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4447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docx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一

实验项目

汽车电源系统试验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同组人数

实验地点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蓄电池的结构

2.掌握交流发电机的拆装顺序,并且能够正确使用拆装工具;

3.根据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在拆装过程中熟悉交流发电机各零部件,并掌握其基本技术要求;

4.能清楚地说明各零部件在发电机工作时的作用;

5.掌握触点式调节器的常规检查和维护方法;

6.掌握电子式、集成电路式调节器技术状况的检查方法;

7.学会使用电气万能实验台对起动机进行检测;

8.能够根据相关的标准对检测结果做出正确的结论。

 

二、实验器材

1.蓄电池;

2.交流发电机;

3.触点式调节器、集成电路式调节器;

4.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及转速表各;

5.电烙铁、卡尺、12V2W小灯泡;

6.汽车电器试验台。

 

三、实验内容(步骤、内容、方法等)

(一)发电机的拆装与维护

1.交流发电机的分解

1)拆下固定电刷组件和调节器总成的两个固定螺钉,取下电刷和调节器。

2)分别用直径为14mm、5mm的套筒扳手拆下输出端子(B+)和励磁绕组接线端子(D+)上的紧固螺母。

3)拆下绝缘架固定螺钉,取下绝缘架。

4)拆下防干扰电容器固定螺钉,拔下电容器引线插头,取下电容器

5)拆下前、后端盖固定螺栓,分离前、后端盖,使定子与后端盖在一起。

6)拆下整流器总成固定螺钉,从后端盖上取下整流器总成与定子。

7)用30~50W/220V的电烙铁焊开走子绕组引线与整流二极管引出电极间的四个焊点,使定子总成与整流器总成分离。

2.交流发电机的检查

1)检查发电机转子检查转子绕组对搭铁是否短路,检查转子绕组间是否短路和断路,检查滑环的磨损情况。

2)检查发电机定于检查定于绕组对搭铁是否短路,检查定于绕组是否断路。

3)检查二极管检查正二极管、负二极管和励磁二极管。

4)检查电刷超过极限应更换。

3.交流发电机的装复

1)在轴承内加注润滑脂。

2)将转子、前端盖、风扇叶轮及传动带盘装合在一起。

3)安装电刷架,电刷及弹簧。

4)安装元件板。

元件板也安装在后端盖内部。

5)把定子线囵与后端盖合装在一起,连接好二极管与定子线团的引出线。

6)将两端盖装合在一起,拧紧对销螺钉。

7)安装发电机接线桩头。

发电机上“+”与“Y”桩头部应与后端盖不导电,发电机“一”桩头应与后端盖导电。

4.触点式调节器的检查与维护

1)检查触点表面是否有较深蚀坑或严重残缺,磨平后触点厚度不得小于0.4mm。

 

(修磨触点应用专用白金砂条插人触点接触面之间,轻压活动触点,往复抽动白金砂条,直到磨光磨平接以保证触点接触面积。

)最后用硬纸片夹在触点间,擦去脏物和遗留砂粒。

对于蚀境较严重的触点,可拆下在平整的油石上磨平后再装上,装复时上、下触点中心应对正,其偏移量不得超过0.2mm,

2)检查电阻。

电阻不得有断丝、叠丝、变色、烧焦等现象,阻值变化过大或烧焦严重时必须更换。

(更换时,可采用同型号废旧调节器上的相应的未损坏的电阻)

3)检查弹簧。

(调节器的弹簧均采用密圈拉力弹簧,若拆下的弹簧在自由状态下,各弹簧之间有未压紧现象时,应予以修整。

弹簧两端的拉钩若有折断不足一圈长度时,可用尖嘴钳弯起端圈重做钩环。

(二)交流发电机性能的检测

1.空载试验

以CA1091型汽车用交流发电机为例进行讲解。

其实验台如图所示。

l)将被试发电机因紧在试验台夹具上,选好套筒与橡皮接头,调整夹具,找好同轴度,夹具夹紧程度应适当,不能过紧或过松。

2)根据交流发电机14V额定电压、负极搭铁要求,用连接导线将插孔39与发电机“磁场”(F)、“电枢”(+)接线柱相连,用连接导线连接插孔40与41,旋转开关27至低速档,用连接导线连接插孔35与37,用连接导线连接发电机“磁场”接柱F;与搭铁接线柱,相应操作65,根据电机旋转正方向,慢慢摇动手轮,使转速逐渐上升。

观察转速表13与直流电压表12。

待电压升值约13V时,拔出连接35与37的导线。

调整发电机转速,使发电机电压稳定在14V。

若转速低于1150r/min,说明发电机空载性能良好;若大于此值,说明空载性能差。

TQD—2型万能实验台上进行交流发电机空载试验

a)原理图b)操作图

2.满载试验

1)交流发电机在试验台上的装夫与空载试验相同。

用连接导线连接插孔40与41,用连接导线连接插孔39与发电机“电枢”接线柱,用连接导线连接发电机“电枢”与“磁场”F。

接线柱,调节电阻器达到最大值,。

一最精用连接导线连接插孔35和37。

用连接导线使发电机“磁场”F;接线柱搭铁。

2)旋转开关27至低速档,转速量程开关至0~1000r/min档。

根据电动机旋转正方向,摇动手轮,使电动机升速。

待电压建立后,扳下连接插孔35和37的导线,用连接导线连接插孔37与38,将开关27旋至高速档,转速量程开关旋至0~5000r/min档。

逐渐转动手轮提高转速,并相应摇动电阻器手轮增大发电机输出。

观察电流表、转速表、电压表,当输出电流达36A、电压为I4V时,若转速低于规定转速,说明发电机负载性能好;若高于此值,说明发电机负载性能差。

四、回答问题

1.测量电解液密度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1).拆装过程中不得丢失、损坏和漏装零部件。

不可用汽油清洗转子和定子线圈,以防绝缘损坏。

(2).注意安全操作,防止转动部分伤人。

(3).调试电路必须连接正确。

(4).电动机的转速调整必须稳步进行,且要求准确。

(5).指示表的读数应准确。

(6).进行部件调整时,应停止运转以防发生事故。

2.为什么使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不能判断它的性能好坏。

答:

因为虽然大多数观察蓄电池端电压升降速率和高低等能够检查出蓄电池性能的好坏,但仍存在很多情况仅仅测蓄电池端电压是不够的,尤其是蓄电池只是物理损坏的情况下。

3.如何防止蓄电池的硫化现象,对硫化的蓄电池应如何处理。

答:

预防硫化现象充电以预防极板硫化为目的。

当硫化还不严重时,可以用去硫化充电法去除;极板硫化严重时只能报废。

4.交流发电机与蓄电池在车上的连接关系。

答:

并联。

5.起动前、起动过程中、起动后蓄电池端电压(额定电压为12V)如何变化?

答:

启动前,蓄电池静止电压为12V;启动过程中,蓄电池以大电流向外电路放电,使电压下降10.5V;启动后,发电机对蓄电池充电,蓄电池电压又上升到较大值。

6.交流发电机电子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答:

电子调解器是利用晶体管的开关特性,通过改变晶体管的饱和导通和截止相对时间来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流。

 

六、教师评语

成绩

五、对本次实验体会

通过汽车电源系统实验,我对汽车电源系统有了更深的了解:

电源系统的五大组成,电源系统的常规检测和简单蓄电池维修,蓄电池充电放电特性等等。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二

实验项目

起动机结构与性能试验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同组人数

实验地点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起动机各部件,掌握起动机的拆装方法和顺序,正确使用拆装工具;

2.通过拆装起动机,进一步巩固对起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要求能清楚地说出每个零部件的作用;

3.了解起动机各零部件的技术要求,掌握各零部件的测试方法;

4.学会使用电气万能实验台对起动机进行检测;

5.能够根据相关的标准对检测结果做出正确的结论。

二、实验器材

1.起动机;

2.扳手、嘴钳等工具;

3.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

4.TQD—2型万能实验台;

6.常用工具。

三、实验内容(步骤、内容、方法等)

(一)起动机的拆装

桑塔纳系列轿车所用的QD1229起动机分解步骤为例,其结构如图所示。

1.起动机的分解

1) 用扳手旋下电磁开关的接线柱“M”的螺母,取下连接片。

2)旋下起动机贯穿螺钉6和衬套座螺钉14,取下村套座12和端盖9,取出垫片组件11和衬套10。

3)用尖嘴钳将电刷弹簧抬起,拆下电刷架8及电刷33。

4)用扳手旋下螺栓37,从驱动端盖上取下电磁开关总成。

5)在取出转子后,从端盖上取下传动叉26,然后取出驱动齿轮与单向离合器31,再取b驱动齿轮端衬套29。

2.起动机的检查

1)起动机电枢轴的检查。

用百分表检查电枢轴是否弯曲,电枢轴轴径与村套配合间隙不得超过0.15mm。

起动机的空载试验起动机全制动试验的装夹图a)操作图b)内部电路a)起动机齿轮顺时针转动b)起动机齿轮逆时针转动

3)按下按钮,起动机即可开始空转,注意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并记录。

2.全制动试验

1)将被测起动机固紧在夹具上,将制动器连接杆的夹块夹紧被试起动机驱动齿轮的三“齿”,对顺时针旋转的起动机应装夹下部三个齿对逆时针旋转者夹上部三个齿。

2)按空载试验中的电路连接好线路。

3)按下开关,观察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并记录。

从弹簧称上读出全制动转矩数值,并记录。

四、回答问题

1.起动机的结构。

答:

起动机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电磁开关组成。

2.起动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

通过控制起动机电磁开关的通断电,是拨叉拨动驱动齿轮与飞轮啮合。

3.减速起动机与一般起动机的区别。

答:

减速起动机可采用小型高速低转矩的电动机,体积小、质量轻,便于安装。

就,启动性能好。

五、对本次实验体会

通过起动机实验,我懂得了起动机的简单检测与拆装,同时也让我深深感到自己没有把理论知识和发动机实际结构结合在一起,往往是理论知识对不上实际结构。

六、教师评语

成绩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三

实验项目

点火系统结构与性能试验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同组人数

实验地点

一、实验目的

1.认识传统点火系各部件,明确它的安装位置。

加深对点火系电路及工作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2.实验时不得乱动有关点火系各元器件及汽车上的其他装置。

3.能独立完成传统点火系电路的连接。

二、实验器材

1.EQ1092型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

2.CA1092型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

3.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4.汽车电器试验台。

三、实验内容(步骤、内容、方法等)

1.找出蓄电池,观察蓄电池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结构以及蓄电池与发动机的连接关系。

2.自蓄电池的正极开始,沿线路向前找到电流表及点火开关、附加电阻、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有两个绕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三个接线柱和一个高压线插孔,分别接通低压电路和高压电路。

1)低压电路:

蓄电池正极与点火线圈一次绕组相连,找到分电器,打开分电器盖,找到断电器,观察断电器的结构,其电路路径为断电器触点臂、触点、搭铁,回到了蓄电池的负极。

2)高压电路:

发动机工作时,在断电器触点分开瞬间,二次侧电路感应产生高压电,由于高压电流是点火线圈的二次侧感应电流,故其方向与原低压电流方向相反,其电源是点火线圈的二次绕组,负载为火花塞间隙,其电路为:

点火线圈二次绕组、附加电阻、点火开关、电流表、蓄电池正极、蓄电池负极,然后在发动机上找到火花塞,并观察火花塞的结构。

由火花塞侧电极、火花塞间隙、火花塞中心电极并沿线路找到配电器,观察配电器的结构。

从配电器旁电极,然后到分火头,再到配电器中心电极,最后到点火线圈二次绕组负极。

3.观察分析点火系电路的连接及控制情况。

4.观察设在汽车驾驶室内的控制操作面板。

5.起动发动机,观察点火系的工作情况。

四、回答问题

1.电子点火系统与传统点火系统的区别。

答:

传统点火系统工作可靠性差,最高次级电压不稳定,点火能量低,对火花塞积碳敏感,对无线电干扰大,电子点火系统无此缺点。

电子点火系统利用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来控制点火线圈电流通断。

2.点火系统各部件的电路连接顺序?

答:

蓄电池、易熔线、点火开关、火花塞、分电器、点火线圈、点火线圈附加电阻。

3.闭合角大小对点火性能有何影响?

答:

闭合角过大,有利于点火线圈初级通路有足够时间产生较大的初级电流。

4.发动机不能启动,如果是点火系统的问题,怎样进行处理?

答:

检查断电器的触电是否接触不良或触电间隙过大或过小或动触点搭铁了;检查电容器是否短路、短路、漏电;检查点火提前调节器是否不良;检查点火线圈是否短路、断路;检查火花塞是否积炭、电极烧毁或间隙过大。

 

5、对本次实验体会

通过这次试验,知道了点火系统的安装位置和结构组成。

点火系统电路从蓄电池正极接线,经由低压回路和高压回路,回到搭铁,以及点火线圈简单故障处理。

六、教师评语

成绩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四

实验项目

汽车总线及电路故障排除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同组人数

实验地点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汽车电系的特点和汽车布线的基本原则;

2.认识汽车主要电路,了解其各组成部分;

3.掌握汽车电路故障排除方法。

二、实验器材

1.CA1092型汽车;

2.汽车总线;

3.万用表;

4.全车电器试验台。

三、实验内容(步骤、内容、方法等)

汽车主要电路:

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仪表、辅助设备,发动机控制电脑以及传感器等。

四、回答问题

1.汽车电系的特点。

答:

负极搭铁、低压直流、单线制、两个电源、用电设备并联。

2.汽车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答:

牢记汽车电路的基本方法;充分了解各种电路图的特点和规定;熟悉各种电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熟悉各种开关和继电器的功能和状态;分清相关联电路的关系;熟悉掌握回路分析法。

 

5、对本次实验体会

通过这次试验,了解了汽车电系的特点和汽车布线的基本原则,弄明白了汽车主要电路,并了解其各组成部分,掌握汽车电路简单故障排除方法。

六、教师评语

成绩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五

实验项目

传感器的检测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同组人数

实验地点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传感器在车上位置、作用。

2.掌握传感器的拆卸方法。

3.熟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能熟练地检测传感器,并判断其故障。

二、实验器材

1.蓄电池;

2.数字万用表;

3.空气流量计;

4.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5.车速及水温传感器;

6.“一”字起子、“十”字起子及常用工具。

三、实验内容(步骤、内容、方法等)

(一)传感器的拆卸

1.先熟悉传感器的作用,估计在什么部位,然后在可能的部位寻找,确其准确的地方。

2.拔下其插头上的线束,拆下传感器。

(二)传感器的检测:

1.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1)拔去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线束插头。

2)用万用表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接线插座上测量怠速开关的导通情况。

当节气门全闭时,怠速开关应导通;当节气门开启时,怠速开关应不导通。

否则,应调整或更换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3)用万用表测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中线性电位计的电阻(E2和VTA之间的电阻)。

该电阻应能随节气门开度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

4)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值比较。

如有不符,应调整或更换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调整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调整不当,会影响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正常工作

1)拧松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两个固定螺钉。

2)将厚度为0.50mm的厚薄规插入节气门摇臂和限位螺钉之间,同时用万用表测量怠速开关的导通情况。

3)朝节气门闭合方向转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使怠速开关触点断开,然后朝节气门开启方向慢慢地转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直至怠速开关闭合为止。

4)拧紧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两个固定螺钉。

5)分别用0.40mm和0.65mm的厚薄规插入节气门限位螺钉和节气门摇臂之间,同时测量怠速开关的导通情况。

当厚薄规为0.40mm时,怠速开关应导通;当厚薄为0.65mm时,怠速开关应断开。

否则,应重新调整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3.车速传感器与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的检测

1)车速传感器或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的感应线圈电阻的检

(1)拔下车速传感器或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线束插头。

 

(2)用万用表测量车速传感器或输入轴转速传感器两接线端之间的电阻不同车型自动变速器的这种传感器感应线圈的电阻不完全相同,通常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如果感应线圈短路、断路或电阻值不符合标准,说明传感器损坏。

2)车速传感器或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的输出脉冲的检测

(1)车速传感器输出脉冲检测:

用千斤顶将汽车一侧的驱动轮顶起,让操纵手柄位于空档位置,用手转动悬空的驱动轮,同时用万用表测量车速传感器两接线柱之间有无脉冲感应电压。

测量时,应将万用表选择开关转至1V以下的直流电压档位置或电阻档位置。

(2)输入轴转速传感器输出脉冲检测;将传感器拆下,用一根铁棒或一块磁铁迅速靠近或离开传感器,同时用万用表测量传感器两传感器接线柱之间有无脉冲感应电压。

如没有感应电压或感应电压很微弱,说明传感器有故障。

4.水温传感器和液压油温度传感器的检测

1)拆下水温传感器或液压油温度传感器。

2)将传感器置于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杯中的水,同时测量在不同温度下传感器两接线端之间的电阻。

3)将测量的电阻值与标准值相比较。

如果不符合标准,说明传感器损坏。

四、回答问题

1.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答:

接通电源后,控制电路使电热体通电,电桥处于平衡状态。

发动机工作时,随着进气管空气流量增大,电热体的冷却作用加剧而使其电阻减小,电流加大,使电阻上输出与空气流量增大相对应的电压信号。

2.简述曲轴位置传感器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作用。

答:

曲轴位置传感器作用:

它采集发动机曲轴转速与曲轴转角信号送给电子控制器以控制喷油控制角,喷油提前角。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作用:

它采集配气凸轮位置信号传送给电子控制器,确定节气门开度,保证点火正时。

3.为什么电控发动机需要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判缸信号?

答:

控制节气门开度,保证点火正时。

5、对本次实验体会

通过传感器检测试验,了解传感器在车上位置、作用,掌握传感器的拆卸方法,熟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检测传感器的方法,并能简单判断其故障。

六、教师评语

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