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597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docx

三年级语文二单元导学案

5、灰雀

 

主备人:

徐峰审核人:

王翠花鄂凤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了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对话,体会人物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和男孩的喜爱之情。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基础达标

1.读一读,写一写。

chéng  shí sàn  bù  xiōng  pú huòzhě  kě  xī 

(      )(    )(      )(     )(   )

   

2.火眼金睛

  郊(    )渣(    )诚(  )胸(    )低(    )惜(  )

  效(    )查(    )城(  )淘(    )底(    )蜡(  )

3.选字填空

郊效

()区()率()外()游

()果市()失()有()

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近义词。

(1)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

()

(2)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

(3)“一定会飞回来!

”男孩肯定地说。

()

5.我能填

(  )格        (  )定

 yán            jiān

(    )热          (    )苦

6.唱反调

 诚实(    )  坚强(    )  高大(    )

 幸福(    )  喜爱(    )寒冷(    )

7.我能选

果然  居然  仍然

 

(1)谢谢你啦,小朋友。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现在() 爬上来了!

(2)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3)小男孩说:

“灰雀会飞回来的,它()活着。

8、锦上添花

(  )的白桦树  (  )的胸脯  (  )地歌唱 ()的冬天()地跳舞()的孩子

9.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1)列宁问()会飞回来()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10.把下列句子写具体。

(1)老师带我们去春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来到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充词语。

  ()蹦()跳惹人()()

  引人()()()言()语

  白发()()满载()()

  

二、设问导读

1.课文讲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的故事,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________________,和对孩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读了这篇课文,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把它用横线画下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3.列宁和孩子的对话,耐心而又具体,用“﹏﹏﹏”画出来,细细品味。

我们来讨论一下:

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

”为什么列宁不直接要求男孩将灰雀放回来?

三、巩固练习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

他每天到公园散步。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huáhuà)树,树上有三只灰雀:

两只胸脯(púpǔ)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照样子,写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例:

绿深绿墨绿碧绿嫩绿

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仰望()经常()

 3.写出描写灰雀惹人喜爱的样子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描写灰雀动作的语句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爱那三只灰雀,在文中用“____________”画出来。

 6.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四、拓展练习

假币

一天,妈妈买菜找回来一张20元的假币,她叫我花掉,说是小孩子,不容易被发觉(juéjiào)。

但是往哪儿花呢?

我苦苦思索。

这时我看见不远处有个卖草莓的老奶奶,她眼睛似乎花了,看什么东西都要眯起眼睛。

我心中暗喜,走过去递上20元假币,买了一斤草莓,还找回18元。

我紧张地往回走,本来是暖洋洋的春风,但吹在脸上感到很不舒服。

我心里难受得像火烧一样。

我左右为难(nànnán):

是回家跟妈妈“领赏”,还是到老奶奶那儿“赎”回20元钱呢?

最后,我回到老奶奶那儿诚恳地道了歉,要回了我那张假币。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里踏实多了。

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了我的话,妈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完把那张假币撕掉了。

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上打“√”。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小朋友,你读短文时,注意到小作者心情的变化了吗?

开始“我”暗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心里难受得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到家,小作者该怎么向妈妈说呢?

妈妈又会说些什么呢?

请把这些话写在短文中的横线上。

5.读了这篇短文后,我的感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5、灰雀

(惹人喜爱)

列宁男孩

教育知错就改

课后反思

 

6、小摄影师

主备人:

徐峰审核人:

王翠花鄂凤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心、爱护及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语句。

教学重点及难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高尔基对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基础达标

1.看拼音,写词语。

bǎinònɡjiāojuǎnzhǔnbèicèmiàn

()()()()

2.给多音字组词。

dānɡ()juǎn()liàng()

当卷量

dànɡ()juàn()liáng()

3.把下面的字去掉偏旁后,再组词。

例:

摄——(聂)(姓聂)

格——()()按——()()

切——()()贴——()()

胶——()()社——()()

4.选字填空。

秘密

()书茂()()集保()

做作

()工工()()文()事

坐座

()位请()()下雅()

5.连线

打开问候

仔细等候

转告纸团

耐心观察

6.比一比,再组词。

胶()吩()测()附()

郊()纷()侧()咐()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照相机  一(  )杂志  一(  )报纸 

 一(  )摄影师  一(  )胶卷  一(  )电车

8.选词填空。

立刻片刻嘱咐吩咐

(1)我照完相,()就走。

(2)我照完相决不在此停留().

(3)爸爸总是()我要好好学习。

(4)高尔基按小男孩的()坐下,准备拍照。

9.读句子选择正确理解。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

()

A.说明小男孩根本不会照相。

B.说明高尔基对小男孩有热心、诚心和耐心。

(2)你认为高尔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A.高尔基的个十分谦虚,对于宣传自己的是一点也不感兴趣的人。

B.高尔基是个对少年儿童十分关心和爱护的人。

二、设问导读

1.这篇课文讲述的是__________为苏联文学家__________照相,因没带胶卷__________的故事。

2.把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画出来读一读,同桌合作朗读,把对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

3.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找出来读一读,交流一下。

把相关句子及重点词语画出来。

4.读读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1)小男孩扔纸团,高尔基不但不生气,还答应他关于照相的请求。

(2)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

任听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小男孩说准备好后,他侧过脸微笑。

(3)小男孩哭着跑出去了。

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他回来。

(4)高尔基吩咐秘书回绝记者,同时交待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三、巩固练习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

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

“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1.小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小男孩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段方框内加上标点。

3.小男孩吩咐高尔基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用“﹏﹏﹏”画出写高尔基喜爱小男孩的句子。

四、拓展练习

“乐圣”贝多芬的故事

“乐圣”贝多芬成名后,许多贵族拼命(    )地想结识他。

但是贝多芬性格倔强,,对那些依仗权势的贵族格外(    )鄙视。

一次,贝多芬应一亲王的邀请,参加一个音乐会,并将在音乐会上演奏自己的作品。

音乐会在亲王的庄园里举行。

那天天气十分寒冷,并且下着倾盆大雨。

 贝多芬坐在钢琴旁熟练而深情地弹奏起著名的《月光曲》。

沉静幽雅的旋律在大厅里回荡,优美的乐曲使人们陶醉,大家停止了谈话,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似乎他们不是在风雨中听演奏,而是沐浴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中。

这时,有一位伯爵旁若无人,忽然说起来,声音越来越大。

贝多芬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声音的干扰,他愤怒地停止了演奏,站起来高声说道:

“我绝不能为这些蠢猪们演奏!

”主办音乐会的亲王不但不干涉制止那位破坏全场气氛的伯爵,却大声训斥贝多芬,以亲王的威势欺压贝多芬。

面对这种侮辱,贝多芬怒不可遏,对亲王说:

“亲王,你成为亲王,只不过靠你的出身而已,而我却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

亲王有成千上万个,而我----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贝多芬说完,离开了音乐厅,顶着风雨,拂袖而去。

1、把带点的词语换成另一个词,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2、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语。

写下来,再读一读。

 3、仔细阅读短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乐曲  (  )的月光   (  )的旋律

 4、仔细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沉静幽雅的旋律在大厅里回荡,优美的乐曲使人们陶醉,大家停止了谈话,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似乎他们不是在风雨中听演奏,而是沐浴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6、小摄影师

小男孩高尔基

扔纸团请进来

忘胶卷给胶卷

热爱崇敬关心爱护

课后反思

 

 

7、奇怪的大石头

主备人:

徐峰审核人:

王翠花鄂凤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疑问间的关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了解李四光童年的疑问与他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

一、基础达标

 1.我会填

(  ù)    (ì)      (  ǎn)

 著名    地质学家  躲闪

 (áng)  (l)   (q  )

 捉迷藏    旅行      秦岭

2.形近字组词

  坑()推()秦()域()

抗()堆()泰()城()

旅(  ) 暑(    )震(    )悄(    )

族(  )著(    )需(    )消(    )

3.照样子写词语

严严实实:

密密()、()、()

很深很深的大坑:

很滑很滑的()、()、()

突兀的大石头:

平整的()、()、()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突兀---()推动---()兴趣---()

考察---()平整---()遗迹---()成果---()

5.我能选

 闻名  著名

(1)李四光是(      )世界的地质学家。

(2)李四光是我国非常(      )的地质学家。

 平整  平坦

(1)大石头的四周都是(      )的土地。

(2)经过乡亲们的努力,一条(  )的大道从村子中间横穿而过。

 震惊  震动

(1)李四光的研究成果(      )了全世界。

 

(2)一声春雷(      )着整个山谷。

6.按要求做一做

(1)、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用带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块大石头对他产生了兴趣。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块大石头是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把这句话换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设问导读

1.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___________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__________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多年的__________,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由来的故事。

2.纵观全文,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反映了李四光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3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探讨:

(1)“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2)李四光是如何解决自己的疑问的?

4.读好人物对话,特别是问话和答话,和同桌分角色朗读。

三、巩固练习

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

每次他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

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

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

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

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1.第一自然段文字共有()句话。

2.第一自然段第三句话中的哪个词说明这块石头很怪?

请用“﹏﹏”画出来。

3.文中哪句话从侧面反映出这块石头的体积大?

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我知道了这块大石头从哪儿来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李四光的这两个问题,我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后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练习

“小博士”

黄炜是北京翠微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他知道的东西可多了  同学们都叫他小博士。

“小博士”有个习惯:

对什么事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比如,他看到闹钟一上弦就走,就想找出它的奥秘。

于是,他把家里的闹钟悄悄地拆开,观察内部结构;他又看到半导体收音机能发出声响,就把它打开,仔细研究。

现在,家里的收音机坏了,他还能修理哩!

 喜欢阅读自然科学读物。

他常常把学到的知识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听:

从宇宙,地球,讲到古猿进化到人;从人们最初用手指计数,讲到现在的大型计算机;从古人梦想的空中驾云,讲到宇宙飞船,外星人,飞碟和星际旅行……他还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

从天空中的风云变幻,到地上的蚂蚁筑窝……正是因为黄炜有勤学好问的精神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使他成为了同学们当中的“小博士”。

1、把第一自然段所缺的标点补上。

 2、根据原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绘()绘()  风云()()  ()学()问

 3、黄炜为什么能成为同学们当中的“小博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阅读后的感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学语文写一写

  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

鲁班观察带齿的草叶,发明了锯子;牛顿观察落地的苹果,发现了地球有吸引力;瓦特观察水烧开后的壶盖,发明了蒸汽机……

古今中外还有不少这样的故事,你还能说说或写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

产生疑问

李四光多方求教

学习地质

专门考察

冰川遗迹——震惊世界

课后反思

   

 

 

8、我不能失信

 

主备人:

徐峰审核人:

王翠花鄂凤玲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

1、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一、基础达标

1.我能连:

yàocānqiànshìpū

早餐扑空解释照耀道歉

2.我会填:

jǐn()hǎo()

尽好

jìn()hào()

3.锦上添花:

()的眼睛()地说

()的嘴巴()地问

()的孩子()地笑

4.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是……而是……既然……就……如果……就……要……不要……

(1)()我去伯伯家,小珍来了()找不到我了。

(2)你一定()做一个守信用的孩子,()做不守信用的人。

(3)我()和小珍约好了,()应该在家里等她。

(4)我()不想去伯伯家,()不能不遵守诺言。

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

()

①使用②进饭食③费用

 

(2)“我明白了。

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

()

①防守②看守,看护③遵守,依照

二、设问导读

1.这篇课文讲的是宋庆龄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细读课文,仔细思考:

(1)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

(2)宋庆龄为什么停住了脚步?

(3)父母是怎样劝说的?

(4)宋庆龄是怎么说的?

(5)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3.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读读比比,试着写几句。

(1).“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提示:

人物语言在中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庆龄说。

(提示:

人物的语言在前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

“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提示:

人物的语言在后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巩固练习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

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

她早就盼望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了!

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1.给文中加点词语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写在括号里。

特别-------()漂亮------()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