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5590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

高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力测试题

2013-3014学年度紫荆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设计者:

闫瑛

班级:

组名: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实行的土地制度的性质是

A.土地国有制 B.土地公有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封建土地国有制

 2.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③是当时商业经济发展的写照④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3.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4.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时,中国日益落伍的直接原因是

 A.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   D.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

 5.“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反映了

 ①专业市镇发展②区域分工加强③经济重心南移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6.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

此时,作为一位投资者,你的选择主要是受到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影响      B.国外投资者的影响    

 C.外商企业投资赚钱的刺激    D.清政府官僚的大力支持

 7.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艰难而曲折的外部因素是

 A.畸形的社会性质   B.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C.封建势力的破坏   D.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

 8.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B.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低     

 C.资金少,技术力量弱    D.近代社会形态的制约

 9.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的客观进步作用

 A.加剧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B.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D.导致了中国新的阶级力量产生

 10清末状元张骞被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前提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抗战时期,国统区民族工业大批破产,主要是由于

 ①美国的经济侵略②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政策③国民政府加强对工业的垄断④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下列哪些因素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①一战结束②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形成③日本全面侵华④《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

”诗中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自然灾害的发生           B.农村劳动力流失    

 C.“大跃进”中的大炼钢铁运动   D.农村生产力水平下降

 14.对下图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片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民积极拥护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C.农民由于分配到属于自己的土地而喜笑颜开 D.农民积极拥护党的政策

 15.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

因为这一论断

A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B反映了剥削阶级在我国已基本消灭的客观实际     

C.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D.强调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6.“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惨重教训是

 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17.下列各项不能准确表述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生产力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的是

A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 B.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活动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C.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倾向严重   D.农村土地所有制不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

 18.市场经济体制最基本的特征是 

A.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         B.经济活动适应供求关系    

 C.给企业压力和活力,实现优胜劣汰   D.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

19.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

“浦东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

”浦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 经济特区的设立 C浦东的开放开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江泽民说:

“‘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起来。

”对于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并重②招商引资是为了解决我国建设中的资金不足的问题③2003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招商引资国家④“走出去”是为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A.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A.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B.中国民众主动学习西方    

 C.政府的提倡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

 22.近代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质的变革是由于

 A.中国传统工具的进一步改进       B.统治者鼓励发明创造的结果    

 C.西方近代化交通工具的引进  D.清政府主动引进外来文明成果的结果

23.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上海──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    B.广州──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     

C上海─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D无线电报──20世纪初在民间普遍使用

 24.20世纪后半期以来,大众传媒的发展非常迅速,正在崛起的媒介是

 A.印刷媒介B.电波声像媒介     

C.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体系    D.报纸、广播和电视媒介

 25.四大媒介包括报纸媒介、广播媒介、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

人类社会发展与四大媒介发展的关系是

A.四大媒介能为我们提供学习的资源 B.未来网络媒介会取代其他媒介    

C.是传递信息、开启民智、舆论监督的功能的扩展D.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6分,第29题10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雍正帝)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

市肆之中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二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纳也极为苛重。

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田,没收财货……李仁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

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材料三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之间的关系的?

他的根据是什么?

(6分)

(2)材料二、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

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下达后,全国迅速形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

10月底,全国农村基本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十年》

材料二   

材料三 1983年中央决定撤消作为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撤消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到1984年底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十年》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3分)

 

(2)材料二表明当时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材料三的出现与材料二有何联系?

(5分)

 (3)有人认为材料三的决定是历史的倒退,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

(4分)

 28.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

那才能救国。

”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

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抵押、倒卖一空。

 

(1)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

热潮兴起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分)

 

 

(2)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

(6分)

 

(3)你认为他的理想能否实现?

请说明理由。

(6分)

 

29.因特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只需敲击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

请回答:

 

(1)互联网诞生于何时?

它为什么被称为“第四媒介”?

(4分)

 

 

(2)中国哪一年正式接入互联网?

为什么把因特网称为“魔幻的第七大洲”?

(6分)

 

 

 

 

参考答案 1.A 土地是周王为代表的奴隶主阶级的财富,而不是平民和奴隶所有。

2.D 北宋城市中商品交易已打破了时间和区域限制,①错误;城市功能以政治经济为主,⑵有误。

3.C 这里“近代的前夜”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状态,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史实要看其是否存在雇佣性质的生产关系。

4.C 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导致思想上的闭塞,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5.C 材料并不能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即“雇佣”关系。

所以排除④。

6.C 受外国企业的刺激,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近代工业。

7.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发展历程艰难曲折,是由它所生存的土壤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所决定的,但是外部因素是西方列强的侵略。

8.D A、C、D三项都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未能充分发展的原因,但是A、C两项是由D项决定的,B项是其结果。

9.C 必须是“客观”和“进步”作用。

10.A 由题中材料可以看出张骞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①②符合题意,但是题中材料不涉及他对科举制度的态度和政治改革问题,所以可以排除③④。

11.B 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语为“国统区”。

④发生在沦陷区,①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12.B 根据各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及其原因判断。

13.C 根据诗中“青壮炼铁去”的主要信息即可判断出。

14.C 农业合作化是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方式和途径,是将农民土地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15.B 要明确八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是什么,其次再寻找这一矛盾得出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16.A 此题为比较式选择题,可在熟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这三个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17.D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是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而非社会主义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18.D 要注意题干中“最基本”的要求。

A、B、C三项取决于D项,D项是最基本的。

19.C 上海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但是只有实行好的政策才能发挥作用;上海浦东不是经济特区,B项不符合;当时中国尚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排除D项20.A ③不是对江泽民这句话的理解。

21.A 由于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的冲击,使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出现了变化。

22.C 近代化交通工具随着列强侵华逐渐引进到中国来,使中国的交通事业发生了质变。

23.A C项的地点应该为台湾;20世纪初无线电报供官商通报,民间百姓使用的很少。

6分24.C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字眼“崛起”,因此可以分析出是新媒体,也就是第四媒介──互联网。

25.D 主要考查四大媒介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之间关系是互相促进,互相融合的。

26.

(1)观点:

“农本商末”、“重本抑末”。

根据:

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国富民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6分)

(2)社会现象:

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买卖。

影响: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发展也是不利的。

(6分)27.

(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中央政治局又召开会议,决定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3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政社合一、管理高度集中、平均分配、农民没有自主经营权的人民公社体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必须予以改革、废止。

(5分)(3)不同意。

人民公社体制“一大二公”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

随着家蝇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人民公社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所以中央废止人民公社制度是适合现阶段国情的,遵循了历史发展规律而不是历史倒退。

(4分)28.

(1)兴办实业。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4分)

(2)辛亥革命的推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6分)(3)不能。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会充分发展起来。

(6分)29.

(1)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

因为互联网与报纸、广播和电视一样,同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

(4分)

(2)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互联网集报纸、广播和电视优势于一体,通过网络发布的信息可以是多种传播符号的组合,文字、图像、声音兼备,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资料、浏览新闻、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

还可以高度互动和双向传受信息,而且费用低廉。

所以被称为“魔幻的第七大洲”。

(6分)

2013-3014学年度紫荆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设计者:

闫瑛

班级:

组名:

姓名: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  c.手工业的进步  d.赋税制度的变化

2、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3、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  

a邸店   b飞钱    c坊  d柜坊

4、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包括

①专卖制度②加征商税③歧视商人④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 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d 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

6、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

直接反映了

 a 分封制的瓦解    b 封建王权的强化  

c 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 上层建筑的变化

7、下列为我国瓷器的出现打下基础的是

a 彩陶  b 黑陶  c 制陶施釉技术  d 青铜冶炼

8、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涌现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③工商市镇蓬勃兴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9、鸦片战争前,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是

a自然经济    b中国的资本主义

 c外国资本主义   d自然经济和中国的资本主义

10、下表是19世纪中期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其中导致1844年进口猛增的原因是

 

年代

1842

1844

1846

1848

1850

1852

1854

1856

正当贸易货物总值(万英磅)

 

96。

.9

 

230。

.5

179。

.1

144。

.6

157。

.4

250。

.4

100。

.1

221。

.6

 

 a 鸦片输入的减少             b 自然经济的解体

c 列强夺取了政治经济特权   d 5%的低关税率

 1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 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 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12、观察下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a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c 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 d 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利推动

1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科技和教育

 14、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a 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d 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5、(原创)读下图:

“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16、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为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而提出的八字方针的正确表述是     (   )

     a.调整、巩固、发展、提高                b.调整、提高、充实、巩固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调整、发展、充实、提高

17、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中共党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思想解放”指的                  

a.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  b.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c.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d.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 民主集中制 b 改革开放 c 实事求是 d 解放思想

1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吸取历史教训作出的最重大的决策是

a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 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拨乱反正,纠正重大冤假错案  d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①专业化 ② 商品化 ③ 集体化 ④ 现代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 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22、在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居于 “龙头”地位的是

a 沿海开放城市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 经济特区 d 内地开放城市

23、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24、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

2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农村         b.沿海地区    c.城市        d.国营经济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    

a改革市场体系    b改革资源配置方式c改革贸易体系    d改革人才体系

 27、近代以来,人们的生活习俗发生变化最大的城市是

 a 北京 b 上海 c 济南 d 武昌

28、192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

 a 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 b 随身带有粮票 

c 在西餐馆就餐  d 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

29、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

a 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b 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株洲的铁路

c 京汉铁路  d 淞泸铁路

30、“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

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 铁路运输   b 航运   c 航空d 电报通讯

 

 

第二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问答题:

31.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

(22分)

材料一:

读下列图片信息

图1:

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图2:

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l一1911

300

5600

31

510

191一1919

600

13000

75

1625

 

材料三: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1)读材料一回答:

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

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8分)

 

 

(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内部原因。

(4分)

 

 

(3)1937——1945年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有哪些?

(4分)

 

 (4)读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

(2分)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

(4分)

 32、(18分)为庆祝建国58周年,学校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