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学 教 学 设 计 及 反 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3520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 学 教 学 设 计 及 反 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化 学 教 学 设 计 及 反 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化 学 教 学 设 计 及 反 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化 学 教 学 设 计 及 反 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化 学 教 学 设 计 及 反 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化 学 教 学 设 计 及 反 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化 学 教 学 设 计 及 反 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化 学 教 学 设 计 及 反 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化 学 教 学 设 计 及 反 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化 学 教 学 设 计 及 反 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 学 教 学 设 计 及 反 思.docx

《化 学 教 学 设 计 及 反 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 学 教 学 设 计 及 反 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 学 教 学 设 计 及 反 思.docx

化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封面: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化学教学设计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人教版)

 

深州市乔屯学区南网头中学王阿籽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南网头中学王阿籽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反应——中和反应。

2.了解并讨论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认识盐的概念,并能区分酸碱盐和氧化物等物质。

过程与方法

1.探究酸碱反应,学会用观察的方法辨析事物。

2.教师的实验分析和学生的探究实验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做好宏观调控。

3.能借助指示剂判断中和反应,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亲身经历化学反应的过程,探究未知的世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化学的情感.

2.培养学生透过宏观的现象深入变化的实质,提高学科素养。

3.体会化学与生产生活和人体健康的密切练习,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反应的实质(微观)。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归纳、联系生活、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小烧杯、玻璃棒、滴管、试管架、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

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钡溶液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3分钟)

(师问)在夏天,同学们有过被蚊虫叮咬过的历史吗?

有什么感觉?

被蚊虫叮咬后,你是怎么处理的?

(生答)有。

又痛又痒。

挠挠或是涂上一些止痒消炎的药水。

师:

挠的方法简便易行,但是是不科学的,严重者会造成皮肤感染。

(讲解)蚊虫在人的皮肤内会分泌一种酸——蚁酸。

刺激人的皮肤,人就会有痛痒的感觉。

联系我们学过的知识,你想到些什么?

 

那涂的药水是什么?

为什么可以止痒?

讲究卫生,消灭蚊虫……

2.创设

问题

情境

设置悬念(3分钟)

复习旧知

1.我们已经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你如何鉴别两瓶溶液中,哪种是酸,哪种是碱?

1.用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

激疑

2.如果将酸和碱两种溶液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吗?

(投影课题: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2。

猜想:

①能。

②不能。

3.活动与探究(7分钟)

投影展示实验要求。

(见附录1)

(演示实验10-9)边实验边强调:

用滴管滴入盐酸时要缓慢,逐滴加入,以便观察现象。

同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学生观察。

2.思考:

烧杯内的物质还是氢氧化钠吗?

3.讨论。

4.交流并表达。

4学生实验。

(4分钟)

投影展示要求.(见附录2)巡回观察并对学生实验进行技能性指导。

学生分组实验。

5.多媒体。

(4分钟)

投影展示三个实验的原理。

(见附录3.)

观察,谈论寻找共同点。

学生回答。

6.分析归纳(3分钟)。

教师总结。

并投影中和反应及盐的概念。

实验上升为理论。

7.多媒体课件。

(2分钟)

我们从微观世界看一下反应的过程。

(动画展示)

问:

从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观察。

讨论。

8.联系实际,提升兴趣,迁移应用。

(15分钟)

1.投影展示中和反应的应用:

(见附录4.)

学生阅读

2.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

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思考讨论,交流结果。

3.投影展示上述一些反应的原理。

(附录5)

观察,加深理解。

4.你还知道哪些中和反应的事例?

讨论交流。

5.随堂练习。

(见附录6)

思考并学以致用。

9.小结。

(3分钟)

师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答)

10.布置作业。

(1分钟)

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

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

附录1.

(活动与探究)

1.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2.取3-4ml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于小烧杯上,加热使液体蒸发,观察烧杯内的现象。

附录2.

1.取氢氧化钙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

再用滴管滴入几滴稀盐酸。

2.取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再用滴管滴入几滴稀硫酸。

附录3.

1.NaOH+HCl=NaCl+H2O

2.Ca(OH)2+2HCl=CaCl2+2H2O

3.2NaOH+H2SO4=Na2SO4+2H2O

附录4.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

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土壤变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

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3.用于医药。

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是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大量的盐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我们可能都被蚊虫叮咬过。

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很快会肿成大包。

这是因为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

如果涂一些碱性物质(如氨水)的药水,就可以减轻痛痒。

附录5.

⑴H2SO4+Ca(OH)2=CaSO4+2H2O

⑵Al(OH)3+3HCl=AlCl3+3H2O

附录6.

(1)苹果在北方生长得好,而在南方长得不好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B湿度C空气D土壤的酸碱性

(2)松花蛋有涩味,如何验证它呈酸性还是碱性?

如何除去涩味?

(3)做完实验后剩余的酸性或碱性溶液能否直接倒入下水道中?

应怎样处理?

说明:

课堂教学时,上述内容均以幻灯片的形式放映。

【板书设计】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Ca(OH)2+2HCl=Ca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碱+酸=盐+水

1.盐: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2.中和反应: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3.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3)用于医药。

(2)处理工厂的废水。

(4)其他。

注:

在课堂教学时,板书内容的书写顺序要适当调整,先分析归纳出“盐”的概念,而后在从上面的三个化学反应中寻找共同点,进而总结为“碱+酸=盐+水”,然后归纳出中和反应的概念。

 

化学教学反思

南网头中学王阿籽

进行完《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课堂教学后,我与听课教师进行了意见交流,并对自己的此次授课情况进行了反思。

本课题围绕中和反应展开,首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入,不但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还为要学习的内容做了引子。

而后通过复习旧知创设问题情境:

“将酸和碱溶液混合所发生的情况”的猜想,激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突破平时在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的准实验现象,学生思维上形成悬念,这能为下面的科学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而后教师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的猜想得以证实,重点得以突破,学生从实验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用实验说话”的优点充分体现出来,直观教学法让学生信服。

该组的第二个实验,是我自己补充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有新的物质生成,从本质上判断出酸和碱确实发生了反应。

而后面的动画展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让学生的学习快乐而且轻松。

把神秘的微观世界夸张放大,辅以实物的形象,从而建立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思维方式,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接下来的学生分组实验,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认识到中和反应的实质后,进一步加深印象,巩固知识,增强手脑互动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

投影展示三个反应的原理,放在一起,对照分析,便于寻找共同点。

从对反应物生成物的分析中,拔出了“盐”这一个结,中和反应就顺理成章的理了出来。

本着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宗旨,于是提出了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所举实例的反应原理的分析,使学生的学习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

随堂练习,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再次迁移到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提升了学习的兴趣。

小结由学生自己来进行,帮助他们梳理知识体系,再一次巩固本节所学的内容。

作业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初次检验,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业要选择性的做,要有开放性。

三道题分别处于不同的层次,对于检查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很有益的。

教学设计呈板块状,合理而有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突出基本能力培养,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又强化基础训练,重视知识积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又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课堂教学实而不死,活而不乱;教师激励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文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自己的语言表达理解,放飞了学生的心灵,实现了他们情感的迁移;既注重知识的积累,又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既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注重学法指导。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系,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

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充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我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首先,亲和教态,幽默的语言。

学生每次看到的是一脸微笑的我,这使我和学生容易接近,亲和的教态让我的工作得心应手。

其次,朋友般的交流,耐心的等待,及时的鼓励,说话般的讲授新知。

新的教学模式中,要“学会倾听”:

听他们的心声,听他们的见解。

给他们表达的时间,在和谐的氛围中传授新知。

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不挖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三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及时有目的的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师生互动,并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好及时评价。

此次教学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现在从教学过程和我的自身素质两个方面进行反思。

1.教学过程

⑴时间安排上要合理。

最好每一个步骤要设计好所用的时间。

尤其是探究实验,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用时多少,都要做好计划,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调整。

本课题的探究实验仪器药品种类不多,学生的探究的目的性较强,所以实验的时间紧凑。

⑵生活中的概念和化学上的概念混淆,使得讲解的知识深度增加。

如蒸馒头时,需在发酵的面团里放“碱”,而它却是化学上的“盐”怎么也可以和酸反应?

它是中和反应吗?

问题提出来,知识的深度就要增加。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而不等同于生产生活,于是与学生丰富的亲身经历发生了冲突,成了教学进程中的“插曲”,也给我们的教学时时敲着警钟。

⑶把握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优缺点,适当加以调整。

什么时候进行演示实验,什么情况下学生分组实验,需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都需要仔细分析。

演示实验的方向性强,能如期达到教学的目的,而且节省时间,可是却不能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而学生实验正好弥补了它的缺点,可是却耗时长,危险系数大,而且结果是不可预料的。

所以当我们根据教材整合教学内容时,要多花些心思研究如何进行实验,预想可能出现的问题,切忌为了实验而试验。

⑷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是教学中的难点。

由于地处农村,落后的条件,使学生的发展缺少了物质保障。

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的头脑中难以拔除,有很多的学生习惯着“张着嘴被喂”,认认真真“听”课的方式,即使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到了学生的手中,学生却感到无从下手。

主动学习都成问题,何谈创新?

2.教师的自身素质。

⑴专业知识的发展。

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在现在的大发展时期,基于我们的工作是培养未来的人才,所以首先自己要做到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时时为自己“充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同时,随着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也要加强边缘学科之间知识的渗透,用以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应对意外事故的发生。

记得有一个学生在制氧气时把双氧水滴入到了高锰酸钾上,结果也产生的气体,经验证是氧气。

当学生问及反应的原理时,我只能以“你可以自己利用课余来寻找答案,并告诉同学们吗?

”应对。

虽然给了学生一个延伸兴趣、体验学习的机会,也给自己敲响了警钟。

后经查资料才知道,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丰富知识的储备是必须的,只有如此,我们才有了活动的资本。

⑵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要进一步提高。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称为了一道“大餐”的今天,也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它可以直观地显示变化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身历其境的感觉,掌握的知识也就会比较牢固。

可是,制作技术是我们现在需要攻克的难关,所以一定要加强学习制作课件,为我们的教学“增光添彩”。

⑶每节课要做好教学反思,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为以后的工作学习导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