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5930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docx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共14篇)

一、本学期教材重点及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说明: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和“课文”三种类型组成,类型不多,结构简明,眉目清楚。

本册教材目标集中,重点突出。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在用眼卫生,讲求写字质量。

“课文”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同时,有关读写姿势的要求,每篇课文的作业设计,每个单元的练习设计都明确具体,操作性强,既便于教师的教,也利于学生的学。

(二)、各板块具体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培养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

(3)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

(2)能正确抄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87个生字。

(2)掌握本册课文安排的76个常用偏旁。

(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88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能听懂老师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的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教学措施

1、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多花时间,进一步打好基础。

2、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依据新课程计划,以发展学生的语文兴趣为主,提高积极性,读写说结合,让学生乐学、爱学。

3、围绕教学重点安排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注重熟读、精讲、多练,将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落到实处。

4、注重语文学习中美育、德育的渗透,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5、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

一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设计

一、设计策略1.导入:

是教授新课的“序幕”。

它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成功而智慧的课堂导入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大胆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能够更好的展示自己。

2.从情趣入手:

本课设计了唱歌、看课本、诵歌谣、对话、猜物表演等形式的体验活动,创设轻松活泼的英语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的主要单词penninepenstenpens2.能用Givemeapen,please.Hereyouare.Pamethepen,please.ok.3.能用workinpair中的句型看图,食物说话做替换练习,这也是对本课的巩固、延伸和扩展4.会说本课的歌谣

1.本课时重点掌握pen.nine.pens.ten.pens.2.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Giveme……HereyouarePame……ok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本时所需的单词卡、录音带、录象机、玩具小气车、钢笔、书、梨子、玩具熊等物品2.教师准备课件一套

五、教学步骤Step1.warm-up1.Greeting2.Singasong

设计意图:

师生问候,引导学生进入英语思维的课堂环境,唱数字歌,复习已学的数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复习了旧知。

Step2呈现新课

课件1教学单词penninepenstenpens领读生词,然后再将词卡、图卡发给学生,做以下练习,一名学生念生词,拿该词卡和图卡的学生边站起来说出该词Step3教学和操练句型师:

Look.What’sthis?

生:

Pen教师说出Givemeapen.Hereyouare.先教Giveme然后再教Givemeapen.Ok.Readafterme再教Hereyouare师再出示玩具小汽车并说Givemeatoycar.Hereyouare领读此句型,分组练习师:

Look!

Whaat’sthat?

生:

Pen师:

Aredpen师:

Pamethepen引出句型

先教Pame再教thepenPamethepen领读几遍

课件2Givemeabook.please.HereyouarePamethebook,please.Ok.Playthetape.ReadafterthetapeStep4Let’splayandgue

教师准备一个布口袋里面装着Pen、book、toycar、toybear等。

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两人一组摸到了一只钢笔并说apen.学生说Givemethetoycar,please.学生说Hereyouare!

学生摸到了toycar就说atoycar学生说Pamethecar,please.学生3说Ok直到摸完布口袋里的物品,最后教师评价,鼓励优胜组并发小贴花Step5PracticeOk.Nowturntopage11,please.Listenandnumber.PlaythetapeStep6Let’ssayit

Nine.ten.Givemeapen

Nine.ten.Pamethepen在歌谣中结束次课教后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

(二)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2~P3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准备:

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

学生利用学具模型在纸上画一画,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派代表全班交流。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

没有角(即封闭的)

不断开的三角形:

有3条边

3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的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

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

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

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有什么好方法?

三、提高练习

1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2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3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

没有角(即封闭的)不断开的

三角形:

有3条边

3个角

课后反思:

第一课时为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目标是使学生直观认识几种常见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能够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初步建立学生的空间概念。

这一课时我先带了一些礼品盒,让大家说一说什么物体的面是什么图形,应道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再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左面,文具盒的面,书面,有什么感觉,体会面的手感。

接着出示本课立体图,问他们有什么好办法能把这些积木的面画下来,学生操作实物,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画的面,并标注上各个平面图形的名称。

学生通过分一分,认识各个平面图形的名称。

学生进行小组进行分类活动,并说明分类理由。

小组内利用尺子、绳子、剪刀等工具,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着三种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汇报相同点:

三种图形都有四条边,都有四个角。

不同点:

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上下两边、左右两边相等;正方形四边都相等。

这节课整体上的非常有条理,就是活动太多,时间没有控制好。

海座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

(1)

(2)班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拟写人

杨引华

一、学情分析:

新入学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和自己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的课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对待这些刚进入课堂的小朋友,我们在情感态度上要做出很大的努力,小学生在思维的想象力、创造力方面发展的空间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把握机会,激发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能发现美,有创造美的想法。

二、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

1、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2、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并渗透英语美术术语,在学生不知不觉游戏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运用讲故事、猜谜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多示范、多鼓励、采用多元化评价手段。

5、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20课教学内容,教材内容丰富多彩,非常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成长需要;形式多样有趣,为学生设置了很有趣味的情境,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尝试和体验,有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学习,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为使教学更方便有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适当补充利用本地可利用资源充实教学容。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2、认识色彩,了解美术学习用具,掌握涂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

3、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2、难点: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认识色彩,了解美术学习用具,掌握涂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具和材料,常和班主任沟通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2、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4、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并渗透英语美术术语,在学生不知不觉游戏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运用讲故事、猜谜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6、多示范、多鼓励、采用多元化评价手段。

7、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准备课

第二周:

1、大家一起画

2、花花绿绿的糖纸

第三周:

3、绕绕涂涂

4、有趣的拓印

(一)

第四周:

4、有趣的拓印

(二)

5、我的太阳

第五周:

6、奇妙的撕纸添画

(一)

6、奇妙的撕纸添画

(二)

第六周:

7、做拼音卡片

(一)

7、做拼音卡片

(一)

第七周:

8、小鸟找家

(一)

8、小鸟找家

(一)第八周:

9鸟语花香

(一)

9鸟语花香

(一)

第九周:

10、小动物盖房子

(一)

10、小动物盖房子

(二)

第十周:

11、数字变变变

12、会飞的娃娃

(一)第十一周:

12、会飞的娃娃

(二)

13、猜猜我是谁

(一)第十二周:

13、猜猜我是谁

(二)

14、变脸

(一)

第十三周:

14、变脸

(二)

15穿花衣的热带鱼

(一)

第十四周:

15、穿花衣的热带鱼

(二)

16、寻找美丽

第十五周:

17、亮眼睛

18、美丽的铅笔头

(一)

第十六周:

18、美丽的铅笔头

(二)

19、花儿朵朵

(一)第十七周:

19、花儿朵朵

(二)第十八周:

20、小小食品店

(二)

20、小小食品店

(一)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继续由我担任一年级3个班的音乐,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

在音乐欣赏这一块,教材安排了一些比较轻快、又朗朗上口的乐曲,因此学生在仔细聆听后能有自己的想法,并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

二、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总共10课,分别是《春天》、《放牧》、《手拉手》、《长鼻子》、《跳起舞》、《咯咯哒》、《大海的歌》、《幸福生活》、《巧巧手》、《汪汪与咪咪》,让学生了解几首中国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并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三、本期教学要求: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以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发展为核心。

努力遵循学生的审美发展与身心发展的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兴趣爱好与审美需要,转变单纯进行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教学的观念,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和培养。

2、现人文学科的共性与音乐教育个性的统一。

重视原来音乐教育中相对薄弱的人文内涵,注意对学生人格成长的整体关怀,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有更多的机会关注中华民族及多元文化的优秀成果;加强音乐与艺术、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3、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体。

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发展;加强对学生音乐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在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中,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与反思,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审美学习情境和展现音乐潜能的“舞台”。

4、教育创新的时代要求。

以观念更新为先导,处理好内容选择的经典性忽然时代性的关系。

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积极推动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五、教学措施:

1、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3、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4、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春天3课时

第二单元:

放牧2课时

第三单元:

手拉手3课时

第四单元:

长鼻子2课时

第五单元:

跳起舞3课时

第六单元:

咯咯哒2课时

第七单元:

大海的歌2课时

第八单元:

幸福生活3课时

第九单元:

巧巧手2课时

第十单元:

汪汪与咪咪2课时

一年级下册《小池》教学设计

张勉

编者按:

工作室成员张勉老师未识吟诵即有意,既识吟诵更无悔。

在《小池》教学设计的研习中,她打开了儿童古诗教学的另一扇大门,感受了吟诵教学的巨大魅力。

《小池》教学设计如《小池》四句,明亮雅洁,灵动鲜活。

《小池》是新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

古诗从“小”处入手,把大自然中极平常的细小事物池、泉、流、荷和蜻蜓写得相亲相依,和谐自然,犹如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墨画。

这首诗的语言浅显易懂,对仗工整,适合学生吟诵积累。

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识记“泉”、“流”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3.诵读古诗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1.学会吟诵古诗。

2.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荷花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图画上有什么?

2、荷花开在小池中?

3、古人当时也看到一个美丽的小池,并写成了一首古诗《小池》。

请大家跟老师读课题,齐读课题。

我们一起走进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从让学生看图片,直观形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本首古诗兴趣】

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

1.古诗中描述小池有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

(1)小老师领读生字

(2)摘苹果的游戏,看看谁摘的多。

大丰收啊,古诗中描述小池有什么景物呢(荷叶、泉水,蜻蜓等等)

2.出示“荷”的篆文,看篆文猜字,再出示图片,识字:

荷,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

3.出示“流”的金文和小篆让学生猜字,出示“流”字,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

4.水从哪里流出来呢,请大家看泉水的出口叫泉眼,带学生诵读“泉”,强调拖长音。

5.出示“蜻蜓”图片,带学生读蜻蜓,强调拖长音。

6.将平声字归类出示:

泉、荷、蜓、才、池,带学生诵读,看这些字的声调,告诉孩子在我们古代,第一声和第二声合起来是平声,凡是平声,都要拖长音。

再次诵读这些字。

7.将仄声字归类出示:

小、眼、有,带学生诵读,看这三个字的声调,引出告诉孩子在我国古代,第三声和第四声合起来是仄声。

凡是仄声都要读短音。

让同学们读小、眼、有。

8.教师诵读古诗。

9.指名读古诗

10.老师再次范读古诗

11.男生女生比赛诵读,分小组诵读,全班诵读。

12.师:

刚才的同学在朗读时,都将诗的作者告诉了我们,他是谁呀?

生(齐):

杨万里

板书:

宋杨万里

13.介绍作者:

《小池》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

他一生写过2万多首诗,保留到现在的有4200多首。

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诗。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看篆文猜字、初步了解平声字和仄声字及诵读古诗】

三、趣味识字

第一关:

生字回家(事先准备好生字卡,发给学生贴到相对应的地方。

泉、流、爱、柔、荷、露、角、蜻、蜓

()眼无声惜细(),

树荫照水()晴()。

小()()尖尖(),

早有()()立上头。

第二关:

生字找朋友

流:

河流、流水、水流、流汗

爱:

爱心、关爱、热爱、可爱

泉:

泉水、清泉

荷:

荷花、荷叶

第三关:

我会猜字谜

柔:

把矛放在树上。

露:

路上有雨组成露

第四关:

我会分类

泉、流、爱、柔、荷、露、角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评出识字能手小组)识字方法多,识字乐趣多。

【设计意图:

多种方式识字,激发了孩子们识字的兴趣。

四、交流,简单了解诗意

1.一起走进这首古诗,说说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

你是从哪句读懂的?

2.出示诗句

一、二句,解释诗句意思

3.出示诗句

三、四句

(1)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

(2)解释小荷和尖尖在诗句的意思

(3)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

(4)书写“尖”,先看书写示范,()然后自己写,再展示。

老师提醒记住“小”字变成部件后竖钩变成一条短竖。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通过解释晴柔、尖尖、小荷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五、总结全诗

小池景色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的美丽的景色呢。

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

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

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3月2日童趣名师工作室网络学习后,工作室成员提出如下修改意见:

1.第二环和识字大闯关似乎有交错的地方,环节不够明晰。

2.诵读时,建议教师要逐句带领诵读,再让学生分小组、男女赛读等,指名读放在这些形式之后,作为反馈会不会好一些。

3.了解诗人的部分感觉有点突然,时机要不要放在前面或后面,或者直接删去。

4.生字分类游戏的时候,PPT可以做得精美一些,比如做两个房子、两个篮子之类的,更加童趣。

5.古诗识字和阅读课文识字应该有所区别,识字完后要放回古诗中。

6.吟和诵要区分开来,加入吟唱和表演环节(拟人诗),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7.不建议出示古诗的意思,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自己感悟,如:

看图猜诗句

8.理解诗句画面美,多层次读古诗较少比重,古诗教学还是应该多读。

反思:

第一次备吟诵的课,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集体备课时工作室里老师们对古诗教学有很好的教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集体备课让我认识到,一年级古诗教学中古诗识字和阅读课文识字应该有所区别,识字完后要放回古诗中。

多种形式诵读,教师要逐句带领诵读,理解诗意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猜诗句等趣味活动。

以下是修改稿(红色为修改部分)

一年级下册《小池》教学设计(第二稿)

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识识记“泉”、“流”等7个生字,学会写“尖”字。

2、能正确、流利、诵读古诗。

3、图文结合,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重难点:

1.认识7个生字,通过吟诵古诗,发现古诗之美

教学准备:

课件、字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荷花开在小池非常美丽。

3.古人杨万里当时也看到一个美丽的小池,并写成了一首古诗《小池》。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从让学生看图片,直观形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本首古诗兴趣】

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

(读古诗要求:

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

2.古诗中描述小池有哪些景物呢?

(荷叶、泉水、蜻蜓等等)

3.(哇,古诗写得这么美,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教师示范诵读《小池》。

4.

(1)出示泉眼的图片,泉水的出口叫泉眼,带学生诵读“泉”。

强调拖长音。

给生字泉找朋友:

泉水、清泉

(2)继续出示“流”的金文和小篆让同学们猜一猜,并看图片,出示带平声符号“流”字,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

(3)带学生诵读“泉眼无声惜细流”

5.带学生诵读“树荫照水爱晴柔”

猜字谜:

把矛放在树上。

识字:

柔诵读“柔”

识字:

爱爱:

爱心、关爱

6.带学生诵读“小荷才露尖尖角”

(1)出示荷的篆文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识字:

荷,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平声出示图片)

(2)猜字谜:

露:

路上有雨组成什么字?

7.带学生诵读“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示蜻蜓图片,诵读“蜻蜓”

8.

(1)将平声字归类出示:

泉、荷、蜓、才、池,带学生诵读,看这些字的声调,告诉孩子在我们古代,第一声和第二声合起来是平声,凡是平声,都要拖长音。

再次诵读这些字。

(2)将仄声字归类出示:

小、眼、有,带学生诵读,看看这三个字的声调,告诉孩子在我国古代,第三声和第四声合起来是仄声。

凡是仄声都要读短音。

让同学们读小、眼、有。

9.教师示范诵读《小池》

(1)学生分小组读

(2)男女赛读

(3)指名读,教师相机评价

(4)全班齐读

10.玩游戏:

生字回家

泉、流、爱、柔、荷、露、角、蜻、蜓

()眼无声惜细(),

树荫照水()晴()。

小()()尖尖(),

早有()()立上头。

【设计意图:

本环节借助图片与字理变化识字,识字也识平仄,利于孩子学习诵读古诗,多种方式诵读古诗,使诵读更加扎实】

三、看图猜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

一、二句古诗图片,让学生猜一猜。

2.教师诵读,学生跟着诵读。

3.出示

三、四句诗图片,猜一猜。

4.请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