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5999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备战中考物理之高频考点精解精练解析版

专题01机械运动

★考点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2019•呼伦贝尔)被测木块的长度为  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

【答案】1.70;1

【解析】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末端刻度值为1.70cm,该木块的长度为1.70cm。

2.(2019•湘潭)图中纽扣的直径是  cm。

【答案】1.15

【解析】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纽扣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15cm对齐,所以纽扣的直径为d=3.15cm﹣2.00cm=1.15cm。

3.(2019秋•泰山区)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答案】B;2.48

【解析】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所以正确的是B;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2.4cm和2.5cm之间偏向2.5cm一侧,估读为2.48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48cm。

4.(2019•江西)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  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  cm。

【答案】乙;2.80

【解析】甲刻度尺,其分度值为1cm,

乙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1mm,使用乙刻度尺测量较准确;

其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8cm对齐,估读为2.8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80cm。

5.(2019•江西)清晨,王爷爷绕小区花园步行锻炼身体,借助手机中的秒表测量了自己步行一圈的时间为2min24s,如图所示,秒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  ,分度值为  s。

【答案】s;0.2

【解析】由“时间为2min24s”结合秒表示意图知,秒表外圈示数的单位是s;在1s之间平均分成5等份,所以一份是0.2s,也就是秒表的分度值是0.2s。

6.(2019秋•南城县)小华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图中铁块的起始点没从零刻线开始,故A错误;

B、图中刻度尺方向与被测物体方向不一致,(倾斜了),故B错误;

C、图中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

故C正确;

D、图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故D错误。

7.(2019秋•九江)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了误差,一定是实验操作出了差错

B.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等方法可减小测量误差

C.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测量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也不能减小测量误差,因为测量次数越多,测量值的误差越大

【答案】B

【解析】A、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测量时出现了误差,不能说实验操作出了差错,故A错误;

BC、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都可以减小测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B正确,C错误;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减小测量误差,故D错误。

★考点二: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8.(2019•铜仁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轻舟B.万重山

C.坐在轻舟上的人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解析】A、研究对象是“轻舟”,所以不能选择“轻舟”做参照物,故A错误;

B、“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轻舟相对于万重山的位置不断变化,“轻舟”在运动,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万重山”,故B正确;

C、相对于坐在轻舟上的人,“轻舟”的位置没有变化,则“轻舟”是静止的,故C错误;

D、B项正确,故D错误。

9.(2019•北京)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

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

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A、“嫦娥四号”停稳在月球表面上,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相对于月球表面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

故A错误。

B、“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中,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相对于月球表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是运动的。

故B错误;

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相对于轨道上的某个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故C正确;

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相对于“嫦娥四号”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故D错误。

10.(2019•南通)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车内的座椅B.路边的树木C.窗外的楼房D.远处的高山

【答案】A

【解析】A、以车内的座椅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故A符合题意;

B、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时刻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故B不符合题意;

C、以窗外的楼房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时刻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故C不符合题意;

D、以远处的高山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时刻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故D不符合题意。

11.(2018•恩施州)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

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放学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人;运动

【解析】背着书包上学,我们以人为参照物,书包的位置没发生改变,因此书包是静止的;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书包是运动的。

12.(2019•鞍山)“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  的;以树木为参照物,青山是  的。

(以上两空均填“运动”或“静止”)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  而言的。

【答案】运动;静止;地面

【解析】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以树木为参照物,青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

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地面而言的。

13.(2019•益阳)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

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

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

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

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

【答案】D

【解析】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有可能。

故A正确;

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有可能。

故B正确;

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有可能。

故C正确;

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列车应该向西运动,没有可能。

故D错误。

★考点三:

速度公式的理解及计算

14.(2019•烟台)图所示的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  ,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

物理学上采取  (填”观众”或“裁判员”)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答案】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观众

【解析】如图所示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

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短,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

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比较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

物理学中采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5.(2019•株洲)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

在某次训练中,以每

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训练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  )

赛段

时间/s

24.47

27.11

27.25

26.60

A.一B.二C.三D.四

【答案】A

【解析】由题知,每个赛段长度相同,即路程相同,用时少的赛段速度快,由表可知,在第1赛段用时最少,所以孙杨在第1个赛段运动最快;

16.(2019•无锡)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后两人相距120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

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答案】A

【解析】A、以小明为参照物,1min=60s后两人距离120m,所以小红的速度是v=

=2m/s。

故A正确;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1min=60s行走

=60m,所以其速度是1m/s。

故B错误;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小红是运动的。

故C错误;

D、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

故D错误。

17.(2019•扬州)淮扬镇高铁过江通道“五峰山公铁大桥”建成后,扬州将进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大桥主跨长为1120m,一列280m长的高铁匀速通过大桥主跨的时间为70s,则高铁的速度为  m/s,若以高铁为参照物,大桥是  的。

【答案】20;运动

【解析】

(1)高铁通过大桥行驶的距离:

s=L桥+L车=1120m+280m=1400m

则高铁的速度为:

v=

=20m/s;

(2)若以高铁为参照物,大桥与高铁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大桥是运动的。

18.(2019•咸宁)如图所示是成宁翠竹岭隧道及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

从标志牌上可以看出,隧道长  km,通过隧道速度不能超过60km/h。

从单位换算的角度可知60km/h=  km/min,如果不违反交通规则,汽车至少需要  s通过隧道。

【答案】0.585;1;35.1

【解析】

(1)由交通标志牌可知,隧道长s=585m=0.585km,

车速不得超过60km/h=

=1km/min;

(2)最快速度v=60km/h,

由v=

得汽车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最短时间:

t=

=0.585min=35.1s,

如果不违反交通规则,汽车至少需要35.1s。

19.(2019•泰州)如图为小明用手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跑步的数据截图。

分析该图可知:

他本次跑步时间为  min,通过的路程为  km,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为  m。

【答案】15;2.025;0.9

【解析】由数据截图可知,跑步步数为2250步,步频为150步/min,

跑步时间:

t=

=15min=0.25h,

由v=

得跑步距离:

s=vt=8.10km/h×0.25h=2.025km=2025m,

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

L=

=0.9m。

20.(2019•株洲)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

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A.不应超过10minB.不应超过6min

C.不应短于10minD.不应短于6min

【答案】C

【解析】由警示牌知,最大车速v=120km/h,s=20km,

由v=

得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最短时间:

t=

h=

×60min=10min,

不应短于10min。

21.(2019•杭州)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v甲船=v乙船=30km/h,

甲船逆流而行,乙船顺流而行,木桶自由漂浮,

则甲船的实际速度v甲实=v甲船﹣v水=30km/h﹣5km/h=25km/h,

乙船的实际速度v乙实=v乙船+v水=30km/h+5km/h=35km/h,

木桶的速度v木桶=v水=5km/h,

根据v=

可得,甲船、乙船和木桶1h通过的距离分别为:

s甲船=v甲实t=25km/h×1h=25km,s乙船=v乙实t=35km/h×1h=35km,s木桶=v木桶t=5km/h×1h=5km,

所以,1小时后甲、乙船离木桶的距离分别为:

s甲船′=s甲船+s木桶=25km+5km=30km,s乙船′=s乙船﹣s木桶=35km﹣5km=30km。

22.(2019•云南)图象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

如图是小华同学描绘的两个物体运动路程﹣时间图象。

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前4s内运动的路程是  ;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

【答案】0;10m/s

【解析】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前4s内运动的路程不随时间变化,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即运动的路程为0;

物体乙在0﹣2s内通过路程:

s=s2﹣s1=20m﹣0m=20m,

则乙的速度v=

=10m/s,

23.(2019•宿迁)甲、乙两同学在同一直道上,从同一出发点相同方向跑步锻炼,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他们跑步时,速度较快的是  同学,相遇时距离出发点  m。

【答案】乙;200

【解析】由图象知,甲在120s内运动200m,即相遇点距离出发点200m,而乙在120s﹣60s=60s内运动了200m,通过的路程相同,乙用的时间少,由v=

可知乙的速度较快。

从图象可知,他们相遇时距离出发点距离200m

24.(2019•大庆)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

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两队所走距离相等

B.t1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得快

C.t1时刻甲队超过乙队

D.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

【答案】D

【解析】AC.由图象可知,0~t1时间内,甲队龙舟的平均速度小于乙队龙舟的平均速度,

由v=

的变形式s=vt可知,甲队龙舟所走的距离小于乙队龙舟走过的距离,

所以,t1时刻甲队不可能超过乙队,故AC错误;

BD.由图象可知,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两队运动的快慢相同,故B错误、D正确。

25.(2019•湖州)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

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答案】D

【解析】A、s﹣t图象中两线相交表示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题中没有说明运动方向,则t=5s时不一定能相遇。

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等于乙。

故B错误;

C、s﹣t图象仅描述直线运动,甲物体的运动图象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由图象看出甲物体的图象是一条曲线,表示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考点四: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26.(2019•乐山)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  )

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

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D.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

【答案】C

【解析】A、在0~2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0m,则速度为:

v1=

=2m/s,此过程中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30~40s内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30~4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80m﹣40m=40m,其速度为v2=

=4m/s。

所以,物体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小;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物体在20~30s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在40s内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整个4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80m,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2m/s,故C正确;

D、由图象知,物体20~30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物体的速度为0,故D错误;

27.(2019•益阳)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在第一个10s内以10m/s做匀速运动

B.在第二个10s内速度大小不变

C.在第三个10s内前进了300m

D.在前30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答案】A

【解析】由图象可知,

A、在第一个10s内汽车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v1=

=10m/s,故A正确;

B、在第二个10s内汽车的s﹣t图象是一条曲线,表示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在第三个10s内汽车的s﹣t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说明汽车静止,故C错误;

D、在前3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v=

=10m/s,故D错误。

28.(2019•淮安)如图所示。

小车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

数字钟显示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从起点到终点通过的总路程是  cm,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cm/s。

【答案】4.50;0.90

【解析】小车运动的距离:

s=8.50cm﹣4.00cm=4.50cm,小车运动的时间t=10:

6:

7﹣10:

6:

2=5s,小车的运动速度v=

=0.90cm/s。

29.(2019•连云港)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

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  cm,平均速度为  m/s。

【答案】7.50;0.15

【解析】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7.50cm;

根据题意和图示可得,物体在AB段运动的时间t=0.1s×5=0.5s;

则平均速度为:

v=

=15cm/s=0.15m/s;

30.(2019•攀枝花)西成高速铁路运营标志着我国华北地区至西南地区又增加一条大能力、高密度的旅客运输主通道。

G2204是从成都东开往郑州东的一趟高速列车,其部分运行时刻表如下。

G2204从成都东开往西安北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km/h,这个速度比以48m/s飞行的雨燕速度  (填“大”或“小”)。

站序

站名

到时

发时

时长

里程/km

1

成都东

﹣﹣

08:

08

﹣﹣

0

2

青北江东

08:

22

08:

25

3分钟

32

7

汉中

10:

45

10:

48

3分钟

416

8

西安北

12:

01

12:

10

9分钟

658

【答案】168.7;小

【解析】

(1)由可运行时刻表知,列车G2204从成都东开往西安北所用时间:

t=12:

01﹣08:

08=3h53min≈3.9h,路程s=658km,

则G2204从成都东开往西安北的平均速度:

v=

≈168.7km/h;

(2)雨燕速度:

48m/s=48×3.6km/h=172.8km/h>168.7km/h,

故雨燕的速度大,高速列车速度小。

★考点五:

测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31.(2019•广西)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1所示,小球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小球受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CD段的路程为  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  VBC(选填“>”“<”或“=”)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经过某点时的速度(m/s)

SAB=0.3m

tAB=0.5s

VAB=0.6m/s

VB=1.2m/s

SBC=0.9m

tBC=0.5s

VBC=

VC=2.4m/s

SCD=

tCD=0.5s

VCD=3m/s

VD=3.6m/s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v-t图象,如图2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时的速度为  m/s。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B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AB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v2(选填“>”“<”或“=”)

【答案】

(1)加速;不平衡;

(2)1.8;1.5;<;(3)4.8;(4)>

【解析】

(1)由图1知,小球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小球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2)由表中数据可得,BC段的平均速度:

vBC=

=1.8m/s;

由表中数据可得:

sCD=vCDtCD=3m/s×0.5s=1.5m;

vAB=0.6m/s<vBC。

(3)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知,小球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匀加速运动),小球1s时的速度为2.4m/s,则经过2s小球的速度为4.8m/s。

(4)小球从A静止滑下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匀加速运动),所以小球经过前一半时间速度小于后一半时间的速度,所以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小于

AB,如图所示:

小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快,所以v1>v2。

32.(2019•丹东)小明同学利用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时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小车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的路程如图所示,并测得小车在这段路程内运动的时间为2s,则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3)实验过程中,由于小车的运动时间较短,不便于计时,可以通过使斜面的倾斜程度变  (填“陡”或“缓”)的方式,改变小车的运动时间,达到便于测量时间的目的。

(4)完成上述实验后,他在斜面底端放置了一个小木块,想继续探究小车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他应将同一小车从斜面  (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由静止释放,可以通过观察小木块  得到结论;若再探究小车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他应将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  (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由静止释放,目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