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581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4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docx

急诊科专科护理技术

第五章急诊、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节院前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一、简易呼吸器使用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

(1)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2)对于互相骤停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可代替其自主呼吸。

(3)加压给氧,改善患者低氧血症。

【评估】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及呼吸形态,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活动性义齿,患者的意识,脉搏,血压情况。

【用物准备】简易呼吸器连接管面罩氧气装置纱布弯盘。

【操作步骤】

(1)着装整齐。

(2)判断患者意识及呼吸,如无意识或无自主呼吸。

(3)呼救。

(4)患者仰卧,去枕,头后仰,清除口腔内异物及义齿。

(5)拉开床头是之离墙40~60cm,摆正头位,操作者站立在患者头顶位置。

(6)连接面罩,储气袋,氧气连接管,接氧气调节氧流量每分钟8~10L。

(7)将面罩充分罩住患者口鼻,一手固定面罩,采用“EC”手法。

(8)用另外一只手按压球体,将气体送入肺内,送气时间为1秒,规律的按压球体。

挤压球体:

成人每分钟10~12次,儿童每分钟14~20次,婴儿每分钟35~40次,成人每分钟可吸入400~600ml的气体(一般患者VT5ml/Kg,一侧肺切除VT200~300ml)若双手挤压可提供800~1000ml的潮气量。

(9)随时观察应用效果及患者的情况。

(10)安置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11)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操作流程】评估→清理口腔→畅通气道→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固定面罩→挤压气囊→观察患者情况→整理用物→记录。

【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面罩,鸭嘴阀是否正常,氧气管连接是否结实,接通氧气后氧气袋充分鼓起。

(2)观察使用简易呼吸器后患者发绀缓解情况。

(3)使用完毕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一次拆开,按医院感染要求进行处理,消毒后连接备用。

二环甲膜穿刺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在呼吸复苏过程中进行紧急的气道开放,为进一步的救治工作赢得时间。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及呼吸形态。

【用物准备】16号粗针头1-4个T形管氧气及氧气连接管橡胶手套。

【操作步骤】

(!

)操作者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枕,头向后仰。

(3)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戴手套。

(4)局部麻醉。

(5)用食指触摸甲状软骨与换装软骨之间凹陷的穿刺部位,左手拇指及中指将两侧皮肤绷紧,右手将环甲膜穿刺针垂直刺入,有落空感提示已进入喉腔,如取出针芯有气体冲出,表明穿刺成功。

病情危急时,可不做局部麻醉。

(6)固定针头后连接供氧装置,若气道内有分泌物及时吸出。

(7)安置患者取舒适体位。

(8)整理用物,洗手并记录。

【操作流程】评估→准备用物→患者取仰卧位→局部麻醉→环甲膜穿刺→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穿刺时要正确定位,垂直进针,防止出血或皮下气肿。

(2)必须回抽有空气,确定针尖在喉腔内才能连接供氧装置。

(3)做好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准备。

三绷带包扎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利用最快捷的方法,采取最快捷的速度,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包扎,固定。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受伤部位及伤口情况,根据需要采取合适的包扎材料及包扎方法。

【用物准备】绷带三角巾无菌纱布丁字带干净毛巾等。

【操作步骤】

(!

)操作者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根据患者受伤情况备齐用物,根据需要采取合适的包扎材料及包扎方法。

(3)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的配合。

(4)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

(5)伤口要先用无菌纱布盖住。

(6)选择宽窄合适的绷带,右手持绷带,从远心端开始向进心端包扎,先用环形包扎法包扎2-3圈,再根据包扎部位选择合适的包扎方法,如螺旋形包扎法适用于上臂,躯干大腿,螺旋反折包扎法适用于前臂,小腿,八字形包扎法适用于踝关节,腕关节,最后在用环形包扎法包扎2-3圈。

(7)用别针或胶布固定。

(8)安置患者取舒适体位,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

(9)整理用物,洗手。

(10)观察患者情况,转送患者。

【操作流程】评估→核对→解释→绷带包扎→告知注意事项→整理用物→转运。

【注意事项】

(1)根据伤口的大小及所处的部位,选择合适的包扎材料及方法。

操作轻巧快捷,松紧适宜,牢固可靠。

(2)包扎后要使肢体保持功能位。

(3)包扎要松紧适宜,要露出肢体的末端,随时观察血液循环情况,认真交接。

四止血带止血法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四肢大动脉出血时通过应用止血带而达到应急止血的目的。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情况,创伤的部位,伤口情况,出血的性质及量等。

【用物准备】适合上下肢使用的止血带各1条,大小毛巾数块。

【操作步骤】

1.操作者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根据患者受伤情况备齐用物。

3.核对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的配合。

4.将患者安置合适体位。

5.用大小合适的毛巾垫于出血肢体上1/3处,抬高患肢。

6.选择粗细合适的止血带,在靠近伤口近端的地方,打止血带。

7.方法:

左手捏住止血带短端,以食指、中指置于止血带长端,将止血带拉直后,以长端压住短端绕2圈,左手两指夹住长端皮管,在缠绕的皮管下拉出,起到压迫作用。

8.检查止血的效果及肢体远端的动脉搏动情况。

9.记录使用日期、时间、部位、做好标记,便于观察。

10.安置患者于舒适体位,整理用物,洗手。

11.观察患者情况,转送患者。

【操作流程】评估患者→核对→解释→安置合适体位→扎止血带→记录→整理用物→观察→转运患者。

【注意事项】

1.扎止血带要注意部位准确、松紧适宜、衬垫加好、标记明显。

2.松紧度以达到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不出血为宜,不要过紧。

3.止血带一次限于1小时左右,每间隔30-60分钟松开1-2分钟。

第二节院内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气道插管术护理配合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将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到气管内,借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于消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有效通气。

为有效给氧、人工正压呼吸及气管内给药提供了条件。

【评估】患者的意识、呼吸状态及牙齿情况。

【用物准备】气管插管、喉咽镜、开口器、压舌板、宽胶布、导管芯、牙垫、气囊测压表或5ml注射器、吸引装置、吸痰管、听诊器、简易呼吸器、氧气装置、橡胶手套。

【操作步骤】

一经口明视插管术,为最常用的方法。

1,操作者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评估患者的意识,呼吸状态及牙齿情况。

3,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

4,戴口罩,用吸痰管吸净患者口鼻分泌物,去除义齿。

5,选择气管导管,安装好喉镜,检查电池、灯泡及喉镜各部位。

6,拉开床头使之离墙有40~60cm,取下床头,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高浓度吸氧2~3分钟。

7,患者取仰卧位,头向后仰,使口、咽和气管基本保持在一条轴线上,可在患者的肩部垫一枕头,使头尽量后仰以利于喉头的充分暴露。

操作者站在患者的头顶部。

8,昏迷或牙关紧闭着,可应用开口器。

9,用右手拇指与食指推开患者下唇及下颌,使嘴张开,左手持喉镜柄,顺右侧舌面插入,压住舌头,挑起,暴露声门。

10,右手持气管插管,前端对准声门,轻柔地将导管插入气管,插过声门1cm左右,导管插入的同时迅速抽出导管芯,再将导管端旋转插入2cm左右,将牙垫置于导管一边,移去咽喉镜时用手固定好导管。

11,迅速接上简易呼吸器,挤压呼吸囊,观察胸廓是否有起伏并用听诊器听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

12,若确定已进入气管内,用气囊测压表或5ml注射器向气囊内充气,并测量气囊压力在绿区范围(18.4-21.8cmH2O);也可采用最小闭合技术进行测量,方法:

注气→听漏气声→再抽气(0.25-0.5ml)→在听漏气声→再注气(0.25~0.5ml)→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13,再次用吸痰管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14,妥善固定导管和牙垫,用记号笔在导管上做标记,并用软尺测量气管插管外露长度(门齿到导管末端的距离)。

15,安置患者取舒适体位。

16,整理用物,洗手,记录患者情况及气管插管外露长度。

17,拍胸部X线片,检查气管插管前端在气管内的位置(胸3~4椎体之间),如果过深或过浅应重新调整。

(2)经鼻腔明视插管术:

操作步骤同经口明视插管术。

【操作流程】评估→核对患者→摆放体位→气管插管技术操作→妥善固定→做标记并测量外露长度→安置病人→整理用物→洗手、记录→拍胸部X线片。

【注意事项】

1,应按置管的目地和患者的不同选择插管方法,若需较长时间置管可选经鼻腔插管,而手术麻醉一般选经口插管。

2,对经鼻插管者,应先检查鼻腔是否有鼻中隔偏曲等异常,选择通气良好的鼻孔。

3,操作喉镜时,不应以切牙(门齿)为支持点,以防切牙脱落。

4,对颈短、喉结过高、体胖而难以暴露声门者,可借助手按压喉结、肩部垫高以便清除暴露声门。

5,插管时,喉头声门应充分暴露,动作要轻柔、准确而迅速、以防损伤组织,尽量减少患者的缺氧时间。

以免发生心搏骤停或迷走神经反射亢进等并发症而产生不良后果。

6,插管后应立即检查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以确保导管位置正确,防止过深或过浅。

导管插入深度一般为鼻尖至耳垂外加4~5cm(小儿2~3cm),然后适当固定,以防止引起单侧通气或滑脱。

7,经口插管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鼻插管不超过一周。

8,拔出气管导管时,应注意发生喉头水肿的可能,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9,拔管后应注意观察患者发音情况,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对症处理。

若发现由于杓状关节脱位而导致的发音困难,应及时给予复位。

10,每4~8小时监测气囊压力,并气囊放气10~15分钟后再次注气。

进食前监测气囊压力,患者咳嗽、气道痉挛时不要测压。

第三节重症监护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一、呼吸机使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地】

1,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2,提高肺通气量,改善肺换气功能。

【评估】患者意识、呼吸情况、呼吸音及血气分析情况。

【用物准备】呼吸机一台、模肺、管路一套、氧气、蒸馏水、听诊器、呼吸过滤器、呼吸机连接管。

【操作步骤】

1,操作者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选择合适的呼吸机管路,正确连接。

3,检查电源及接通电源线,连接压塑空气及氧气接头。

4,检查呼吸机各项工作性能是否正常,各管道间的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漏气,各附件是否齐全。

5,接上模肺,检测呼吸机,确认呼吸机正常工作。

6,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呼吸模式,设置呼吸机参数。

7,向湿化瓶内加蒸馏水至水位线,打开湿化器开关。

如需设置湿化温度,将调节湿化温度在32~37℃。

8,核对,解释。

9,将呼吸机送气管道末端与患者面罩或气管导管紧密连接好。

10,机械通气开始后,立即听诊双肺呼吸音。

11,在使用呼吸机期间,可根据患者自主呼吸情况选择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

监测血气分析及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保证呼吸道通畅。

12,安置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13,洗手、记录。

14,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达到停机要求时,应及时撤除呼吸机。

15,呼吸机的消毒:

拆下呼吸机管道,按医院感染要求进行处理,待用,呼吸机机身用消毒液纱布擦拭干净。

【操作流程】评估→连接机器→确认呼吸机功能→选择呼吸模式→设置呼吸机参数→安装调节湿化器→核对、解释→连接患者面罩→听诊双肺呼吸音→检测血气分析、观察病情变化→安置患者→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经常添加湿化器内蒸馏水,使其保持在所需刻度处。

2,始终保持集水瓶在低位,随时倾倒集水瓶内的水,避免水返流入机器或气管内。

3,观察湿化器的温度应保持在32~37℃,避免温度过高烫伤患者呼吸道黏膜或温度过低使呼吸道黏膜干燥。

4,每日冲洗呼吸机的过滤网。

5,每周更换呼吸机管道。

6,调节呼吸机机臂时,应将呼吸机管路取下调节好后再安装,以免在调节时将气管导管拉出。

7,特殊感染患者应尽量使用一次性呼吸机管道。

8,对可复用的呼吸机管道按医院感染要求进行处理。

二、经口咽通气道气管内吸痰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地】通过利用口咽通气道对一些未做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气管内吸痰,保持患呼吸道通畅及有效地通气。

【评估】观察患者神志、呼吸状况、听诊(气管及两肺)是否有痰鸣音,判断痰液的多少和位置。

【用物准备】中心负压装置、口咽通气道、吸痰盘:

治疗碗一个,蒸馏水一瓶,一次性吸痰包数个、听诊器、污物桶、头皮针、吸氧管。

【操作步骤】

1,操作者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前,核对床号、姓名。

3,向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帮助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侧卧或平卧)。

4,安装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压力(成人40~50kPa,儿童﹤40kPa)。

检查吸痰装置,观察吸力,关闭开关。

5,打开冲洗水瓶(生理盐水或无菌蒸馏水),将溶液倒入治疗碗内。

6,根据患者的年龄选择大小合适的口咽通气道,将患者取平卧位,开放气道,肩部垫小枕,尽量使头后仰,放置口咽通气道;正确的放置方法是将口咽通气道像压舌板一样平行送入口腔,压住舌面向后送入,当前端进入舌根之后再将口咽管旋转90°卡住固定,在放置吸痰管;也可先将吸痰管放在口咽通气道内在一同放入口腔,观察患者的呼吸或嘱患者咳嗽(小儿可按压气管使其咳嗽).

7,在患者吸气或咳嗽时将吸痰管插入到气管内,如患者剧烈咳嗽说明吸痰管进入气管,反之说明误入食管,可将管拔出后重新插入。

上下移动吸痰管刺激患者咳嗽,尽量将痰液彻底吸净,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过长,必要时可不接负压,将吸痰管放在气管内,让患者休息片刻,在重复上述动作。

8,吸痰完毕,将吸痰管放于黄色垃圾袋内弃掉,冲洗负压吸引管。

如需再次吸痰应重新更换吸痰管。

9,吸痰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口唇有无发绀,吸痰时要保证足够的氧气吸入(可将吸氧管前端接头皮针与吸痰管一同放在口咽通气道内)。

10,清洁患者口腔,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11,整理用物,洗手,观察、记录患者情况、吸痰效果及痰液性状和量等。

【操作流程】评估→核对、解释→选择体位→安装、检查吸引装置→放置口咽通气道→放置吸痰管→吸痰→观察生命体征→清洁口腔→舒适体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准确、快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2,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如误入食管应将管拔出让患者休息后重新插入。

3,在患者深吸气或咳嗽时将吸痰管插入到气管内,深度不宜超过20cm。

4,吸痰过程中避免损伤气管黏膜,引起出血。

5,吸痰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有明显变化,应立即停止操作,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

6,整个吸痰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二、中心静脉压监测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

(1)判断体内血循环容量、静脉回心血量、右心功能。

(2)指导补血、补液的用量和速度,指导利尿药的应用。

【评估】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及有无躁动、咳嗽等

【操作步骤】

(1)开放式测压法

①用物准备:

一次性输液管,有刻度的标尺、三通、输液架、胶布、记号笔。

②操作步骤:

操作者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前,核对床号、姓名;检查中心静脉置管是否通畅,患者取平卧位,连接,用一次性输液器与刻有cmH2O的标尺一起固定在立式输液架上。

标尺的零点应该在与右心房处于同一水平(即腋中线与第四肋交点处);调节三通开关,将连接管内充满液体,排净空气,一端与输液器相连,另一端接中心静脉导管;管内液面高度一般比估计的压力高2~4㎝H2O,注意液体不能从管口上端溢出;关闭输液器开关,调节三通开关,使测压管与静脉导管相通,即可测压;当测压管内的液体下降至有轻微波动不再下降时,测压管内液体凹面所对的刻度数字,即中心静脉压;测压完毕,调节三通开关,关闭测压管,重新使静脉导管与输液管相通继续输液,保持静脉导管通畅;整理用物,洗手,记录中心静脉压数值。

(2)闭式测压法

①用物准备: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压力袋、袋装肝素盐水、三通及多功能监护仪1台。

②操作步骤:

操作者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前,核对床号、姓名;检查中心静脉导管是否通畅,患者取平卧位;将导管末端与测压装置相连,通过三通开关使导管尾端与输液装置和压力换能器、多功能监护仪相连;压力换能器应与右心房处于同一水平(腋中线与第四肋间交点处),转动三通使换能器与中心静脉导管相通,每次测压前应调定零点,从而获得连续的中心静脉压波形及数值;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5~12㎝H2O,如CVP<2~5㎝H2O,提示右心房充盈欠佳或血容量不足,CVP>15~20㎝H2O,提示右心功能不良或血容量超负荷;测量完毕,调节三通开关,关闭测压管,重新使静脉导管与输液管相通;继续输液,保持静脉导管通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洗手、记录。

【操作流程】评估→备齐用物→核对患者→连接测压装置→校对零点→观察→整理用物→→

→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确保连接牢固、可靠,防止管道脱开造成出血。

(2)穿刺部位每日用碘消毒剂消毒,更换敷料1次;同时观察有无红、肿、分泌物,若有应立即拔出并做细菌培养。

(3)开放式测压法每日输液更换输液器1次。

(4)每次测压前均需调零点。

(5)每30~60分钟测1次,并根据病情随时测定,同时做好记录。

(6)若患者有躁动、咳嗽、呕吐、抽搐或用力时均影响CVP水平,应在安静10~15分钟后再测。

(7)每天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导管1次,抽血后也应冲洗,预防发生血栓,操作过程中注意预防空气栓塞。

(8)测压通路不能输入特殊药物和高浓度的钾,以免测压时药物输入中断或输入过快引起病情变化。

四、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进行连续、直接、动态的血压监测,及时、准确反映患者血压变化。

【评估】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及有无躁动。

【用物准备】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延长管、压力袋、袋装肝素盐水、三通、皮肤消毒物品、穿刺针及多功能监护仪1台。

【操作步骤】

(1)操作者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前,核对床号、姓名。

(3)向患者或家属说明穿刺目的,取得合作。

(4)患者平卧位,待穿刺的前臂伸直,掌心向上并固定,腕部垫一小枕,手背屈曲60°。

(5)摸清桡动脉搏动,前臂与手部常规备皮,范围约20cm×10cm,应以桡动脉穿刺处为中心。

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在桡动脉搏动最清楚的远端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浸润麻醉至桡动脉两侧,以免穿刺时引起桡动脉痉挛。

(6)在腕褶痕上方1cm处摸清桡动脉后,用粗针头穿透皮肤做一引针孔。

(7)用带有注射器的套管针从引针孔进针。

套管针与皮肤呈30°,与桡动脉走行相平行进针,当针头穿过桡动脉壁时突破坚韧组织的落空感,并有血液呈搏动状涌出,证明穿刺成功。

此时即将套管针放低,与皮肤呈10°,再将其向前推进2mm,使外套管的圆锥口全部进入血管腔内,用手固定针芯,将外套管送入桡动脉内并推至所需深度,拔出针芯,妥善固定。

(8)将外套管连接测压装置,将压力传感器置于无菌治疗巾中防止污染。

(9)压力袋内放入袋装1000ml0.9﹪生理盐水加肝素20mg。

(10)将压力袋与传感器连接好,压力袋内充分加压至绿区,并于动脉紧密相连。

(11)压力传感线另一端与监护仪压力模块相连,调节监护仪压力通道。

(12)调节压力传感器使之与大气相同,校对零点,再次调节传感器,监护仪上显示连续的动脉压及压力波形。

(13)安置患者舒适体位,整理用物。

(14)洗手,记录并随时观察动脉血压的变化。

【操作流程】评估→核对患者→解释→取平卧位→桡动脉穿刺→连接测压装置→连接压力袋与传感器→校对零点→监测动脉压与压力波形→舒适卧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注意压力及各波形变化,及时准确记录生命体征。

(2)校对零点,换能器的高度应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3)每次测压管抽取动脉血后,均应立即用肝素盐水进行快速冲洗,以防凝血。

管道内如有血块堵塞时应及时予以抽出,切勿将血块推入,以防发生动脉栓塞。

(4)保持测压管道通畅,妥善固定套管、延长管及测压肢体,防止导管受压、扭曲或脱落。

(5)应经常检查并保持压力袋的压力在正常范围内。

(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部位每24小时用碘消毒剂消毒及更换敷料1次。

(7)置管时间一般不应超过7天,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拔除导管。

五、经膀胱腹腔内压监测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通过对膀胱压的监测,及时发现腹腔内高压,给予治疗、护理,监测、预防腹腔间室综合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情况。

【用物准备】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压力袋、50ml注射器、500ml袋装盐水、一次性引流袋、三通两个、多功能监护仪一台、导尿包内含Foley、导尿管、无菌剪刀。

【操作步骤】

(1)操作者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核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或家属配合。

(3)经尿道插入Foley导尿管,测压前保证尿液引流通畅。

(4)将一次性引流袋的前端与导尿管相连,中间用无菌剪刀剪断,并排连接2个三通,末端再次连接引流袋,分别在三通上放置50ml注射器和盐水压力套装,将压力传感器的前端与监护仪的压力模块相连接。

(5)将患者取平卧位,将压力转换器放在耻骨联合水平处,将转换器通大气压,转换器调零即可。

(6)将膀胱排空后,经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50ml关闭注射器连接阀,打开与压力传感器相通的连接阀,监护仪上UBP显示的数值即为腹内压(单位mmHg)。

(7)测压完毕,调节三通开关,关闭测压管,重新使尿管与引流袋相连接,引出尿液。

(8)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操作流程】评估→核对→解释→插入Foley导尿管→连接压力传感器→平卧位→转换器调零→测腹内压→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患者取平卧位,去除棉被压迫,烦躁患者给予适当镇静药物。

(2)整个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

(3)向膀胱内注入生理盐水50ml,因50ml的灌注量膀胱压与腹内压大致相等,注入速度宜缓慢,生理盐水温度以37~40℃为宜,防止温度低引起膀胱痉挛。

(4)压力传感器位置应固定在耻骨联合水平,高于耻骨联合水平可使测量值偏小;低于耻骨联合水平可使测量值偏高。

(5)应用机械通气及PEEP的患者,测压读数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脱离呼吸机片刻或暂停使用PEEP,因病情无法脱离呼吸机患者应减去呼吸末正压(PEEP)值等于UBP值,以排除正压通气对腹内压的影响。

(6)专人动态测量,每日至少测量2次,以减少人为误差。

六、气压治疗仪使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预防或减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评估】患者病情、生命体征及有无禁忌。

【用物准备】治疗车、气压治疗仪1台、插排1个。

【操作步骤】

(1)操作者衣帽整齐,洗手。

(2)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取得合作。

(3)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4)连接电源。

(5)把适配器与机器插口相连接:

①“↑”部分向上,紧紧插入;②如使一侧护套,用空气插头堵塞另一边。

(6)暴露双下肢。

(7)套上护套:

①注意护套内不要进入毛发、衣角及其他异物;②同时使用脚底刺激板,效果更佳;③套好护套后拉拉链,拉链应拉到头。

(8)将适配器上的插头于护套上的插孔按顺序相连接。

(9)检查插孔是否连接正确,有无松脱、漏气情况。

(10)设定参数,每次治疗时间15~20分钟,压力范围0.1~0.2kgf/cm2.。

(11)整理用物,安置患者于舒适卧位。

(12)洗手,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