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531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docx

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历年考研真题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遥感导论科目代码:

866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名词解释:

1.米氏散射:

当大气中的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2.像点位移:

在中心投影的像片上,地形的起伏除引起像片比例尺变化外,还会引起平面上的点位在像片位置上的移动,这种现象称为像点位移。

3.大气窗口:

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通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4.程辐射:

散射光向上通过大气直接进入传感器

5.直方图:

以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图像亮度值与像元数之间的关系。

6.主成分变换:

对数据进行压缩,去掉冗余数据,变换后使数据之间没有相关性的一种线性正交变换。

7.遥感图像解译:

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

8.辐照度:

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上的辐射通量。

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

(B)

A.投影距离的影响B.投影高度的影响

C.投影面积倾斜的影响D.地形起伏的影响

2.植物的反射陡坡主要位于(D)

A.蓝光B.绿光C.红光D.近红外

3.静止卫星一般是在以下哪层中进行遥感活动(D)

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外层大气

4.在标准假彩色图像上,植被显示(B)

A.白色B.红色C.绿色D.蓝色

5.真正对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是(A)

A.对流层和平流层B.平流层和电流层

C.电离层和外大气层D.对流层和电离层

6.摄影机主光轴偏离垂线大于(B),取得的像片称倾斜像片。

A.1度B.3度C.5度D.7度

7.以下哪个不属于大气散射:

D

A:

瑞利散射B:

米氏散射C:

无选择性散射D.都不是

简答题:

1.简述瑞利散射,米氏散射和无选择性散射的特点。

瑞利散射:

当d《入,散射以分子为主,无方向性,相对可见光明显。

米氏散射:

当d约等于入,微粒为主,强度有明显方向性。

无选择性散射:

当d》入,强度与波长无关。

注:

d大气中粒子直径入:

波长

2.简述遥感的特点:

1.大面积的同步观测

2.时效性

3.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

4.经济性

5.局限性

3.微波遥感的特点?

答:

1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2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普特征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的穿透力4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

4.比较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优缺点。

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

监督分类的关键是选择训练场地。

监督分类法优点是:

简单实用,运算量小。

缺点是:

受训练场地个数和训练场典型性的影响较大。

受环境影响较大,随机性大。

训练场地要有代表性,样本数目要能够满足分类要求。

此为监督分类的不足之处。

非监督分类优点是:

事先不需要对研究区了解,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减少时间,降低成本。

不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据地物的光谱统计特性进行分类。

缺点是:

运算量大。

当两地物类型对应的光谱特征差异很小时,分类效果不如监督分类效果好。

5.水体的光谱特征是什么?

水体识别包括哪些内容?

水体的光谱特征是:

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在近红外波段,吸收更强。

但当水中含有其他物质时,反射光谱曲线会发生变化。

水中含泥沙时,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会增加,峰值出现在黄红区。

水中含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

水体识别的内容包括:

(1)水体界限的确定;(2)水体悬浮物质的确定(泥沙的确定和叶绿素的确定);(4)水温的探测;(5)水深的探测;(6)水体污染的探测。

6.遥感图像四种分辨率及含义

空间分辨率:

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波谱分辨率:

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小,分辨率越高

辐射分辨率:

传感器接收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

时间分辨率:

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时间频率或重访周期。

7.用八向链码表示:

注:

表示涂黑已知(4,1),逆时针方向

答案:

(4,1)0113

填空题

1.直接判读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的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像片上的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型等。

2.侧视雷达的分辨力可分为距离分辨力(垂直于飞行方向)和方位分辨力(平行于飞行方向)。

3.颜色的性质有明度、色调、饱和度来描述。

4.遥感图像解译分为两种,一种是目视解译(或写目视判读,或目视判译),另一种是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或写遥感图像理解)。

5.黑白色只用明度描述,不用色调、饱和度描述。

6.大气散射有三种情况,分别为瑞利散射,米氏散射和无选择性散射。

7.引起辐射畸变有两个原因:

一是传感器仪器本身产生的误差;二是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是非题

1.瑞利散射的特点是波长越长,散射越强(错)

2.非监督分类法首先需要从研究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最为样本。

(错)

3.微波遥感多数为主动遥感。

(对)

计算题

已知由太阳常数推算出太阳表面的辐射出射度M=6.284×107W/m2

求太阳的有效温度和太阳光谱中谱色最强波长λ

解:

M=σ*T4

T=∜((M/)σ)=5770K

λ*T=b

λ=b/T=0.50um

2.已知某金属表面温度为2000K,比辐射率ε为0.7,求这时该物体的辐射出射度M。

解:

M0=σT4

=5.67X10—8W•m—2•K—4(2000)4K4

=9.07X105W•m—2

ε=α

M=α•M0

=0.7X9.07X105W•m—2

=6.35X105W•m—2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遥感导论科目代码:

866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一、填空题:

1、遥感影像变形的原因:

()的影响、()的影响、()的影响。

2、遥感平台的种类()、()、()

遥感的特点()、()、()、()、()

3、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方法包括(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

4、遥感数字图像的特点:

(便于计算机处理与分析),(图像信息损失率低),(抽象性强)。

5、监督分类常用的具体分类方法有(),(),(),()

6

如图所示,该图象中一边缘线从左下角像素开始,写出其链码(01113446)

二、选择题:

1、纯净水体RGB(3,2,1)图像中接近什么颜色?

(B)

A:

蓝色B:

黑色C:

红色D:

绿色

2、大气窗口是指

A没有云的天空区域B电磁波能够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

C电磁波能够穿过大气层的电磁波谱段D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

三、名词解释:

三原色

太阳常数

主动遥感,什么是被动遥感

假彩色遥感图像

事地物波谱特性

地物反射波谱特性

绝对黑体

辐射出射度(M):

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米氏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直径与辐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p30)

标准假色彩合成

大气窗口

电磁波谱

数字图像

黑体

光谱反射率

辐射亮度

遥感平台

微波遥感

四、判断题:

1、绝对黑体的吸收与反射与物体的温度和电磁波波长是否有关

2、真彩色合成就是利用遥感图像数据中的绿、白、蓝3个波段数据分别赋于绿色、白色、蓝色,这样合成的彩色接近于真彩色。

3、午夜以后获取的热红外像片,河流,湖泊等水体在影像上呈现暗色调。

(X)4

是平滑滤波中的均值平滑的模板。

(X)

5、午夜以后获取的热红外像片,河流,湖泊等水体在影像上呈现暗色调。

(X)

五、简答题:

1.引起遥感图像畸变原因?

如何校正?

校正后又会出现什么问题?

2.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根本区别

3.简述模拟图像与数字图像的差异

4.热红外像片解释中,为什么水体在白天呈现暗色,在夜间呈亮色

5.什么是标准假彩色合成?

利用标准假彩色影像,并结合地物光谱特性,说明为什么在影像中植被呈现红色

6.遥感图像解译标志(判读标志)有哪些?

结合实例说明他们如何在图像解译中的应用

7、几何校正:

遥感影像变形的原因

8、镜头转动式全景摄影机的工作方式

9、影响地物反射波普特征的因素

10、遥感数据与非遥感数据的复合步骤

11、简述沙土、植物、水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作图解释)

12、监督分类与费监督分类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13、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

六、计算题

1、均值平滑的题目

2、中值滤波的题目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遥感导论科目代码:

866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1分)

1.微波是指波长在--之间的电磁波

2.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

、和。

3.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4.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5.Landsat和SPOT的传感器都是光电成像类的,具体是、

(列出具体传感器类型)

5..SPOT-1、2、3卫星上携带的HRV--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可以作两种观测:

、.,这也是SPOT卫星的优势所在。

7.美国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有、

8.SAR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它属于_______(主动/被动)遥感技术。

9..雷达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分为两种:

10.灰度重采样的方法有: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12分)

1.黑体:

2.邻域增强

3.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三、问答题(共计67分)

1.为什么我们能用遥感识别地物?

5分

2.引起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分

3.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有什么特点?

10分

4.简述非监督分类的过程。

8分

5.侧视雷达是怎么工作的?

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8分

6.请结合所学Landdsat和SPOT卫星的知识,谈谈陆地卫星的特点15分

7.请结合所学遥感知识,谈谈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15分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1分)

1.1mm、1m

2.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3.可见光,红外

4.1989年

5.光机扫描仪、CCD阵列

6.垂直观测、倾斜观测

7.IKONOS、Quickbird

8.合成孔径雷达,主动

9.空间分辨率、距离分辨率

10.最近邻法、双线性内插法、三次卷积法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12分)

1.黑体:

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波都全部吸收,则为黑体。

其特点是吸收率为1,反射率为0。

黑体具有最大发射能力。

自然界不存在完全的黑体,黑色烟煤被认为最相似。

2.邻域增强:

根据像元与周围相邻像元的关系,改变各像元的数值,获得新图像,从而突出某些信息的方法。

像元的亮度值不再由它自己决定,而是由它和周围像元共同决定。

3.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通常用像元或视场角来表示。

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波长范围越宽,波谱分辨率越低

三、问答题(共计67分)

1.为什么我们能用遥感识别地物?

(5分)

我们之所以能用遥感技术识别不同地物,是因为不同地物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同类地物具有相似的光谱特性,具体是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而同类地物的光谱相似,但随着该地物的内在差异而有所变化。

当遥感器接收到这些来自于不同地物、表现出不同差异的光波,再把它记录下来,人们就可以根据这种差异来识别地物了。

 

2.引起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分

主要原因有以下五点:

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

2.地形起伏的影响;

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

4.大气折射的影响;

5地球自转的影响

3.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有什么特点?

10分

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有以下特点:

1.微波遥感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可见光和近红外是利用太阳辐射,只能白天成像;而热红外影像可以在夜间可成像,但受天气雨云的影响,若天气不好,则成像效果较差,微波因为波长较长,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可不受天气影响,同时多为主动遥感,夜间亦可成像。

2.微波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而可见光和红外几乎不具备穿透能力。

3.具有精确测距能力、测量土壤含水量能力。

微波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可计算地形高度、微地形变化,且微波对土壤含水量的敏感性强。

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由于其不受天气的影响,同时对地形起伏比较敏感,在海洋监测中有很重要的应用。

4.简述非监督分类的过程。

8分

非监督分类的基本过程是:

1.确定初始类别参数;2.计算每一像元与各类别中心的距离,选择与中心距离最短的一类作为该像元的归属类;3.根据事先设定阈值,将类别合并或分裂;4.计算新的类别中心,把新值与原中心值对比,有差异则用新值为集群中心;5.重复2—4的步骤;6.聚类中心的位置不再变化或到达迭代次数,运算停止

5.侧视雷达是怎么工作的?

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8分

侧视雷达所使用天线为真实孔径天线,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1.通过天线不断发出强脉冲波,间隔为微秒。

2.脉冲遇到地面物体,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反射方向与入射方向与180度。

3.随距离天线远近,脉冲返回的时候不同,天线按接收脉冲的时间来记录电信号的强弱,记录下距离和强度。

天线发射和接收雷达脉冲交替进行。

6.请结合所学Landsat和SPOT卫星的知识,谈谈陆地卫星的特点15分

陆地卫星属陆地资源卫星,都属近极地太阳同步卫星,这种轨道卫星的特点观测范围宽,可以覆盖南北纬80度间的地球范围。

而且每天在几乎同一地方时经过各区上空。

Landsat是9点至10点多,SPOT是10:

30至11点多,保证了接收图象在色调上的一致性。

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陆地资源卫星的分辨率都较高,一般为几十米,Landsat是79-30m不等,SPOT则可达到2.5-20m的空间分辨率。

回归周期较长,对同一点的重复观测能力较差。

由于陆地资源卫星是为探测资源而用,所以回归周期较长,Landsat为16-18天,SPOT卫星可达26天。

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可以作倾斜观测,这样对同一个点的观测周期可以大幅度缩短,SPOT可以达到1-4天不等。

现在陆地卫星的发展趋势是传感器具有侧摆功能,观测灵活性增加;除多光谱波段外,增设全色波段;多为推扫式传感器。

如新的商业陆地资源卫星IKONOS、Quickbird等的出现

7.请结合所学遥感知识,谈谈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15分

现代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是:

1.波谱分辨力提高,波谱范围增加,技术成熟。

随着热红外成像、机载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和高分辨力穿透雷达、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日益成熟,遥感波谱域从最早的可见光向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微波方向发展,波谱域的扩展将进一步适应各种物质反射、辐射波谱的特征峰值波长的宽域分布。

2.大、中、小卫星相互协同,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在时间分辨率上从几小时到18天不等,形成一个不同时间分辨率的互补系列。

3.随着高空间分辨率新型传感器的应用,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从1km、500m、250m、80m、30m、20m、10m、5m发展到1m,军事侦察卫星传感器可达到15cm或者更高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的提高,有利于分类精度的提高,但也增加了计算机分类的难度。

4.高光谱遥感的发展,使得遥感波段宽度从早期的0.4um(黑白摄影)、0.1um(多光谱扫描)到5nm(成像光谱仪),遥感器波段宽度窄化,针对性更强,可以突出特定地物反射峰值波长的微小差异;同时,成像光谱仪等的应用,提高了地物光谱分辨力,有利于区别各类物质在不同波段的光谱响应特性。

5.机载三维成像仪和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和应用,将地面目标由二维测量为主发展到三维测量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遥感导论科目代码:

866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一、填空题

1.微波是指波长在--之间的电磁波

2.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

、和。

3.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4.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5.我们使用四种分辨率来衡量传感器的性能,具体是:

、、

6.Landsat和SPOT的传感器都是光电成像类的,具体是、

(列出具体传感器类型)

7..SPOT-1、2、3卫星上携带的HRV--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可以作两种观测:

、.,这也是SPOT卫星的优势所在。

8.美国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有、

9.SAR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它属于_______(主动/被动)遥感技术。

10..雷达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分为两种:

11.灰度重采样的方法有:

、、

12.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有、

、、。

二、名词解释

1.黑体

2.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三、问答题(共计62分)

1.什么是地球辐射的分段性?

6分

2.按遥感所使用波段,可以将遥感技术分为哪三类?

在这三类中,大气散射对它们分别有什么影响?

8分

3.为什么要对遥感影像进行辐射纠正,辐射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4.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过程10分

5.什么是平滑和锐化,请分别说明其在遥感技术中的应用8分

6.影响遥感图像分类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10分

7.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高光谱遥感的认识10分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1mm、1m

2.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3.可见光,红外

4.1989年

5.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温度分辨率

6.光机扫描仪、CCD阵列

7.垂直观测、倾斜观测

8.IKONOS、Quickbird

9.合成孔径雷达,主动

10.空间分辨率、距离分辨率

11.最近邻法、双线性内插法、三次卷积法

12.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8分)

1.黑体:

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波都全部吸收,则为黑体。

其特点是吸收率为1,反射率为0。

黑体具有最大发射能力。

自然界不存在完全的黑体,黑色烟煤被认为最相似。

2..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通常用像元或视场角来表示。

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波长范围越宽,波谱分辨率越低

三、问答题(共计62分)

1.什么是地球辐射的分段性?

6分

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磁波,按其来源和波长差异可以分为三段:

0.3-2.5um:

主要为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地表以反射太阳辐射为主,地球自身的辐射可以忽略;2.5-6um:

主要为中红外波段,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身的热辐射均为被动遥感的辐射源;6um以上的热红外波段,地球自身的热辐射为主,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可以忽略不计。

2.按遥感所使用波段,可以将遥感技术分为哪三类?

在这三类中,大气散射对它们分别有什么影响?

8分

按遥感所使用波段,可以将遥感技术分为三类:

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

太阳辐射在大气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是谓大气散射。

根据散射粒子和光波直径的对比,可以分为三种散射:

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在这三类中,大气散射分别有如下影响:

对可见光和近红外:

晴朗时以瑞利散射为主;有云雾及颗粒物时-无选择性散射

对红外波段:

云雾及颗粒物-米氏散射

微波波段:

主要为瑞利散射,但散射强度极弱

3.为什么要对遥感影像进行辐射纠正,辐射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0分

由于种种原因,影像中的色调不能代表地物真实辐射强度,为了保证遥感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在使用遥感图象之前要对它进行辐射校正。

辐射误差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类,分别是:

1.传感器本身的特性所引起的误差,具体又可分为两类:

A由于光学摄影机镜头中心与边缘的透射光强不同所引起的误差;B由于光电转换和探测器增益所引起的误差。

2.大气对于电磁辐射的衰减(散射、反射和吸收),致使来自地物的电磁波受到衰减,同时有一部分非地物电磁波进入传感器,引起误差。

3.地物光照条件不同引起的辐射误差,具体可分为地形起伏造成的影响和太阳高度角的影响。

形成“同物异谱,异物同谱”现象。

从以上原因看来,遥感图象不能全部真实地反映不同地物地特征,影响了数字图象的质量,在使用之前,要对它进行辐射校正。

4.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过程10分

合成孔径雷达是侧视雷达的一种。

其基本原理是:

利用短天线,通过修改数据记录和处理技术,产生很长孔径天线的效果。

最终能有效提高方位分辨率,且方位分辨率与距离无关,图象连续性增强。

距离分辨率也得到提高。

其具体作法如下:

1.在沿飞行航线上形成一个天线阵列;2.各短天线在不同位置上接收同一地物的回波信号,其回波信号的时间、相位、强度都不同,形成相干影像。

3.经过处理,得到高分辨率的影像,相当于长天线所得影像的分辨率。

5.什么是平滑和锐化,请分别说明其在遥感技术中的应用8分

平滑和锐化是两种图象增强方法,都是邻域增强方法在图象增强中的应用,名字来源于其处理效果。

平滑是当图像中存在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

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而使用的一种梯度计算方法。

6.影响遥感图像分类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10分

计算机分类的精度和可靠性与分类方法本身的优劣有关,一般说来,最大似然法的分类精度要优于最小距离法、平等多面体法等,而神经网络法、分类树法、模糊分类法又能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

除分类方法之外,分类精度还取决于一些其它的因素:

1.训练场地和训练样本的选择问题

2.地形因素的影响

3.混合像元问题

4.分类变量的选择问题

5.空间信息在分类中的应用问题

6.图像分类的后期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