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6459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docx

简答练习及答案评价师3

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简答练习题及答案

1.简述间接采集信息可以通过的途径。

答案:

间接采集信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完成:

⑴被评价单位提供,评价机构通过问讯笔录、复印、借阅等方法采集;

⑵评价单位从以往评价信息积累中查找采集;

⑶从设计文件中查找采集;

⑷从图书馆、情报所、资料室的文献中查找采集;

⑸从互联网中查找采集;

⑹从法定检测机构对被评价单位检测、检验、标定的报告中采集;

⑺从专家论证报告、以往评价报告、相关审批审核意见,相关证书或证明中采集;

⑻从以往类似事故案例中采集。

2.简述安全评价信息的采集方法。

答案:

安全评价信息的采集方法可分为直接采集法和间接采集法。

⑴直接采集法

直接采集法,一般采用“问、听、看、测、记”的方式,它们不是独立的而是连贯的、有序的,每项内容都可以使用一遍或多遍。

①问。

以检查计划和检查表为主线,逐项询问,可作适当延伸。

②听。

认真听取企业人员对检查项目的介绍,当介绍偏离主题时可作适当引导。

③看。

定性检查,在“问”“听”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观察、核实。

④测。

定量检查,可用测量、现场检测、采样分析等手段获取数据。

⑤记。

对检查获得的信息或证据,可用文字、复印、照片、录音、录像等方法记录。

检查前一般应制订检查计划,根据检查内容制作检查表,并在检查时按实际工况调整。

其中,“测”可分为测量和理化试验:

A.测量,一般采用现场便携式仪器或工具,对特定指标(例如电流强度、噪声、距离、浓度、照度、辐射剂量等)进行测量并记录。

B.理化试验,一般使用采样工具或介质,在生产系统中采集特定物质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理化试验,得出对应指标的量值结果。

⑵间接采集法

对于安全评价来说,间接采集的信息一般均属过去时间和空间的信息,是否可以在当前评价中使用,要有信息“适用性”的判断。

间接采集信息可以通过的途径包括:

①被评价单位提供,评价机构通过讯问笔录、复印、借阅等方法采集;

②评价单位从以往评价信息积累中查找采集;

③从设计文件(可行性烟酒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中查找采集;

④从图书馆、情报所、资料室的文献中查找采集;

⑤从互联网中查找采集;

⑥从法定检测检验机构对被评价单位(或相类似单位)检测、检验、标定的报告中采集;

⑦从专家论证报告、以往评价报告、相关审批审核意见、相关证书或证明中采集;

⑧从以往类似事故案例中采集。

3.简述信息采集程序的内容。

答案:

信息采集的内容包括:

⑴提出信息需求;

⑵进行信息分类;

⑶确认信息内容;

⑷涉及信息签订保密条款;

⑸信息的直接采集;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直接采集信息。

①直接采集信息的准备工作;

②在被评价单位的配合下,尽量采集有代表性的信息;

③信息记录、整理,对出现矛盾的信息要分析原因,最好重新采集;

④直接信息确认并存档。

⑹信息的间接采集;

对没有直接采集条件的信息需求,可进行信息的间接采集。

①采集被评价单位提供的间接信息;

②采集资料文献中查到的信息要标注出处;

③采集法定检测检验机构提供的信息,要注意时效和检测检验当时的条件;

④采集类比单位信息,要注意类比单位与被评价单位的相似程度;

⑤进行信息分类,判断间接采集的信息对当前评价的适用性,并注明原因;

⑥间接信息确认并存档。

⑺信息更新;

⑻信息采集结束。

4.简述安全评价基础资料信息的概念。

答案:

安全评价基础资料信息是指与项目安全性和安全评价相关的信息,是被评价对象的信息,依据这些信息才能进行安全评价,将这些信息与法律、法规相对比,是安全评价的核心工作。

对于被评价项目主体来说,生产经营活动的系统中存在着物质流、能量流和管理流,并通过信息流反映出来,物质流、能量流、管理流和信息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同一个生产系统内相互依存的,安全评价是对整个系统安全性的评价,因此,安全评价信息是物质流、能量流、管理流和信息流在安全方面的综合。

5.简述安全评价基础资料信息的具体内容。

答案:

安全评价基础资料信息的具体内容,由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决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⑴法规标准;

⑵安全管理及工程技术资料;

⑶企业编写的资料;

⑷专项检测、检验或取证资料。

6.简述安全评价基础资料信息的一般内容。

答案:

安全评价基础资料信息的一般内容随所需要评价生产系统的不同而变化。

安全评价基础资料信息的一般内容是:

评价对象生产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管理流通过信息流发出的在安全方面信息的综合。

⑴物质流通过信息反映的安全评价信息;

⑵能量流通过信息反映的安全评价信息;

⑶管理流通过信息反映的安全评价信息。

7.简要说明事故案例在安全评价中的作用。

答案:

在安全评价中进行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不是为了事故处理,不是为了判断事故责任。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在安全评价中的作用是将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作为信息,用于安全评价项目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找到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

是用以前事故血的教训来警示当前,避免犯同类错误。

8.简述事故分析的技术方法。

答案:

事故分析的技术方法包括:

⑴事故树分析法。

事故树分析法又称逻辑分析法,是对事故进行分析和预测的一种方法。

事故树分析法是对既定的生产系统或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事故条件及可能导致的灾害后果,按工艺流程、先后次序和因果关系绘成事故方框图,即表示导致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⑵事件树分析法。

事件树分析法(EventTreeAnlysis,略语为ETA)是一种归纳逻辑图,是决策树(DecisinTree)在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它从事件的起始状态出发,按一定的顺序逐项分析系统构成要素的状态(成功或失败),并将要素的状态与系统的状态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以查明系统的最后输出状态,从而展示事故的原因和发生条件。

9.简述安全评价项目所需法律、法规信息采集的程序。

答案:

安全评价项目所需法律、法规信息要从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着手,先采集普遍适用于评价项目的法律、法规信息,再采集评价项目特殊性的法律、法规信息。

具体的采集程序为:

⑴采集普遍适用的法律信息;

⑵采集普遍适用的法规和部门规章信息;

⑶采集特殊适用的法律信息;

⑷采集特殊适用的法规和部门规章信息;

⑸采集相关标准。

10.简述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中属于“物质”的直接原因。

答案:

“物质”的直接原因是指机械、物质或环境方面不安全状态的原因,主要包括:

⑴安全防护装置——防护、保险、联锁、信号等装置缺少或有缺陷;

⑵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⑶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11.简述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中属于“管理”的间接原因。

答案:

“管理”的间接原因是指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直接原因的原因,主要包括:

⑴没有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

⑵劳动组织不合理;

⑶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⑷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⑸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知识;

⑹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⑺生产环境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影响员工的生产活动。

12.简述矿山实行安全生产条件合格证制度的条件。

答案:

矿山实行安全生产条件合格证制度,要求:

⑴每个矿山必须具备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并且一矿一证。

⑵负责人必须经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培训考核,持有《非某矿山矿长安全技术业务资格证》。

⑶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各工种的岗位操作规程。

⑷必须配备与本企业生产相适应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经培训考核合格。

⑸职工应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资格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⑹必须要有资质设计单位的正规设计,有能反映本企业生产情况并能指导生产的图纸、作业规程等技术资料,并执行开采不同矿种的矿山安全规程、规定和行业技术规范。

⑺应严格按国土资源部门批准的开采范围进行正当开采活动。

⑻必须具备法律、法规规定和要求得其他保障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的设施和条件。

13.简要说明现场询问观察法。

答案:

现场询问观察法,一般包括:

⑴按部门调查。

按部门调查也称按“块”调查,是以企业部门(车间)为中心进行调查的方式。

⑵按过程调查。

按过程调查也称按“条”调查,是以过程为中心进行调查的方式。

⑶顺向追踪。

顺向追踪也称“归纳”式调查,是顺序调查的方式,从安全管理理念、安全管理制度等文件查到安全管理措施、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实际控制。

⑷逆向追溯。

逆向追溯也称“演绎”式调查,是逆向调查的方式,先假设事故发生,从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实际控制、安全管理措施等查到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理念等文件。

14.简述德尔菲法调查的步骤。

答案:

德尔菲法调查的步骤包括:

⑴组成调查工作组。

调查工作组成员应对德尔菲法的实质和方法有正确的理解,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统计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调查工作组的任务是组织整个调查分析工作。

⑵选择专家。

德尔菲法是根据专家们的主观判断,对评价项目提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因此,选择理想的专家是用德尔菲法进行预测的一项重要工作。

按照统计学对样本数的要求,专家人数一般不少于20人。

⑶调查表设计和组织调查。

调查工作组向专家们索取信息时采取向专家们函寄调查表的方式。

因此,调查表是进行德尔菲法预测的主要手段,调查表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调查的效果。

德尔菲法预测的调查表设计原则是所提问要明确,回答方式应简练,便于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处理。

调查表中应有供专家阐明有关意见的栏目。

15.建设德尔菲法的优缺点。

答案:

⑴德尔菲法的优点。

简单易行,用途广泛,费用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预测结果。

在缺乏足够资料的领域中,例如对某些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问题的预测,对某些无先例事件和突发事件的预测等,数学模型往往无能为力,只能使用德尔菲法这一专家预测方法。

⑵德尔菲法的缺点。

调查建立在专家主观判断的基础之上,因此,专家的学识、兴趣和心理状态对调查结果影响较大,从而使预测结论不够稳定。

采用函询方式调查,客观上使调查组与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受到一定限制,可能会影响预测进度与调查结论的准确性。

16.简述为了调类比结果的可信度,选择类比对象时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

为了igao类比结果的可信度,选择类比对象时应尽量满足以下条件:

⑴类比对象之间共有或共缺的属性越多,类比结果的可信度越高。

⑵类比对象之间共有或共缺的属性越本质,类比结果的可信度越高。

⑶类比对象之间共有或共缺的属性与要进行类比的属性之间有必然联系且越本质,类比结果的可信度越高。

17.简述选取同类项目现场进行类比调查的内容。

答案:

选取同类项目现场进行类比调查的内容包括:

⑴选择类比对象。

⑵采集类比对象的信息。

⑶分析类比对象的信息。

⑷提出补充安全对策措施。

18.简述防火设施检查应遵循的思路。

答案:

评价项目的防火设施检查,要注意“消”和“防”两层含义,“消”就是发生火灾时必须采取可靠的灭火措施;“防”就是预先采取防止火灾发生的措施。

“防”、“消”结合,先“防”后“消”,防火设施检查也要遵循这一思路:

⑴按易燃物质的不同等级提出建筑物不同的耐火等级要求。

⑵为了控制火灾的火势量,提出建筑物的面积要求。

⑶为了控制火灾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提出对与相邻建筑物的间距要求。

⑷为了便于人员在发生火灾后逃生,提出设置建筑物必要的逃生通道。

⑸为了解决初始火灾的灭火,提出必须配备的灭火设施。

19.简述环境空间防爆的意义。

答案:

环境空间防爆有三层意义:

⑴预防事故的设施:

防止物料组分从设备向外泄漏,泄漏报警,防止积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控制各种点火源。

⑵控制事故的设施:

轻质层面、泄压面积、防爆墙、蒸气幕、水幕等。

⑶降低损失的设施:

泡沫灭火设施、惰性气体灭火设施、蒸气灭火设施、高压水枪和水炮、消防车等。

20.简述控制参数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

为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需控制一些工艺参数,在检查这些参数的监控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⑴控制参数的完整性。

⑵控制参数的有效性。

⑶控制参数的合理性。

⑷参数控制方式选择的合理性。

⑸参数控制与工艺过程的匹配性。

21.简述现场勘查勘察中数据整理和加工的形式。

答案:

数据整理和加工有三种基本形式:

⑴按一定要求将原始数据进行分组,做出各种统计表及统计图。

⑵将原始数据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从而由原始数列得到递增数列。

⑶按照统计推断的要求将原始数据归纳为一个或几个数字特征。

22.简述为保证监控参数的正确获取应检查的内容。

答案:

为保证监控参数的正确获取,应检查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⑴监控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⑵监控设备的维护记录。

⑶保证监控设备运行的辅助设施,如后背电源、防雷电设施等。

23.简述监控系统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检查应检查的内容。

答案:

监控系统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检查,应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⑴监控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记录。

⑵操作规程的规定。

⑶设备和人员的管理制度检查。

⑷开停机操作规程和日常生产记录。

⑸监控系统应急救援预案。

24.简述危险和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

答案:

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是危险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

能量、有害物质失控则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含缺陷)、人员失误和管理缺陷三个方面。

⑴设备故障(含缺陷)

故障是指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

⑵人员失误

然远失误泛指不安全行为(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所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

⑶管理缺陷

为保证及时、有效地实现既定的安全目标,安全管理是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是预防故障和人员失误发生的有效手段,因此,管理缺陷是影响失控发生的重要因素。

25.简述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内容。

答案: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内容主要包括:

⑴易燃易爆性物质。

⑵自然性物质。

⑶有毒性质。

⑷腐蚀性物质。

⑸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6.简述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内容。

答案: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内容主要包括:

⑴致病微生物。

⑵传染病媒介物。

⑶致害动物。

⑷致害植物。

⑸其他生物性危害和有害因素。

27.简述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内容。

答案:

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主要内容包括:

⑴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⑵健康状况异常。

⑶从事禁忌作业。

⑷心里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⑸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⑹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8.简述行为类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内容。

答案: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主要内容包括:

⑴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⑵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

⑶监护失误。

⑷其他错误。

⑸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9.简述爆炸性粉尘危险性的主要表现及爆炸性粉尘爆炸的条件。

答案:

⑴爆炸性粉尘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为,与气体爆炸相比,其燃烧速度和爆炸压力均较低,但因其燃烧时间长、产生能量大,所以破坏力和损害程度大。

爆炸时粒子一边燃烧一边飞散,可使可燃物局部严重炭化,造成人员严重烧伤。

在最初的局部爆炸发生之后,会扬起周围的粉尘,继而引起二次爆炸、三次爆炸,进一步扩大伤害。

与气体爆炸相比,易于造成不完全燃烧,从而使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⑵爆炸性粉尘爆炸的条件为:

①可燃性和微粉状态;

②在空气中(或助燃气体)搅拌,悬浮式流动;

③达到爆炸极限;

④存在点火源。

30.简述爆炸品的危险特性。

答案:

爆炸品的危险性包括:

⑴敏感易爆性。

⑵遇热危险性。

⑶机械作用危险性。

⑷静电火花危险。

⑸火灾危险。

⑹毒害性。

31.简述易燃液体的分类及危险特性。

答案:

⑴易燃液体的分类:

①根据易燃液体的储运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其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

闪点<28℃;

乙类:

28℃≤闪点<60℃;

丙类:

闪点≥60℃。

②根据易燃液体闪点的高低,依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将易燃液体分为下列三类:

第1类:

低闪点液体,闪点<-18℃;

第2类:

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

第3类:

高闪点液体,闪点≥23℃。

⑵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

①易燃性;

②易产生静电;

③℃流动扩散性。

32.简述整装易燃液体运输危险辨识的内同。

答案:

整装易燃液体运输危险辨识的内容主要包括:

⑴整装易燃液体运输的辨识主要包括以下4类:

装卸作业中的危险辨识;

公路运输中的危险辨识;

铁路运输中的危险辨识;

水路运输中的危险辨识。

⑵整装易燃液体水路运输危险的辨识主要应从装载量、配装位置、桶与桶之间、桶与舱板和舱壁之间的安全要求方面进行辨识。

33.简述散装易燃液体运输危险辨识的内容。

答案:

散装易燃液体运输危险辨识

⑴公路运输辨识

⑵铁路运输辨识.

⑶水路运输的危险辨识

⑷管道运输的危险辨识

34.简述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

答案:

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主要包括:

⑴燃点低

⑵与氧化剂作用易燃易爆

⑶与强酸作用易燃易爆

⑷受摩擦、撞击易燃

⑸本身或其燃烧产物有毒

⑹阴燃性。

35.简述遇湿易燃物品的危险特性。

答案:

遇湿易燃物品的危险特性主要包括:

⑴活泼金属及合金类、金属氢化物类、硼氢化物类、金属粉末类的物品遇湿反应剧烈,释放出H2燃烧爆炸

⑵金属碳化物类、有机金属化合物类如K4C、Na4、Ca2C、Al4C3等遇湿会释放出C2H2、等极易着火爆炸的物质。

⑶金属磷化物与水作用会生成易燃、易爆、有毒的PH3

⑷金属硫化物遇湿会生成有毒的、可燃的H2S气体

⑸生石灰、无水氯化铝、过氧化钠、苛性钠、发烟硫酸、氯磺酸、三氯化磷等遇水会放出大量热,会将邻近可燃物引燃。

36.简述危险和有害因素便是的原则

答案:

危险和有害因素便是的原则包括:

⑴科学性原则

⑵系统性原则

⑶全面性原则

⑷预测性原则

37.简述监控化学品的分类

答案:

监控化学品可分为:

⑴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

⑵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前体的化学品

⑶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主要原料的化学品

⑷除炸药和纯碳氢化合物外的特定有机化学品

38.对于一般的工艺过程,进行工艺过程的危险和有害性辨识可参照的原则

答案:

对于一般的工艺过程,可以按一下原则进行工艺过程的危险和有害性辨识:

⑴能使危险物的良好防护状态遭到破坏或者损坏的工艺

⑵工艺过程参数难以严格控制并可能引发事故的工艺

⑶工艺过程参数与环境参数具有很大差异,系统内部或者系统与环境之间在能量的控制方面处于严重不平衡状态的工艺

⑷一旦脱离防护状态后的危险物会引起或极易引起大量积聚的工艺和生产环境

⑸有产生电气火花、静电危险性或其他明火作业的工艺,或有炽热物、高温熔融物的危险工艺或生产环境

⑹能使设备可靠性降低的工艺过程,如低温、高温、振动和循环负荷疲劳影响等

⑺由于工艺布置不合理较易引发事故的工艺

⑻在危险物生产过程中有强烈机械作用影响的工艺

⑼容易产生混合危险的工艺或者有使危险物出现配伍禁忌可能性的工艺

⑽其他危险工艺

39.简述进行物质的危险和有害性辨识与分析时,应考虑的方面

答案:

进行物质的危险和有害性辨识与分析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⑴危险物料。

危险物料主要包括原料、中间产品、产品、废物、事故反应产品、燃烧产品等。

⑵物料的性质。

⑶危险物料可能导致的危险性。

40.简述毒害品的危险特性

答案:

毒害品的危险特性主要有:

⑴氧化性

⑵遇水、遇酸分解性

⑶遇高热、明火、撞击会发生燃烧爆炸

⑷闪点低、易燃

⑸遇氧化剂发生燃烧爆炸。

41.简述在厂址选择中,不得选为厂址的地段和地区

答案:

不得选为厂址的地段和地区包括:

⑴发震断层和设防烈度高于九度的地震区

⑵有泥石流、滑坡、流沙、溶洞等直接危害的地段

⑶采矿陷落(错动)区界限内

⑷爆破危险范围内

⑸坝或堤溃决后可能淹没的地区

⑹重要的供水水源卫生保护区

⑺国家规定的风景区及森林和自然保护区

⑻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

⑼对飞机起落、电台通信、电视转播、雷达导航和重要的天文、气象、地震观察,以及军事设施等规定有影响的范围内

⑽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黄土、高压缩性的饱和黄土和Ⅲ级膨胀土等工程地质恶劣地区

⑾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

42.根据《安全预评价导则》的要求,简述安全预评价对象的评价单元划分的方法

答案:

安全预评价的评价单元,由其“预测性评价”性质所决定。

安全预评价的评价单元可按以下内容划分:

⑴在总图布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施、设备、装备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⑵可按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物流管理划分单元

⑶在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⑷其他安全对策措施

43.根据《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的要求,简述安全验收评价的评价单元划分的方法

答案:

安全验收评价的评价单元,由其“符合性评价”的性质所决定。

安全验收评价的评价单元可按以下内容划分:

⑴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符合性

⑵设备、设施、装备及工艺方面的安全性

⑶物料、产品的安全性能

⑷公用工程、辅助设施的配套性

⑸周边环境适应性和应急救援的有效性

⑹人员管理和安全培训方面的充分性等。

44.简述划分评价单元的作用

答案:

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评价单元进行评价,不仅可以简化评价工作、减少评价工作量、避免遗漏,而且由于能够得出各评价单元危险性的比较概念,避免了以最危险单元的危险性来表征整个系统的危险性、夸大整个系统的危险性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降低了采取对策措施的安全投资费用。

45.简述划分评价单元基本的方法

答案:

对于不同的评价单元,可根据评价的需要和单元特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最基础的方法有:

⑴以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类别划分评价单元

⑵以装置特征和物质特性划分评价单元

⑶根据评价方法的有关规定划分评价单元等。

46.简述安全评价方法常用的分类方法。

答案:

安全评价方法常用的分类方法有:

⑴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

⑵按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分类

⑶按评价所针对的对象分类

⑷按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分类。

47.简述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原则。

答案:

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原则包括:

⑴充分性原则

⑵适应性原则

⑶系统性原则

⑷针对性原则

⑸合理性原则。

48.简述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的步骤

答案:

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的步骤包括:

⑴分析被评价系统

⑵收集安全评价方法

⑶分析安全评价方法

⑷明确被评价系统能够提供的基础数据和资料

⑸确定安全评价方法。

49.简述确定安全评价方法的准则

答案:

确定安全评价方法的准则包括:

⑴确定动机

⑵确定结果类型

⑶辨识结果类型

⑷确定问题的特点

⑸考虑所觉察危险和经验

⑹考虑资源和选择

⑺选择技术。

50.简述确定安全评价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

选择安全评价方法时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包括:

⑴充分考虑被评价系统的特点

⑵评价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的最终结果

⑶评价资料的占有情况

⑷安全评价师的素质。

51.预先危险性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

答案: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⑴大体识别系统存在的主要危险

⑵找出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