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生化机考题目.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9835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业大学生化机考题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农业大学生化机考题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农业大学生化机考题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农业大学生化机考题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农业大学生化机考题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国农业大学生化机考题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国农业大学生化机考题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国农业大学生化机考题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国农业大学生化机考题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国农业大学生化机考题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国农业大学生化机考题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大学生化机考题目.docx

《中国农业大学生化机考题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业大学生化机考题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农业大学生化机考题目.docx

中国农业大学生化机考题目

1、下列关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A辅酶是NADP+B辅酶是NAD+

C存在于线粒体DB和C

2、下列(C)是TCA循环中伴随有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的反应。

A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Ba-酮戊二酸→琥珀酰辅酶A

C琥珀酸辅酶A→琥珀酸D琥珀酸→延索酸

3、下列反应中,(A)是TCA循环中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

A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Ba-酮戊二酸→琥珀酰辅酶A

C琥珀酸辅酶A→琥珀酸D琥珀酸→延索酸

4、三羧酸循环中不提供氢和电子对的步骤有(C)

A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Ba-酮戊二酸→琥珀酰辅酶A

C柠檬酸→异柠檬酸D琥珀酸→延索酸

5、下列(C)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C果糖1,6-二磷酸酶D己糖激酶

6、下列既是维生素B族的衍生物又是呼吸链组分的物质是(C)

AFH4BTPPCFMNDCoA

7、呼吸链中电子载体不包括下列哪种物质?

C

A烟酰胺核苷酸类B黄素蛋白质C钼铁蛋白D铜蛋白

8、下列(D)是以NADP+为辅酶的酶。

A苹果酸脱氢酶B琥珀酸脱氢酶

Ca-酮戊二酸脱氢酶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9、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氧化脱羧反应的是(D)

A柠檬酸合酶B延索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D异柠檬酸脱氢酶

10、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激活剂是(D)

A、AMPB、2,6-二磷酸果糖CATPDA和B

11、下列化合物中除了哪种以外都含有高能磷酸键?

(C)

A、NAD+B、ADP

C6-磷酸葡萄糖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2、下列关于呼吸链的排序哪个是正确的?

(D)

A琥珀酸→FMN→Fe-S→CoQ…BNADH→FAD→Fe-S→CoQ…

C…CoQ→Cytb→Cytc→Cytc1…DNADH→FMN→Fe-S→CoQ…

13、抗霉素A作用于电子传递链的部位是(C)

A抑制从NADH到CoQ之间的电子传递

B抑制从FADH2至CoQ之间的电子传递

C抑制从Cytb至Cytc1之间的电子传递

D抑制从Cytaa1至O2之间的电子传递

14、糖酵解过程中,催化第一个产生ATP步骤的酶是____C______。

A.丙酮酸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

C.磷酸甘油酸激酶D.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15、丙酮酸不参与下列____D_____代谢过程。

A.转变为丙氨酸B.生成葡萄糖

C.进入线粒体氧化供能D.经异构酶催化形成丙酮

16、将离体的线粒体放在无氧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其膜上的呼吸链成分将会以还原形式存在,这时若通入氧气,试问最先被氧化的将是膜上的哪一种复合体?

(D)

A.复合体ⅠB.复合体ⅡC.复合体ⅢD.复合体Ⅳ

17、化学渗透学说是由____C___提出的。

A.P.BoyerB.E.Racker

C.P.MitchellD.J.Walker

18、下列_D__是以FAD为辅基的

A.琥珀酰CoA合成酶B.柠檬酸合酶

C.异柠檬酸脱氢酶D.琥珀酸脱氢酶

19、下列__C_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的是

A.丙酮酸激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C.果糖1,6-二磷酸酶D.己糖激酶

20、关于CoQ的说法,错误的是D

A 是电子传递体是递氢体  

B 是NADH呼吸链和FADH2呼吸链中的共同组成成分  

C 能在线粒体膜中迅速扩散  

D CoQ10是人体所特有,其他动物没有

21、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不含有高能磷酸键?

C

A1,3-二磷酸甘油酸BADPC.FMND.PED

22、以下哪个是高能磷酸化合物?

(B)

A、6-磷酸葡萄糖B、磷酸肌酸

C、3-磷酸甘油D、6-磷酸果糖

23、以下不含高能磷酸键的是:

(D)

A、NAD+B、ADPC、PEPD、6-P-G

1.Cytc是呼吸链的重要组分,它位于线粒体膜外侧。

2.麦芽糖是有葡萄糖与果糖构成的双键。

×

3.磷酸戊糖途径与糖酵解途径密切联系在一起。

×

4.生物体中主要的能量载体是ATP。

5.除了含有Fe以外,复合体Ⅳ还含有金属原子Co。

×

6.细胞色素c中的血红素与蛋白质上的Cys-SH形成共价键。

7.醛缩酶是糖酵解途径的关键调节酶,催化单向反应。

×

8.糖酵解的产物是丙酮酸。

9.呼吸链上电子流动的方向是从标准氧化还原电位较高的化合物流向到标准氧化还原电位较低的化合物。

×

10.抗霉素A能阻断NADH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但不阻断FADH2呼吸链的电子传递×

11.鱼藤酮能抑制NADH到CoQ之间的电子传递。

12.磷酸戊糖途径是从6-磷酸葡萄糖脱氢开始的 √

13.ATP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抑制剂 √

14.在高等植物中淀粉磷酸化酶既可以催化α-1.4糖苷键形成,又可催化α-1.4糖苷键分解 √

15.在糖原合成中,葡萄糖的直接供体是1-磷酸葡萄糖 ×

16.生物体中,呼吸链只存在于线粒体的膜上  ×

17.NADH是以NAD+为辅酶的脱氢酶总称  ×

18.高能磷酸键只能通过氧化磷酸化形成  ×

19.葡萄糖糖酵解生成丙酮酸,该代谢途径中每一个中间产物都含磷酸。

20.α-淀粉酶水解α-1,4糖苷键,β-淀粉酶水解β-1,4糖苷键。

×

21.磷酸戊糖途径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

22.三羧酸循环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

23.淀粉磷酸化酶可催化1,4——糖苷键的合成和分解。

24.糖酵解反应全部可逆。

×

25.AMP产生的NADH可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进入电子传递链。

×

26.复合物1、2、3都是质子泵。

×

27.Cytc是复合物3的一种电子传递体。

×

28.3-磷酸甘油的其中一个去路为磷酸二羟丙酮,再进入糖酵解。

×

29.糖酵解产生的NADH不可直接传进线粒体膜进入电子传递链。

30.生物膜是一个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开放体系。

31.生物体中呼吸链不只存在于线粒体膜上。

32.柠檬酸循环是分解与合成的两用途径√

33.淀粉、糖原、纤维素都需要“引物”√

34.糖酵解有氧无氧都能进行√

35.三羧酸循环在细胞质×

36.缬氨霉素是对NA+专一的离子载体×

37.线粒体封闭膜是氧化磷酸化的基础√

38.Cytc 是复合体三中的电子传递体。

  ×

39.ATP合酶是一个很大的多亚基蛋白其Fc上的b亚基是催化ATP合成的位点×

40.呼吸链上的复合体IV叫做细胞色素C氧化酶√

41.磷酸戊糖途径是人体产生NADP的主要途径√

42.醛缩酶是糖酵解途径的关键调节酶催化单向反应×

43.由丙酮酸生成乙酰辅酶A的反应是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纽带√

44.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作用×

45.阿法、贝塔淀粉酶的区别:

阿法水解阿法1,4贝塔水解贝塔1,4×

46.糖异生作用的关键反应是草酰乙酸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47.三磷酸循环酶系全部位于线粒体基质中×

48.磷酸戊糖途径是体获得磷酸核糖的重要途径√

49.高能磷酸键只能通过氧化磷酸化生成×

50.除了含有Fe,复合物4还含有金属原子Co×

51.葡萄糖激酶和己糖激酶在各个细胞中对葡萄糖的亲和力相同×

52.糖异生途径在细胞质中发生×

53.铁硫蛋白存在于线粒体膜的Ⅰ,Ⅱ,Ⅲ√

54.糖酵解产物是丙酮酸√

55.复合体Ⅳ含有Co×

56.高能化合物GTP是细胞中普遍的供能物质×

57.联系糖异生和TCA循环的酶是丙酮酸羧化酶√

58.甘油是糖异生的前体√

59.复合物Ⅰ、Ⅱ、Ⅲ、均为质子泵×

60.Racker实验是化学渗透学说的重要证据√

61.磷酸-甘油穿梭是由α-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的√

总结部分:

1.丙酮酸生成糖无关的是丙酮酸激酶

2.碘乙酸是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抑制剂。

3.生物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与反应途径无关。

4.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形成的。

5.磷酸果糖激酶Ⅰ催化反应的产物是F-1-P。

6.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7.还原电位最高的是细胞色素a(Fe2+→Fe3+)

8.一氧化碳对电子传递链的抑制作用是因为其抑制了细胞色素aa1到O2的传递。

9.Packer的氧化磷酸化重组实验确定了氧化磷酸化发生的部位。

10.在活细胞中,ATP水解的DG可能非常不同。

11.细胞质中生成的NADH需经过线粒体穿梭机制进入呼吸链。

12.F1/F0-ATPase催化ATP合成的活性中心位于:

β亚基。

13.复合物Ⅱ又称作:

琥珀酸脱氢酶复合体。

14.通过电子在电子传递链上传递,在线粒体膜建立了质子化学梯度,使得:

膜外侧比侧更显酸性。

15.下列反应中:

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是TCA循环中产生CO2的反应。

16.下列关于呼吸链的排序,哪个是正确的?

a)NADH→FMN→Fe-S→CoQ

17.糖酵解过程中,催化第一个产生ATP步骤的酶是:

磷酸甘油酸激酶。

18.1mol乙酰辅酶A彻底氧化生成多少molATP?

10mol。

19.糖合成时,葡萄糖的主要供体是:

UDPG。

20.关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正确的是辅酶为NADP+

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TCA循环?

丙酮酸——乙酰CoA

22.丙二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23.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

24.1分子葡萄糖经过EMP和TCA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水工经历6次脱氢。

25.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激活剂是AMP和2,6-二磷酸果糖。

26.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含高能磷酸键?

FMN

27.下列对呼吸链的叙述,错误的是电子传递体必然是递氢体。

28.2,4-二硝基苯酚是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

29.结合变化机制阐述了ATP合成的机制

30.下列叙述错的是结合变化机制阐述了解偶联现象

31.呼吸链中的载体不包括以下哪种?

钼铁蛋白

32.线粒体膜结合蛋白是琥珀酸脱氢酶

33.与糖酵解途径无关的酶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34.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及分解的交会是G-6-P

35.以NADP+为辅酶的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36.磷酸戊糖途径产生NADPH的途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37.TCA循环产生CO2的途径——异柠檬酸到a-酮戊二酸

38.合成蔗糖的酶主要是磷酸蔗糖合酶

39.TCA不提供H+和电子的步骤是柠檬酸到异柠檬酸

40.电子传递,质子回到线粒体基质是解偶联作用

41.磷酸果糖激酶1催化产物F-1,6-2P

42.ADP提高电子传递速度和氧气的摄入量

43.含高能键的是NAD+、AD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44.复合物2又称琥珀酸脱氢酶复合体

45.氧化磷酸化的解联偶剂——2,4—二硝基苯酚

46.磷酸甘油穿梭系统由3—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

47.结合变化学说很好的解释F1/Fo——ATP合酶催化ATP合成的机理

48.线粒体封闭膜结构是氧化磷酸化作用的结构基础

49.糖酵解中,第一个产生ATP步骤的酶是磷酸甘油酸激酶

50.丙酮酸是下列()的竞争抑制剂琥珀酸脱氢酶

51.下列()是以NADP+为辅酶的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52.磷酸甘油穿梭系统的相关反应是__3—磷酸甘油脱氢酶___催化的?

53.1mol乙酰辅酶A彻底氧化ATP数:

10

54.线粒体膜结合蛋白是琥珀酸脱氢酶

55.哪个不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因子?

 TPPFAD硫辛酸Mn2+

56.丙酮酸不参与异构酶催化生成丙酮的代谢过程,参与过程有:

转变为丙氨酸;可生成葡萄糖;进入线粒体氧化功能

57.下列反应哪个不是TCA循环中的反应丙酮酸——乙酰COA

58.在下列哪个反应中能产生FADH2琥珀酸——延索酸

59.碘乙酸是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抑制剂

60.植物合成蔗糖的途径是由磷酸蔗糖合酶参与催化的

61.丙酮酸氧化脱氢反应发生在细胞的哪个结构线粒体

62.NADH和FADH2的P/O值是多少2.51.5

63.哺乳动物肌肉收缩能量贮存在哪磷酸肌酸

64.磷酸甘油穿梭系统3-磷酸甘油脱氢酶

65.在活细胞ATP水解的DG可能非常不同

66.Racker的氧化磷酸化重组实验确定了氧化磷酸化发生的部位

67.细胞质中的NADH需经过线粒体穿梭机制进入呼吸链

68.糖酵解中,催化第一个ATP产生步骤的酶:

磷酸甘油酸激酶

69.磷酸戊糖途径氧化反应阶段重要产物:

5磷酸核酮糖,NADPH

70.磷酸果糖激酶1催化反应的产物:

F-1,6-2P

71.生物体中电子传递形成质子移动力,质子除经过F1/F0–ATP合酶回到线粒体基质合成ATP,还可以通过哪种作用回到线粒体基质:

偶联作用

72.离体完整线粒体中,存在可氧化的底物,当加入下列哪一种物质时会提高电子传递量和O2摄入量?

ADP

73.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中,草酰乙酸接受NADP脱下的氢转变为苹果酸

74.葡萄糖直接进入糖酵解与糖原降解产生1-磷酸葡萄糖进入糖酵解相比,下列前者比后者多使用一个ATP是正确的

75.下列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是以NAD+为辅酶的酶

76.下列对呼吸链的叙述,错误的是(电子传递体)必然是递氢体

77.DNP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除寡霉素对于电子传递的抑制

78.联系葡萄糖异生作用与三羧酸的酶是丙酮酸羧化酶。

79.ATP合酶发生构象变化不能支持化学渗透学说

80.下列又是维生素B的衍生物又是呼吸链组分的物质是(FMN)

81.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中不需要(生物素)

82.在(琥珀酸——延索酸)反应中能产生FADH2

83.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因子不包括(Mn2+)

84.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分解的代谢途径交汇点的是化合物(G-6-P)

85.(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中的关键调节酶

86.呼吸链组分不包括(肉毒碱)

87.ATP合酶的描述对的(Fo是H+的通道)

88.生化自由能变化:

与反应途径无关

89.化学渗透学说错误的是:

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作用

9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结合转变机制阐明了解偶联现象

91.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中,草酰乙酸接受NADPH脱的氢变为苹果酸

92.糖酵解中第一次产生ATP的酶是磷酸甘油酸激酶

93.可立氏(Cori)循环指外周组织葡萄糖酵解成乳酸,乳酸在肝脏中异生为葡萄糖后进入血液供周围组织利用

94.关于呼吸链的错误说法:

电子传递体必然是递氢体

95.与糖酵解无关的酶是:

PEP羧激酶

96.不能加快氧化磷酸化的是:

[ATP]/[ADP]比值增大

97.磷酸戊糖途径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产生A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