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3874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5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docx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年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

1.种子发芽的条件是、、。

2.蚯蚓喜欢、的环境。

3.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如:

、、。

4.光沿传播的。

5.地震、火山是地球运动引起的。

6.地球内部可分为:

、、三部分。

7.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叫。

二、判断题。

1.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

()

2.1牛排100克力。

()

3.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

4.滚动的物体摩擦力大。

()

5.土壤中含有水、空气等。

()

三、回答题。

1.什么叫食物链?

2.光的传播速度每秒多少千米?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

2、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_________作力的单位,简称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

3、地球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4、风化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_________。

5、土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混合物。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影响土壤被雨水侵蚀的程度。

7、产生影子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

(1)要有________;

(2)要有________;(3)要有__________。

8、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

9、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____________。

10、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

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成非生物因素和。

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

1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____。

1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_。

13、食物链通常从_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______终止。

14、地球内部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二、选择

1、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不受到阳光照射,也加适量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B、是不科学的C、我不知道

2、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

A、黑暗干燥B、阴暗潮湿C、明亮潮湿

3、上午8点和下午2点A同一物体的影子()。

A、长度和方向都不同B、长度和方向都相同C、长度不同而方向相同

4、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

A、太阳B、煤C、石油D、电

5、上午某一时刻测量得到一个2米长的竹竿的影子是0.5米,那么6米高的树木的影子应是()米。

A、2米B、1.5米C、3米

6、用垫圈拉动小车,垫圈越多,小车运动的越()。

A、快;B、慢。

7、用橡皮筋作动力,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越()。

A、远;B、近。

8、用气球驱动小车,气球吹的越大,小车行驶的越()。

A、远;B、近。

9、路面越光滑,小车行驶的越()。

A、快;B、慢。

10、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有(),不是光源的有()。

A、太阳;B、月亮;C、没有点燃的蜡烛;D、点燃了的火柴;E、亮着的电灯

三、判断

1、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存在摩擦力。

()

2、摩擦力对我们都是有害的,所以我们要尽量减小摩擦力。

()

3、1牛≈100克的力。

()

4、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

()

5、菊花的地上部分冬季枯死,用种子来延续生命。

()

6、物体在阳光下的温度与吸收太阳热量的多少没有关系。

()

7、汽车反光镜是凸透镜,能聚集光线。

()

8、阳光的传播路线是不能改变的。

()

9、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

()

10、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有的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过程。

()

11、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

12、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

13、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

14、我国地形是西高东低的。

()

15、地球表面是崎岖不平的。

()

四、连线

重力海绵被压扁后产生的力

弹力物体从滑梯上往下滑时与滑梯接触产生的力

反冲力使物体从滑梯上往下滑的力

摩擦力放鞭炮时让鞭炮向上冲的力

五、实验设计:

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

我们小组的研究计划

1、研究题目:

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

 

2、我们的推测:

 

3、实验方法:

 

4、器材:

 

5、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控制不同的条件:

 

6、实验组和对照组要保持相同不变的条件: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试题

第一单元

1、植物、动物对()有基本的需要。

2、()和()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

不同的()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3、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他们所生存的()的变化。

4、()、()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5、生物与生物之间是()、()、()。

6、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

7、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和()。

8、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的变化。

9、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

10、种子发芽需要()、()、()、()等条件。

11、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

12、香蕉适应()的环境,松树适应()环境,仙人掌适应()环境。

13、蚯蚓喜欢()、()的环境。

14、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当环境不适合它们生存时,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

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同时,动物在()、()和()上都有它们各自适应环境的本领。

1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

16、()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17、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18、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19、食物链常从()开始,到()终止。

20、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21、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它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22、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他们看成一个(),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2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

第二单元

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和()。

2、像电灯这样可以()的物体叫做光源。

3、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有关。

4、影子的形状和()的形状有关。

5、一天中,阳光下的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的位置的()和()的改变而改变。

6、光是()传播的。

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造成的。

7、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

()、()、()等都是人们对反射原理的运用。

8、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和()。

9、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性,可以得到()和()。

这在实际生活中已得到广泛运用。

10、物体吸热的本领与()、()以及()有关。

11、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12、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1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的方向相反。

14、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

15、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

17、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8、光()温度就高,光()温度就低。

19、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20、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2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的优点。

2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有关。

23、太阳能热水器基本结构由()、()、()、()和()组成。

工作原理是利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将热水储存。

24、太阳能集热器去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太阳能量并转换为热能的()和()。

25、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有关。

影子的形状和()有关。

26、光是以()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千米,太阳离地球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分钟。

27、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

也叫()。

反射的光也是()。

28、汽车的反光镜为什么能看到车窗外的情景呢?

29、医生的额镜是运用了什么原理?

30、照明灯为什么要罩灯罩?

31、教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

22、科学家运用()的原理准确的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

33、我们眼睛有一个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器官是()。

34、人们发现()和()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35、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用()取火,奥运会圣火种就是利用()取得的。

18世纪英国科学家()曾用()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

36、太阳是一个在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外部温度()度,内部温度高达()度,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和()。

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却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

37、宇航服的颜色与光泽和防辐射有关吗?

38、夏天为什么喜欢穿浅色的衣服?

39、物体表面反光强,吸收热的本领(),物体表面反光弱,吸收热的本领()。

40、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装置。

 

第三单元

1、地球表面()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地球的表面是()。

2、地球()和()是形成重塑地形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

3、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

有的变化是在()的过程中进行的,有的却是一个比较()的过程。

4、()和()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5、土壤包括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以及()、()和()等。

6、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7、()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

8、()、()、()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9、人类活动也会改变(),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10、地形包括()等。

11、深浅不同的()分别表示2000~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

()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

12、()和()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13、()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14、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不运动,从而形成()、()、()、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15、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16、岩石在()、()、()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17、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18、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19、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20、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颗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的颗粒先沉积、()的颗粒后沉积。

2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2、()和()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23、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24、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水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25、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

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26、()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27、()也是流水侵蚀土地形成的。

28、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29、()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30、各种()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31、人类的()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33、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34、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压力越来。

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熟的粥,在不断地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35、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

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地震、火山。

有时也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就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然而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冰川、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36、十分坚硬的岩石,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发生了变化?

 

37、由于受、、或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

38、土壤是沙、小石子、、、水和等物质的混合物。

39、为什么土壤是地球上最价值的资源?

 

40、()、()、()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41、雨水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

雨水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五、简答题:

(共12分)

1、生活中哪些仪器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至少举出两例说明。

(6分)

答:

(1)汽车反光镜能使驾驶员看到后面的情况。

(2)医生戴了额镜能给病人检查耳朵。

2、为了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至少举出两例说明。

(6分)

答:

热爱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第一,人类要爱惜动植物,禁止滥捕滥杀动物,禁止滥砍滥伐树木,保护生态平衡;第二,人类要优化生产方法,减少工业污染,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对大气排放有毒气体,防止环境污染;第三,人类要发展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对生态系统的利用要适度,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六、论述题:

(共13分)

1、请画出鹰、兔子、草之间的食物链。

再说说如果人类破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会有什么后果?

(13分)

答:

鹰、兔子、草之间的食物链是“草 → 兔子 →   鹰”。

如果鹰少了,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的兔子会饿死,草可能重新生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新平衡。

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降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形成荒漠戈壁,兔子、老鹰死的死,迁徙的迁徙。

如果兔子少了,大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

如果草少了,兔子会因缺少食物而减少,最后会消失。

老鹰也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

1、小孔所成的像左右颠倒吗?

为什么?

答:

是的,小孔所成的像左右颠倒,因为物体左侧发出的光线沿着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右侧,右侧发出的光线沿着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左侧。

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

答:

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

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3、为什么说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

答:

因为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放大镜的形状相同。

4、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

答:

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生产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只有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第四单元

1、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滑动、滚动和反冲运动。

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

2、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力的单位是“()”。

3、常见的力有:

()、()、()和()。

4、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有关。

5、摩擦力有时有利,有时有害,我们利用按需要增大或减小它。

6、改变物体的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7、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8、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9、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10、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1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

12、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

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13、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14、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的特征制成的。

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

16、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17、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滑动的摩擦力()。

18、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的作用。

19、滚珠轴承是一种将()转变为()的装置。

20、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当他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21、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22、怎样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

2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2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和()两种方式.

 

第一学期期末五年级科学测试题(教科版)

一、填空(每小空2分,共计38分)

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必须具备(阳光)、(温度)、(水)。

2、蚯蚓生活在地下,它喜欢(黑暗)的环境。

3、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传播的速度(很快)。

4、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

(空气)的混合物。

5、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6、(流水)、(风)、(冰川)、(波浪)(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7、奥运圣火的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

二、判断对错:

(12分)

1、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

2、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节能装置(∨)

3、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

4、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不容易改变,(×)

5、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外部运动引起的。

(×)

6、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也是一样(∨)

三、选择题。

(16分)

1、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A)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

A、影响B、不影响C、无所谓影响不影响

2、物体都受一个(A)的重力作用。

A竖直向下B竖直向上C平移向上

3、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B)

A小B大C没有

4、下列(B)的牙齿最锋利。

A草食性动物B肉食性动物C杂食性动物

5、(A)的植物特征是植物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A、向光性B、向水性C、向地性

6、(B)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

A、能B、不能C、可以

7、中国的(A)多高山。

A、西部B、东部C、南部

8、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C)大小的工具。

A、运动量B、摩擦力C、力

四、名词解释:

(9分)

1、食物链: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风化: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3、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五、简答题:

(每小题25分)

1、生活中哪些仪器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至少举出两例说明。

(6分)

答:

(1)汽车反光镜能使驾驶员看到后面的情况。

(2)医生戴了额镜能给病人检查耳朵。

2、为了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至少举出两例说明。

(6分)

答:

热爱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爱惜动、植物,保护生态平衡。

优化生产方法,防止环境污染。

发展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3、请画出鹰、兔子、草之间的食物链。

再说说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草的减少。

(13分)

一、填空:

1、种子发芽实验必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列举影子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__________最长,______最短。

4、光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_______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大约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_______分钟。

5、由于受水、空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

6、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7、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8、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同样重量的物体,________时,受到的摩擦力小。

9、人们生活中习惯用___________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技术上则统一规定用__________作力的单位,用字母_____表示。

10、地震和火山是地球___________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__________的运动有关。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在括号里划“×”)

1、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出的球最终要落回到地上,水往低处流……这些运动都是因为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