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5560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甘肃兰州一中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案填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Ι卷阅读题(60分)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

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

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

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

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作为认知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

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

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与人生价值、自由之现实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

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而言的。

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

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

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

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

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张世英《人生的四种境界》,有删改)

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

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

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

“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为排斥

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

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

时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

种境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4-7题每题2分,第8题9分)

阅读下面的三段文言文,完成4-8题。

选文

(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荀子《劝学》)

选文

(二)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选文(三)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

恬父武为秦禆将军。

攻楚,大破之,杀项燕,虏楚王。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而弟毅位至上卿。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

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

是时蒙恬威振匈奴。

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

时中车府令赵高有大罪,秦王令恬弟毅法治之。

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职,帝赦之,复其官爵。

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

道病,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

是时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从。

高雅幸于公子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

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

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

使者以蒙恬属吏,囚于阳周,而系蒙毅于代。

丧至咸阳,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

赵高欲灭蒙氏,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

二世乃遣御史曲宫赐蒙毅死,又上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

“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

”蒙恬喟然太息曰:

“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

”良久,徐曰:

“恬罪固当死矣。

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乎?

此乃恬之罪也。

”乃吞药自杀。

太史公曰:

吾适北边,行观长城亭障,堑山堙谷,固轻百姓力矣。

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痊,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选自《史记·蒙恬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须臾:

片刻 

B.才能不及中人中人:

平常的人

C.蹑足行伍之间蹑足:

置身于……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攻守:

战争中处于进攻和防守状态

5.下列各组加点虚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蒙恬疑而复请之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B.①至沙丘崩,秘之②填然鼓之

C.①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①因有贼心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①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C.①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7.对文章内容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氏家族为秦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蒙恬蒙毅兄弟也曾得高爵显位,但最终兄

弟俩均遭秦始皇杀害。

B.秦始皇让蒙毅审判犯罪的赵高,蒙毅不违背法律,判了赵高死罪,因而被革掉官职,

后来秦始皇赦免了蒙毅,又恢复了他的官职。

C.秦始皇外出巡游,在沙丘病死,赵高和李斯拥立太子胡亥在沙丘做了皇帝,这就是二世皇帝。

D.面对处死自己的命令,蒙恬起初对当权者还抱有幻想,要向皇上请求复核,后来又

自己归罪为修长城挖断了地脉,这反映了他的愚忠和迷信。

8.将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过秦论》)

(3)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

(《史记·蒙恬列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9、10题。

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9.作者在《随园诗话》中说赋此诗是“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

这首诗“借古人往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10.这首诗最主要的表达技巧是什么?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10分,每空1分)。

(1)《琵琶行》中对月的描写极佳,江边送客时:

;奏完一曲时:

(2)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

李商隐在《锦瑟》表达这种感受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曾经感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寡人之于国也》中叙写类似这种社会现状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劝学》中以行路为喻,从反面阐述学习必须善于积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师说》中表明了教师职能的句子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刀 势 画

王 斌

那洛阳在清末民初,就是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商业中心。

1920年,吴佩孚进驻洛阳,洛阳遂成河南省会,军政要员云集,人口猛增。

1932年,国民政府迁都洛阳后,又刺激了商业的发展。

抗战爆发开封沦陷时,大批商号来洛阳开业,更让洛阳繁华无比,民间艺术颇多。

洛阳剪纸就是其一。

洛阳剪纸有三种:

一种叫复制剪,就是依葫芦画瓢,复制原来的花样;另一种叫规则剪,如结婚用的喜字;最后一种是创作剪,完全出自艺人的自创,随心所欲,一蹴而就,为剪纸艺术中的最高境界。

“创作剪”技艺最深的,在洛阳数秦百川先生。

其作品栩栩如生,涉材广泛,独门绝技更是让人惊叹。

剪纸由中国传入日本,经艺术改良之后很快成为日本高雅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代表人物是一位叫宫田雅之的人。

此人通过刀势表现思想哲学和艺术美学,作品被世人称之为“刀势画”。

其画作具有古典之美、刀势之美、冷峻之美、心灵之美多层美感。

刀势在纸上所产生的线条配以艳丽的色彩,交相辉映之中,给人一种极大的感染力。

1944年夏,宫田雅之的夫人龙愁秀带着儿女和丈夫生前得意弟子来到洛阳。

当地友人问起中日剪纸艺术的话题时,宫田夫人说:

“中国的剪纸艺术还缺少足够的美术素养和绘画基础,只局限于装饰作用,所以中国的剪纸只能像土特产一样批量销售,却登不上大雅之堂……”

秦百川先生是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当他听到那些话之后,脸红得发烫,立刻招呼弟子拜访。

龙愁秀和秦先生一交谈,知道了自己言语间不慎得罪了人,立刻站起来给秦先生鞠躬致歉。

秦先生说:

“我接受你的道歉,也想见识一下您丈夫的‘刀势画’。

虽然中日交战,但艺术无疆界。

明日9时,在天门广场咱们现场交流一下,也算为两国剪纸艺术做点事吧。

宫田夫人欣然接受了秦先生的请求。

第二天9时刚到,宫田夫人如约而至。

一阵客套之后,比赛正式开始。

那宫田弟子看起来才三十多岁,却技艺了得,四十分钟后作品已然完成,悬挂于展厅显要位置。

那是宫田雅之代表作《白桦湖四季》的翻本。

作品巧妙利用了光影元素,将七彩玻璃纸刻贴出惟妙惟肖的白桦树、月亮、山峰、氤氲、湖水、鸟儿。

既有油画的细腻、中国水墨画的诗意,又兼有日本版画的冷峻内敛。

既有东方的禅宗悟道,西方的哲学意味,又体现着一种特有的伤感之美。

在玻璃装裱镜的反射下,画面亦真亦幻,将日本风景名胜白桦湖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那树、那山就像伫立在众人眼前,那水就像流在众人脚下。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是完美无瑕意境深远,给人一种身临其境、心旷神怡、立体感强的美妙感觉。

一时人人惊呼!

宫田弟子作品一完成,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秦先生那里。

秦先生早已进入忘我境界,挥剪如飞。

时而如走蛇空灵诡异,时而如蜻蜓点水飘逸轻灵。

手臂运作间,纸屑扬扬洒下。

少顷,额头渗出细汗。

良久,秦先生手臂停了下来,抬起头郑重凝视墙上高高悬挂的《白桦湖四季》。

少顷,只见秦先生划破长空的一剪之后,突然一口鲜血“噗”地喷出,人慢慢倒地。

赛场大乱。

秦先生被送往医院之后,那幅带血作品静静躺在案上,揪着众人的心。

作品表现的是豫西抗日独立支队血战日军保洛阳。

有骏马飞跃嘶鸣,有山河支离破碎,有百姓同仇敌忾……那磅礴宏大的气势,丝丝入扣的表现手法,精妙的造型,勇进悲壮的氛围,仿佛把人们带进了前线战场。

人们正赞叹间,只见秦先生几名弟子红着眼睛返了回来。

数米长的剪纸在几个人手中被慢慢撕开。

立刻,剪纸变成了对称的两幅作品。

这时,突然有人喊到:

“剪纸上有字。

众人这才注意到,在错综复杂的剪纸线条中,隐藏着偌大的两个字“落阳”。

几名弟子把对称的两幅剪纸轻轻移到了屋外。

清风徐徐吹动下奇迹出现了,只见剪纸上薄薄人儿车儿马儿飞快哗哗地动。

或疾跑、或跳跃、或厮杀,似有鲜血飞迸,似有硝烟弥漫,似有枪弹嗖嗖飞过。

风停时,人儿车儿马儿趋于平静,“落阳”二字又显示出来。

众人瞪大了双眼,只差点儿钻进剪纸中去。

那场大赛之后,传来秦百川先生去世的消息。

让人们称奇的是,自那一天开始,日军在中国战场很快大溃败,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不可一世的日本太阳旗从洛阳上空狼狈撤下,历时一年零三个月。

(选自《小说月刊》2012年10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  )

A.这篇小说开头写了洛阳从清末民初就是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商业中心,以洛

阳的繁华、民间艺术颇多,引出洛阳剪纸和剪纸比赛的故事。

B.以“刀势画”为代表的剪纸,是日本的传统技艺,代表着日本高雅艺术的最高水平,具有古典美、刀势美、冷峻美、心灵美等多层美感。

C.剪纸比赛时,宫田弟子技艺了得,用四十分钟剪出的宫田雅之的代表作《白桦湖四

季》意境深远,给人一种身临其境、心旷神怡、立体感强的美妙感觉。

D.秦百川那幅带血的剪纸作品表现了中国军民抗日的内容,造型精妙,表现手法丝丝

入扣,气势磅礴宏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E.这篇小说的情节简单,通过中日之间进行剪纸比赛、挫败日寇阴谋的故事,表现了

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

(2)小说开头部分对洛阳剪纸作了介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3)小说中刻画的秦百川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4分)

(4)有人主张“艺术无疆界”,你是否同意?

请结合本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6分)

第Ⅱ卷表达题(4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0分,13-15题每题2分,16题4分)

1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敕(chì)造 翠幄(wò) 间或(jiàn) 笑靥(yàn)

B.炮烙(pào) 商贾(gǔ) 歆(xīn)享 宵柝(tuò)

C.扪参(shēn) 猿猱(náo) 跬(kuǐ)步 悄然(qiǎo)

D.蹙缩(cù) 洞穴(xuè) 曳(yè)兵 鸡豚(tún)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以“高中阶段要不要文理分科”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反双方的表现可谓

五十步笑百步,势均力敌,所以格外精彩。

B.那个老中医用的是祖传秘方,只用了两种中成药,一个多月就治好了我的老

胃病,可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C.社会上有少数人爱传播小道消息,他们把不经之谈猎奇为新闻,甚至把谣言

也加以扩散。

D.海峡两岸通航后,分别近半个世纪的两位老战友重逢了,他们看着对方花白的头发,

感慨地说:

“曾几何时,我们也风华正茂、沙场拼杀过,可如今我们都老了。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目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着僵化、条文化、成人化的现象,急需培养和提高既

懂教育又精通与未成年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专职教师。

B.在大量药品广告的影响下,一些家长期望通过使用补品和保健品来提高和增

长孩子智力,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子女教育中的一个误区。

C.国际社会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

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

D.构筑数字化的生活平台,需要一种强有力的介质来和高科技生活相接,这种

介质就是网络接入和平台支持。

16.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4分)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_____________________;读,。

五、写作(3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红楼梦》中,薛宝钗曾作一首《临江仙·柳絮》,词文如下: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千丝万缕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柳絮能够纷纷扬扬、飞上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轻”。

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兰州一中2014-2015-2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13

14

15

答案

A

B

B

D

A

B

D

C

C

D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题2分)

1.A【解析】B项人生境界是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

度划分的,不是以年龄段划分的,“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

个层次”错;C项文中说: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因此,“由低到高”错。

D项“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错,

“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的不同阶段”没有必然联系。

2.B【解析】“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因此“求知境界”

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是错误的,文中也没有相应的说法。

3.B【解析】A“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错,文中说“在

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

注自我”错,文中说这一境界“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

小卒”,这就是关注自我。

D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在

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

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4-7题每题2分,第8题9分)

4.D攻守:

攻,指秦始皇和始皇以前攻打六国,夺取全国政权的时候。

守,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

5.A均为顺接连词,可译为“就”,也可不译。

B项前者释为“这事”,代词;衬字,无意义。

C项前者释为“于是”,副词;后者释为“竟然”,均为副词。

D项前者释为“因而”,连词;后者释为“趁着”,介词。

6.BA项,两句都是定语后置句;C项,两句都是状语后置句;D项,两句都是判断句。

7.DA项杀害蒙氏兄弟的不是秦始皇。

B项被免除官职的是赵高,被皇上赦免和复职的

也是赵高。

C项赵高和李斯拥立太子胡亥在咸阳做了皇帝,不是沙丘。

8.将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划横线处为得分点,每一处

1分)

(1)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多次对照检查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2)假使拿崤山以东的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么两者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3)(秦始皇)就派遣蒙恬统率三十万军队,向北追击戎狄,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依照地形,修筑长城,用来控制险要的关口。

参考译文:

(4)蒙恬,他的祖先是齐国人。

蒙恬的父亲蒙武担任秦国的列将。

攻打楚国,大败楚

军,杀死了项燕,俘虏了楚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蒙恬由于出身将门做了秦国的将军,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授给他内史的官职,他的弟弟蒙毅官至上卿。

秦国兼并天下后,(秦始皇)就派遣蒙恬统率三十万军队,向北追击戎狄,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依照地形,修筑长城,用来控制险要的关口。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逶迤绵延一万余里。

于是渡过黄河,占据阳山,曲曲折折向北延伸。

烈日寒霜,风风雨雨,在外十余年,驻守上郡。

这时,蒙恬的声威震摄匈奴。

秦始皇特别尊重推崇蒙氏,信任并赏识他们的才能。

中车府令赵高犯下了重罪,秦王让蒙毅依照法令惩处他。

蒙毅不敢枉曲法令,依法应当判处死刑,剥夺他的官籍。

始皇因为赵高办事勤勉尽力,赦免了他。

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冬天,御驾外出巡游会稽。

半途得了重病,始皇走到沙丘就逝世了,始皇逝世的消息被封锁了,文武百官都不知道。

这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经常侍奉在秦始皇左右。

赵高平常就得到胡亥的宠幸,打算立胡亥继承王位,又怨恨蒙毅依法惩处他而没有袒护他,于是就产生了杀害之心。

就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策划,拥立胡亥为太子。

太子拥立之后,派遣使者,捏造罪名,拟定公子扶苏和蒙恬死罪。

扶苏自杀后,蒙恬产生怀疑,又请求申诉。

使者就把蒙恬交给主管官吏处理,把蒙恬囚禁在阳周,就在代郡把蒙毅囚禁起来。

等到秦始皇的灵车回到咸阳,安葬以后,太子就登极即位做了二世皇帝。

赵高想要灭了蒙氏,日日夜夜毁谤蒙氏,搜罗他们罪过,检举弹劾他们。

二世于是派遣御史曲宫赐死蒙毅,又派遣使者前往阳周,命令蒙恬说:

“您的罪过太多了,而您的弟弟蒙毅犯有重罪,依法要牵连到您。

”蒙恬沉重地叹息说:

“我对上天犯了什么罪,竟然没有过错就处死呢?

”很久,才慢慢地说:

“我的罪过本来该当死罪啊。

起自临洮接连到辽东,筑长城、挖壕沟一万余里,这中间能没有截断大地脉络的地方吗?

这就是我的罪过了。

”于是吞下毒药自杀了。

太史公说:

我到北方边境,从直道返回,沿途实地观察了蒙恬替国修筑的长城和边塞堡垒,挖掘山脉,填塞深谷,贯通直道,本来就是不重视百姓的人力物力。

秦国刚刚灭掉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