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3913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2.秦朝中央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太尉B.丞相C.御史大夫D.郡守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

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这首诗称颂的是(  )

A.贞观之治B.贞观遗风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4.如图图片直接反映宋代哪一方面的繁荣(  )

A.农业B.手工业C.文化D.商业

5.我国医药学的珍贵遗产,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

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千金方》

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  )

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7.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并正确认识其影响,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

下列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

A.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C.《辛丑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D.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8.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描述过中国杭战期间的一次战役:

“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

100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

”这次战役是(  )

A.台儿庄大捷B.百团大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9.“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村建土地制度: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和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材料表述的是(  )

A.土地改革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下列哪一部法律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1.今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

有关他的历史活动表述有误的是(  )

A.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B.作为中共代表之一参与西安事变谈判

C.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与尼克松会谈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下表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  )

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

亿美元)

年份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对外贸易(进出口)

381.4

1154.4

4722.9

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

/

1028.9

5935.6

A.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B.《民法通则》的颁布

C.对外开放逐步扩大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13.初三某同学上网查阅“来克星顿”“华盛顿”《独立宣言》”等资料,由此可以判断他学习的相关内容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

C.俄国农奴制改革D.美国南北战争

14.他一生命运多舛,却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

这位音乐家是(  )

A.伏尔泰B.贝多芬C.莎士比亚D.凡˙高

15.“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

”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理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16.如图是张历史知识卡片、请选择合适的主题(  )

A.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B.萨拉热窝事件

C.第一次世界大战D.凡尔登战役

17.科技发明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史蒂芬孙一电灯B.瓦特一火车

C.爱因斯坦一汽车D.菜特兄弟﹣飞机

18.如图反映的是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表中失业率不断攀升并达到最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A.经济大危机B.罗斯福新政

C.第二次世界大战D.第三次科技革命

19.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高度评价说:

“(这次战役)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这次战役是(  )

A.珍珠港事件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战役D.柏林战役

20.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中国加入的最大贸易组织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共4题,第21题8分,第22题7分,第23题7分,第24题8分,共30分.请把每题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

21.(8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士不同分割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责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图

(1)元朝在图画圈处设置哪一机构管辖?

材料二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风山、诸罗三县。

沿海人民大量移居台湾,改变了台湾地旷人稀、劳力缺乏的状况。

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台湾的汉族人口由原来的20万增加到200万。

大陆移民和当地居民共同劳功,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2)依据材料二,回答设置台湾府的影响。

材料三(1895年)某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群情激愤,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在5个月的时间里,台湾军民共打死打伤日军32000多人,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感情和抗敌御侮的斗志。

一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材料三中的“某条约”是指什么?

“坚决反对割让台湾”表现了台湾军民哪一爱国情感?

材料四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  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

一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材料四  处的历史人物是谁?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少数“台独”分子却顽固坚持“台独”立场。

面对这种现象,你的态度是什么?

请说明理由,

22.(7分)新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探索,有成就也有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斯大林时期)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高速度实现工业化、农业就不能按常规发展,而是必须适应工业的要求,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来源。

一《世界通吏》第三编

(1)苏联工业化建设到1937年时取得了什么成就?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建设存在什么缺陷?

材料二1953~1957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我国过去所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

一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举一例“汽车制造业”的成就。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有何意义?

材料三1960年与1957年相比,(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而农业总产值却下降了22.7%;工业和农业产值比例由5.7:

4.3,变为7.8:

2.2。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暴露出什么问题?

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当时我国哪些运动所致?

(4)综上所述,从中苏工业化建设的得失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23.(7分)在人类文明史上,思想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

灿若霓虹。

﹣﹣﹣﹣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1)材料一中“思想解放运动”是指哪运动?

这场运动适应了当时哪一新兴阶级打破封建教会精神统治的需要?

材料二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识的表现…法律对所有的人,无论是实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人权宣言》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

《人权宣言》是哪历史事件的纲领性文件?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3)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是哪场运动的口号?

这场运动后期传播了哪一新思想?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思想发展的共同作用。

24.(8分)二战后西欧国家通过联合,逐步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3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阿登纳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煤钢共同体”

”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

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从哪一领域开始?

20世纪60新代末欧共体与哪两个国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

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

(3)“美苏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什么?

根指材料三,概括欧盟扩大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什么?

 

2018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分析】本题考查牛耕的使用。

把握牛耕的使用开始的时期。

【解答】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故选:

A。

 

2.秦朝中央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太尉B.丞相C.御史大夫D.郡守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官制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在中央政府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故秦朝在中央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

故选:

C。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

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这首诗称颂的是(  )

A.贞观之治B.贞观遗风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开元盛世,知道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

【解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是唐朝开元盛世的局面。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因为唐玄宗前期的年号是开元,所以被誉为“开元盛世”。

故选:

C。

 

4.如图图片直接反映宋代哪一方面的繁荣(  )

A.农业B.手工业C.文化D.商业

【分析】本题以北宋交子和南宋纸会子的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

【解答】分析图片可知,北宋交子和南宋会子说明了纸币是宋代商业繁荣,贸易活跃的结果。

故选:

D。

 

5.我国医药学的珍贵遗产,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

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千金方》

【分析】本题考查了明代《本草纲目》。

明朝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些科学家,积极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总结,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

【解答】我国医药学的珍贵遗产,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本草纲目》。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写成的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

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故选:

B。

 

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  )

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知道洋务运动对于抵抗外国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解答】据题干“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对于抵抗外国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故与题干材料相关的是洋务运动。

故选:

A。

 

7.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并正确认识其影响,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

下列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

A.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C.《辛丑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D.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解答】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是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

A。

 

8.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描述过中国杭战期间的一次战役:

“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

100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

”这次战役是(  )

A.台儿庄大捷B.百团大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分析】本题以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描述为依托,考查百团大战的知识点。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

100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

”可知,这次战役是百团大战。

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敌后战场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故选:

B。

 

9.“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村建土地制度: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和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材料表述的是(  )

A.土地改革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析】本题以“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村建土地制度: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和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据“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村建土地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按照《中华人民土地改革法》的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使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故选:

A。

 

10.下列哪一部法律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相关史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解答】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故选:

B。

 

11.今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

有关他的历史活动表述有误的是(  )

A.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B.作为中共代表之一参与西安事变谈判

C.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与尼克松会谈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周恩来的历史活动的相关史实。

综合掌握历史史实进行解答。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36年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之一参与西安事变谈判、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

D。

 

12.下表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  )

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

亿美元)

年份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对外贸易(进出口)

381.4

1154.4

4722.9

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

/

1028.9

5935.6

A.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B.《民法通则》的颁布

C.对外开放逐步扩大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的相关史实。

识读图表中的年份和数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题干“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1980年、1990年、2000年”“对外贸易(进出口)”“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可知,图表中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注意图表中开始时间是1980年,这一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开始对外开放,后来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等,对外开放逐步深化。

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1980年以后的进出口总额和引进外资的总量逐年增加,该局面的出现主义得益于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

C。

 

13.初三某同学上网查阅“来克星顿”“华盛顿”《独立宣言》”等资料,由此可以判断他学习的相关内容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

C.俄国农奴制改革D.美国南北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了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解答】初三某同学上网查阅“来克星顿”“华盛顿”《独立宣言》”等资料,由此可以判断他学习的相关内容是美国独立战争。

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1775年,各殖民地代表举行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军队同英国军队战争,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美国的诞生,它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故选:

B。

 

14.他一生命运多舛,却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

这位音乐家是(  )

A.伏尔泰B.贝多芬C.莎士比亚D.凡˙高

【分析】本题以一生命运多舛,却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为依托,考查贝多芬。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他一生命运多舛,却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

这位音乐家是贝多芬。

贝多芬是德国音乐家,也是19世纪初期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贝多芬的作品,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英雄交响曲》(1804年)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特别是他双目失明后,不想向命运低头,创作出很多著名的音乐作品。

故选:

B。

 

15.“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

”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理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分析】本题以“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

”为切入点,考查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解答】“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

”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理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这一措施有关。

日本对教育的重视也是日本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故选:

D。

 

16.如图是张历史知识卡片、请选择合适的主题(  )

A.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B.萨拉热窝事件

C.第一次世界大战D.凡尔登战役

【分析】本题以历史知识卡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部队,这一挑衅事件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斐迪南夫妇在前往市政府的途中被种族主义者普林希普枪杀,史称萨拉热窝事件。

事件发生后,德皇威廉二世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极力怂恿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发动了准备了已久的战争。

故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见风使舵,先参加同盟国,后又加入了协约国作战。

故一战交战的双方是同盟国和协约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多万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

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C。

 

17.科技发明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史蒂芬孙一电灯B.瓦特一火车

C.爱因斯坦一汽车D.菜特兄弟﹣飞机

【分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试飞成功。

故搭配正确的是菜特兄弟﹣飞机。

故选:

D。

 

18.如图反映的是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表中失业率不断攀升并达到最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A.经济大危机B.罗斯福新政

C.第二次世界大战D.第三次科技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相关史实。

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爆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