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员工思想教育案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4260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员工思想教育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特殊员工思想教育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特殊员工思想教育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特殊员工思想教育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特殊员工思想教育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特殊员工思想教育案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特殊员工思想教育案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特殊员工思想教育案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特殊员工思想教育案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殊员工思想教育案例.docx

《特殊员工思想教育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员工思想教育案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殊员工思想教育案例.docx

特殊员工思想教育案例

案例1: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张某是某厂联合站一名锅炉岗的员工,他在2006年考取司炉工技师。

2008年在锅炉岗期间因工作等原因造成与班长不和,当时正逢沉降岗缺员,他本人主动要求到沉降岗工作,队干部知道张某性格较为极端,遇事有时爱钻牛角尖。

当时队里就提醒他改变工种所带来的问题,他执意不听,就去替班了。

2010年张某要报考集输工岗位高级技师,但条件不符合相关文件的规定,可他却坚持要考,他讲:

“制度是死的,可人是活的”。

虽经小队领导多次做张某工作,但他还是执意不听劝解,视若惘然,片面的去理解报考集输工高级技师的有关规定,并经常打电话或本人到集团公司、油田公司和厂人事部进行上访。

针对他这种情况,站党支部积极采取措施将其作为关注对象:

一是确立包保责任人为书记和队长;二是保证与张某每天的沟通渠道畅通,使其思想状况稳定;三是发现异常要第一时间和作业区稳定办公室积极汇报,做到万无一失。

上下业务部门联合行动起来,认真解读政策、讲解有关规定、耐心细致地做好他的思想工作。

同时作业区党委书记、经理和相关业务部门人员,对其提出要求,通过实例、分析、比对讲解等多种方式方法,不厌其烦的进行详细解答,终于在2012年1月做通张某思想工作。

后来队里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他到锅炉岗工作,他本人对企业也很感激,并保证发挥其特长,安心工作。

点评:

针对这种诉求和期望难以满足的员工上访,我们要积极主动教育,讲解政策、法规、文件要求,以理服人,细心、耐心做其工作。

同时我们要在坚持原则的同时,积极想办法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真心实意为员工办实事,做到情理交融。

案例2:

协调到位保稳定

甲某是某采油厂一名家属。

2000年,其爱人因公死亡,当时家中有3个子女,两个儿子无业,大儿媳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小儿媳无业,只有长女一人有正式工作。

甲某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由于收入较低,生活比较困难,她经常以自己生活为难为由,向企业提出不合理诉求。

虽然单位积极落实遗属政策,为她申请困难补助,并为其两个儿子解决了招工问题,为其小儿媳安排了家属临时用工,但她仍然不满意。

2008年春天,在其小儿媳的鼓动下,甲某以让企业为其小儿媳解决正式工作为由,先后到油田公司、厂、作业区上访、找闹,且行为极端。

该厂迅速组织相关责任部门,工会、人事、劳资、稳定办、信访办、综合办、企管法规部、质量安全环保部、作业区、基层队相关负责人全部到位,来到甲某家中,现场解释问题,妥善交待政策,采取全程录像,任何问题都有相关部门详细准确回答,并告诫甲某,冲击上访无助于解决问题,倘若再无理取闹,就是扰乱社会治安,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在有关政策面前,甲某认识到自身诉求的不合理性,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

甲某及其孩子在摄像机前做了保证,不再上访,并表示要珍惜现有的临时用工岗位。

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甲某没有任何理由胡闹,目前一直保持稳定状态,再也没有出现无理上访事件。

点评:

对员工的困难既要充分理解,又要坚持原则,能帮的一定帮,该帮的一定帮,但要保持底线、遵章办事。

对不合理诉求,通过各部门快速行动,迅速到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次解决,不留后患。

案例3:

耐心疏导化坚冰

小王是某厂一名采油工的妻子,为外地某企业下岗职工。

1993年婚后来大庆定居,一直没有固定收入。

当时,因需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赡养瘫痪在床的婆婆(已去世)和爱人正在上学的侄子(已就业),家庭经济负担一度比较重。

企业曾多次采取帮助小王解决家属劳务用工、开办小超市、申办送温暖基金等方式,帮助其增加收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但小王仍以将她调入大庆油田工作和家庭经济负担重为诉求,自2006年以来,多次参加两地分居人员到油田公司和进京上访活动。

虽经组织上多次沟通教育,仍不能回心转意。

并成为两地分居人员上访中的骨干。

为妥善解决她的思想稳定问题,维护好企业大局稳定。

厂、作业区、小队在干部包保、重点看护的基础上,邀请上级相关部门领导,向她做耐心细致的政策解释。

派专人登门入户沟通,进行家访劝导,不厌其烦地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工作,掌握她的思想动态。

用政策说服她,用真情感化她,帮助她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

在一次家访中,了解到她近期因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孩子择校费,家庭经济出现暂时性困难时,在场的作业区领导和基层干部立即为她捐款2000多元,解决了小王的燃眉之急。

小王生病住院,队干部不但多次看望,还给她爱人放假照料她。

在她家老人去世和孩子考上大学时,队领导和单位同事都赶到家中帮助忙前忙后,让她感受到来自集体的关爱。

家人的爱护和干部的真诚,使她的思想渐渐开始转变。

2010年春天,当小王被进京上访组织者强行拉到火车站时,她放弃了进京上访的念头,主动给队干部打电话汇报情况。

由于消息及时,避免了一次集体进京上访事件。

她还主动写了保证书,表示今后不再参与上访。

近三年来,小王的思想一直较为稳定,未出现上访情况。

点评:

稳定工作要把教育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把坚持正面教育引导与纠正不良思想行为结合起来,把耐心疏导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针对性、实效性。

案例4:

情理不通以制管

54岁的甲某是一名采油工,曾走过多个基层单位,到哪个单位都与基层干部员工相处的不融洽,其本人性格偏执,爱讲歪理,爱挑毛病,爱占小便宜,极端自我。

每天心思不放在学习工作上,而是时刻盯在自己的利益上,不看自己做了什么,只看自己没得到什么,业务上一知半解,所管的井水平也是最低的。

作为一名在油田工作多年的老员工,本应继承和发扬大庆的优良传统,为青年员工做出榜样。

却不安心好好工作,经常提一些无理要求,与员工关系相处不好,甚至没有人愿意和他在一个井组工作,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也影响了队伍的和谐稳定。

为此队班子成员多次与甲某谈心做工作,先是从情到理讲缘分、讲友情、讲道理,后是讲政策、讲法规、讲制度,工作怎么做就是行不通,要不就是表面答应,背后不遵守,依然我行我素,由于不执行制度,被考核已成家常便饭。

一次,甲某上班期间中午喝酒被队里发现,并且态度恶劣,拒不承认错误,队里下午没有让他上岗,并于当月按照相关奖金制度对他进行了处罚。

为此甲某虽然认识到喝酒的错误,但对考核始终耿耿于怀,找各种理由到作业区进行越级上访。

作业区领导了解情况后,对甲某不能据实反映情况的做法进行批评教育,告诫他,如果再无理取闹,将加大处罚力度,要求他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并写下不再无理取闹的保证书。

使他本人和其他员工受到震撼,维护了制度的严肃性。

点评:

对于思想、性格极度偏执的员工,反映与事实不符的情况,要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明确制度的底线不能触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制管人。

案例5:

群策群力驱散阴霾

小丽家有三个孩子,她排行老二,从小在北京的爷爷奶奶家长大,十四岁时回到父母身边。

由于正是青春期,受逆反心理的影响,小丽与父母、姐妹的关系不融洽,她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自卑心理很严重。

参加工作后,小丽工作热情不高。

结婚第二年,小丽生了一个男孩,由于夫妻关系一直不好,孩子才1岁两人就离婚了。

离婚后小丽自己带着孩子过日子,2010年母亲去世,父亲患癌症,姐妹更没有时间照顾她。

由于家庭、婚姻遭受变故,缺少关怀和温暖,各种压力造成小丽心态失衡,患上了精神抑郁症,发病时歇斯底里,甚至在岗位上殴打同事。

小丽单位的党支部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紧急召开班子会,研究部署针对小丽的帮扶办法。

考虑到小丽的身体状况,队里及时把她从注水工岗位,调整到队里打扫卫生。

全队员工一起行动起来,小丽上班期间,队里每天安排专人监护她的情绪和动向。

队干部一有时间就与她聊天,对她进行心理辅导。

同事们与她推心置腹的交流和倾述,让她将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从细微之处了解企业的政策、感受同事的关怀、释放紧张的情绪、化解心中的不满。

党支部书记经常到她家进行家访,为她送去孩子的衣服、玩具、自行车和按照政策为她申请的困难补助等。

考虑她的身体状况,鼓励她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在医院治疗期间替她联系,为孩子办理了周托。

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在集体的温暖和关怀帮助下,渐渐驱散了小丽心中的阴霾,使她从逆境中走出来,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能够很好地完成队里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点评:

对于存在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特殊员工,要群策群力,多方协调,通力配合,共同帮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关心关怀、贴心帮助,逐步改善员工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以达到最佳效果。

案例6:

真心帮扶见真情

小张是某厂某队一名女工。

因患精神疾病,常年在家吃药休息,于1998年办理了病退。

爱人无固定职业,孩子在中学就读,由于生活困难和爱人没有工作等相关问题,使她精神压力大,病情始终不见好转,只要稍有不满就找到有关部门进行上访。

区、队两级党组织建立帮扶责任制,成立帮扶小组,把她确定为重点帮扶对象,指定党支部书记为帮扶人,对她的思想、经济及日常生活情况予以关注。

帮扶双方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沟通交流,党支部书记经常打电话或是上门去看望,问寒问暖。

一次,党支部书记了解到她爱人因风湿病发作,在哈尔滨治病,家中秋菜无人买。

立即向作业区党委汇报,作业区指派专人为小张家购买了秋菜,解决了她家的燃眉之急。

2008年,经多次协调将她的爱人安排到纯净水厂临时用工岗位。

2010年,党支部在与她沟通交流时,了解到她爱人因风湿病和体力原因,无法适应水厂的重体力工作,有调换用工岗位的想法后。

马上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情况,并积极协调,很快就为她爱人安排了更夫岗位。

党支部书记经常在过年过节期间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先后为小张爱人解决了家属劳务用工、送温暖基金、购买米面油等生活实际难题。

在区、队两级党组织的真心帮扶下,小张家的实际困难得到了解决,她的“心病”也得到了及时的诊治,心灵得到了慰藉。

两年来,小张病情稳定,精神状态良好,家庭生活和睦,没有出现过上访现象。

点评:

把思想教育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把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送到员工心坎上,建立帮扶机制,进一步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稳定。

案例7:

齐心合力渡难关

女工甲和乙都是某采油厂执守型岗位女工,一天夜里值班,在出去上卫生间时,由于二人警惕性不强,未携带报警器,被两名抢劫分子拿撬棍逼入工作场所实施抢劫,抢走了身上的所有钱物。

两名劫犯逃跑后,女工随即报警,公安局在第二天将不法分子抓获。

但是由于二人受到惊吓,出现精神恍惚睡不着觉和精神紊乱症状,后送三医院诊断为创伤性应激障碍症。

两名女工对在岗位发生此事感到不满,有严重的抱怨情绪和过激的心态,虽然单位已积极协调为二人按照政策申报工伤,申请工伤医疗期的护理费、误工费,但落实过程的复杂性与她们急迫的心情形成反差。

正常情况下,职工生病住院,先自己垫付医药费,然后报销也是正常的,但为尽快安抚她们,这个单位的领导拿出自己家里的积蓄,为她们垫付了医药费、陪护费17万多元,解决了燃眉之急,安抚她们急迫的心情。

并派人照顾她们,派工会主席每周探望一次,与她们聊天,了解其近期的思想状况,并送去慰问品,让她们时刻感到组织的温暖。

现在这两名女工情绪渐渐稳定下来,也很感谢组织对她们的关心、关爱,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盼望早日康复回到工作岗位上。

点评:

员工在受到伤害或遇到重大措折和困难时,要落实好相关政策,积极主动想办法,创造条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情感关怀,进行耐心疏导,使他们乐观前行,积极面对幸福美好的人生。

案例8:

感恩在幸福中加码

某采油厂一名女工,1998年不幸患上了“不死的癌症”---严重的类风湿,手脚严重变形,双腿弯成接近90度,不能自理,爱人没有工作,由于常年服药,家里生活比较困难。

她原本是个热情、上进的女青年,可生活的重负,不幸的遭遇,令她悲观失望、心灰意冷。

作业区领导得知情况后主动与她沟通,了解到她的爱人是家属,积极沟通,为她爱人安排了家属灵活用工。

爱人工作解决了,她从心里感到一种被人关爱的温暖。

2011年9月,她病情加重,区、队领导多次探望,并为她送去慰问金3000多元。

这名女工爱好写作,作业区就鼓励她多读书、多写作,让她将心里的想法写下来,还帮助她将多篇文章推荐到报社、作业区网页上发表。

她还通过书信和电子邮件的方式与作业区领导进行相互交流,每次党委书记都亲自回信,满腔热情地对待,帮助她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这十几年的风雨历程,只要遇到困难与困惑,党组织总会及时伸出援手,让她找到心灵的归宿,找到温暖的家。

这份情好像及时雨滋润着她的心田,这份情传递着组织的温暖,渗透着组织对员工无限的关爱和无尽的体贴。

2012年6月份,在作业区举办的“珍惜、感恩、回报”主题演讲比赛中,她以《感恩不停歇,幸福在加码》为题,抒发了自己的感恩之情,表示要发扬老一辈石油人吃苦和乐观的精神,争取早日回到岗位。

点评:

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使她对生活悲观失望、心灰意冷。

期望被别人关注,渴望得到理解,希望与人沟通。

对于这类员工,组织给予足够的理解和重视,通过有效地沟通、帮助和交流,让她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并对企业充满了感激之情。

案例9:

抱怨到感恩的距离

中年工人于师傅,出生于1971年,三等乙级伤残军人,与爱人均为油田某企一线职工,家里有一个儿子正在上高中,他与其爱人租房陪读。

身为特殊人群,该员工思想有些偏执,极其看重个人利益,诉求和期望难满足,经常要求上级部门给予特殊照顾,有时伴有对社会的不满,爱讲歪理、爱挑毛病,时常到厂、油田公司上访,以寻求重视。

针对此种情况,他所在队的队长书记特别重视。

主动找他谈心,向他说明政策法规,每次他有诉求,队干部总是认真听完,想方设法安抚他的情绪,积极协调处理解决,并与上级部门做好沟通。

2012年,他提出因为要照顾孩子,要求将其爱人调整到离家较近的单位,为这件事情他还准备了2万元准备送礼。

队党支部书记在了解完实际情况后,向上级部门进行了汇报,在上级部门的积极促进下,第二天,就为其爱人调整了工作,还告诉他不要认为钱能解决一切问题。

自此,他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打消了对组织的偏激,工作热情大大提高,再没有了抱怨。

他对支部书记说:

“你们是我的恩人,解决了我的头等大事,没有让我花一分钱,感谢组织,我再不会上访告状了。

点评:

一个问题的实际解决,消融了多年的坚冰。

抱怨和感恩的距离,也许只有一步,这一步,也许就在你再努力一点,再细心一点,再真诚一点。

案例10:

走出沉溺网游的困境

青工小张,中专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被分至某采油队,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油公司”员工。

没多久,他沉溺于网吧游戏,无法自拔。

队长、书记对小张的异常表现很关注。

从他所住公寓处了解到:

他经常半夜三更才回来,有时甚至连续十几天看不见人影。

找他本人聊,他根本听不进去,依然对这个电子垃圾、精神毒品着魔。

他的这种状态,队长、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到他可能去的网吧围追阻拦。

但他变本加厉,最严重的一次连续两个多月没上班,手机也关了,谁也不知他的去向。

队里找遍大庆各网吧,终于把他接了回来。

担心小张长此以往会误入歧途,队长书记多方打听终于联络到小张家人。

住在林甸的父母,得知小张的工作状况后,心急火燎地来到大庆,租了房子时刻“陪”着他,并积极配合队里做小张工作。

同时,队党支部书记与小张结成帮教对子,从工作、学习等方面关心他、帮助他。

并结合小张有绘画、制作幻灯片特长,把队内出板报、做多媒体任务交给他,使他转移注意力,发挥专长。

精美的板面,生动的绘画,赢得大家的赞誉。

队里也在物质、精神上给予小张大力的鼓励与支持,激发了小张更加高涨的工作热情。

渐渐地,人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朝气、蓬勃向上的青年。

目前,小张已成为一名出色的班组长。

点评:

对于有不良习惯和嗜好的员工,要关注到位、帮教到位、温暖到位、激励到位,通过家企联动,及时纠偏改错,扬优去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习惯,拥有健康情趣,发挥积极作用。

案例11:

欲壑难填害人害己

采油工甲某,1968年生人,他不安心工作,总想着一夜暴富,在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四处借钱与他人合伙做生意,由于投资失败,导致亏损几十万元。

这些钱有的是他从社会上借的高利贷,有的是通过欺骗手段让同事为其在借款担保上签字所得,更有的是许诺为他人办工作、搞便宜物资所套取。

甲某投资失败后,债主相继到单位、家里讨债,并被债主数次起诉到法院,高利贷已经翻到达百万元之巨,为此,邹某不敢上班,不敢回家,四处躲避,妻子和他离了婚,组织对他多方挽救,发出了限期上班通知,他也曾断断续续回来上班,但工作很不正常,组织多次同他本人沟通,并通过电话与其家人联系,希望其兄弟姐妹能够做其工作,帮助他克服目前的困难,但是其家人无人过问,反映已经和其断绝一切往来,到了众叛亲离的程度;本单位乙某由于为其做担保,被迫为其还贷将近四万余元,在精神上为乙某造成了很大负担。

鉴于甲某的实际表现,为了维护企业制度,厂经过研究,与甲某解除了劳动合同。

甲某的事例警醒我们,只有珍惜岗位,安心本职工作,不盲目攀比,不盲目拜金,始终把自己的成败得失要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才能够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点评:

部分特殊员工好高骛远,欲壑难填的心理,导致在工作上丧失责任感,在家庭上丧失责任心,在与朋友的交往上丧失诚信原则,害人害己,虽经组织多方做工作,但是依然迷途不改,就必须严格按照政策法规、上级要求进行处理,不能妥协让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