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5369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docx

第一轮复习电学知识点扫描

电学知识点扫描(第一轮复习之三)

姓名班级学号

(八上第4章)

§4-1电路图

1.把、、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路径,叫做电路。

一个最简单的电路至少有部分组成。

2.电路的状态有:

接通的电路叫做,此时电路中有;断开的电路叫做,此时电路中无;如果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直接与电源构成通路,这叫,此时电路中因而会损坏电源。

如左图电路图:

若断开关S2,闭合开关S1,则电路是路;若只闭合开关S2,则电路是路;若断开开关S2、S1,则电路是路。

3.画出下列元件符号:

两节干电池,电铃,电动机

交叉相连的导线,滑动变阻器,电压表

一个电动机和一个电铃串联在电路中,

用一个开关控制,电源是电池组,在右

方框内画出此电路图:

4.电路和电路是两种最基本的电路联接方式。

把左实物图连成串联电路,

发现串联电路只有条

电流路径。

右框内画出电路图:

把左实物图连成S为总开关,S1控制L1、S2控制L2的并联电路。

发现并联电路至少有条电流路径,并且支路用电器工作互不右框内画出电路图:

3.如右图:

S为开关,它的作用是,S2、S1为,它们的作用是,A、B两个分支点间的电路叫做,A、B两点到电源间的电路叫。

4.将右图的实物图在下框内画出电路图:

 

§4-2电流的测量

1.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科学上规定:

把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因此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带电荷)的移动方向。

2.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表示,符号用表示,其国际制单位是。

换算:

①200毫安=微安=安,②50000微安=毫安=安。

3.测量电流的大小用,在电路中的元件符号表示为。

使用电流表应注意的有:

①电流表应与被测电路;②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接线柱流出;③用法来选择量程,这样可以提高测量

的;④不允许不经过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

 

4.方框内画出对应右图的电路图:

 

 

9.如右图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

如左图电流表示数为

§4-3物质的导电性

1.下列物体,属于导体的是:

①橡皮,②碳棒,③棉花,④食盐水,⑤人体的汗液,⑥金属,⑦烧红的玻璃,⑧塑料,⑨纯水,⑩大地。

2.导体和绝缘体(有或没有)绝对的界线。

如玻璃通常情况下是,但烧得发红时就变成了。

3.导体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导体内部有;金属是最重要的导体,金属导电靠的是,它们带电荷。

绝缘体不容易导体的原因是其内部。

§4-4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就越。

电阻用符号表示,它的国际单位是。

请换算:

0.005兆欧=千欧=欧

2.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和。

请判断:

①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当一段导体拉长时其电阻不变。

②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细其电阻值一定越大。

③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其电阻值就越小。

④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⑤相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的导线,导线越长其电阻值就越大。

§4-5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来改变电阻的,从而能改变电路中的大小。

如左图的滑动变阻器,请回答:

①若接线柱A、B接入电路中,则接入的电阻始终为;②若接线柱C、D接入电路中,则接入的电阻为;③若接线柱A、C接入电路中,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的电阻变

4.如右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值变,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灯泡L变,电压表示数变。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变。

§4-6电压的测量

1.使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的作用称。

一个电路中有电流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和。

2.电压符号用表示,它的国际制单位是。

换算:

5200毫伏=微伏=伏,200千伏=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家用电路的电压为。

3.测量电压要用,其在电路中的符号为。

它的使用要注意

①必须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②电压表的“+”接线柱要与电源极相连,“-”接线柱要与电源极相连;③使用时所测电压的最大值不能超过其。

 

由右图的实物图在方框内画出其电路图:

 

4.在下列电路图中标出电压表或电流表,并标出正负接线柱:

 

5.按左图的电路图连实物图:

 

§4-7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为了研究一段导体R的U、I、R的关系,我们确定

的研究方法有:

①保持R不变,改变U,研究的关系;②保持不变,改变,研究的关系。

据此我们设计的实验电路图是(在虚线框中画出)

2.在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改变阻R两端的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

这个结论也就是。

3.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I=,其变形公式U=,

R=。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公式是。

4.如右图现要测量未知电阻RX的电阻(事先已知R的电阻约在10欧左右):

 

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处;②此实验中伏特表的量程应是,电流表的量程应是;③连接右边实物图,注意导线不能交叉;④若在实验中两表的读数如上图所示,则RX=欧。

5.有关欧姆定律的计算题:

①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2安,

(1)求导体的电阻为多大?

(2)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6安时,导体的电阻为多大?

此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又是多少?

 

②当电路两端的电压是6伏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6安,求

(1)要使通过电阻的电流为1安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多少伏?

(2)如果电路两端的电压增加到12伏,此时电路中的电阻为多大?

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③当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从2.5伏增加到3.5伏时,通过电阻的电流增大了1安,求电阻的阻值为多少?

 

④如图,电阻R1=10欧姆,电源电压12伏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这接动过程中:

(1)当电压表示数为6伏时,电流表读数为多少?

 

(2)当滑片P拉到滑动变阻器a端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多大?

 

⑤如右图电源电压为10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欧姆。

当滑片P由变阻器的中点a处移向b端的过程中,两电表在a和b两处的读数分别为多大?

八下第4章

§4-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工具叫做,其勺尾相当于磁体的极。

2.下列物质能被磁体吸引的是:

A铜块;B铝块;C钢块;D钴、镍材料

★3.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发生的。

4.下列物质能被磁体永久磁化的是:

A铜块;B铝块;C钢块;D铁块。

★5.下列有关磁体说法正确的是:

A磁体的中间部位磁性最强;B磁体的两极可以分离;

C具有磁性的物体不可能再失去磁性;E人造永磁体的材料是铁做的;

F地理北极相当于地磁南极。

★6.磁场的基本性质是:

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作用,在磁场中小磁针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7.下列有关磁感线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为了形象地表示磁场而建立的一种模型;

B磁感线密处说明磁场要弱;C磁感线总是从S极流出,流回N极;

D某点磁感线的方向和该处小磁针的S极指向一致;

E磁感线的方向不可能相交,即磁场中不可能有相同的磁场方向。

8.请标出磁感线方向、磁体的磁极:

(小磁针的黑色端为N极)

 

§4-2电生磁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发现了电流的磁现象。

★2.实验表明:

通电导线的周围和磁铁一样存在;而且磁场的方向与方向有关;直线电流的磁场分布特点是是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而且离导线越近,同心圆分布越。

3.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的磁性比不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的磁性要大大,原因是铁芯在磁场中被磁化后相当于一个。

★4.实验表明: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的磁场(相同或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与方向有关,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判定,即用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的电流方向,那么所指的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北极。

★5.请标出A图中螺线管的极性,B图中的电源正负极(小磁针黑端为N极):

6.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就组成了一个。

★7.下列产品没有到电磁铁性质的是:

A电铃;B电磁起重机;C电磁继电器;D磁悬浮列车;E电动机

8.下列工具利用了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可以通过电流的通断来控制的是:

A电铃;B电磁起重机;C电磁继电器;D磁悬浮列车

★9.电磁继电器是由控制的自动开关。

使用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用电压来控制电压,电流来控制电流。

阅读P137页图4-27“电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

(1)当控制电路断开时,工作电路灯亮的;

(2)当控制电路闭合时,电磁铁A产生,吸住铁片B电动机所在的电路,灯亮代表电动机在工作。

10.磁悬浮列车是通过的原理制造的。

在信息的磁记录中,录音声音的电信号是通过的方法记录在磁带上的。

§4-3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1.下列猜想中最终证明与电磁铁磁性的强弱有关的是:

①有无铁芯;②铁芯的粗细;③匝数的多少;④电流的大小;⑤导线的粗细;⑥导线的长短;⑦电流的方向。

★2.在研究中当影响因素很多时,常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即研究任二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控制其它影响因素。

★3.实验表明:

电磁铁线圈的越多,通过线圈的越强,则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插入,线圈的磁性大大增强。

4.和永磁体相比,电磁铁的优点有:

A磁性有无可以控制;B磁性强弱可以控制;C极性方向可以控制。

★5.可以达到增强电磁铁磁性的方法有:

可以达到改变电磁铁极性的法法有:

A加粗铁芯;B增多匝数;C增大电源电压;D改变线圈电流方向

6.如图(电磁铁上方是挂在弹簧下的磁体,磁体上端黑色代表N极,):

(1)若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电流的关系,请在电路中加入所必须的元件符号;

(2)如图开关闭合后,电磁铁的上端为极(N或S),上方的弹簧将变(长或短);若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看到弹簧将变

(更长或更短)。

(2)实验中若要使弹簧伸得更长,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①增大电压;②增多匝数;③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④改变电流方向。

§4-4电动机

1.★在“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实验”中发现: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和有关。

如果改变其中的一个量,受力方向将;如果两个量的方法同时改变,则受力方向将。

(改变或不变)

★2.当通电线圈所在平面与磁感线方向一致是;当通电线圈所在平面与磁感线方向垂直是。

(转动位置或平衡位置。

★3.直流电动机是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

的。

★4.直流电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是换向器,其作用是当线圈因转过平衡置时,改变,使线圈按(原方向或反方向)继续转动。

§4-5磁生电

1.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在电磁感应现象实验中,电流表指能偏转的是:

A导体在磁场中不动;B导体沿磁场方向运动;C导体垂直于磁场方向运动;

★3.电路的导体在中在做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

如果电路不闭合,当导体还是在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两端有。

实验发现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和有关,同时改变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或不变)。

4.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实现了能向能的转化。

★5.研究表明: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导线切割的速度大小;B导线切割的速度方向;C导体的长度;

D切割导线的条数;E永磁体的强度;F导线切割的方向。

6.下列示意图中:

闭合电路有电流的是:

(画出只出导体的横截面)

 

7.交流发电机是利用原理制造的。

在此过程中能转化为。

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改变次。

8.下列线圈所处位置中有电流的是:

;电流方向开始改变的位置是。

A线圈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B线圈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C线圈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成45°角。

9.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叫交流电,而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称为。

10.实际使用的大型交流发电机结构中,一般定子是指,而转子是指。

而且为了得到较强的磁场,还要用其代替永磁体。

11.日常使用的电或电网输送的电都是(直流电或交流电)。

我国供生产、生活用的交流电的周期是秒,频率为赫兹,也每秒出现周期,方向改变次。

§4-6家庭用电

1.家庭电路的两根进户线,一根是线,另一根线,两线之间的电压是伏。

判别两线用到的工具是。

2.测电笔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手触金属体,笔尖金属体触时氖管发光。

3.下列有关家庭电路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断路器应连在火线上;B各用电器和插座之间是并联连接的;

C断路器连在电能表前面;D断路器并联连在电路中;

E开关应与零线相连;F开关和所控制的用电器是并联连接的。

4.某出厂的电能表标有“220V10(20)A字样,其中220V代表,10A代表,20A代表。

5.一旦电路出现或现象,会使电路中大大增加,这样不仅损坏电器,严重时可以引起火灾,因此必须有保护装置。

常见的保护装置有和。

6.保险丝一般用电阻率大且熔点(低或高)的合金材料制成的。

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自动,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选取保险丝的原则是应使保险丝的(额定电流或熔断电流)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

7.更换保险丝是件麻烦的事。

现在家庭中常用一种来代替闸刀开关和,当电流过大达到一定值时可以自动电路,从而起到或的保护作用。

断路器应装在线上。

8.为了安全,功率较大的用电器的插头应用(两脚或三脚插头)。

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旦用电器的(火或零)线的绝缘层破坏,与火线相接触的金属壳上就有伏的电压,人与之接触就有触电危险,但是外壳通过插头接地时,电流会先流入(大地或人体)。

§4-7电的安全使用

1.触电是指通过人体的达到一定值时对人体的事故。

通过人体的越大,人从触电到死亡的时间越短。

通过人体电流大小的起决于人体两端的大小和人体的大小,计算公式是:

2.一般情况下伏以下电压才是安全的。

但是在潮湿的环境中,安全电压应在伏甚至于以下。

3.家庭电路的电压是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伏。

它们虽然是低压电,但已远远超过安全电压。

4.触电大多是由人直接或间接触线造成的,发生触电急救时首先应当。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带电体,不靠近带电体。

5.下列情形中可能不造成触电事故的是:

A人站在地上手拿火线;B人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C人体靠近高压线或高压设备D人站在桌子上一手执火线

6.日常生活中,下列用电方式中措施恰当的是:

A将插头插入电源时,手碰到了接入火线的插脚;B湿手开启开关C在电线上晒衣服

D洗衣机没有安装接地线E在高压线附近不能放风筝;F用绝缘层破损的老虎钳检修电器

九上第3章

第一节

1.雪崩时的能量转化:

 能转化为能人造卫星:

 能转化为电能

2.青蛙跃起扑食的过程:

 能转化为能和能

3.胶片感光成像:

 能转化为能特技跳伞:

 能转化为能和热能

4.森林火灾:

 能转化为能植物生长:

 能转化为能

5.水电站(工作时):

 能转化为能

第二节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个是,另一个是。

2.功的计算公式:

功的单位:

3.功率:

功率是反映物体的物理量。

功率的定义:

计算公式:

单位:

常用单位还有:

千瓦、兆瓦

1千瓦=瓦1兆瓦=瓦

第三节

一、杠杆

1.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的棒叫做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

使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2杠杆平衡:

指杠杆保持状态或状态

3、杠杆平衡原理:

,即

二、杠杆的分类

(1)L1>L2时,叫杠杆,其特点是。

如开瓶盖的起子、铡刀、老虎钳、道钉撬等。

(2)L1<L2时,叫杠杆,其特点是。

如钓鱼杆、筷子、镊子、缝纫机脚踏板等。

(3)L1=L2时,叫杠杆,其特点是。

如天平、定滑轮等。

三、滑轮

(1)定滑轮的实质是杠杆,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的实质是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

F=G/2。

(3)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力的:

F=1/nG,拉力所通过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倍。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

我们必须要做的这部分功。

额外功或无用功:

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

(2)总功:

与的总和。

(3)机械效率:

η=

(5)W总=+W有用W总   η1

2.研究杠杆的平衡

(1)把杠杆的中央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处于平衡状态(目的:

)。

(2)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在杠杆上左右移动钩码悬挂的位置,直到杠杆再次达到位置,处于平衡状态。

(3)用直尺量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的大小。

(4)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与的乘积

3.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1)光滑斜面:

FL=GhW额外=0η=100﹪

(2)有摩擦的斜面:

W总=W有用=W额外=  η=

(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和有关。

第四节

1.机械能:

能和能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

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而具有的能。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

2、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

(1)影响动能的因素是物体的和。

相同时,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相同时,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

(2)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和。

相同时,大的物体重力势能大;相同时,大的物体重力势能大。

(3)同一物体的越大,其弹性势能越大。

3、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时,物体的不断减小,高度不断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时,高度降低,增大。

(2)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时,速度减小,增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时,减小,速度增大。

4、机械能守恒

(1)物体通常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

(2)当物体只受重力和弹性力时(不受阻力时),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即动能减小了多少,势能就增加多少;势能减小了多少,动能就增加多少。

第五节

1.热运动:

物体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

温度越,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内能:

物体内部大量微粒作无规则运动时具有的能。

物体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就。

但是物体的内能增大时,温度升高。

(一定或不一定)

3.热传递:

热量从物体向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1)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2)热传递总是由高温物体指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直到两物体温度为止。

4.热量:

在热传递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

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和。

这两中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2)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物体从外界热量,内能就增加;物体向外界热量,内能就会减小。

6.热量的计算:

Q表示热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m表示物体的质量、△t表示变化的温度c水=)表示。

7.燃烧的热值:

千克某种燃料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热值的单位:

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燃料的热值×燃料的质量即Q=mq

第六节

1.电功概念:

所做的功,叫电功。

(1)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是的过程。

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电功的电位:

和(度)1度=千瓦时=焦。

(2)电功的计算公式:

W====

2.电功率

(1)定义:

电流在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的物理量。

(2)电功率的单位:

瓦,千瓦,1千瓦=1000瓦。

(3)电灯的亮度由的大小决定。

(4)额定电压:

用电器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

用电器在下消耗的功率。

实际功率:

用电器在下工作时所消耗的功率。

输入功率:

用电器消耗的总电功率。

(5)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P====

当电功率的单位:

千瓦,t的单位:

小时,则W的单位是:

千瓦时(度)。

3.★★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1)实验原理:

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原理是,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就可求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在额定电压下测出的电功率,就是额定功率。

(2)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

(3)实验中注意事项:

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始终要,滑动变阻器的猾片应放在。

第七节

1.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各种导体时,会使导体的升高,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2.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过程实质上是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3.电热器是利用制成的加热设备。

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熔点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制成的。

4.焦耳定律:

文字叙述:

,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数学表达式:

5、电流产生热量的计算方法:

①Q=I2Rt是焦耳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

任何导体有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量都可以由此公式来计算。

②对于纯电阻电路,即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像电炉、电烙铁、电饭锅等。

电流产生的热量还可以由Q=U2/Rt,Q=UIt推导公式来结算。

第八节

1.原子结构:

原子包括:

【质子(带电)、中子(不带电)】和(带电)

2.核能:

原子核在发生改变的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称为核能,也叫原子核能或原子能。

获得核能的两条途径:

和。

①裂变:

是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分裂成2个新原子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发生的是链氏反应。

②聚变:

是使2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新核,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聚变又叫热核反应。

4、原子弹及核潜艇是根据的原理制造的,氢弹是根据的原理制造的。

5、核电站:

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是通过可以控制的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

核电站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能→能→能→能。

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都会产生一些发射性物质,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第九节

1.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无论是机械运动,还是生命运动,无论是宇宙天体,还是微观粒子,都遵循这个定律。

3.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有一定的性。

(1)“永动机”不可能成功是因为它违背了能的转化的守恒定律。

(2)自然界的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必须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但符合能量和守恒定律的事件却不一定能够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