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9321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

《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

灵璧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

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

搞活小城镇建设提升大发展水平

——关于高楼镇小城镇建设的调查

专业:

农业经济管理

姓名:

杜新祥

学号:

0934004466282

指导教师:

马玉芳

2011年11月10日

搞活小城镇建设提升大发展水平

——关于高楼镇小城镇建设的调查

摘要:

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力,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加快小城镇建设我镇在编制规划上,对市场、商业街和小区布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为小城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着政府少花钱、办实事的原则,严格管理,加快利用,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等把重点中心城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的文化经济中心。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规划运作管理利用

概述:

一、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工业化进程。

通过本次调查,我镇小城镇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不断改进完善才能进一步发展提升。

二、调查对象:

高楼镇委、镇规划办、引进客商、集镇村委会及村民

调查内容:

小城镇建设现状、益处及问题

调查时间:

2011年9月――10月

调查地点:

高楼镇集镇及各村

调查方法:

查阅资料、实地调查、问卷调查

我们高楼镇地处苏、皖两省,睢宁、灵璧、泗县三县交界处,全镇辖1个居委会和26个行政村,5.36万人,其中集镇人口8500人。

96年以前,集镇大多数是低矮的平房,土坯房也随处可见,并且仅有一条街可以用于集市贸易,街道狭窄、拥挤,挤占道路经营、堵塞交通的现象时有发生,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而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力,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

小城镇地处农村,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的社会成本要低的多。

促进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既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又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

所以,近几年来,我镇积极响应市、县的号召,把抓好小城镇建设作为改变本镇经济落后面貌的战略措施之一,对集镇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开发。

到目前,政府和居民总计投入800多万元,已建成楼房132幢,建筑面积达14800平方米;铺设水泥街道8条,形成“三纵、四横”的新格局;建成一条商业街和一个农贸综合市场,建成商住小区和住宅小区。

集镇门面房利用率达99.4%,集镇区人口达1.48万人;镇区绿化面积达689.6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1348.8平方米。

集镇初步实现了绿化、亮化、美化。

一、主要做法

(一)立足长远,高起点编制规划

我镇本着“立足长远、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先后聘请江阴市建筑设计院、淮安市规划设计院、淮安市园林规划处等单位专家到高楼实地勘察、论证,集思广益,构筑了高楼集镇“三纵四横”的建设框架,后又经过多次修订,完善了《高楼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集镇区面积由原来的230公顷规划为256公顷。

在编制规划上,对市场、商业街和小区布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使规划不仅符合实际情况,易于操作,又凸现长远性,为小城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实行市场化运作,加快建设进度

加快小城镇建设,关键是要解决资金投入问题。

我镇本着政府少花钱、办实事的原则,举社会之力,集民间资本。

镇政府把资金主要用于街道水泥路建设上,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引导他们融资建房,并吸引本镇及外地大户到集镇建房,政府在小城镇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占整个投资的26%;对于下水道、彩砖、花坛等配套设施,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一律由集镇单位和居民承担,灯箱广告由机关单位出资置办。

同时,我镇实行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吸引外地客商搞开发,强化政府引导,吸纳群众参与投资建设,解决了政府统一建设所面临资金困难的问题,加快了建设进度。

农贸市场、商业一条街和住宅小区都是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吸引开发商竞标兴建。

原高楼供销社有一块场地长期闲置荒废,镇里通过引进无锡客商投资3684万元,进行开发建设,建成了一个功能较为完善的综合市场,建成商品房56间,铺设水泥路面357米,供电、供水等设施配套,全镇肉类、水产、熟食、干杂货、蔬菜、水果等摊点全部集中经营,交易十分红火,周边县乡的群众也纷纷来这里交易,日交易额达120多万元。

今年3月份,我镇又引进浙江客商对供销社长期荒废的另一块场地进行开发,兴建饮食服务一条街道,目前正在兴建。

这样,不仅缓解了资金困难,还推动了城镇建设,提高了建设品位。

(三)严格管理,维护小城镇形象

我镇始终强化小城镇管理工作。

首先是成立组织,设立了高楼集镇管理监察中队和环卫所,集镇每条街道上都配备了垃圾桶,总量达146只,配置了垃圾车等保洁工具,集镇居民户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和“文明卫生保证书”。

对于影响集镇卫生、破坏集镇公共设施者予以严管重罚。

成立了由人大牵头的环境卫生督查小组,除每星期一作为定期检查外,还不定期对各单位及居民的卫生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并对检查的情况进通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曝光和处罚,实现集镇卫生管理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四)加快利用,活跃小城镇市场

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我镇始终把加快小城镇的利用、盘活存量资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细、抓实。

提出了“五句话”口号: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进镇,用优美的环境吸引人进镇,用优惠的政策鼓励人进镇,用优质的服务感动人进镇,用强有力的手段推动人进镇。

这样,不仅吸引了一大批人进镇经营,也使建起了房屋的集镇居民很快利用临街、临路的优势搞起了经营,小商品、建材、家禽交易等一些专业市场也日益活跃。

二、存在问题

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1、小城镇规划还显滞后,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

有的规划不重视特色设计,有的开发建设方式也较为落后,综合开发率低,街景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的设计都还单调,品位不高。

人员一直没有进入事业编制,福利待遇、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切身利益长期难以解决,直接影响村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小城镇环保问题比较薄弱,特别是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严重滞后,没有环保设施,居民环保意识不强,城镇环境管理相对滞后,导致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较差。

生产生活废(污)水任意排放,垃圾废物随意倾倒,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和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3.基础设施仍然是薄弱环节

小城镇供水、排水、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绿化覆盖率低,道路高低不平,等级低、路况差,停电停水是常有的事。

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使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吸纳社会资本、人才的能力较弱,直接影响了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财力匮乏制约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事业。

而现行的财政体制使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财政收入仅够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无力再搞建设。

城镇供水、排水、供热、环卫、防洪、路灯、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滞后。

5、城镇功能不完善。

小城镇的第三产业发展不快,市场规模偏小、档次不高,金融、劳务、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

三、对策与建议

1、要高标准编制小城镇发展规划。

规划小城镇时要有前瞻性,要聘请专家实地考察,根据本地区的地理位置、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产业特色和现有的建筑格局以及城镇今后的发展定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小城镇发展规划。

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因素,留足发展空间,在编制规划时不能只考虑目前财政承受能力,应当把目光放远,对一时财政压力确实比较大的,一方面采取灵活多变、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建设,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战略。

切忌为了追求短期政绩和眼前经济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2、要千方百计聚集镇区生产要素。

农村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城镇要发展,就要有人气。

为此,政府应出台相应举措确保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

一是出台小城镇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对于在镇区规划范围内购地建房的,在各项规费收取上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手段,更加优惠的价格,在办理证照、手续方面,要缩短批办流程,减化手续,热情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以增强城镇的吸引力。

二是对农村大户房屋改建要加以控制,引导其进城镇建房购房,形成“人往街上聚、家往镇上搬”的热潮。

三是加快城镇各类功能小区的规划建设。

按照规划要求,尽快完善城镇配套功能,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功能区建设,提升城镇的发展水平。

3、要加强环保工作。

搞好小城镇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置规划,并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工业发展等情况的不断变化,调整和完善有关规划,并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责任。

针对乡镇小城镇环保问题,设立环保机构,加强执法,开展环境整治。

增加投入,添置必要的环保设施。

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4.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坚持走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经营城镇的道路。

一是抓住国家重视小城镇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

二是把国有土地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有偿推向市场,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

三是争取银行贷款。

四是引导新上企业向小城镇相对集聚,扩大城镇规模。

5、要发展特色产业。

产业是支撑城镇发展的基础,是繁荣城镇必不可少的条件。

要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首先要壮大自身的产业基础。

在壮大产业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发展特色经济,在多业并举的同时,发展龙头产业,特别是要开发本地二、三产业中具有特色的项目,不断做大做强,不仅提高镇域经济的支撑力,还可以提高地方知名度。

 

6.配套相应扶植政策

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政府观念的转变以及相应的引导、支持。

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并配套相应扶植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镇街建设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走企业带动战略

企业的发展不但可以繁荣地方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当地财政税收,通过税收可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收入等,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所以,我们可以在发展企业,特别是发展当地企业上下工夫,壮大我们的经济实体,带动当地小城镇的发展。

总之,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把重点中心城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参考资料:

1、《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2、向春玲: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央党校讲课课件。

3、仇保兴著: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4、中国建设报《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新阶段、迈上新台阶》2006-2-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