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263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docx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16页word

附着力画圈法分为7个等级,一级最好,7级最差。

二级也是相当不错的,很多硬度高的油漆,附着力根本达不到一级,只能达到2级水平!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ASTMD3359-2019油漆附着力测试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ASTMD3359-2019油漆附着力测试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附着力测试(参考)

    用锋利刀片(刀锋角度为15°~30°)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个1mm×1mm小网格,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粘附力350~400g/cm2的胶带(3M600号胶纸或等同)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2次相同测试;

    结果判定:

要求附着力≥4B时为合格。

    5B-划线边缘光滑,在划线的边缘及交*点处均无油漆脱落;

    4B-在划线的交*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小于5%;

    3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5%~15%之间;

    2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15%~35%之间;

    1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35%~65%之间;

    0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65%

油漆测试方法:

1 退色测试:

测试标准:

不透光纸板遮住测试漆面的一半,UV light (波长2800-3000A,15w)照射72小时,灯管据测试面距离25cm。

判定标准:

不允许退色。

2 附着力测试:

测试标准:

选择10m/m区域,百格刀划1mm²方格100个,使用3M600(20mm)附着牢固并90度迅速拉起。

判定标准:

不允许10%脱落,允许5%脱落。

3 耐磨测试:

测试标准:

1mm厚,1cm长棉布,加1000g力,行程30cm,摩擦500次。

判定标准:

不允许退色,脱落,水泡。

4 高温测试:

测试标准:

温度40+/-3ºC,湿度90-95%,48小时。

判定标准:

不允许退色,脱落,水泡。

5 铅笔硬度:

测试标准:

选择2H硬度铅笔,加1kgf,延45º方向,行程6-7mm。

判定标准:

不允许有划伤痕迹。

6 酒精测试:

测试标准:

纱布沾96%酒精溶液,加500g/cm², 来回摩擦30次。

判定标准:

不允许变色脱落。

7 盐雾测试:

测试标准:

5%NaCl, 100%Humidity,35+/-1ºC,24小时连续喷雾。

判定标准:

不允许腐蚀,氧化,脱落。

8 膜厚测试:

测试标准:

膜厚仪。

判定标准:

湿膜 30-60um,粉底涂装 40-100um。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19

14.1.4  本条规定涂装时的温度以5~38℃为宜,但这个规定只适合在室内无阳光直接照射的情况,一般来说钢材表面温度要比气温高2~3℃。

如果在阳光直接照射下,钢材表面温度能比气温高8~12℃,涂装时漆膜的耐热性只能在40℃以下,当超过43℃时,钢材表面上涂装的漆膜就容易产生气泡而局部鼓起,使附着力降低。

低于0℃时,在室外钢材表面涂装容易使漆膜冻结而不易固化;湿度超过85%时,钢材表面有露点凝结,漆膜附着力差。

最佳涂装时间是当日出3h之后,这时附在钢材表面的露点基本干燥,日落后3h之内停止(室内作业不限),此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尚未回升,钢材表面尚存的温度不会导致露点形成。

涂层在4h之内,漆膜表面尚未固化,容易被雨水冲坏,故规定在4h之内不得淋雨。

喷涂检验标准

      

1        目的

明确公司产品的表面喷涂质量标准,以使生产和检验有章可循。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喷涂产品检验。

3        外观标准

3.1等级面划分标准:

A 级面:

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如QH-1200B/1200A/1200C的后背,小太阳的吸风罩和包圈,QH-1200B的面板的四周侧面,常人可视顶面与不需弯腰可视底面。

B 级面:

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看到的面。

如打开后看到的内附件、加强筋、QH-1200F的左右档板内侧面等。

C 级面:

一般看不到,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

如底板与底座的接触面等。

3.2 检验条件

a 目测距离:

A级面为300mm,B等级面为500mm;C等级面为1000 mm。

3.3 检验标准

按光源标准要求区分产品的等级面,所有等级面涂膜应无基材露底、剥离等缺陷,所有表面应无划痕、起泡、起皱、针孔,积粉等不良等现象。

在眼睛距离等级面的标准处,以3m/min速度扫描检查。

3.4 外观缺陷标准

4        尺寸标准

项目户外粉mm室内粉mm喷漆mm检测方法

产品表面厚度0.06~0.120.050~0.10.04~0.07涂层测厚仪

产品内侧厚度0.06~0.10.050~0.080.03~0.06涂层测厚仪

附表一:

表面缺陷判定标准:

NO.缺陷种类规格值(mm)面积限度(平方毫米)检查工具

100以下100-300300以上

ABCABCABC

1磨伤

擦伤

划伤长10,宽0.1以下022033144游标尺

卷尺

目测

长10,宽0.15以下011022133

长15,宽0.1以下000011122

宽0.15以上000000011

2异物

颗粒0.3以下123234345游标尺

目测

0.4以下012123234

0.5以下001012023

3缩孔φ0.3以下112223334游标尺

φ0.5以下001112223

φ0.5以上000001002

4黑点

白点

其它色点0.3以下122233344游标尺

目测

0.4以下011122233

0.4以上000011022

5折弯压痕长2,宽0.2以下233344455游标尺

目测

长4,宽0.2以下122233344

长5以上011122233

宽0.2以上001102023

6色泽---除指定色板上下限外,不可掺杂色与脱落目测

7光泽---按设计指定并不可有不均现象目测

8油渍、污渍---不可有目测

备注:

黑色粗线方框内的数值为判定标准,如“2”表示在规定的条件下,不允许超过2处。

5        性能标准

5.1 喷涂色板制作

A、在烘烤时,每一炉均需制作2件色板,以备性能测试需要。

取与制品同材质的金属板,尺寸80×120,与产品正常条件下加工,出炉后标识好粉号、固化条件、日期与时间,并由QE签名经确认后编号命名登记管理。

一件测试用,一件存档。

B、制程喷粉色板有效期限为二年,保存在室温下,保存温湿度为70±15%,保存环境为无任何光线照射。

5.2 非破坏性检验检验项目

光泽:

与色板比较无明显差异为检验合格。

色泽:

颜色须符合设计图纸或与色板比较无明显差异。

5.3 破坏性检验

5.3.1附着力测试:

弯板试验法:

喷涂后,取一随炉色板,将其弯曲180度,并使内弯园角等于厚度(r=t)或弯曲90度往复一次,涂层无脱落现象。

5.3.2硬度检验:

用削尖的3H铅笔,与涂膜面呈45度角,沿直尺向前推划15-30mm,用橡皮把滑痕擦净后检查涂膜表面。

判定标准为:

没有丝毫底材显露时为合格。

5.3.3耐溶剂性测试:

用分析醇(99.8%无水酒精)沾湿棉花棒,用1公斤的力来回擦拭涂膜面50回,合格标准为:

外膜不得有任何剥落、变色、发涨现象,可以允许光泽度有少许变化。

5.3.4耐冲击试验:

利用试验设备,用500克的重锤从500mm的高度自由下落,判定标准为:

1/4的冲头正面冲击后,表面涂膜无开裂、掉膜现象。

6        包装防护与搬运标准

6.1 涂装后的成品应用无颜色软质气泡纸遮盖或缠绕包裹,以保证产品的表面清洁无尘。

6.2 箱体类产品应独立放置于地托板上,且地托板表面应无尖锐利物突起,板面应用软质材料铺垫;小体积类配件需集中堆放时,应独立包装并相互隔离,以防表面互相摩擦。

6.3 搬运应使用手动叉车,集中搬运的配件每次堆放的高度不高于1.0米。

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a.喷砂清洁度等级:

ISO8501-1,Sa2.5

∙b.表面粗糙度:

平均Rz25-40um

∙c.喷砂密度:

85%,清理所有可见杂质

∙d.喷砂表面灰尘:

用压缩空气吹去所有可见灰尘

∙e.油污:

用有机溶剂擦洗或火焰处理,去除所有可见油污

∙f.焊烟:

用适当方法,如有机溶剂、铁刷或喷砂方法去除

∙g.白灰:

用清水冲洗或采用铁刷或喷砂处理去除所有可见白灰,对局部白灰采用铁刷或喷砂方法更适合于生产线施工

∙h.焊接飞溅:

所有焊接飞溅必须用扁铲、手锤或砂轮机清理干净

∙i.焊接修补区:

如果可能,应重新喷砂,在不便喷砂的条件下,应用铁刷、手砂轮或其它方法清理

    2.二次喷砂

    整相总装完成后,应对焊缝周围及仍然存在表面缺陷的部分进行二次表面清理,如焊烟、飞溅、焊缝粗糙表面、及油污、灰尘等,通常在喷砂房采用手动喷砂处理方法。

    在喷砂之前,焊接及气割缺陷,如飞溅、不平焊缝、砂眼、气孔、未焊透等缺陷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清理和修补,对不平焊缝应采用手动工具进行打磨,休整,去除尖角。

喷砂密度不低于85%的被清理表面。

喷砂后应去除灰尘和油污,表面灰尘用压缩空气或真空吸尘等方法清除,油污用有机溶剂清洗干净。

    为了保证表面处理质量,喷砂同样应注意选择适当的磨料材料并保证配比、粒度和清洁度外,喷砂房还应有足够的照明。

    二次喷砂完毕后,所处理表面的清洁度必须达到ISO8501-1,Sa2.5的标准,表面粗糙度应控制在Rz25-50um。

    3.检查及修补

    二次喷砂处理后,一些缺陷会暴露出来,在进行油漆系统涂装之前,应对喷涂表面的缺陷,尤其是焊缝缺陷进行再次检查和修补。

    对局部未达到表面预处理要求区域可用铁刷、手动工具等进行修补,对焊缝缺陷处了进行观察判断外,还应进行漏光检查。

方法是:

进入箱内,关上箱门进行观察。

有漏光的部位应作上标记,在喷涂之前修补好。

    对于局部缺陷的修补同样应达到清洁度ISO8501-1,Sa2.5,粗糙度应控制在Rz25-50um要求。

    仔细检查喷漆表面的灰尘、油污,对仍然存在灰尘和油污的表面应清理干净。

预处理合格的整箱应尽快进入施工工位开始底漆施工,时间间隔不应超过8小时,如果超过,则应重新喷砂。

    1.油漆涂装检查要点

    施工前

    1)表面条件:

    钢材表面预处理应答到如前所述的要求。

    2)油漆条件:

∙a.对照油漆规范检查油漆的种类、颜色、稀释剂等:

∙b.检查油漆质量、生产日期,并记录生产批号:

∙c.检查所用油漆的稀释比,混合比例,混合使用期,施工设备及条件等。

    施工过程中

    1)车间底漆

    车间底漆不应有漏喷、露底、粘漆等缺陷。

    2)底漆:

∙a.检查并校正如稀释率、混合比、粘度等其它油漆特性。

∙b.每道焊缝,角,边等隐藏区域必须在大面积喷漆之前用刷涂或有气喷涂的方法进行预涂

∙c.检查并调整施工设备,干燥条件及时间,重涂间隔等。

∙d.检查油漆喷涂缺陷,如漏喷、流挂、针孔、气泡等。

∙e.检查油漆湿膜厚度,调整喷嘴及喷涂速度使喷涂均匀并达到规范膜厚。

    3)中间漆:

    同底漆。

    4)面漆:

    对面漆的检查除了和底漆、中间漆一样应先检查油漆特性和施工条件外,还应注意:

∙a.检查并校正油漆的施工质量,如漏喷及外观缺陷(漏喷、露底、针孔、气泡、流挂等),同时应保证箱内箱外油漆界限分明

∙b.检查油漆湿膜厚度,调整喷嘴及喷涂速度使喷涂均匀并达到规范膜厚。

∙c.对局部油漆缺陷及时修补。

∙d.检查并校正烘干房的温度、流平时间、烘干时间等条件

∙e.干膜厚度(DFT)检查。

    堆场最后检验

    所有集装箱的油漆必须在堆场进行最后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应按规范进行修复,由施工工艺造成的应及时调整油漆施工。

    2.干膜厚度的测量

    油漆干膜厚度应尽可能多地测量,测量次数多有利于对膜厚地监控。

    为了有效地反映油漆膜厚,还应选择有代表性地若干点来测量,这些测量点分布见表一测量时应尽量避免靠近边角,以免磁场影响,产生误读数。

    表一

 

内面

外面

侧板(左)

16

20

侧板(右)

16

20

顶板

16

20

前墙

16

20

门板

16

20

底架

 

20

    3.干膜厚度验收标准

    由于仪器误差以及影响膜厚计读数地因素较多,实际油漆干膜厚度验收中,膜厚地验收标准采用国际通用地90-10标准;

    1)对集装箱各个独立面积应分别考虑,每个面积地测量点中,90%地测量点的读数不应低于规范值的90%。

    抽检率:

10%

    2)测量点所反映的干膜厚度的平均值不应超过规范膜厚的两倍,单个测量点的读数不应超过规范膜厚的三倍。

    4.油漆附着力检验方法及验收标准

    油漆施工后,应对油漆的附着力应进行检查。

    附着力包括粘着力和结合力两个方面。

粘着力,即油漆附着钢材基体的能力,结合力,即油漆内部的结合强度。

这两项性能指标直接影响了油漆的保护性能。

检验油漆附着力主要采用肉眼查看,对可疑的地方用十字刻划法或X刻划法容易操作,在工程中应用较多,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ASTMD3359);

    清洁待测的油漆表面;

    用锋利的小刀在实验部位刻出两条长40mm左右,相交约35度角的划痕,小刀应尽可能垂直实验表面(借助直尺),划痕应一次划出,如果划痕没有完全透漆膜,则应另外选择实验区域。

为了提高实验的可比性,不同实验区域划痕的角度均应尽可能接近35%度。

    用标准胶带纸(长约100mm)贴住划痕,胶带纸要求为半透明胶带纸,25mm宽,粘着强度为9N/25mm(+/-1)

    用标准胶带纸和试验表面的空气排去,使胶纸贴紧。

    快速以180度的角度撕下胶带纸,放在辅助参考用的白纸上与标准样板比较,判断油漆的附着力。

(标准样板参考ASTMD3359A)

    验收标准:

    不应低于ASTMD3359A规定的等级3A,即沿着切口处剥落少量锯齿状漆膜的宽度不应超过1.6mm。

    十字刻划法是在试验表面用小刀刻划多道间距约为2mm,垂直交叉的划痕的方法,检验方法与X刻划法类似,主要用于试验室。

    油漆附着力检查的刻划方法应在油漆完全固化后进行。

    5.油漆的外观及缺陷检验方法及验收标准

    油漆的外观缺陷主要有流挂、漏底、针孔、橘皮、缩孔、发白、发花等,油漆外观应避免出现上述缺陷,如果外观缺陷是局部、细微的、则不必修理,如果缺陷范围较大,影响油漆性能或外观,则应对有缺陷的部位进行修补。

油漆外观应平整、光滑,没有颜色及光洁度偏离,箱内、箱外油漆应界限分明,避免相互污染。

检查方法:

用肉眼观察,借助色卡、放大镜(倍数5-10x)判断。

    1、表面处理的方法

    1.表面预处理的一般要求

    表面预处理应去除钢材的氧化皮,达到一定的清洁度和粗糙度。

实际油漆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上述处理效果,对钢材表面处理的一般要求是:

金属表面施涂混色油漆涂料施工工艺标准(932-1996)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建筑钢门窗和金属表面施涂的普通、中级混色油漆涂料工程。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涂料:

光油、清油、铅油、调合漆(磁性调合漆、油性调合漆)、清漆、醇酸清漆、醇酸磁漆、防锈漆(红丹防锈漆、铁红防锈漆)等。

    2.1.2  填充料:

石膏、大白、地板黄、红土子、黑烟子、纤维素等。

    2.1.3  稀释剂:

汽油、煤油、醇酸烯料、松香水、酒精等。

    2.1.4  催干剂:

钴催干剂等液料。

    2.2  主要机具:

    2.2.1  油刷、开刀、牛角板、油画笔、陶子(掏刷门窗扇上下口不易涂刷部位的工具)、洞丝箩、砂纸、纱布、腻子版、钢皮刮板、橡皮刮板、小油桶、油勺、半截大桶、水桶、钢丝钳子、小锤子、钢丝刷、高凳和脚手板、安全带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施工环境应通风良好,湿作业已完成并具备一定的强度。

环境比较干燥。

    2.3.2  大面积施工前应事先做样板间,经有关质量部门检查鉴定合格后,方可组织班组进行大面积施工。

    2.3.3  施工前应对钢门窗和金属面外形进行检查,有变形不合格者,应拆换。

    2.3.4  操作前应认真进行交接检查工作,并对遗留问题进行妥善处理。

    2.3.5  刷末道油漆涂料前,必须将玻璃全部安装好。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刮腻子→刷第一遍油漆 (刷铅油→抹腻子→磨砂纸→装玻璃)→刷第二遍油漆 (刷铅油→擦玻璃、磨砂纸→刷最后一遍调合漆

    以上是钢门窗和金属表面施涂混色油漆涂料中级做法的工艺流程。

如果是普通混色油漆涂料工程,其做法与工艺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除少刷一遍油漆外,只找补腻子,不满刮腻子。

如果是高级混色油漆涂料工程,其做法与工艺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需增加第二遍满刮腻子、磨光和刷第三遍涂料后,增加用水砂纸磨光、湿布擦净、刷第四遍涂料,即可成高级混色油漆涂料工程。

    3.2  基层处理:

清扫、除锈、磨砂组。

首先将钢门窗和金属表面上浮土、灰浆等打扫干净。

已刷防锈漆但出现锈斑的钢门窗或金属表面,须用铲刀铲除底层防锈漆后,再用钢丝刷和砂布彻底打磨干净,补刷一道防锈漆,待防锈漆于透后,将钢门窗或金属表面的砂眼、凹坑、缺棱、拼缝等处,用石膏腻子刮抹平整(金属表面腻子的重量配合比为石膏粉20,熟桐油5,油性腻子或醇酸腻子10,底漆7,水适量。

腻子要调成不软、不硬、不出蜂窝、挑丝不倒为宜)。

待腻子干透后,用1号砂纸打磨,磨完砂纸后用潮布将表面上的粉末擦干净。

    3.3  刮腻子:

用开刀或橡皮刮板在钢门窗或金属表面上满刮一遍石膏腻子(配合比同上),要求刮的薄,收的干净,均匀平整无飞刺。

等腻子干透后,用1号砂纸打磨,注意保护棱角,要求达到表面光滑、线角平直、整齐一致。

    3.4  刷第一遍油漆:

    3.4.1  刷铅油(或醇酸无光调合漆):

铅油用色铅油、光油、清油和汽油配制而成,配合比同前,经过搅拌后过箩,冬季宜加适量催干剂。

油的稠度以达到盖底、不流淌、不显刷痕为宜,铅油的颜色要符合样板的色泽。

刷铅油时先从框上部左边开始涂刷,框边刷油时不得刷到墙上,要注意内外分色,厚薄要均匀一致,刷纹必须通顺,框子上部刷好后再刷亮子,全部亮子刷完后,再刷框子下半部。

刷窗扇时,如两扇窗,应先刷左扇后刷右扇;三扇窗者,最后刷中间一扇。

窗扇外面全部刷完后,用挺钩勾住再刷里面。

    刷门时先刷亮子,再刷门框及门扇背面,刷完后用木楔将门扇下口固定,全部刷完后,应立即检查一下有无遗漏,分色是否正确,并将小五金等沾染的油漆擦干净。

要重点检查线角和阴阳角处有无流坠、漏刷、裹棱、透底等毛病,应及时修整达到色泽一致。

    3.4.2  抹腻子:

待油漆干透后,对于底腻子收缩或残缺处,再用石膏腻子补抹一次,要求与做法同前。

    3.4.3  磨砂纸:

待腻子干透后,用1号砂纸打磨,要求同前。

磨好后用潮布将磨下的粉末擦净。

    3.4.4  装玻璃:

详见玻璃安装工艺标准。

    3.5  刷第二遍油漆:

    3.5.1  刷铅油:

同前。

    3.5.2  擦玻璃、磨砂纸:

使用潮布将玻璃内外擦干净。

注意不得损伤油灰表面和八字角。

磨砂纸应用1号砂纸或旧砂纸轻磨一遍,方法同前,但注意不要把底漆磨穿,要保护棱角。

磨好砂纸应打扫干净,用潮布将磨下的粉末擦干净。

    3.6  刷最后一遍调合漆:

刷油方法同前。

但由于调合漆粘度较大,涂刷时要多刷多理,刷油要饱满、不流不坠、光亮均匀、色泽一致。

在玻璃油灰上刷油,应等油灰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刷油动作要敏捷,刷子轻、油要均匀,不损伤油灰表面光滑,八字见线。

刷完油漆后,要立即仔细检查一遍,如发现有毛病,应及时修整。

最后用挺钩或木楔子将门窗扇打开固定好。

    3.7  冬期施工:

冬期施工室内油漆涂料工程,应在采暖条件下进行,室温保持均衡,一般油漆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相对湿度为 60%,不得突然变化。

同时应设专人负责测温和开关门窗,以利通风排除湿气。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油漆涂料工程等级和材料品种质量应符合设计样品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2  油漆涂料工程严禁脱皮、漏刷和反锈。

    4.2  基本项目,见表9-39。

中级钢门窗和金属表面施涂混色油漆涂料的基本项目表9-39

项次

项      目

普通涂料

中级涂料

1

透底、流坠、皱皮

大面无

大面无、小面明显处无

2

光亮和光滑

大面光亮、光滑

光亮、光滑均匀一致

3

分色裹楞

大面无、小面允许偏差2mm

大面无、小面允许偏差1mm

4

装饰线、分色线平直

偏差不大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