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6753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docx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2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试题(附答案)

(2)

一、选择题

1.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抱憾而逝,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史更多的痛苦与失序。

但孙中山为进步定了基础,其追随者得以在此基础之上继其遗业。

材料中的“痛苦与失序”不包括()

A.武昌起义B.袁世凯独裁统治

C.尊孔复古的逆流D.北洋军阀混战

2.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3.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23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

A.1934年B.1935年C.1933年D.1936年

4.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后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些措施都是为了

A.让袁出凯知难而退B.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C.促进南京的城市建设D.确保司法的独立地位

5.“三民主义,普党所示,以建民图,以进大同……”。

“三民主义”包含的内容有

①民族主义②民主主义③民权主义④民生主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护国战争期间,溃退、相持、观望,甚至倒戈加入反袁阵营是北洋军的看家本领,连跟随袁世凱最久、最为听话的张勋都勒兵不动,洪宪帝国的前途已经一目了然。

这反映了

A.北洋军反对袁世凯

B.护国军是正义之师

C.专制制度不得人心

D.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7.李明的爷爷今年恰好八十大寿,即1938年出生,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

寿宴后,一位历史老师问李明:

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哪一年?

李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民国十五年

B.民国十六年

C.民国二十六年

D.民国二十七年

8.辛亥革命时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实现了民主共和B.终结了君主专制C.改变了社会性质D.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9.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

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制度B.推翻了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0.黄仁字在《(中国人历史)中写道:

“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

……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其中的“旧体制既已拆卸”指的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B.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

C.辛亥革命解放了人民的思想D.辛亥革命后产生的军阀割据的局面

11.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D.是辛亥革命的唯一成果

12.孙中山指出: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公举。

”这体现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中的(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扶助农工

13.有人说: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

”对“失败”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中国进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真正执行下去

D.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疯狂侵略

14.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号召“戮此民贼,以拯吾民”,中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

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护国战争D.护法运动

15.“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发表的《临时大总统誓词》()

A.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正式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C.宣布中国封建制度最终结束

D.表明辛亥革命取得完全胜利

16.“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C.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D.孙中山继续革命

17.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将中山陵平面设计呈警钟形,寓有“唤起民众”之意。

孙中山先生“唤起民众”投身革命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A.民族主义

B.三民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18.1916年举行登基大典,复辟帝制的是

A.袁世凯B.段祺瑞C.冯国璋D.唐继尧

19.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爆发了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运动D.北伐战争

20.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其中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的军阀是

A.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B.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

C.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D.以唐继尧为首的滇系

21.某学者指出:

“这次革命的成果是:

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

”“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三民主义B.维新变法C.民主科学D.自强求富

22.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其中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的是

A.直系军阀B.皖系军阀C.奉系军阀D.滇系军阀

23.“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

”材料中评价的人

A.李鸿章B.孙中山C.康有为D.蒋介石

24.“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这段话评价的是哪次起义

A.广西起义B.黄花岗起义C.安庆起义D.武昌起义

25.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

从下图漫画中不能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是

A.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了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基仍在

C.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被推翻了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为进步奠定了基础,故“痛苦与失序”不包括武昌起义,故A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开始独裁统治,为了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故民国时期“痛苦与失序”包括BCD,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2.A

解析:

A

【解析】

试题分析:

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A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是在新国成立以后,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是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项。

考点: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影响。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反映了民主主义精神。

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成果,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进步。

1914年5月废除,由《中华民国约法》取代。

3.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即民国一年,因此民国年份+1911=公元年份,公元年份-1911=民国年份,据此可以推知民国23年是1934年,故A符合题意;1935年为民国24年,1933年为民国22年,1936年为民国25年,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任等条件。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于限制袁世凯专权,维护民主共和起着重大作用,所以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5.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所以“三民主义”包含的内容有①③④,D项符合题意;而②民主主义不属于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

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6.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不得人心,这也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灭亡的原因。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7.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公元纪年法转换为民国纪年法的方法是:

民国纪年法年份=公元纪年法年份—1912+1,因此1938年为民国二十七年,D符合题意;民国十五年是1926年,A不符合题意;民国十六年是1927年,B不符合题意;民国二十六年是1937年,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解析:

B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据所学知,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政治上,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我国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识记孙中山的主要活动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9.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其中“量变”是指由洋务运动原来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到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通过改革,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故答案选C。

10.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旧体制既已拆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是在辛亥革命后,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体制,即旧体制既已拆卸。

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与“旧体制既已拆卸”不符;辛亥革命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与“旧体制既已拆卸”不符,辛亥革命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病逝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

故BCD项与题意不符,A项符合题意,故选A。

11.D

解析:

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3月8日由临时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月11日公布实施,其内容有:

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2.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公举”可知,中华民国的公民具有选择权,这体现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中的民权主义,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公举”是解题的关键,中华民国的公民具有选择权,这体现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中的民权主义。

13.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作为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因此辛亥革命是失败的,A正确;BCD都符合对辛亥革命失败的解读,但不是最主要的依据,排除。

答案选择A。

14.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

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令举国哗然。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领导的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运动爆发,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的前奏,B项发生在1913年,D项发生在1917年。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5.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孙中山宣誓就职的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表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A项符合题意;正式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是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提出的,B项错误;宣誓就职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清帝还未正式退位,C项错误;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也不能表明辛亥革命取得完全胜利,因为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错误;故选A。

16.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包括封建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压榨,故A符合题意;BC不是主要原因,不合题意;孙中山继续革命与题干信息无关,故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17.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上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即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族贵族为首清朝政府,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民生主义内容是“平均地权”,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B符合题意;ACD都是三民主义的组成部分,排除。

故此题选B。

18.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下令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并在元旦登基,复辟帝制,破坏了民主共和,所以答案选A。

19.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于是爆发了护国战争。

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但是他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最终袁世凯众叛亲离,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孙中山和黄兴发起的反对袁世凯的革命,导火线是宋教仁遇刺,排除;C项是袁世凯死后,继任的北洋统治者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而发起的,排除;D项是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而进行的,排除。

故选B。

20.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北洋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分化为皖、奉、直三个派系时期。

皖系军阀,主要首领是段祺瑞,掌握北京北洋军阀政府实权,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靠日本支持和扶植,C符合题意;奉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控制东北三省,依靠日本支持和扶植,A排除;直系军阀,主要首领是冯国璋,其后为曹锟、吴佩孚。

主要势力在直隶(今河北)、湖北、江苏、江西等省,由英、美两国扶植,B排除;以唐继尧为首的滇系主要控制云南等地方,D排除。

故选择C。

21.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这次革命的成果是:

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

”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次革命”是指辛亥革命,其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A符合题意;维新变法主张变法图强,B排除;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C排除;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D排除。

故选择A。

22.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有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

其中,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故A符合题意。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故B不符合题意。

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故C不符合题意。

滇系军阀是唐继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奉系军阀的控制地区。

23.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干“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可知材料评价的人物是孙中山,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符合题意;李鸿章领导洋务运动,A排除;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C排除;蒋介石在材料中没有涉及,D排除。

故选择B。

24.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是孙中山对黄花岗起义的评价。

选项B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信息不符,故选B。

25.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懦和妥协性,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革命性质。

选项D不符合历史事实,符合题意;选项ABC与辛亥革命的影响相关,但是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