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7515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docx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

第三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运动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经过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6月3日:

运动中心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力

第二阶段

1919年6月3日以后:

运动中心在上海,以工人阶级为主力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结果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不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

【温馨提示】 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温馨提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领导阶级上——无产阶级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

标志

中共一大的召开

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为党的成立在干部上、组织上准备了条件

“一大”召开地点

开始在上海,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内容

通过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温馨提示】 上海被认为是中国近代的缩影,与之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有:

《南京条约》中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期间创立的最大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是在上海创办的;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五四运动后期的中心在上海;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是上海。

 国民大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

1.黄埔军校

创建

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办学宗旨

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作用

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战争

时间

1926—1927年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主要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主要战场

湖南和湖北

战果

北伐军尤其是第四军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奋勇杀敌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基本消灭吴佩孚主力。

在江西,北伐军又消灭了孙传芳主力

意义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失败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启示

北伐战争的成果充分说明国共两党合则共赢,分则俱损的历史规律

【温馨提示】 1.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发动的战争,斗争对象是北洋军阀,虽然最后合作破裂,但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国共两党齐心合作,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是北伐胜利进军的最主要原因。

3.南京国民政府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温馨提示】 南京不但有“六朝古都”之称,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近代史上与之相关的重要事件有:

《南京条约》的签订地;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南昌起义

时间

1927年8月1日

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

意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经过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结果失败

影响

放弃攻打大城市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它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易混警示】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南昌起义;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支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红军长征(1934—1936年)

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过程

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渡过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河→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内容

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易混警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史上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

中共一大和遵义会议;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命题点一 五四运动与中共的诞生

1.(2012·河池)“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面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人民发起了(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2015·玉林)下图漫画反映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B.义和团运动C.五四爱国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

3.(2015·柳州)1961年,董必武曾赋过一首缅怀战友的诗: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诗中提到的“会”是指(  )

A.1921年中共“一大”

B.1927年八七会议

C.1935年遵义会议

D.1945年中共“七大”

1.五四运动的精神与启示。

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其中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内涵。

启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生运动要与工人群众运动相结合;青年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精神、敢于斗争精神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

2.认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所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论断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

4.(2015·柳州三模)1919年6月,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这主要是因为(  )

A.武昌起义爆发

B.五四运动爆发

C.九一八事变爆发

D.七七事变爆发

5.(2015·泰安)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

“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

”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是指(  )

A.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爆发

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共诞生

D.五四运动、中共诞生

6.(2015·营口)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一个展厅的展览主题是“开天辟地大事变”。

该展览主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命题点二 国共第一次合作

7.(2015·南宁)识读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应掌握的技能。

与下图信息相符合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北伐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2015·玉林)胡适回忆说:

“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  )

A.国民革命B.武昌起义C.红军长征D.西安事变

9.(2014·崇左)2014年距离第一次国共合作已90周年,近代史上国共曾两次合作,下列不属于国共合作的是(  )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新文化运动D.创建黄埔军校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与感想。

原因: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启示:

两党和则国兴,分则给民族和人民带来不幸。

感想:

在新的历史时期,希望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精诚团结,以民族利益为重,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10.(2015·厦门)中华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先生为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亲笔手书“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一心一意,贯彻始终”的训词。

这一年是(  )

A.1912年B.1924年C.1925年D.1927年

11.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

A.吴佩孚B.孙传芳C.张作霖D.袁世凯

12.(2012·崇左)据统计,1927年4月中共“五大”召开时全国党员人数为5.7万人,但到该年下半年,中共党员人数最少时仅有1万多人。

这一时期中共党员人数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B.国共合作中大批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

C.北伐战争中大量党员牺牲

D.蒋介石等叛变革命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命题点三 革命道路

13.(2014·南宁)八一起义纪念塔上的军旗雕塑格外引人注目,仿佛提醒着每一个人:

“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

”这座纪念塔位于(  )

A.南昌B.南京C.武汉D.北京

14.(2015·梧州)毛泽东曾说:

“《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

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

”这反映了当时共产党要走(  )

A.城市中心的道路B.国共合作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统一战线的道路

15.(2015·南宁)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这个“伟大传奇”是指(  )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D.红军长征

1.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共找到哪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正确道路: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启示:

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思想。

看事情要有长远眼光,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现代化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必须从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长征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我们要学习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含义:

长征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反映了红军顽强的生命力,显示了中国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顽强的斗争精神。

学习的精神:

我们要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我们要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16.(2015·柳州二模)纪录片《苦难辉煌》是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

“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下列哪一口号对这条崭新道路的开辟起到鼓舞作用(  )

A.开天辟地,伟大诞生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抗争胜利,举国欢庆D.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7.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抵抗。

1927年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武装抵抗包括(  )

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北伐战争④战略大决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8.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19.(2015·兰州)“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点是(  )

A.北京B.长沙C.广州D.上海

20.(2015·重庆)下图再现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生动场面。

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开始了向农村进军的革命历程

C.形成了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部队

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21.(2015·玉林二模)“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

”下列地点不在“行军”路线范围的是(  )

A.井冈山B.湘江C.遵义D.吴起镇

22.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奔向一个目标?

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

对“长征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

①革命英雄主义②革命集体主义③革命乐观主义④个人自由主义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3.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长征的胜利(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24.(2015·安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摘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什么事件?

依据该材料指出“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

 

材料二:

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

——摘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2个月”是指从__________年10月至__________年10月。

“11个省”是指__________、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__________。

(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奋斗,从他们身上我们应该学习哪些优秀的品质?

 

25.从五四运动爆发到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条件下成长壮大,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

这次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果?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有两次重大挫折,分别是哪两次?

 

(3)大革命之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道路?

 

(4)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关键时刻转危为安,开创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三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各个击破

命题点一:

真题再现 1.D 2.C 3.A 题组训练 4.B 5.A 6.A

命题点二:

真题再现 7.C 8.A 9.C 题组训练 10.B 11.D 12.D 

命题点三:

真题再现 13.A 14.C 15.D 题组训练 16.B 17.A 18.C

整合集训

19.D 20.C 21.A 22.C 23.A

24.

(1)五四运动。

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或马克思主义)。

(2)1934;1935。

江西;陕西。

(3)热爱祖国;追求进步;坚忍不拔;乐观向上;团结协作;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等。

(任答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25.

(1)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第一次:

1927年国民大革命运动失败;第二次: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3)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4)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她敢于面对现实,反省自己,能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