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综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906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综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综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综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综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综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综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综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综述.docx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综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综述.docx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综述

摘要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是一个事业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建立的一系列管理方式,包括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会计、审计诸方面分工明确、相互制衡的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职能是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事业单位逐步建立了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作为事业单位中的会计部门,内部监督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内容。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由于其特殊性,其内部监督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这种自觉、主动型的监督有利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因而,会计的内部监督在事业单位的效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对策措施

 

目录

一、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存在问题…………………………………………………1

(一)监督审核程序不完善,监督力度薄弱…………………………………………1

(二)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低下,内部控制意识淡薄……………………………1

(三)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与监督缺乏约束力……………………………………2

(四)事业单位管理当局不重视………………………………………………………2

二、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必要性………………………………………2

(一)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理顺经济秩序的需要………………2

(二)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立法形式、完善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需要…………………………………………………………………2

(三)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的需要…………2

(四)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当下国情的需要…………………………3

三、完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坚持的原则………………………………………3

(一)坚持合法合规则性原则…………………………………………………………3

(二)坚持权责利对应原则……………………………………………………………3

(三)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3

(四)坚持成本效益原则………………………………………………………………3

(五)坚持合法原则……………………………………………………………………3

(六)坚持适用性原则…………………………………………………………………3

(七)坚持规范性原则…………………………………………………………………4

(八)坚持科学性原则…………………………………………………………………4

四、强化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策措施………………………………………………4

(一)提高领导与会计从业人员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认识水平…………………4

(二)强化组织结构控制………………………………………………………………4

(三)完善授权批准控制………………………………………………………………4

(四)突出财务会计系统控制的中心地位……………………………………………5

(五)强化预算控制……………………………………………………………………5

(六)加强对实物资产的控制…………………………………………………………5

(七)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控制………………………………………………………5

(八)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6

(九)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6

(十)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6

参考文献………………………………………………………………………………………9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的内部监督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是一个事业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建立的一系列管理方式,包括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会计、审计诸方面分工明确、相互制衡的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职能是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事业单位逐步建立了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作为事业单位中的会计部门,内部监督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内容。

一、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存在问题

近几年,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发展背景,长久以来形成了内部管理体制不够灵活,竞争机制不强,运作效率相对不高等问题。

(一)监督审核程序不完善,监督力度薄弱

事业会计内控与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现行事业单位的会计遵循会计法,但由于其特有的性质使其介于行政单位与企业之间,法律的监督的制约机制往往由于权利而忽略了事业单位,使其存在漏洞。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下,行政或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资产都来自于国家,依靠国家财政部门或社会捐助的款项完善自我建设和发展。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这种公有财产的重视度不够,管理不善,办公用品丢失浪费现象严重,缺乏严格的审核程序来规范约束财务管理工作。

相关的监督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抱着“反正是公有财产,谁拿了就拿了,何必得罪人”的心态,对此类问题视而不见,这种纵容造成了账实不符、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等问题,助长了投机取巧者的侥幸心理,形成了“公家的东西,不拿白不拿”的不良风气。

(二)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低下,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会计人员有两种情形:

其一,未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能辨别真伪,缺乏敏感性和分析能力,而导致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失真;其二,会计人员政治素质低,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的利益,缺少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由于涉及业务比企业更加简单,缺乏有利的认知和学习意识,因此,人员问题也是引发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控制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与监督缺乏约束力

事业单位较之企业单位,由于追求利润的迫切性相对较低,因而,对内部控制与监督的问题往往更容易忽略,监督与控制的岗位往往是形同虚设,人员挂名,却没有实际职务要求,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会计监督如同“空中楼阁”的现象普遍存在。

例如出纳一人保管现金、支票、财务专用章及法人名章,往来款项及资产长年不清查核对等,这些基本的内控制度都不存在,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更无从谈起。

(四)事业单位管理当局不重视

作为事业单位领导往往忽视单位内部的会计内部监督。

即便有了一个设计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如果管理者把它搁置一边,便等于没有内部控制。

同时管理者当局对内部控制的忽视为组织的员工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长此以往,这种风气便会盛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无疑置组织于危险的境地。

二、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必要性

(一)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理顺经济秩序的需要

当前会计工作中存在着秩序混乱、信息失真的问题,除个别管理失控人员为牟取私利铤而走险外,内部管理失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许多事业单位尚未认识到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情况下,迫切需要通过法律引导,监督新一轮的舞弊或经济秩序紊乱。

同时由于改革的飞速发展,事业单位面临向企业转型的需要,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事业单位必须甩掉落后的管理模式和体制,创造高经济效益会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会计内部监督的重要作用更避免了内部经济损失以及有益于内部人员纠错犯错。

(二)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立法形式、完善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需要

从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立法情况看,有对内部控制问题作出规定的先例。

如美国的《反贪污受贿法》规定,公众公司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层对内控制度负有特殊责任。

在交通事业单位中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制度,来保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按照正常的秩序来运行,自我调整、自我约束、防错纠弊,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的需要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和业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建立健全事业法人管理结构的主要基础。

(四)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当下国情的需要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事业单位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部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顺势而行,是当下国际竞争,国家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发展完善事业单位发展,是我国国情的必然发展。

三、完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合法合规则性原则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这一规定,是一个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前提条件。

任何一个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都必须把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体现在内部控制制度中,都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二)坚持权责利对应原则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

规定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三)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的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不相容的经济业务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和部门参加,只要这些人员和部门不相互勾结,差错和不轨行为就很容易被发现,通过职务分离不但能提高作业效率,而且也使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实施,有效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四)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这是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考虑的。

(五)坚持合法原则

即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和规定。

  

(六)坚持适用性原则

即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体现本单位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七)坚持规范性原则

即事业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制度应当全面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要符合并体现会计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规范会计事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不能顾此失彼。

 

(八)坚持科学性原则

即所制定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必须科学合理,以使所制定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便于操作和执行。

  

四、强化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策措施

(一)提高领导与会计从业人员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认识水平

提高领导和会计从业人员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内部控制的学习和认识,才可以使会计的监督职能不成为一句空话,才可以真正的从单位内部实行开来。

要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要从管理层源头入手,提高事业单位单位负责人依法理财观念,树立诚信理念。

对单位负责人进行强化再教育,实施对各部门不定期抽查评比,奖优罚过,把责任明确到直接责任人和领导,提高其责任意识。

提高财会人员的进入门槛,对“入行”的财会人员都要有严格的学历、资历从业资格等方面的要求,并定期进行专业的绩效考核,进行职位调整或辞退。

(二)强化组织结构控制

一个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首要任务就是要构筑起健全、规范,程序严密,既能相互制衡,又能防止权责脱节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体系。

组织结构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不相容职务通常有授权与执行某项经济业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审核该项经济业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与记录该项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保管某项财产的职务要与记录该项财产的职务相分离。

2、组织机构的相互控制。

一个单位往往要根据业务开展的需要而分设不同的部门和机构,每个部门和机构都要有相应的职责和权限,要保证其在授权范围内的职权不受其他部门的干预,同时每一项业务在运作过程中都要经过不同的部门,并保证在不同的部门要进行互相检查和监督。

(三)完善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控制也就是对单位内部部门或人员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控制。

单位内部某个部门或某个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得到授权批准才能进行,这样可以防止某个部门或个人滥用职权,保证单位所有的业务都能按照既定的方针进行。

授权批准有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两种,特别授权是在某项经济业务的范围和数额超过办理该项经济业务部门的权限时,必须经过上一级部门或领导的批准和授权才能办理。

明确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的界限和责任,可以确保单位重大的经济业务事项能够通过集体研究和决策,防止某些部门或某个领导的权限过大,独断专行,造成损失和浪费。

(四)突出财务会计系统控制的中心地位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控制,这是因为单位各项经济业务不论由哪个部门或个人来执行,最终都要经过财务会计部门的审核付款直到登记入账。

财务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单位要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财务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人员工作移交程序,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的监督职能。

(五)强化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业单位的预算是事业单位为了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而编制的年度收支计划,特别是对有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而言,所报的项目预算一经财政部门批准,按照专款专用原则是不能随便改变用途的。

一方面要加强项目立项和预算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主要的收支预算都要经过集体研究决定或经过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防止个别人利用权力私自立项申报预算,造成既成事实。

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预算申报、执行、审核、监督等不相容职务的分离,防止出现同一个人就能决定项目立项、申报并执行该项目预算,避免给没有经过合法程序审批的项目披上合法的外衣。

(六)加强对实物资产的控制

  事业单位一方面要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实物财产采购、验收、入库、领用、计量、维修的岗位责任制。

另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财产清理制度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组织程序,这样不仅可以改善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保护各项财产的安全与完整,而且能够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发现财产物资的盈亏、毁损与报废情况,及时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处理,明确责任,确保单位的财产安全完整。

 (七)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控制

  由于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价主要是通过内部审计来进行的。

通过监督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的有效性,监督单位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其能够得到完整有效的执行,及时反馈有关执行结果的信息,帮助单位更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控制目标。

(八)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

  任何制度最终都要由具体的人来执行,与内部控制制度密切相关,人员素质的高低以及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结果。

首先要加强对单位领导干部的监督。

要建立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审批制度,从决策环节对权利进行监督,以杜绝主要领导干部对内部控制制度不重视而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其次要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控制。

除要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外,还要建立关键岗位轮岗和定期稽查制度。

防止出现以权谋私或串通作案,从而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得到严格执行。

同时还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内部控制制度不能仅依靠外部的强制力量,要尽可能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人都能遵守职业道德,主动去实施内部控制制度。

(九)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要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临时的检查和考核,才能了解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执行的成效如何以及是否存在什么问题。

同时要将其同有关人员的考核与奖惩紧密地结合起来,奖优罚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并取得良好的效益。

(十)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1、加强发票、收据控制。

发票、收据控制是利用发票,收据编号的连续性,核对收到的货币资金与发票、收据金额是否一致,以确保收到的货币资金全部入账的一种完整性控制手段。

发票分类很多,例如增值税发票、运输发票,因为这两种发票涉及国家税收,且有国家税务机关负责监督检查,因此涉及这两种发票的货币资金收入一般较完整。

但目前餐饮服务业等发票及收据管理较混乱,给控制设计增加了难度。

如企业违规开具“大头小尾”,“小头大尾”的发票;多给、不给客户餐饮发票;空白收据、发票到处可买;自制收据;收据不连号或无号,或以白条代替收据等。

因此,对于发票、收据必须加强其印、收、发、存的管理,建账核算。

在此基础上,利用这类发票的连续编号,设计一岗位,负责其存根联与入账的记账联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核对工作,及时发现其中的错弊。

2、加强账实盘点控制。

账实盘点控制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货币资金进行盘点,以确保企业资产安全的一种常见的控制方法。

如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账实盘点按盘点的时间分为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盘点,但不定期盘点的控制效果通常较定期盘点好。

不定期盘点的主要特点就是突击性强,会给货币资金相关岗位产生一种无形的,无时无刻,无不存在的压力。

3、加强实物隔离控制。

实物隔离控制是采取妥善措施确保除实物保管之外的人员不得接触实物的控制方法。

比如,现金只能由出纳保管,银行承兑汇票只能由一人专管,否则将导致责任不清,不法分子很可能混水摸鱼,侵占货币资金。

同时,还应采取选择合格的保险箱,选择安全的场所等保障措施,以确保货币资金实物安全。

4、加强岗位分离控制。

岗位分离控制是将不相容岗位分别由不同的人负责,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的一种控制方法。

比如,货币资金收支与记账分离(即出纳不得登记日记账);货币资金收支与编制记账凭证分离(即出纳不得编制记账凭证);空白支票与印章保管分离,银行对账单取回,余额调节表编制与复核分离等等。

在具体运用中,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根据成本与效益原则设计各控制岗位。

5、加强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

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针对的是货币资金的收入与支付。

合法性控制一般都采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的方法:

如对于业务量少,单笔金额小的单位,记账凭证可一人复核;对于业务量大,单笔金额大的单位,记账凭证应由两个人复核,即增设复核会计,科长再复核。

又如,通过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还可以发现一些不合法的货币资金收付;通过公布举报电话、网站,从公众中取得不合法收﹑付的线索。

另外,可以对货币资金的支付实行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重点控制大笔金额货币资金支付。

合法性控制风险一般较大,通常涉及企业决策管理者本人,因此国家会利用政府机关、社会力量对企业进行审计、监督、检查。

   

6、加强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

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是服从企业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通过运用各种筹资、投资手段,合理、高效地持有和使用货币资金的控制方法。

企业可制定货币资金收支中长期计划,在合理预测一定时期货币资金存量的情况下,通过实施一些推迟货币资金支付的采购政策和加速货币回笼的销售政策,还可以通过收回投资等方法,解决货币支出的缺口,但同时应权衡采取以上措施所付出的代价、成本或机会成本,选择一项最优的解决方案;同样,可以通过加快货币资金支付的采购政策(可降低采购成本)、一定的赊销政策(可提高售价或扩大销售量)、或参与各种投资,以降低货币资金储量,但同时权衡以上各种措施的政策收益,以及考虑今后中、长期的货币资金状况,选择最优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

要实现以上目的,要求企业在进行筹资、投资决策时,对各种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并要求参与分析、决策的人员不得少于三人。

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更有利于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使会计人员自觉遵守内部控制制度,杜绝贪污、诈骗、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总之,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始终是会计工作中的一项基本职能,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财经纪律,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同时,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管理工作,也是我国目前现代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急需加强的一项工作。

必须建立起会计人员有章可循的激励约束机制。

只有充分发挥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作用,强化对经济活动的事前监督与过程控制,才能把出现的财经违纪和财务违规事项消灭在萌芽状态,单位的经济行为才能经得起外部监督的检查和考验,同时,也才能使事业单位在我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我国当前的国际经济竞争尽其所能,使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孔巧.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6).

[2]刘力强.高级会计事务[M].上海:

上海出版社.2005年.

[3]翟志华,李长艳.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责任会计的研究[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2.(8).

[4]2010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4月.

[5]李平.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简介[J].财会月刊,2002(9).

[6]乔占斌.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漏洞[J].财会月刊,2002

(1).

[8]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制度应用指南(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M].东方出版社,2009.

[9]杨红.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监督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