无比、会缝合伤口和配制药剂、能帮助人类找矿(3)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药剂师”。

(4)蚂蚁能预报天气,蚂蚁搬家代表要下雨。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及应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过渡句的把握能力。

(4)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知识的好习惯。

 

9.【答案】

(1)掠;赔;欺

(2)欣赏

;争论

;美丽

;气愤

(3)只

;个

;把

;条

(4)吸引人们坐他们的船

(5)中国船

;热爱祖国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

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配。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掠;赔;欺

(2)欣赏;争论;美丽;气愤(3)只;个;把;条(4)吸引人们坐他们的船(5)中国船;热爱祖国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曾子杀猪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儿子哭着要和曾妻一块儿去。

于是曾妻骗孩子说:

“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回来给你杀猪吃。

”傍晚,曾妻回来了,看到曾子在猪圈里举着菜刀,曾妻不解地问:

“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

“杀猪”。

曾妻听了,扑哧一声笑了:

“不过年不过节的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

“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吗?

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曾妻说:

“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

“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

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曾妻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

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人所尊敬。

(1)判断正误。

①曾子杀猪是为了教育孩子学会诚信。

②曾子的妻子说给孩子杀猪吃,是为了不让孩子跟着去集市。

③曾子被后人所尊敬是因为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④曾子教育妻子做人要诚实守信,所以中午就让孩子吃到了猪肉。

(2)从哪里可以看出曾子是在教育妻子做人要诚信,用“________”画出来。

(3)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有哪些,试着写下来。

【答案】

(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2)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

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3)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

【解析】【分析】

(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