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001质量手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679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8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QM001质量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M001质量手册.docx

《QM001质量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M001质量手册.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QM001质量手册.docx

QM001质量手册

 

文件受控章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声明:

此文件属***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日期

修改页

申请单号

修改内容摘要

0目录―――――――――――――――――――――――――――――――――第02页

0.1公司简介――――――――――――――――――――――――――――――第06页

0.2颁布令任命书――――――――――――――――――――――――――――第07页

0.3质量手册的说明与管理――――――――――――――――――――――――第08页

1范围―――――――――――――――――――――――――――――――――第09页

2规范性引用文件――――――――――――――――――――――――――――第09页

3术语和定义――――――――――――――――――――――――――――――第09页

4组织环境―――――――――――――――――――――――――――――――第09页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第09页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第10页

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第11页

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第11页

5领导作用―――――――――――――――――――――――――――――――第12页

5.1领导作用和承诺―――――――――――――――――――――――――――第12页

5.1.1总则―――――――――――――――――――――――――――――――第12页

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第12页

5.2方针――――――――――――――――――――――――――――――――第13页

5.2.1制定质量方针―――――――――――――――――――――――――――第13页

5.2.2沟通质量方针―――――――――――――――――――――――――――第13页

5.3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第13页

6策划―――――――――――――――――――――――――――――――――第13页

6.1应对风险的机遇和措施――――――――――――――――――――――――第13页

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第14页

6.3变更的策划―――――――――――――――――――――――――――――第14页

7支持―――――――――――――――――――――――――――――――――第14页

7.1资源――――――――――――――――――――――――――――――――第14页

7.1.1总则―――――――――――――――――――――――――――――――第14页

7.1.2人员―――――――――――――――――――――――――――――――第15页

7.1.3基础设施―-―――――――――――――――――――――――――――第15页

7.1.4过程运行环境―――――――――――――――――――――――――――第15页

7.1.5监视和测量资源――――――――――――――――――――――――――第15页

7.1.6组织的知识-―――――――――――――――――――――――――――第16页

7.2能力――――――――――――――――――――――――――――――――第16页

7.3意识――――――――――――――――――――――――――――――――第17页

7.4沟通――――――――――――――――――――――――――――――――第17页

7.5形成文件的信息―――――――――――――――――――――――――――第17页

8运行―――――――――――――――――――――――――――――――――第18页

8.1运行策划和控制―――――――――――――――――――――――――――第18页

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第19页

8.2.1顾客沟通―――――――――――――――――――――――――――――第19页

8.2.2与产品和服务有关要求的确定――――――――――――――――――――第19页

8.2.3与产品和服务有关要求的评审――――――――――――――――――――第19页

8.2.4与产品和服务有关要求的更改――――――――――――――――――――第20页

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第20页

8.3.1总则―――――――――――――――――――――――――――――――第20页

8.3.2设计和开发策划――――――――――――――――――――――――――第20页

8.3.3设计和开发输入――――――――――――――――――――――――――第21页

8.3.4设计和开发控制――――――――――――――――――――――――――第21页

8.3.5设计和开发输出――――――――――――――――――――――――――第21页

8.3.6设计和开发更改――――――――――――――――――――――――――第21页

8.4外部提供产品服务和过程控制―――――――――――――――――――――第22页

8.4.1总则―――――――――――――――――――――――――――――――第22页

8.4.2控制类型和度程度―――――――――――――――――――――――――第22页

8.4.3外部供方的信息――――――――――――――――――――――――――第23页

8.5生产和服务提供―――――――――――――――――――――――――――第23页

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第23页

8.5.2标识和可追溯性――――――――――――――――――――――――――第24页

8.5.3顾客和外部供方的财产―――――――――――――――――――――――第25页

8.5.4防护―――――――――――――――――――――――――――――――第25页

8.5.5交付后的活动―――――――――――――――――――――――――――第25页

8.5.6更改控制―――――――――――――――――――――――――――――第26页

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第26页

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第27页

9绩效评价―――――――――――――――――――――――――――――――第27页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第27页

9.1.1总则―――――――――――――――――――――――――――――――第27页

9.1.2顾客满意―――――――――――――――――――――――――――――第28页

9.1.3分析评价―――――――――――――――――――――――――――――第28页

9.2内部审核――――――――――――――――――――――――――――――第29页

9.3管理评审――――――――――――――――――――――――――――――第29页

9.3.1总则―――――――――――――――――――――――――――――――第29页

9.3.2管理评审输入―――――――――――――――――――――――――――第29页

9.3.2管理评审输出―――――――――――――――――――――――――――第30页

10改进――――――――――――――――――――――――――――――――第30页

10.1总则―――――――――――――――――――――――――――――――第30页

10.2不合格与纠正措施―――――――――――――――――――――――――第30页

10.3持续改进―――――――――――――――――――――――――――――第31页

11附录:

附件1: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架构图―――――――――――――――――――第32页

附件2:

公司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第33页

附件3:

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第34页

附件4:

工艺流程图-――――――――――――――――――――――――――第36页

 

0.1公司简介

SPEEDSINKWARE(VN)CO.,LTD.,座落于越南,是一间专业生产不锈钢手工水槽的生产商,公司产品以出口为主,主要生产直角水槽、圆角水槽、裙边水槽等产品。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推崇“以德为先、用人唯贤”的用人标准,以“知人善用、用人所长、人尽其才”为准则,构建和谐、公平、公正、客观的内部环境。

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优秀的管理团队,产品质量上乘,深受国内外客户好评。

公司常年订单充足,且订单及产能按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

品质致胜。

公司坚持品质第一、诚信第一、服务第一、客户第一的经营宗旨,坚持不断学习、不断务实的核心价值观,立志成为水槽行业的标杆企业。

创新致远。

公司坚持创新、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通过不断的工艺创新,通过对设备技术改造、工装模具的研发,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

 

0.2颁布令

为规范公司行为,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提高公司信誉和产品竞争能力,使质量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本公司建立了系统化、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该质量管理体系符合GB/T19001-2016/ISO9001:

2015标准的要求。

根据公司发展和管理提升的需要,编制了A版《质量手册》,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责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控制要求。

A版《质量手册》阐述了我公司新阶段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实施、保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和进行质量管理的公司法规,也是向顾客提供质量保证的证实文件,并作为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要求全体员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从2018年10月31日起实施。

特批准发布

总经理:

2018年10月31日

 

任命书

为了贯彻执行GB/T19001-2016/ISO9001:

2015标准的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特任命   同志为本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负责人。

质量管理体系负责人的职责是: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按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不断改进其有效性;

b)确保质量体系的要求融入到各业务过程,并获得其预期输出;

c)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及其改进机会,特别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d)确保在整个组织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e)确保在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

总经理:

2018年10月31日

0.3质量手册的说明与管理

一、质量手册的管理:

1.1格式:

1)现用的封面页及内容的表格为固定格式,一直沿用,如果变更,视作修订。

2)本手册全册采用版本管理,而每个章节的修改采用版次管理。

1.2编写:

本质量手册由质量管理体系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根据ISO9001标准条文要求及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而建立,是公司质量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1.3审批:

1)本手册由质量管理体系负责人会同体系内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共同审核定稿。

2)本手册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生效并发行实施。

1.4发行:

作为公司质量体系的纲领,策划并定义了所有的质量活动,为受控文件,按《文件管理程序》有关规定。

1.5使用:

本手册展示质量要求如何被**成,对外可增强顾客信心,对内可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益。

概述可作为如下用途:

1)作为公司内部质量运作以及所有质量活动的依据。

2)作为第二方、第三方质量审核使用。

3)作为向顾客展示本公司具有质量保证能力证据,增强顾客信心。

二、修订:

2.1本手册在下列情况下应考虑进行适时修订:

1)当GB/T19001-2016/ISO9001:

2015标准发生改版时;

2)当公司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

3)当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需要重大改进时。

2.2本手册的修订由质量管理体系负责人主持,按《文件管理程序》有关规定执行,有关修改信息记录在本手册的修改记录中。

三、版权:

本手册版权为江门市新会实**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所有,并视作公司无形资产,任何人未经允许进行复印、翻译、使用均视为侵犯版权行为。

1范围

企业依据GB/T19001-2016/ISO9001:

2015标准要求建立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运用过程方法及各过程的输入、输出、管理职责、工作要求、绩效考核,并使其文件化。

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的管理,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以证实本公司具有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及产品质量水平的能力。

1.1覆盖的产品

本手册覆盖的产品:

不锈钢水槽的生产。

1.2覆盖的区域

本手册覆盖的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区域和场所包括业务部、计划跟单部、技术部、工程部、生产部、品质部、采购部、物流部、行政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以及涉及产品的制造现场。

1.3覆盖的体系要求

本手册覆盖GB/T19001-2016/ISO9001:

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全部标准内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9001-2016/ISO9001:

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术语和定义

本手册采用GB/T19000-2016/ISO9000:

2015的术语和定义。

4公司的背景环境

4.1公司及其背景环境

为建立适合公司发展的战略与规划,识别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公司应从内外两方面识别公司所处的状况和环境,包括市场、技术、法律法规、社会和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的相关问题,以确定公司所处的位置和战略发展方向。

4.1.1外部环境

公司应识别所处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

a)政策环境

——国家、政府相关政策

——行业政策

——产业政策

b)技术

——国际、国内技术标准与水平

——同行竞争对手技术水平

c)市场

——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与前景

——区域市场占有率

d)社会经济环境

——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行业景气度情况

——地方区域经济环境与形势

4.1.2内部环境

公司应识别所处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

a)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

b)企业文化与行为准则;

c)自身技术的优劣、创新能力及影响;

d)运营方式与内外环境的适应性;

e)财务资源的优劣;

f)人力资源的优劣;

g)绩效考核制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公司应监控、分析、评价与外部环境相关的信息,分析与评价的结果应保持记录,并作为管理体系策划与决策的依据。

4.2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公司应通过不同形式或渠道,了解、分析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员工等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为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员工创造价值,以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实现多嬴绩效,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应保持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的有关记录。

4.2.1顾客的需求与期望

通过市场调查、顾客走访、满意度测评等途径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并不断创新和改进,以取得顾客持续满意。

4.2.2供应商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供应商大会、采购会议等途径,了解供应商的需求和期望,并予以技术支持与指导,实现双方的合作共嬴。

4.2.3合作伙伴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沟通、洽谈、谈判或第三方机构等途径,了解投资、并购、技术合作、商务合作等合作伙伴的需求和期望,促进意见统一,实现战略合作。

4.2.4员工需求和期望

通过合理化建议、职代会、员工满意度测评等途径了解员工对薪酬福利、职业规划、工作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促进意见统一,实现战略合作。

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公司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考虑到公司目前内外环境和影响因素,根据相关方的要求,与公司产品和服务,在质量管理手册中明确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见1.3)。

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本公司按照GB/T19001-2016/ISO9001:

2015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加以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公司应:

4.4.1确定过程

识别、确定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并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4.4.2控制过程

为确保已确定的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应确定相应的准则和方法,如有必要可形成文件,以指导过程的运行和控制。

4.4.3保障资源和信息

对这些过程的运行和监视所需的资源和信息的提供予以保障,确保这些过程的运行和监视能顺利进行。

4.4.4监视、测量和分析

应按相关要求采取必要的方法,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以确保:

a)证实产品的符合性;

b)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

c)管理体系符合策划要求;

d)为实施管理体系改进提供依据,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4.4.5评价和持续改进

采取必要的措施,评价这些过程,必要时实施调整与变更,以实现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4.4.6外包过程控制

公司应识别、确定管理体系中需要外包的服务过程,并对其进行控制,这些外包过程包括:

表面处理(磨砂、喷粉、PVD、纳米喷涂)。

公司可通过应用本手册8.4条款对外包过程实施控制。

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和承诺

5.1.1总则

总经理认识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通过实施以下活动体现其领导作用和承诺,:

a)在职责方面,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b)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

c)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公司的业务过程;

d)促进管理者在体系策划、运行中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e)识别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及其更新需要并配备这些资源;

f)在公司内进行沟通,确保全员理解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通过考核、培训、分享知识、奖励制度,促使、指导和支持员工努力提高其素质,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管理绩效;

g)实施各项业务过程,实现公司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h)推动改进;

i)明确公司内部职责分工,支持其他管理者履行其相关领域的职责。

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在总经理领导下公司开展以下活动,证实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确定、理解并持续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b)确定和应对能够影响产品、服务符合性以及增强顾客满意能力的风险和机遇;

c)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

5.2方针

5.2.1制定质量方针

公司应制定、实施和保持质量方针(见质量手册附件2),质量方针应:

a)适应公司的宗旨和环境并支持公司战略发展方向;

b)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c)包括了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

d)包括了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5.2.2沟通质量方针

公司在质量管理手册中对方针进行公开声明,在公司内部会议进行宣讲、沟通,全体员工能够准确理解其含义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质量方针。

在与相关方沟通时,可向相关方说明公司质量方针。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公司根据职能建立组织结构,确保整个组织内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得到分派、沟通和理解(公司“组织结构图”和“质量职责分配表”见附件1及附件3)。

6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公司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制定《风险及机遇应对管理程序》,考虑到影响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和管理体系绩效的内外因素和公司相关方的要求,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便: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

b)增强有利影响;

c)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

d)实现改进。

6.1.2公司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策划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包括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明智决策延缓风险。

实施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机会。

明确如何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应与其对于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相适应。

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1公司制定《质量目标及方案管理程序》,策划并制定了质量目标,并在相关职能、层次和过程进行分解。

质量目标策划,变更和实施中应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可测量;考虑到适用的要求;与提供合格产品和服务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予以监视;予以沟通;适时更新。

公司保留有关质量目标的实施和考核结果的记录。

6.2.2策划如何实现质量目标时,公司应确定:

采取的措施;需要的资源;由谁负责;何时完成;如何评价结果。

6.3变更的策划

当公司确定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变更时,应对变更活动进行策划并根据4.4要求系统地实施。

应考虑到:

a)变更目的及其潜在后果;

b)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c)资源的可获得性;

d)责任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

7支持

7.1资源

7.1.1总则

公司应确定并提供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应考虑:

a)现有内部资源的能力和约束;

b)需要从外部供方获得的资源。

7.1.2人员

为确保从事影响或可能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绩效的工作人员能够胜任,行政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及《岗位职责》,以规范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人员配置等方面各项工作。

公司应根据经营战略,对人力资源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并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趋势,制定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与具体实施计划。

公司应规定岗位的职责及任职要求,并依据生产和经营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员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方面实施招聘,以确保人员能够胜任,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7.1.3基础设施

为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工程部制定《生产设备管理程序》,确定、配置和维护过程运行所需的基础设施。

包括:

a)有关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配套设施;

b)生产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

c)环保、安全设施;

d)办公设施;

e)支持性服务(如运输、通信或信息系统)。

7.1.4过程运行环境

公司根据产品和服务特点,确定、提供并维护过程运行所需要的环境,包括温度、热量、湿度、照明、空气流通、卫生、噪声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如理压力、过度疲劳、、工作氛围、团队精神、个人情感和社会环境,如非歧视、和谐、无对抗,以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

7.1.5监视和测量资源

7.1.5.1总则

为了确保各项输出有效,工程部制定《测量设备管理程序》,确定了需要监视或测量的活动,并提供所需的资源。

包括:

a)适合特定类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

b)监测设备得到适当的维护,以确保持续适合其用途。

公司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