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活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6462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健康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健康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健康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健康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健康活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健康活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健康活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健康活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健康活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健康活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健康活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活动.docx

《健康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活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健康活动.docx

健康活动

小班生活活动我爱洗澡

一、活动目标:

1、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肢体,感受洗澡后的快感。

2、产生喜欢洗澡的情绪。

活动准备:

1、《我爱洗澡》音乐,幻灯片。

2、布娃娃一个,脸盆(替代浴缸)一个,香皂一块,毛巾一块。

活动过程:

1、娃娃洗澡,引起幼儿兴趣。

⑴出示布娃娃。

布娃娃伤心地说:

“小朋友们每天都和我玩,把我弄得很脏。

现在我是个脏娃娃了,没有人和我玩了!

”“布娃娃你别哭,我们来帮助你吧!

”⑵教师扮演妈妈,给娃娃洗澡。

哗啦啦,哗啦啦,水龙头快活地唱起歌。

妈妈说:

“宝宝,宝宝,该洗澡了!

”妈妈把宝宝放进浴缸里,先洗干净头发,然后洗身体。

搓上香皂“嚓嚓,嚓嚓嚓。

搓搓脖子搓搓背,滑溜溜的泡泡满身跑。

嚓嚓,嚓嚓。

搓搓胳膊搓搓脚,亮晶晶的泡泡满屋飞。

宝宝乐得哈哈笑。

”2、大家来洗澡。

⑴娃娃是怎样洗澡的?

请幼儿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

⑵娃娃洗澡都用到了什么东西?

我们洗澡的时候都用到了哪些东西,用来干什么?

(看图片洗澡用品)⑶在前奏部分教师边喊:

“宝宝们,洗澡啦—”,边做拧水龙头的动作,然后给每个幼儿“抹香皂”,带领幼儿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扭动。

⑷请幼儿跟着音乐来洗澡,教师观察幼儿的舞动情况,及时表扬表现得逼真、有趣的幼儿。

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

3、香宝宝来了。

⑴在家里洗完澡会抹一点什么?

⑵表演结束,给幼儿“抹香粉”,教师闻一闻幼儿,欣喜地告诉幼儿“香极了”。

《冷了热了都会说》

教学目标

1、能感知身体的温度变化。

2、能知道如何向周围人说自己的感受。

3、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过程

1、一件衣服。

2、冷的图片和热的图片几张。

活动过程

1、通过交流,引出话题。

如:

亲爱的小朋友,冬天到了,小朋友们都穿的很厚,是不是感觉很暖和了,那小朋友,我也穿了衣服,那小朋友猜一猜老师暖和吗?

我们来做个游戏猜一猜,我现在走到每个小朋友们的身边,然后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来摸一摸我的手,好不好?

(幼儿作答:

好)小朋友们,游戏结束了,小朋友们都摸了摸老师的手,那能不能告诉我你们的感觉吗?

(幼儿作答:

冷,凉)小朋友们的感觉太棒了,老师是很冷,那小朋友们能不能帮帮老师,让老师身体暖和呢?

(幼儿讨论作答:

穿衣服)。

2、出示衣服,然后穿身上,引起幼儿的感受。

如:

好,小朋友们告诉老师穿衣服,那好,我就加件衣服,我穿好了,小朋友们认为老师还冷吗?

(幼儿作答:

不冷)的确加件不怕冷的大衣是暖和了,那好,我现在不怕冷了,我要出去跑步咯。

3、教室演示在教室里来回跑步。

4、再次通过提问和小朋友们的互动,让幼儿感受老师身体的变化。

如:

亲爱的小朋友们,我已经跑了几圈,那我让小朋友感觉一下我现在的身体是怎么样的?

依然是那个游戏,游戏结束,哎哟,小朋友们是什么感觉呢?

(幼儿作答:

热了)哦,刚才老师很冷,然后穿了件衣服,之后我又跑步,我又热了,那小朋友们,老师热了怎么办呢?

(幼儿作答:

脱衣服)

5、教师小结:

哦,原来冷的时候是多穿点衣服,热的时候就减掉衣服,小朋友们教老师的方法真好,老师现在知道解决冷热的方法了,那还有一些小朋友不知道,你们也来帮一帮他们吧!

6、出示冷和热的图片,引导幼儿解决方法,并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7、教师总结:

在家,当小朋友感觉自己很热的时候要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而在学校,要及时告诉自己的老师,请求帮忙,千万不要让自己满头大汗,以免受惊,生病,也不要穿太少的衣服,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锻炼是少不了的,我希望小朋友们多多参加晨练,跑步等活动,也希望小朋友们三餐要吃好哦,确保营养跟上,还有不要挑食,多吃点蔬菜、水果,冬天冷,水果要用热水烫一下,以免受凉拉肚子,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8、引导幼儿练习表达自己的感受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

《干净的水果真好吃》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秋天的水果,知道水果有营养,对身体有好处。

  2.通过故事,知道吃水果前要注意卫生。

  材料提供:

  1、玩具小猴、神秘袋一个(里面放石榴、苹果、香蕉、桃子、橘子各一个)

  2、课件、电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师:

秋天到了,水果都成熟了,宝宝们爱吃水果吗?

你们都吃过哪些水果啊?

  宝宝:

石榴、苹果、香蕉、桃子、橘子……

  2、教师小结:

你们吃过这么多水果,水果香香甜甜真好吃啊!

  二、摸水果游戏,知道水果有营养。

  1、(出示小猴和神秘袋)师:

百果园里有许多果树,那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可多啦!

小猴尼尼最爱吃水果了,这不,他采了些水果,都藏在袋子里了,我们来猜猜它都采了哪些好吃的水果呢?

  

(1)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摸一摸,并猜是什么水果.

  师:

请你来摸一摸,这个水果是什么形状的?

摸上去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

你猜猜是什么水果?

(拿出来看看)这个水果你吃过吗?

该怎么吃?

是什么味道的?

  

(2)再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摸,说出形状、颜色让其他人猜。

  师:

请你来偷偷看一看,这个是什么水果?

但不能直接说出来哦。

我们让其他宝宝来猜猜,你把看到的水果的形状、颜色都告诉他们。

(引导幼儿说说,让其他宝宝猜。

  猜出后的同时并说说各种水果的味道、吃法和营养价值。

  (3)再请幼儿来摸摸猜猜

  2、教师小结:

每一种水果都有不同的吃法,有的水果是剥皮吃的,有的是连皮吃的有的子也可以吃的。

吃水果对我们身体有好处,它能够帮助我们补充各种营养,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三、讲述故事,了解吃水果要讲卫生。

  1、引出故事:

小猴尼尼也和小朋友一样很喜欢吃水果,可是今天不知道怎么了,他去了哪里?

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边放课件边讲故事《干净的水果真好吃》。

  

(1)老师:

小猴尼尼去了哪里?

怎么会去医院?

  宝宝:

生病了,去看病。

  老师:

它肚子疼,为什么会肚子疼呢?

  宝宝:

感冒、吃坏了、不舒服了……

  

(2)师:

尼尼刚才告诉我说它刚才吃了水果就肚子疼起来了。

可是吃水果怎么会肚子疼呢?

  (观看小猴吃桃子手脏的图片)你有没有发现哪里不对啊?

看看它吃水果的手上有什么?

  宝宝:

手还没洗就吃了,也不卫生。

  小结:

手上有很多的细菌,不洗手吃东西,会把细菌吃到肚子里,引起肠胃炎。

就得去医院了。

  (3)(观看水果脏就吃的图片)再看看小猴尼尼吃的水果有什么问题?

  老师:

水果上有什么?

  宝宝:

水果上有脏东西。

水果也没洗就吃了,不卫生。

  小结:

水果外面有很多农药,需要洗掉。

(没有农药就会有很多的小虫把水果吃掉)特别是连皮吃的水果还可以用盐水来泡一泡,这样会更干净。

  四、师生总结

  1、小猴尼尼因为吃水果不讲卫生,所以就肚子疼生病了。

我们一起来告诉它以后吃水果时应该注意什么吧。

(师生一起总结)

  2、小朋友以后也要注意,可不能像尼尼一样不讲卫生罗!

马上我们就要来吃水果了,阿姨已经帮我们的水果洗干净了,宝宝记得要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哦!

小班健康教案:

好玩的靠垫

声明:

中国婴幼儿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来源:

http:

//www.baby-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幼儿学习、感受动词:

抱、躺、靠、坐。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兴趣,促进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发展。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在游戏中发展幼儿合作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靠垫若干;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靠垫,激发游戏兴趣。

1、小朋友你们看(指靠垫)地毯上有什么?

2、这叫靠垫,你们想不想有一个这样的靠垫,我们脱掉鞋子,到地毯上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靠垫坐下来吧!

3、我们把靠垫压一压、捏一捏、拍一拍有什么感觉?

(软软的、很舒服的)

4、靠垫可以用来做什么?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靠、抱、躺、坐等)

二、游戏:

1、靠垫不但可以抱、靠、躺,还可以玩,你们想玩吗?

2、“走小路”:

(把靠垫一个接一个纵向摆成小路)这条小路高高低低的,谁会勇敢地走过去?

先由个别幼儿尝试走小路,接着集体练习。

3、“堆小山”:

和幼儿一起把靠垫堆成小山,鼓励幼儿勇敢地爬过去玩。

4、“推小山”:

和幼儿一起把“靠垫小山”推倒。

三、结束:

今天,我们和靠垫玩了这么多游戏,开心吗?

回家后你们把这些游戏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让他们也开心开心,好吗?

小班下学期健康活动——厨房里的叔叔阿姨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厨房的主要设备,初步了解炊事员的劳动过程。

2、让幼儿感受厨房里的叔叔阿姨的辛苦。

3、教育幼儿要热爱、尊敬他们。

重点:

让幼儿认识厨房里的主要设备,了解炊事员的劳动过程

难点:

体会厨房里叔叔阿姨的辛苦。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画面“厨房里的叔叔和阿姨”娃娃家厨房设备(刀、砧板等)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导入课堂

(让幼儿想了解厨房里面叔叔阿姨的工作)

教师:

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要吃营养的饭菜,那是谁为我们准备的这些饭菜呢?

(幼儿回答)

老师:

(厨房里的叔叔阿姨)他们都在忙着给我们做饭,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工作的。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认识厨房的各种设备,了解炊事员的劳动过程,知道叔叔阿姨工作很辛苦;教育幼儿要尊敬、热爱他们。

2、了解厨房中几种主要设备的名称、用途,知道这些东西很大、很重,使用起来很累,初步感受炊事员的辛苦。

教师:

你们认识这里的东西吗?

教师:

它们叫什么名字?

是用来干什么的?

(刀和砧板是用来切菜的,煤气灶点起火来可烧饭、烧菜,锅是用来煮饭。

烧菜、烧汤的,铲子是用来炒菜的…..)

教师:

你们在家里看过妈妈或者是奶奶煮饭吗?

教师:

他们是怎么煮饭的?

我们厨房里的叔叔阿姨啊,帮我们煮饭好辛苦。

教师:

因为我们幼儿园里有那么多的小朋友,老师,还有阿姨,都是吃那些叔叔阿姨做的饭菜,所以阿姨们要做很多很多的菜,洗很多小朋友的碗等会很辛苦。

教师:

叔叔阿姨每天除了做饭和做菜还要干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做点心、磨豆浆等)

教师:

叔叔阿姨每天要为小朋友磨豆浆、做好吃的点心;使小朋友们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工作很辛苦。

教师:

所以啊,我们小朋友要对厨房里的叔叔阿姨有礼貌,爱惜他们做的饭菜,不剩饭,不撒饭,不挑食,我们吃点心或者是吃饭的时候都要吃的干干净净的,珍惜叔叔阿姨的劳动成果。

3、请幼儿看幼儿用书画面,欣赏儿歌《炊事员》,进一步强化幼儿对厨房里叔叔阿姨的热爱之情。

教师:

那现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书里面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我们厨房里的叔叔阿姨,你们仔细听听儿歌说了些什么。

(老师朗读儿歌,幼儿进行回答。

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儿歌。

三、活动结束。

小班下学期健康活动——会变的脸

文章来源:

网络 文章作者:

佚名 2013年04月

 

-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五官的变化会产生各种表情,脸上的表情表达了人们的感情。

2、激发幼儿观察脸部变化的兴趣,体验快乐、难过等情感。

活动重点:

让幼儿知道五官的变化会产生各种表情。

活动难点:

让幼儿体验脸部变化的兴趣及情感。

活动准备:

笑、哭的表情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表情图。

1、教师:

瞧,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张表情图片,小朋友仔细看看,都是什么表情!

2、请幼儿说说图中的表情。

二、说说各种表情相应的心情。

1、出示笑的表情。

(1)教师:

你们看看,小娃娃怎么了?

(笑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请幼儿说出从脸上看出的,如眼睛、嘴巴的变化等)

(2)什么事情会让娃娃笑呢?

(3)你们会不会笑?

我们也来笑笑看,小朋友可以看看你旁边小朋友笑的时候脸上有什么变化!

小结:

当看到好笑的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开心的事情,我们都会不由的笑起来!

我们笑的时候眼睛有的会眯成一条线一样,嘴巴会往上翘呢!

2、出示哭的表情。

(1)教师:

请你们再看看这个娃娃又怎么了?

(哭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说出如眼睛、嘴巴变化)

(2)什么事情会让娃娃哭呢?

(3)你们哭过吗?

小朋友可以学着哭的样子,并看看你旁边的朋友哭的时候脸部有什么变化呢?

小结:

我们脸上的眼睛、嘴巴会变动的,我们高兴时它就变成笑的样子,生气难过的时候,它就会变成哭的样子。

笑和哭是我们人的表情。

三、教师讲述情景,让幼儿体验感受。

1、我把玩具先给小弟弟玩,小弟弟很高兴,我也很高兴,我笑了!

(幼儿笑笑)

2、在家里我自己吃饭,妈妈夸奖我,我也笑了!

3、有人把图书弄坏了,我们很生气!

4、妈妈生病了,我很难过,也很着急。

小结:

我们人的脸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情,我们也可以从别人的脸上看出他是高兴还是难过,高兴时,我们也为他高兴;难过时我们就会关心、安慰他。

同时,别人也会关心、帮助你!

效果分析:

小班健康知识活动——机灵小耳朵

文章来源:

网络 文章作者:

佚名 2013年03月

 

-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它长在头的两边,知道可以听声音。

2、发展幼儿的听说,培养幼儿的注意能力。

活动准备:

耳朵模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通过谈话引出主题)

老师:

叮铃铃,叮铃铃,刚刚是什么在响呢?

(幼儿回答)

老师:

对啦,上课啦,你们怎么知道现在上课了呢?

哦,听到打铃啦,那你们是怎么知道打铃了的呢?

(幼儿回答)

老师:

真棒,我们是用耳朵听出来的呢!

二、基本部分。

(观察了解耳朵)

老师:

我们每个人都有机灵的小耳朵,小耳朵在哪里?

有几只?

我们的耳朵是怎么样的?

我们可以用手摸一摸,捏捏自己的小耳朵和旁边的小朋友的耳朵。

老师:

我们再看看旁边小朋友的耳朵中间有什么?

(小洞洞也叫耳洞)

我们的耳朵有什么用?

(听声音)

你小声喊一声你好朋友的名字,看它灵不灵

三、小动物的耳朵

老师:

小朋友都有机灵的耳朵,而且我们的耳朵是那么漂亮,那小动物有没有漂亮又机灵的耳朵呢?

我们一起来喊小兔、小猫。

大家跟小动物打招呼吧!

老师我们都知道每种动物的耳朵长得都不太一样,它们的耳朵也很灵的呢!

四、讨论怎样保护耳朵

老师:

小朋友小动物都有机灵的耳朵,如果我们的耳朵生病了,就听不见声音了?

我们怎么样来保护我们的耳朵呢?

(幼儿回答)

老师:

人和动物都有两只机灵的小耳朵,耳朵可以让我们听见各种各样的声音,如唱歌声、说话声等等。

耳朵也是很重要的器官,我们要好好保护,不随便挖耳朵。

声音大时,人要走开或张开嘴等,让我们的耳朵更灵。

小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送豆宝宝回家

文章来源:

邮件投稿 文章作者:

林金香 2013年03月

 

-

小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送豆宝宝回家

林金香

设计意图:

小班部分幼儿对点数和颜色的区分不够熟练,与他人主动合作交流的意识不强,但是他们都喜欢户外游戏活动,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在玩中学,乐中学,把户外活动与其他领域相结合,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教学目标:

1、逐步树立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

2、进一步提高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巩固点数和辨别颜色的技能。

教学准备:

1、场地布置:

设置《送豆宝宝回家》的游戏场景;

2、材料准备:

家的模型五个,红、黄、绿、蓝种颜色的海洋球和塑料筐若干;供幼儿爬行的草地一块;拱形门两个;平衡木两条。

背景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以儿歌的形式创设情境。

老师说儿歌“胖丫丫俊妞妞,手拉手儿过沟沟,过沟沟拾豆豆,一拾拾了一兜兜。

提问:

“孩子们,儿歌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她们拾豆豆干什么呢。

幼儿回答。

今天老师也拾了很多豆豆,现在我们把拾到的豆豆送回家,回家的路上我们要穿过山洞,跨过小桥,爬过草地,然后把豆豆送回自己的家,每个豆豆的家颜色都不一样,上面都写着数字,你拿了几个豆豆就把它送到数字是几的家,比如你拿了四个豆豆就送到数字4的家中。

二、熟悉路线,进行游戏。

把幼儿分成两队,每队幼儿各拿1—5等个数的豆豆(幼儿自己选择)然后先跟着老师熟悉路线,注意钻山洞时别忘了低头,爬过草地时不能让豆豆掉落,然后送到相应的家中。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幼儿熟练游戏。

三、分组合作,接力送豆。

(播放背景音乐《斗牛士进行曲》)

每两人为一组,把豆豆装入框中,一筐最多为五个,都装完后把装框的豆豆分成两堆,幼儿分成两队,看哪队幼儿最先把豆豆送回家为优胜队。

四、把每个家的数字去掉,只剩下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家,然后让幼儿把相同颜色的豆豆装框,每个框里只准装三个豆豆,同样把不同颜色的球分成两堆,幼儿分成两队,两人一组,看哪队最先运完。

(播放背景音乐《斗牛士进行曲》)

五,庆祝胜利,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兴趣浓厚,主动参与活动,不仅巩固了1—5的点数和认识颜色,而且提高了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在合作游戏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在规则意识方面部分幼儿还有待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