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3908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气象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气象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气象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气象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气象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气象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气象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气象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气象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气象实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气象实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气象实习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象实习报告.docx

《气象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实习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气象实习报告.docx

气象实习报告

气象实习报告

气象实习报告

气象与气候学实习报告

学院: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年级:

学号:

姓名:

代艳彩202*级一班202*013082

气象与气候学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

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用目测手段对风、云变化测量和估计的能力熟悉室外数据采集过程和对有效数据的整理过程,培养对气象与气候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思维方法,加强时间概念在气象与气候的数据收集的有效性的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个人素质。

激发对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兴趣。

况且,对于将要成为中学地理教师的我们,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野外气象气候学观测知识与经验,也是必须的。

实习时间:

202*年7月1日到2日

带队老师:

靳英华老师

实习地点:

草地(生命广场)、裸地(体育馆前)、林地(学林)、山地(假山)、水域(静湖)、气象园

实习内容:

对东北师范大学各个观测点的气温、地温、地面最高温、地面最低温和空气相对湿度进行观测与记录,并对长春的气候作相应的分析。

仪器准备:

测温仪器:

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地面温度表、5cm,10cm,15cm,20cm曲管温度表

测湿仪器:

通风式干湿表测风仪器:

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辅助仪器有:

罗盘仪、铁锹、手电筒等。

(1)地温表的安装:

地面三支温度表水平地平行安放在地面上,从北向南依次为地面普通、地面最低和地面最高,相互间隔5cm,温度表感应球部朝东,球部和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一半漏出地面。

(2)曲管地温表的安装:

在地面最低温度表的西边约20cm处,按5、10、15、20cm深顺序由东向西排列,感应部分朝北,表间相隔10cm,表身与地面成45度的夹角。

安装时,先挖一段45cm的沟:

沟的北壁垂直向下,与东西向的南壁成30度角,南壁随深度挖成与北壁成45度交角的斜坡面。

再沿南壁量出各地温表的水平位置,在北壁量取所需深度,并在该深度处作出一水平小洞穴,然后分别把地温表放入沟内,使感应部嵌入北壁的小洞,并检测深度是否

准确,最后小心用土将沟填平。

(3)干湿球温度表

两支相同温度表。

一支测空气温度,另一支球部包上气象观测专用脱脂纱布,并将纱布一端浸在蒸馏水杯里,使纱布保持湿润状态,称湿球温度表。

同时放在小百叶箱内。

干球在东,湿球在西。

“干湿球法”测定空气湿度的原理:

湿球球部被纱布湿润后表面有一层水膜。

空气未饱和时,湿球表面的水分不断蒸发,所消耗的潜热直接取自湿球周围的空气,使得湿球温度低于空气温度(即干球温度),它们的差值称为“干湿球差”。

干湿球差的大小,取决于湿球表面的蒸发速度,而蒸发速度又决定于空气的潮湿度。

(4)风的观测:

风是矢量,观测包括:

风向和风速,由于风的阵性特点,所以风向、风速的仪器测定和资料使用上,有瞬时值和平均值两种。

风向:

风吹来的水平方向,16方位表示。

风速:

单位时间风的水平运动距离。

m/s。

观测结果:

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选择的是每天按两小时间隔定点观测,每天12次。

从7月1号8:

00到2号20:

00连续观测。

但是7月1号晚上下雨,2号中午又下雨。

所以观测有中断。

现将观测结果整理如下:

大气温度表体育馆前裸地静湖中心岛静湖白桦林一舍B宿舍广场学林生命广场假山上假山下气象园504030202*08时10时12时14时16时1次8时日8时10时12时纪录地点记录时间

这是根据干湿球温度表的干球做出的大气温度表,由此图可以看出,体育馆前裸地和宿舍一舍B广场裸地的大气温度最高,而其他七组温度相近。

这正好体现了小气候的气象特点。

而对于在裸露的水泥地面上气温最高这一点,应是与水泥地面的比热容小有关,所以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就相对其他地点强。

相对湿度数据折线图120%100%80%60%40%20%0%体育馆前裸地静湖中心岛静湖白桦林宿舍楼前一舍B广场学林生命广场假山上假山下气象园相对湿度8时10时12时14时16时18时时间这是对干湿球温度表的记录数据进行处理所制成的表,反映了这里的空气相对湿度。

我们可以很直观的从图上看出,假山上的相对湿度最大,可能与假山相对较高,反映了山地气候的一个特点。

其次是静湖中心岛、静湖白桦林和假山下这三个地点,他们的相对湿度相差不大,看来水域与林地都有增加湿度的功效。

各小组5cm地中温度数据折线图353025202*10508时10时12时14时16时18时8时10时12时时间8时10时12时静湖中心岛静湖白桦林学林生命广场假山上假山下气象园

温度各小组10cm地中温度数据折线图302520静湖中心岛静湖白桦林学林生命广场假山上假山下气象园温度1510508时10时12时14时16时18时8时10时12时时间

各小组15cm地中温度数据折线图3025202*1050静湖中心岛静湖白桦林学林生命广场假山上假山下气象园温度8时8时时时时时时时101012141618时间

各小组20cm地中温度数据折线图3025202*105012时101214161810时间12静湖中心岛静湖白桦林学林生命广场假山上假山下气象园温度8时8时时时时时时时时

这是地中温度5cm、10cm、15cm、20cm温度图,可以看出,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变化越来越不明显。

这与越靠地下受太阳辐射越小有关。

从各图可以看出,生命广场、静湖中心岛和气象园的地中温度较高,这是草地和水中陆地体现出的特点之一,他们都较易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此为东北师范大学地区的风速风频图。

由上图可看出这里常年多刮南风和西风。

而风速却又大小差不多,且比较稳定。

心得体会:

实习对课堂理论知识是进一步巩固,同时也加强了我们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虽然我们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了突来的大雨,但是这也锻炼和检测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吃苦耐劳的品质。

我坚信:

从今以后,我们不会再惧怕困难!

最后,衷心感谢老师一路的辛苦指导!

扩展阅读:

气象实习报告.doc

《气象学与气候学》

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

号:

指导老师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一、实习目的

通过在学院的气象园进行一天的实地实习,了解国家气象园一般要进行的几项必要测量项目的数据来源,仪器的读法,以及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进一步了解云层及其类别的特征,掌握云状判别、云量、云高,以及主要天气现象的观测和记录。

通过参观南宁气象台,以及南宁高空探测站,影响气象气候的要素,进一步了解气象气候的形成原理,以及气象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掌握气象气候的研究方法及其数据采集的方式;了解典型的气象气候的形成过程,降雨降水产生的物理化学,地形等条件。

了解天气预的制作过程以及预报方式等。

通过实习,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记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

12月14日8:

00~17:

00以小组的形式在院气象园观测场进行地面气象要素观测。

12月15日到南宁市气象台、南宁市地面气象观测站、雷达探测站参观实习。

12月16日下午到南宁高空探测站实习。

三、实习准备工作

1、12月10日在学院地一大召开思想动员大会。

2、业务准备,复习《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实习》的有关章节

3物质准备:

院内观测,带《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簿》、铅笔、《湿度表》、《气象常用表》;野外实习,雨伞、笔记本、录音设备、食物以及饮用水。

四、实习人员:

指导老师:

秦成、李琴

实习学生:

08级地理科学1、2班76名同学五、实习内容:

1、根据院内地面气象要素观测数据(温、压、湿度、风、地温)结合温度、湿度气压自记曲线变化情况及当时天气状况或天气系统,运用气象学,气候学原理,分析他们的日变化规律和特点。

2、参观见习南宁市气象台天气预报流程、地面气象要素观测(人工观测、自动观测)、高空探测、雷达探测的收获和体会。

3、参观南宁市高空探测站,了解高空探测原理,以及各种数据的采集过程,用途,数据的利用方法。

六、具体实习内容报告:

(一)、学院气象园观测

在学院的气象园进行为期一天的观测,主要观测内容为气温,气压,湿度,地温,其中的文观测有地表0厘米温度,地下5厘米温度,10厘米温度,15厘米温度以及20厘米温度。

再一个要观测的项目就是云的观测。

12月14的天气比较阴,风速都较小,约为1m/s,风向为东南风。

早上8:

15点时观测的天空几乎被避光高积云和层积云所覆盖。

云量为10-/10-,高度为1600左右,空气湿度比较大为76%,气温为16.2℃气压为1013hpa。

到中午12:

15使观测,由于气温升高,水汽不断上升,天气转好,天空主要是以蔽光层积云为主,还有部分的透光高积云,高度约为202*米,气温为18.8℃,湿度为74%。

随着水汽不断的上升,天空逐渐以淡积云、透光高积云为主,以及部分的碎积云,高度约为900202*米左右气温为23℃,湿度为71%。

以下便是观测202*年12月14日天气数据统计出来制作成的线性图

据图可知,无论是温度,湿度还是气压,都有其日变化规律:

1、气温的日变化:

由于观测的季节是冬季,所以气温的日变化不是很明显,从8点的16℃到下午的18.8℃再到傍晚的23℃呈一直上升的形态。

最高温出现在15时左右,最低温出现在8时,气温日较差约为5度,中午15点左右一般是温度最高的时期,气温变化不是很大。

通常在白天,气温从比较低渐渐上升到中午15点左右最高点,其中间一般会有一段时间的回降,过了15点左右的高峰期,气温又会一直下降。

气温日变化手太阳扶着影响较大,可知,气温日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2、气压的日变化:

由数据线性图知道,当天的气压在10时最大,在15时左右最小。

一个次高值是1时左右,一个次低值是17时左右。

由长期规律得知,一般是清晨气压上升,910时出现最高值,,以后气压下降,到15-16时出现最低值,以后又逐渐升高,到21-22时出现次高值,以后再下降,到次日3-4时出现次低值。

最高、最低值出现时间和变化幅度随纬度而有差别,最大可以达到3-5hpa,随纬度升高,气压日较差逐渐减小,到纬度50度左右,日较差已经减至不到1hpa。

气压日变化的原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和气温日变化和大气潮汐密切相关。

3、湿度的日变化:

它的日变化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双峰型:

主要在大陆上湍流混合较强的夏季出现。

水汽压在一日之内有两个最高值和两个最低值。

最低值出现在清晨温度最低时和午后湍流扩散对水汽的减少作用所致。

另一种是单波型,以海洋上、沿海地区、和陆地上湍流不强的冬季为多见。

水汽压与温度日变化一致,最高值出现在午后温度最高、蒸发最强的时刻,最低值出现在温度最低、蒸发最弱的清晨。

我们当天观测的时候得到的数据是单波型日变化模式。

湿度日变化的原因是,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则与水汽压相反,相对湿度的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主要取决与气。

气温升高时,虽然蒸发加快,水汽压增大,但是饱和水汽压增大得更多,反使相对湿度减小。

温度降低时则相反,相对湿度增大。

因此,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日变化相反,其最高值基本上出现在清晨温度最低时,最低值出现在午后温度最高时。

4、地温规律及其变化:

早上地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步升高,地表温度相对也比较高;中午时地深20厘米之内的温差不大;到了傍晚越近地表,地温越高,因为地表受到太阳的辐射,吸收了太阳的能量,温度上升。

除此之外,地面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15点左右。

地温之所以会因发生变化,主要是太阳辐射,以及地热的作用。

(二)、气象台站的实习

到气象站首先到站气象园学习

气象园的规格是202*的规格,建立在北纬22°48′、东经108°24′之上,海拔194.6米的位置,采用的是黄海高程系。

Ⅰ观测项目和时间观测项目主要有:

气温、湿度、地温、风向风速、降水、日照、气压、能见度等。

观测时间以北京时间为标准,24小时为一天。

每天以20时为日界。

这样规定是为了便于统计晚间出现的天气现象。

各学校气象观测的项目,可根据学校仪器设备等情况而定。

Ⅱ气象园仪器安排的基本要求

1.仪器东西排列成行,南北互相交错,高的仪器放在北面,低的仪器放在南面。

2.仪器应安置在东、西向小路的南面,常用仪器宜安置在场内中间小路附近。

3.观测场门应朝北开。

场内仪器为保持良好性能,取得正确资料,需要定期进行清洁、检修等维护工作。

4.每个仪器东西相距4米,南北相距3米Ⅲ气象仪器的具体安置要求

1.由于从地面到离地1.5米高范围内温度梯度是很大的,因此,百叶箱内温度表安置的高度规定为1.5米。

2.雨量器要安置在适当的高度上,规定为70厘米。

安置太低,降到地面的雨滴容易溅入器内,积雪容易飞入;安置过高,观测不便,湍流混合形成涡旋,影响雨雪降落。

3.贴近地面层的风,由于受地面湍流混合作用的影响,对自由大气来说,几乎没有什么代表性,因此,测风仪器要安置在距地面10米以上处。

4.安置日射、日照仪器的地方基本要求就是开阔,使这些仪器终年在日出到日没之间都能受到太阳照射。

南宁气象台气象园还有沥青地面的地温、水泥地面低温的观测两个额外增加的温度观测。

地温的观测还有80米,160米,320米深层低温观测。

在气象园东部还安装了一个酸雨筒,口径是40厘米的,用来测量雨水的水质。

气象园的数据采集主要有两种手段,一种是人工采集,一种是现在用的比较多的传感器传输手段,人工采集主要是用来核实传感器传输的数据。

参观完气象园,走向高气象局办公楼我们看到了一个圆形的足球状建筑物,为天气探测雷达的天线罩,天线罩的作用是保护雷达系统。

探测雷达信息获取原理是雷达在水平360度、垂直近180度的范围内发射的高频脉冲接触云雨,粒子水滴等的时候返回地面站接受,经计算机软件处理,绘制成天气云图,工供气象分析员分析天气形态参考。

雷达发射器的扫描范围有230千米以及460千米两种。

南宁市气象局采用230千米的数据,扫描纬度是22度48分,经度是东经108度28分,精度为2千米,高度为240米,扫描模式是21式。

我们在气象局数据室看到的天气云图有速度图和强度图两种,其中速度图上颜色变化范围为青色到红色,红色表示强中心所在,青色表示比较弱,每一个天气云图的颜色变化都有简便的特点,不会发生很大的突变。

在会商室里气象局的李首席预报员给我们讲解天气现象、天气预报分析,以及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我们通过李首席的报告知道:

自然灾害包括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以及海啸,其中气象灾害包括有干旱,暴雨,台风,低温霜冻,雷雨大风,冰雹等。

霜冻对热带作物的伤害是最大的,广西地区种植的大多数是热带作物,所以今年4月17日的霜冻对香蕉等农作物的伤害很大,广西每年因为霜冻损失的经济费用高达100亿左右。

天气预报制作四个主要的流程:

气象采集、资料传输、信息处理、预报产品制作。

气象采集有地面采集、高空采集、雷达以及卫星这几种形式。

主要采集的数据有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向风速等;资料传输是指各级气象部门在约定的时间内把各个站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电脑等传输工具传到其他级别或同级的气象部门,数据共享拥有自己数据的同时家换数据,获取更多的数据,有利天气的分析,会使天气分析更容易,准确性更高,在气象气候方面的数据是全世界共享的;数据处理方面,有常规天气分析(主要凭经验分析)、大气力学分析法、统计学分析法、动力学分析法,计算机程序分析法等。

数据分析完成之后,要进行资料处理制成地面天气图,通常一个大的空气流会影响到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之间;预报产品制作是要展示给天气预报的观众的天气预报成果,是各个天气数据的综合,由天气图分析,数值预报、星云图分析、物理诊断分析、其他预报方法综合起来得出一个天气结果,对次日的天气做出的预报。

(三)、南宁市高空探测站学习

高空探测,通常将飞升气球作为随气流移动的质点,用地面设备(经纬仪或雷达)跟踪气球的飞升轨迹,读取其时间间隔的仰角、方位角、斜距,确定其空间位置的坐标值,可求出气球所经过高度上的平均风向风速。

根据地面测风设备不同,分为如下几种:

经纬仪测风:

有单经纬仪测风和双经纬仪测风两种。

单经纬仪只能测出气球的仰角和方位角,气球高度由升速和施放时间推算。

气球升速是根据当时空气密度、球皮等附加物重量计算出气球净带力,按照净举力灌充氢气来确定。

但由于大气湍流和空气密度随高度变化,以及氢气泄漏等因素的影响,气球升速不均匀导致高度误差大,测风精度低。

在配合探空仪观测时,气象站用探空仪测得的温度,气压、湿度资料计算出气球高度。

双经纬仪测风是在已知基线长度的两端,架设两架经纬仪同步观测,分别读出气球的仰角、方位角,利用三角法或矢量法计算气球高度和风向风速。

经纬仪测风只适用于能见度好的少云天气,夜间必需配挂可见光源,阴雨天气只能在可见气球高度内测风。

无线电经纬仪测风:

利用无线电定向原理,跟踪气球携带的探空仪发射机信号,测得角坐标数据,气球高度则由探空资料计算得出。

因此无线电经纬仪适用于全天候,但当气球低于其最低工作仰角时,测风精度将迅速降低。

③雷达测风是利用雷达测定飞升的气球位置。

它不仅测定气球的角坐标,而且能测定气球与雷达的距离,即斜距。

由仰角、方位角、斜距计算高空风。

雷达测风法又可分为一次雷达测风法和二次雷达测风法。

前者是利用气球上悬挂的金属反射体反射雷达发射的脉冲信号,测定气球角坐标和斜距;后者利用气球悬挂的发射回答器,当发射回答器受雷达发射的脉冲激励后产生回答信号,由回答信号测定气球角坐标和斜距。

显然,在相同的发射功率下,二次雷达比一次雷达探测距离更远,可测更高的高空风。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发射功率已不是大的技术障碍时,着眼于提高测风精度和经济效应等方面,一次雷达测风也有其独特优势。

南宁市高空探测站使用的是无线电经纬仪测风。

由一个氢气球携带小型传感器升空,传感器上安装有热敏电阻,温度、湿度、气压等感应电容,以及一个下弄醒的雷达。

通过电子元件的感应原理,高空的气温气压,湿度等数值变化,产生局部电流,传到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将数据进行分类,排序然后通过雷达发射到地面站,地面接收站接受的是高空的,温度、湿度、气压值,同时通过雷达跟踪气球的位置,用雷达定位原理,可以测定氢气球发送数据时的仰角,方位,距离,根据这些数据以及浮力计算机可以计算出高空的风速,风向。

南宁气象站使用的气象仪器是国产的,1675M频率,雷达波段使用的是厘米波。

世界上气象仪器最先进的是苏兰的,雷达波段有分泌波、厘米波、毫米波三个波段。

高空探测站站址的选择,及其分布影响要素:

一般高空探测站要设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全国有高空探测站120个,一般高空探测站之间的距离在150~300千米之间,在对我国气象影响比较多的地方,比如说内蒙古、新疆,福建、广东等冷空气储发带和沿海降水高发带等地区设的站点会比较多。

广西有六个高空探测站,分别设在北海,桂林,梧州,白色,河池以及南宁。

通常高空探测站每天对天气进行两次观测,南宁站对天气的观测次数为每天三次,7:

15、19:

15、1:

15各一次,其中1:

15的那一次额外观测是为南宁市航空服务的,只要风速的资料。

在站长的报告中,我们知道高空探测站的观测手段一般有:

1氢气球升空,向地面返回雷达采集的资料。

2飞机探空,或者火箭3、铁碳仪器测量4、飞机空投等。

南宁市高空探测站采用的是氢气球升空法。

氢气球在升空的过程中就一直在获取数据,一般影响天气的主要大气段在对流层。

对流层简述:

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

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其厚度在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

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变化,因为其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所以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青藏高原比相同高度的其它地区温度明显高,就是因为它提高了地面辐射的位置;同时,对应的气压会比较小,因为西藏靠近冷高压,冷空气较重,下降速度较快所以气压相对就比较低。

由于气温的这种变化,故形成空气对流运动强烈的特点。

平流层,则因离地面远,地面辐射对其影响可忽略,其热量来自臭氧吸收的太阳紫外辐射。

所以下冷上热,大气以水平流动为主。

中间层,又称高空对流层,它也是上冷下热,对流明显。

(离臭氧层又远了)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

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南宁高空站的探测范围有效数据在26千米的宽度范围内,最低高度为5.8~6千米。

在数据整理的时候最低高度对应的气压一般为500百帕。

气象要素随高度变化的情况,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的变化情况。

由此观之,以定量观测为主,其中对流层的数据最有用,对流层的气象要素对天气的影响最大。

特征层有逆温层的话,说明当天天气肯定没有降雨,因为对流层遇到逆温层就不会继续上升,就形成不了云。

所以说逆温层抑制了对流运动。

依照在云顶测得的数据可以知道云顶的高度,精度,纬度等,依据温度湿度等可以计算出露点温度。

露点温度:

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

形象地说,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叫露点温度。

露点温度本是个温度值,可为什么用它来表示湿度呢?

这是因为,当空气中水汽已达到饱和时,气温与露点温度相同;当水汽未达到饱和时,气温一定高于露点温度。

所以露点与气温的差值可以表示空气中的水汽距离饱和的程度。

露点可以通过计算得知,也可以直接通过仪器测得,测量露点温度的仪器叫做露点仪。

风的分类:

分为等高线上风,等压线上风。

31米每秒以上速度前进的风可以称之为台风。

南宁冬季202*米~2202*米的高空上吹的是盛行西风。

盛行西风:

盛行西风又称中纬西风,由南北纬30度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南北纬60度附近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由于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盛行西风在北半球右偏为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为西北风。

但都具有从低纬吹向高纬的趋势,对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特别是4060度之间)来说,盛行西风能带来海上的暖湿气流,使当地气候具有显著的海洋性特点: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小,全年降水平均,冬雨较多。

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在洋面上甚至观测不到日变化。

年变化的极值一般比大陆后延1个月,如最冷月为2月,最暖月为8月。

在高纬地区最冷月还可能是3月,最暖月也可能到9月。

秋季暖于春季。

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降水日数多,但强度小。

云雾频数多,湿度高。

③在热带海洋多风暴,如北太平洋西南部分与中国南海是台风生成和影响强烈的地区。

热带风暴(包括台风)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气象灾害。

④多云雾天气,湿度大。

多数临近海洋的大陆地区,都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西欧沿海地区是大陆上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区。

六、实习总结

此次实习我们认识了许多新的气象仪器,看到了气象气候更多的观测手段,了解到天气预报的制作发报过程。

认识到,每一天的天气预报都来之不易,有时候天气的变化是很难准确的确定的。

影响地面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对流层的天气状况,人类要想时时准确掌握天气的变化就得不断地观测,把观测的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推测。

人类虽然掌握了人工降雨的手段,但是离控制天气还是很远的。

气象气候学的应用范围是很广泛的,可以供农业应用,航空应用,日常应用等。

总之,通过此次比较全面实习,我们对气象气候的形成因素,过程以及影响其变化的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讲义。

(2)《气象学与气候学概论》(3)《物理》(4)《高中地理》

友情提示:

本文中关于《气象实习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气象实习报告:

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