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827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docx

新编初中语文之课外说明文阅读专项优质训练含答案

说明文阅读训练专项

一、考前导析:

  阅读说明文,可以采用各种方法: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有的事物的特征显露在外部,如形态。

方位等;有的事物的特征在内部,如性质功能等。

如何抓住特征?

一是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二是抓中心句。

  2.理清说明的顺序。

  首先明确是哪类说明文,事物说明文往往以时间、空间顺序居多,而事理说明文则以逻辑顺序为主。

其次,要找出体现说明顺序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如:

时间顺序往往运用表时间的词语,空间顺序多用方位词语,逻辑顺序常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以及问答的句子等。

)另外,还可按行文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弄清文间的脉络,说明的顺序就明白了。

  3.辨析说明方法。

  分辨说明方法,要掌握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

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与事物的特征和说明的内容结合起来。

如《中国石拱桥》把石拱桥比作“卧虹”“飞虹”等,用打比方德望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征。

  4.揣摩说明语言。

  阅读说明文,要注意那些反映事物性质、状态、程度、数量、范围等的有关词语。

这些词语往往起修饰限制作用。

揣摩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可用删词法和换词法,与原局中的词进行比较。

  例题(贵阳市)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①蜡染是我国传统民族印染工艺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今在贵州的布依族、苗族中仍很流行。

蜡染以经过退浆的帆布、绒线等为原料。

  ②蜡染制作的第一步是绘画。

绘画工人根据设计的图案,用铅笔在布上勾画出来。

  ③第二步上蜡。

选用的蜡有三种︰第一种是蜂蜡,熔点62℃~66℃,用来描绘线条最佳。

第二种是石蜡,熔点50℃~58℃,用以做裂纹多的图案为最佳。

第三种是木蜡和白蜡。

在上蜡前,先要熔蜡。

蜡熔后,就可以上蜡了。

上蜡就用刀蘸蜡液,在白布上依图描画。

  ④上蜡之后是染色,就是根据设计图案,在布上涂上相应的颜色。

  ⑤染色后,就该裂纹又叫水纹,就是将涂好的蜡的布浸入水中或用直尺压折涂蜡部分,使布上的蜡产生断裂,形成裂纹,富有无穷的自然趣味。

  ⑥蜡染的主体工序完成后,就轮到脱蜡了。

将染好色的布投入沸水中煮,脱去蜡质即可。

  ⑦最后是烘干。

就这样就制成了各种色彩﹑各种花纹的蜡染布。

  1﹑填空:

本文主要介绍了蜡染的-----------------

  2﹑对本文说明顺序解说正确一项是()。

  A﹑空间顺序B﹑工艺流程顺序C﹑由主到次的顺序

  3﹑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4﹑简答本文在写作上的两个主要特点。

  5﹑短文可分两部分,划分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

二、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

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

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

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

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资料。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

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准确。

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

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或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或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

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

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五)说明文的方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

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

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

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六)说明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两个:

1、结构、内容作用:

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三、真题再现

(一)2017年天津中考语文

阅读《基因疗法离我们还有多远》一文,回答6—8题。

基因疗法离我们还有多远

①自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到首次在医学上应用,花了13年时间。

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等药物的发现、发明一样,不可避免地经历着曲折起伏的过程。

因普通药物和传统疗法的局限性,生物制药公司从20世纪末开始把目光投向基因疗法。

近年来,基因疗法更成为业内热门的领域之一,因为它很可能成为癌症的终结者。

②人类的许多疾病,包括癌症,都是由我们身体细胞内的基因缺陷造成的。

就像盖房子必须要依赖图纸一样,构建我们复杂的躯体,也需要各种“图纸”,这就是基因蓝图。

它们允许细胞制造出相应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再来控制应有的功能。

如果基因发生突变,蛋白质就会随之改变,不再按照正常的方式工作。

而基因疗法,就是试图通过修补失效的基因,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③基因疗法目前还处在“物以稀为贵”的时期。

最典型的案例是,2015年德国医生伊丽莎白•泰森为病人做了脂蛋白脂酶缺乏症的基因治疗,疗效很好,但十分昂贵——一次治疗就花费了一百万美元,而且这种疗法仅针对一个人,只使用一次,成本非常高。

④基因疗法对遗传病的治疗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预測,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疗法向公众开放。

2016年4月,欧洲部分国家为一些修复免疫系统的基因疗法开了“绿灯”。

2017年,治疗失明的基因疗法也将在美国通过商业许可。

⑤不过,基因疗法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据行业杂志《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新闻》报道,前不久,就有三位患脑瘤的病人因服用基因试验药物而相继死亡。

无可罝疑,任何一种成熟可靠的药物或治疗手段都需要经过一代、几代人的努力,甚至是以很多生命的代价换来的。

我们热切期盼着安全、廉价的基因疗法能早日造福人类。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略有删改)

6.下面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甚因疗法离我们还很遥远

B.基因疗法与癌症的关系

C.基因疗法临床治疗的风险

D.基因疗法的治疗原理与应用探索

7.下面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第①向然段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一样会很快应用于临床实践。

B.第②囪然段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基因蓝图比作“图纸”,生动地说明它对构建我们复杂的躯体有着重要作用。

C.第③自然段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目前用基因疗法治疗疾病费用昂贵,成本很高。

D.第④自然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基因疗法向公众开放。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既介绍科学原理,又列举事实事例,向读者普及了基因疗法的相关知识。

B.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很可能”表示估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④自然段中加点词“绿灯”的意思是基因疗法可以修复人的免疫系统。

D.第⑤自然段中介绍了基因疗法失败案例的确切来源,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

(二)2016年天津中考语文

阅读《加碘盐有必要吃吗》的节选文字,回答6-8题。

加碘盐有必要吃吗

阮光锋

    ①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

这是真的吗?

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

    ②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③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

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④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

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

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

为什么呢?

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

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

而且海盐本身其实也不含碘的。

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

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这是过于担心了。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

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

    ⑤很多人认为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

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20-40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20-30毫克/千克。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6.下面对“沿海地区的居民仍有必要吃碘盐”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海盐本身其实并不含碘。

    B.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

    C.碘盐仍是沿海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普通人每日碘摄入量应在1000微克以上。

[来源:

学科网]

7.对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列数字、打比方    B.作比较、分类别

    C.列数字、作比较    D.分类别、打比方

8.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自然段针对某些人的错误认识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自然段加点 词“主要”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④自然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前面提到的“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这篇说明文以短小的篇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四、牛刀小试

  综合训练:

  

(一)大脑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

一天,他看报上的天气预报,竟然连报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

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了一种叫:

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

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别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

“失读症”是失语症中的一种。

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脑外伤造成的。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____________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

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

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宇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

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

他们首先教这位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的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

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把病治好了,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为“唤醒”的作用下,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

  ⑧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已有人提出用学习汉语、汉字的方法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

1、从本文主要内容来看,最恰当的标题是()

A.汉语学习十分重要B.外国人也应学汉语

C,汉语可以治病D.汉语与英语的区别

2.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时间顺序举例子分类别B.逻辑顺序举例子作比较

C.逻辑顺序举例子分类别D.空间顺序举例子作比较

3.为了使上下文连贯,填人第三段空格中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B.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

C.不管他是谁,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D.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谁。

4.第四段中两个加线的“这”字所指代的内容是否相同?

正确的选项是()

A.相同B.不同C。

基本相同D.基本不同

5.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脑外伤者未必患失语症或失读症。

B.第五段最末一句中的两个“更”字,说明了学习汉语是促使儿童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充分、均衡锻炼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C.第六段末句“试验初步成功了”,说明这位心理学家这项实验仅仅是开始,今后还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D.第七段中“唤醒”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失读症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阅读能力。

   

(二)昆明的气候

  昆明为什么会四季如春呢?

(这是由昆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决定的。

昆明处在北纬30’以南的地区,终年接受太阳光热较多,而且均匀。

夏季受西南风和东南风的暖湿气流影响,阴雨天多,日照少,地面温度不易上升;加上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云贵高原,气温随高度而降低,所以夏季温度不会很高。

冬季昆明等地上空盛行西风。

这股_______________的气流把附近印度半岛的干暖空气引导过来。

另外,昆明地处云南东部,云南北部和东部的高大山脉又能__________________北方冷空气南下,因而晴天多,空气干燥,日照充足,气温较高。

)夏季不热,冬季不冷,四季的气温也就比较均匀了。

1.依次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强劲阻塞B.强健阻挡C.强劲阻挡D.强健阻塞

2.能准确概括本文说明内容的是下列哪一项?

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昆明四季如春。

B.昆明夏季不热,冬季不冷。

C.昆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D.昆明四季如春的原因。

3.文中画括号部分的说明顺序是下列哪一项?

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从主要到次要B,从概括到具体C.从本质到现象D.从部分到整体

4.从内容看,本文属于哪一类说明文?

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事物说明文B.事理说明文

(三)运动要学会取长补短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6-8题。

运动要学会取长补短

①如果你只钟情于跑步,当然难能可贵,但我想说,你这样运动还不够完美!

因为只爱跑步,你的心肺功能和耐力可能得到了锻炼,但你的力量和柔韧性锻炼就会稍差一些。

这样的单一化运动效果不是完美的,你还得学会取长补短。

②我们可以选择的运动项目有很多,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但就运动效果来说,运动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锻炼我们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比如长跑、游泳等;二是锻炼我们的力量,像双杠、哑铃以及一些器械锻炼;三是柔韧性锻炼,比如瑜伽、健美操等。

③羽毛球、篮球等球类运动是各种健身功能结合较好的综合性锻炼,无论是耐力、力量和柔韧性都可以得到锻炼,但其他一些运动方式,就可能只会侧重某些方面。

④其实,从运动医学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身体适应能力,专业一点叫“体适能”,也就是我们有充足的精力去工作学习,也不会感觉到疲累,还有余力可以去休闲玩耍,还能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

它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两方面。

“健康体适能”就包括肌力、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等;而“技能体适能”指标则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

⑤大多数老人认为,只要做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就可以减肥、锻炼心肺功能,不需要再做什么力量训练了。

事实上,单纯的有氧训练虽然有助身体消耗脂肪,但不能使肌肉得到有效的锻炼。

所以应该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它除了能提高肌肉强度和耐力之外,还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保持骨质。

⑥如果我们只侧重某一项运动,那我们别的体能可就锻炼不了了。

比如你是长跑爱好者,心肺功能和耐力是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但力量和柔韧性锻炼就稍差一些;如果你喜欢跳广场舞,那你的柔韧性得到了锻炼,但你的耐力和肌肉力量可能就会差一些。

⑦所以这样看来,最理想的运动模式应该是多种运动形式相结合,在自己感兴趣的基础上,选择多种运动项目。

老人每周应该能够换着花样来,进行三四类锻炼,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从事一种运动让肌肉和关节过度劳累的风险,同时能获得不同运动带来的各种益处。

结合起来进行锻炼,这样达到全面健身的目的。

⑧比如爱跑步的人,你可以抽时间去跳跳舞,做一些简单的拉伸,然后举举哑铃,或者练练俯卧撑,做做力量锻炼;如果你每天爱跳广场舞,那你可以隔天去跑几圈,即加强心肺功能和耐力锻炼。

总之就是力量、柔韧、耐力三方面我们都要强,这样我们的体适能才会强,也才更健康。

6、对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的运动有不同的效果。

B.最理想的运动模式应该是多种运动形式相结合。

C.只侧重某一项运动,别的体能就锻炼不了了。

D.“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两方面。

7、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有的运动方式都只会侧重某些方面运动效果的锻炼。

B.“体适能”是指人的身体适应能力。

C.多种运动形式相结合可以减少肌肉和关节过度劳累的风险。

D.力量、柔韧、耐力三方面都要强,体适能才会强,也才更健康。

8、对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将运动分为三类,分别举例子进行具体说明。

B.第④段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体适能”这个很专业的概念做了通俗易懂的说明。

C.第⑥段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长跑和广场舞进行对比,说明不能只侧重一项运动。

D.第⑧段用具体的例子说明如何将多种运动方式相结合。

(四)牛奶的颜色发白,是因为抗生素吗?

阅读说明文,回答6~8题。

牛奶的颜色发白,是因为抗生素吗?

①有网友问:

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国内牛奶的颜色是雪白雪白的,而进口牛奶的颜色是泛黄的,国内奶牛是打了抗生素才这样的吗?

②这是个很好的科普话题,能说到不少科学知识。

③首先说说为什么牛奶整体上都是白的。

④牛奶里有87%以上的水,还有3~4%的脂肪。

可是为什么牛奶中的脂肪就不会分层上浮,也不会看出黄色呢?

这是因为乳化作用的缘故。

乳化作用的关键,是要有一种“表面活性剂”,它的分子中,有一部分特别喜欢水,另一部分特别喜欢油。

它就像和事佬一样,一只手拉住水,另一只手拉着油脂,让它们不能分家单过。

这样,水和油就能完美融为一体。

比如蛋黄酱、千岛酱,其中既含水,也含脂肪,却显得非常均匀和谐,其实都是因为乳化作用的缘故。

牛奶的脂肪如果分离出来,就是黄油了。

它的黄色来自于胡萝卜素。

但是,一旦乳化之后,这种黄色就不容易看出来了,而微小脂肪球的光学散射作用使它呈现乳白色。

乳白色不是一种色素造成的,而是一种光学现象哦。

即便是农药,不是牛奶,只要乳化好了,都可以呈现出乳白色的。

⑤当然,牛奶的颜色其实和季节、饲料都有关系。

牛吃的类胡萝卜素比较多,比如饲料中给很多胡萝卜和绿叶菜,牛奶的黄色就会明显一些。

在牧场啃草的牛更明显,因为夏天吃青草比较多,所以牛奶在夏季颜色略黄一些,冬季就颜色淡一些。

⑥进口牛奶为了漂洋过海长途运输,就需要很长的保质期。

延长保质期的方法不是添加防腐剂,而是大力度的高温灭菌处理,把活着的微生物和最耐热的细菌芽孢全部灭掉,同时无菌灌装到盒子里。

既然里面的菌和芽孢都死光光了,外面的菌也进不来,自然就能在室温下放一年而不坏。

然而,经过120摄氏度以上,甚至高达140摄氏度的高温灭菌处理之后,牛奶中的乳糖和蛋白质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让牛奶微微发生“褐变”。

虽然褐变不那么明显,用“色差计”测定一下还是会发现,灭菌处理让牛奶的白度下降了。

所以,那些能在室温存放12个月的进口灭菌牛奶和加热温度只有80多度、保质期只有几天到十几天的国产巴氏奶相比,颜色肯定就没那么白。

⑦总之,牛奶颜色白不白这事儿,和给牛打不打抗生素没有半毛关系哦。

它也不能作为挑选牛奶产品的唯一标准。

(选自《百科知识》2016.9有删改)

6.对本文写作思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从网友对国产牛奶和进口牛奶的颜色不同的质疑说起,引起下文有关牛奶颜色知识的介绍。

B.③④⑤段文字介绍了牛奶整体上呈现白色的原因以及牛奶颜色略有不同的原因。

C.第⑥段主要说明进口牛奶保质期可以长达一年的原因。

D.最后一段照应开头,回答了网友的疑问。

7.对第四自然段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牛奶的成分构成。

B.使用打比方的说法方法,将“表面活性剂”比作“和事佬”,形象生动地说明乳化作用的过程。

C.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大家常见的蛋黄酱、千岛酱为例来说明乳化作用成果。

D.使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对牛奶呈现乳白色的现象做具体的描写,使说明更生动。

8.下面说法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A.乳化作用就是使牛奶中的油脂分离出来,所以牛奶的颜色呈乳白色。

B.牛奶的脂肪分离出来就是黄油,它的黄色来源于胡萝卜素。

C.进口灭菌牛奶颜色不那么白是因为高温杀菌使牛奶微微发生“褐变”。

D.牛奶的颜色与是否给牛打抗生素没有关系。

(五)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阅读说明文,回答6-8题。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李慧占

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

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