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3466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docx

弟子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机

《弟子规》

与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根据讲课录音整理)

 

主讲人:

刘世荣

时间:

2010年1月30日

地点:

长春图书馆院士厅

 

同志们:

根据长春大学国学普及教育办公室和长春市图书馆国学大讲堂的安排,今天我和各位国学爱好者及热衷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各位市民同志共同研究探讨《弟子规》与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问题,敬请大家批评。

首先谈谈“弟子规”的基本概念与《弟子规》的成书经历。

顾名思义,“弟子规”就是为人子为人弟在接人待物时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属于伦理道德范畴。

该书由清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夫子以《论语》中孔子“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教诲为主旨,并结合自己多年生活体会与教学实践所编成。

初名为《训蒙学》,后经清代另一位学者贾有仁(一称为贾存仁)的进一步修订与充实,重新定名为《弟子规》并沿用至今。

《弟子规》首次把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进学、修身等儒家所推崇的文化道德理念形象地细化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为,让人们不仅能够对孝、弟等文化理念有一个比较清楚地理解,而且具体形象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生活行为。

通过研究,我认为《弟子规》的价值就在于他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们的起居、言行、工作等日常生活行为加以规范,并以此来营造良好的生活秩序,实现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睦相处。

《弟子规》包括“总叙”;“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五个部分,总计九十句话一千零八十字。

为便于记忆并朗读上口,该书仿照三字经做三字一读,四读为一句(亦有两读为一句)。

究其内涵析其观点,由于所涉及的领域绝大部分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针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一些蒙昧与误区,或启发警示、或教人喻理、或指点迷津、或规范行为,重点强调做什么、怎么做和不做什么、避免什么等等,故实用性极强,堪称生活所必须,若遵循教诲,身体力行则足以使我们受益终身。

从这点讲,尽管它位列蒙学,但其实用价值和作用远比《三字经》更直接、更实际、更重要。

下面我们具体展开讲一讲:

首先给大家诵读一遍《弟子规》原文:

第一章    总  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第二章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恶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生。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辨,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第三章   谨而信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钮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至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为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谁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刻薄话,污秽语,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自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至,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见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第四章  泛爱众而亲仁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且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见,过不规,道两亏。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第五章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眼心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

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接下来,我分别给大家逐一讲解:

第一章总叙部分,这部分一共两句话二十四个字,叫做“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不难看出,其实这段话就是《论语》中孔子“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进一步浓缩。

不同之处就是在首先句首增加了“弟子规,圣人训”这六个字,并以此向人们说明《弟子规》是根据圣人的训诫和教诲而写成的,而不是我李毓秀个人的首创。

其次是把孔子七句不规则一读的二十五字的语录进一步浓缩成为六句规则一读的十八个字的韵文。

 

首孝弟(悌):

首先在这里和大家谈谈什么叫孝、什么叫弟(悌)。

《荀子·王制》:

“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悌)”。

事在这里当供奉、侍奉、伺候讲,属于尊重、尊敬这一类词汇,荀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能够侍奉赡养自己的父母双亲就叫“孝”,能够尊重顺从自己的兄长就叫“弟”(悌)。

 

在古人的心目中,人要要懂得感恩,这种感恩首先是对自己的父母和家人。

身体乃父母所赐,在父母和兄长教育熏陶下成长,作为一种回报,孝敬自己的父母,尊重自己的兄长不仅是感恩,而且是人生中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的头等大事。

古圣先贤认为,一个人能不能做到孝、弟,不仅关乎到这个人今后能不能行仁讲义,甚至还能看到他会不会犯上作乱,也就是说与他能不能成为悖逆之徒或乱臣贼子联系起来,所以《论语·学而》里记载孔子的学生有子的话说: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翻译成白话,一个人如果做到了孝、弟,也就是说能孝顺父母,遵从兄长,那么这个人就会很少出现冲撞领导和长辈的事情,不随意顶撞领导和长辈,而悖逆与作乱则绝不可能发生。

所以君子必须看重做人的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而孝弟就是一个人为仁行义的开始,因为“孝弟行于家,然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弟为本(《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次谨信:

朱熹说:

“谨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实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行之有常,就是行为大方不鬼鬼祟祟,言之有实,就是心口如一不说空话套话。

作为一个正人君子,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讲话还是办事,务必谨慎从事,诚实守信,只有这样,才不会给自己添加更多的麻烦,才能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才能赢得较高的群众威信。

泛爱众、而亲仁:

在实际生活中,要以仁爱之心对待所有的人,甚至要善待世间的万事万物。

盘古开天,上苍造物,赋生灵以智慧是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而人作为万物灵性之首,主宰著万事万物,应该讲这既是自然对我们人类的格外恩赐,也是我们人类特有的福气,既然上苍把主宰世界主宰万物的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要替天行道,尽到肩上所肩负的责任,善待自己,善待家庭,善待人类,善待生灵,善待自然,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我们每一个人乃至生物界来讲,生命只有一次,必须得到充分尊重,要以爱己之心去爱护别人,要用自身的能力去呵护万物,给人以温馨舒适,让生物得以不饥饿、离恐惧、尽天性。

对人类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对万事万物要做到“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而赞天地之化育”(《中庸》),此外,要尽量接触那些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并与他们为伍或交朋友,亲近道德高尚之人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能够耳濡目染,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好处,也就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因为环境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改变人的习性。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所谓余力,按朱熹的话讲就是“余力,言犹暇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暇日即闲暇之日,也就是我们所通常说的平常还有空闲时间。

儒家的观点认为,孝弟、谨信、爱众、亲仁等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人人都需要,谁都离不开,因此不仅奉行,而且必须做好。

当这些都做得很好,如果还有精力的话,就要用来研习攻读《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推崇的经典著作,修身进德,朝着圣贤的目标迈进。

第二章、孝弟部分,该章主要讲对父母的尊重和对兄长的遵从,全文共二十五句三百个字。

按文中不同的含义分别加以叙述。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两句话的含义就是,当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我们要迅速应答,不能拖延迟缓;父母吩咐我们做事情,我们要尽心而为,不得偷懒;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洗耳恭听,不要分散精力;遇有父母斥责,我们要仔细分析父母话,从自身查找遭训斥的原因,不论对错都要恭敬顺从不能顶嘴,更不能怀有抗拒心理。

《礼记·玉藻》:

“父母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不趋”。

唯而不诺:

孔颖达疏:

“应之以唯而不称诺,唯恭于诺也(《礼记·玉藻》)。

”走而不趋:

《释名·释容姿》:

“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走”在这里就是今天的“跑”。

当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我们要连连答应,如果手里正在做某件事情,先暂时把事情放下,口中尚未咽下的食物,先吐出来,要快步跑到父母亲跟前,看看父母需要我们做什么,并听从父亲母亲的吩咐。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礼记·典礼》: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温:

温暖;凊:

清凉;定:

侍候父母睡下;省:

向父母问安。

《礼记》规定,凡为人子弟,对待老人都要做到冬天里让老人温暖,夏日里清凉,晚上侍奉老人睡下,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

《三字经》: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说的是东汉时期江夏一名叫黄香的小孩从小就非常孝敬父亲的故事。

他九岁丧母,和父亲相依为命,家境的贫寒让他自小就知道疼爱自己的父亲,隆冬季节他能够用自己弱小的身体给父亲温暖被窝,夏天炎热,他先用扇子把席子扇凉,之后伺候父亲睡下,一时传为美谈,为表彰黄香,他的故事后来被编进儒家的经典著作《二十四孝》,成语“扇枕温衾”就出于这个典故。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论语·里仁》: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中国古代,交通运输和通信远没有今天这样方便发达,比如我们早上乘机出发去广州,办完事情晚上就可以返回来,遇有急事,一个电话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出门在外可以不必考虑过多。

而在倡导奉行孝敬父母为第一要事的古代,特别是在父母年事已高时,为了不让父母为自己牵挂而分心,尽量不出远门,因为父母每天能看到自己的子女在心里才踏实。

实在非出不可时,一定要事先告诉父母到什么地方去,需要多长时间,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父母报告平安,以迅速解除父母的惦记。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作为人父,我深深懂得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不管今后儿女如何对待父母,可父母对待儿女的那份情感永远是真挚的,无怨无悔。

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

”说到这里,回想我作为游子,尚不能和住在远处年迈的老母亲团聚,不禁有些愧疚,我们问问自己,你懂得父母的心思了吗?

空军航空大学有我一个非常好的战友,他们夫妻对待自己的女儿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特别尽心,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人,母亲早早就辞去了心爱的工作,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十几年如一日,含辛茹苦,最终把儿女培养成了知书达理,品学兼优的人才。

每每提到此事,我的战友在为自己和孩子骄傲的同时,同样也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感受,泣不成声地说,孩子可以忘掉爸爸,但永远不能忘了她的妈妈…我似乎品出了战友此时此刻的内心情感,在对子女寄托希望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妻子内心的感激。

事虽小,勿善为,苟擅为,子道亏。

这句话是说,事情无论大小,当子弟的在不懂得情况之下不要擅自所为,特别是操作正确与否,也就是说对我们自己拿不准的事情,绝对不要擅自动手就做,一定先向大人请教该做不该做,否则,为人子弟之道就有欠缺,就不圆满。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礼记·坊记》:

“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财,亦民有上下也。

”中国古代讲求人丁兴旺,几世同堂,但更加强调“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古人认为,家庭人口越多,说明这个家族越人丁兴旺,越受外人重视和羡慕。

记得特别清楚,小时候常听村里老人讲,过日子过的就是人。

毛主席也说过,只要有了人,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之所以这样说,是有历史渊源的,过去战争不断,自然灾害层出,瘟疫流行,人口匮乏。

现在科技发达,抵御自然灾害和一对流行疾病的能力在提高,加上国家实行人性管理的民本思想,人口繁衍自然加快,不控制人口增长不行,故而提倡计划生育,不仅一家只生一个孩儿,而且父母为了图省心或者说希望孩子早立世,孩子一成家,就叫其另立门户,江泽民同志讲“与时俱进”,我们说这是一种社会进步,但另立门户的子女,一旦不懂的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做起事来父母似乎并不满意,所以《常回家看看》这个作为伦理底线的最起码要求的确切中人们心灵的歌曲就应运而生了。

仔细考虑父母的不满意主要来自子女的某些先天缺失,而这种缺失恰恰就源于不懂得父母双亲的良苦用心而显得过于自私。

大家都看过电视剧《大宅门》,要求大家尽心尽力为家族谋利益,但不能私存财产,如果私存财产,就伤害了整个家族的利益和父母之心。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按照通俗的理解,这句话讲的就是父母双亲喜欢的东西,当子女的就要尽最大努力为老人去争取,以求得父母的欣悦;凡是父母双亲厌恶的东西,即使再难舍弃也要逐步地去克服,我认为,叫父母双亲欣然的事情,固然有物质生活需求的部分,但真正令父母亲愉悦的,还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有礼貌、懂规矩、长出息,也就是将来能够成人。

这才是父母最大的爱好。

最讨厌的是什么?

是担心子女缺少教养、自私自利和不通情达理,以至于将来不能立身成人,累赘社会。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望子成龙,明白了这些道理,就等于知道了父母的心思,所以我们要努力修德,增长才干。

当君子固然难,但也要尽力争取向君子标准看齐,再难克服的毛病也要逐步加以克服,一点一点的丢弃,绝不做叫父母伤心令社会鄙弃的无德小人。

身有伤,贻亲忧,德又伤,贻亲羞。

我们要懂得,当我们的身体患病或受伤的时候,带给父母的往往是无限的牵挂和揪心,这还是次要的,当我们在道德方面出了问题的时侯,比如犯了严重错误或因触犯刑律而锒铛入狱,因豪赌而散尽家财,因伦常乖舛使家庭灭亡,因不遵守道德规范,伤风败俗而扰乱家庭安定,带给父母双亲的将是无限的羞辱,甚至连出门见人的勇气都没有了。

《孝经》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彰显父母,孝之终也。

”从这段文字看出,身体一根毛发一块皮肤都是父母所赐,绝非自己私有,无论任何理由都没有毁伤践踏权力。

知道爱惜身体,不因身体不好而叫父母担心,就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孝敬,所以叫孝之始;进一步说,如果努力修德,增长才干,靠自己的本领能够承担点社会责任有机会为群众服务的话,就等于为父母扬名,为父母脸上贴金,这就是尽到了最大的孝。

亲爱我,孝何难?

亲恶我,孝方贤。

父母喜欢我,孝敬父母自然很容易,一句话一件事都可以随时让父母开心。

而当父母并不喜欢我或对我有偏见的时候,如果我依然能做到无怨无悔地孝敬父母,那才是做儿女的本色,那种孝才是最可贵的。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过:

过失,错误;谏:

子对父,臣对君委婉或直截了当地提出劝说;更:

更改;怡吾色:

使自己和颜悦色;柔吾声:

语调委婉和气;悦复谏:

高兴之时再次劝说;号泣:

嚎啕痛哭:

挞:

鞭打;无怨:

没有任何抱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和子女一样,在实际生活中,父母也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当父母双亲有了过错时,当子女的要从尊重、负责和让父母理解自己良苦用心的角度出发,通过劝谏使其改变原有的错误,劝谏的方法必须是和颜悦色,言辞温和,且以商量的口吻,声调要低,充满真诚,切忌态度生硬或情绪化,更不能面色难看,让父母接受不了或下不来台。

当一次劝谏不起作用时,也不要着急,待父母情绪好时再次进行劝谏,直到父母接受。

如果父母固执不听,可以以理相劝,再不听,甚至可以嚎啕痛哭陈述自己的见解,即便让自己背上不孝的罪名,也不能让自己的父母陷于不仁不义之境,直至父母反目使自己遭到鞭挞也要无怨无悔,不要由此而嫉恨父母双亲。

谏是指下对上,子对长的善意劝戒。

孔子乃至深明大义的儒家学派,历来不赞成对父母对君王所谓逆来顺受的愚忠愚孝,认为那样是对忠孝的曲解,如《孝经·谏诤》篇载孔子的话说:

“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限于不义。

故当不义,子不可以不谏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

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可见,孔子并不主张视父母错误不管,而是用适当的方法让双亲改正,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孝。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待,不离床。

父母双亲患有疾病需要饮药之时,当子女的必须先尝一尝是否凉热,是否安全。

李毓秀写出这样要求,所根据的是《礼记·典礼》:

“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

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这段先秦文字所提出来的,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它既明确了君臣(领导与部署)、父子(长与幼)的尊卑之分,同时也体现了有下对上,子对长的尊重之情。

强调必要的等级观念,并不是不重视部属和晚辈,而是在规定必要的秩序,现在看来,仍然有实际作用,没有过时。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辨,酒肉绝。

父母辞世,心情必然沉痛,三年之内不仅要为之守孝,而且还要经常回忆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想到自己没有报答好父母的愧疚之处时和父母对自己无怨无悔之处,自然会引起感伤。

守孝期间,要杜绝夫妻同房,更不能喝酒吃肉,不要参与娱乐活动,否则将被视为不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论语·学而》载曾子语: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朱熹解释说:

“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四书章句集注》)。

慎重办理父母丧事,虔诚追祭远代祖先,黎民百姓的道德自热就厚重纯朴了。

治理老人的后事,要严格按照礼的规定,不是一律厚葬就好,薄葬也未必不好,厚葬与薄葬,要视家境条件与逝者的地位而定,条件不好也要厚葬,不仅给生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且也会违背逝者的意愿。

孔子反对不计较条件而一味地强调厚葬,主张对老人要厚养薄葬,当子女的尽量在长者生前尽孝,让老人家生活得快乐些,过世后不留愧疚与遗憾,至于丧葬,一定视情而定,不要盲目强调厚葬而过分的浪费不必要的资财,因为逝者已去,生者还要生存。

古人强调对祖先祭祀,目的是不忘自己的祖先奠定的基业。

追宗认祖,祭奠先人只是个形式,真正的意义在于通过这个行之有效的方式来缅怀先人,继承遗志,激发进取精神,用祖先的道德风范和崇高精神来进一步统一民族思想,加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进家族团结,增进民族团结。

上面这些文字,所表述的内容,就是一个字:

“孝”。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为兄之道,贵在关心友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为弟之道,贵在恭敬顺从自己的兄长。

朱熹在其《朱子家语》中说:

“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礼记·礼运》谓十义: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这些闪烁着中华民族思想的珍贵文字,就是“兄道友,弟道恭”的来历与根据。

事实是当兄长的只要真心关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兄弟姐妹自然就会顺从自己的兄长。

而兄弟和睦相处,相互间的有举有让,不仅自身舒服,实质上也使自己的父母感到无比的愉悦。

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和睦就是在对父母尽孝道。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兄弟之间,把金钱和财产看的淡一点,就不会因为计较你多我少而产生猜忌和矛盾;一家人在一起过日子,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一些语言冲撞,发生这些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当遇到这种事情时,如果我们少说两句,适当忍让,家庭成员之间忿忿不平的心理就会慢慢消失。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过,家庭不是一个“说理的地方”,而是一个“厚德载物”的避风港。

我们认为家庭成员之间更多的是理解是包容是宽慰,而不是非得挣出个你对我错,讲什么话越说越透,理越辨越明,如果那样家庭就没有什么亲情和依靠可言了。

事实是,在我们很多的家庭里,每天喋喋不休,为一点小事彼此互不相让,争吵不止,弄得家庭气氛特别紧张。

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丝毫没有温暖和精神寄托之感,精神会极度紧张,毫无幸福可言。

归结起来,这都是不理解、不忍让和多余的言语指责和埋怨惹的祸。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不论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家庭,都要强调一个礼数,包括饮食,走路这些日常生活当中的小事,都要讲究长者(单位的领导,家族的长辈等等)先来,幼者后行。

形成个规矩,这样一来不仅有秩序,而且显得人人有教养,大家都舒服。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幼是指具有完整的是非观念并懂得礼节礼貌的年轻人及所有晚辈(在单位里指部属),不是指尚未懂事的幼童,若是蒙昧幼童,当长辈的还要百般呵护。

所以我们理解文辞时要因地制宜,注意语言环境,不要教条不要机械。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听到长辈或领导呼叫别人的时候,自己要主动代替长者呼叫或去找长辈需要找的人,如果一时找不着,自己就要以负责的心态到长辈跟前问问有什么事需要找要叫的人,先替要找的人把事情先承担起来,并抓紧转告被找之人。

这样才叫有责任心,有热心肠,绝不能事不关己,置若罔闻,感情冷漠,如果那样就是自私。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称呼尊长,最忌讳的就是直呼其名。

我不反对把孩子当成朋友看待,可是现在,我们有的家长把孩子当成哥们处,而孩子也没大没小,大人面前什么都说,什么都叫。

可见如此不严肃的现象所直接反映的是我们伦理道德观念的淡化和民族文化的流失。

在古代,直呼长者姓名就是悖逆之举,视为无礼之徒,即使是在今天看来,直接叫师长的名字同样被视为是没礼貌,少规矩,缺教养的表现。

作为晚辈,尽管自己有水平有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