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之行.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9549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9.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株潭之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长株潭之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长株潭之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长株潭之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长株潭之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长株潭之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长株潭之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长株潭之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长株潭之行.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长株潭之行.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长株潭之行.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长株潭之行.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长株潭之行.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长株潭之行.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长株潭之行.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株潭之行.doc

《长株潭之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株潭之行.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株潭之行.doc

长株潭之行

魏华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外出考察学习教育纪实

为加强学校管理,创建名校特色,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声誉;通过比先进、找差距,学先进、理思路,为学校发展增添新动力。

9月29至10月1日,市工商职业中专校长黄建军率领学校行政领导、班主任组成的考察学习团一行90人赴长株潭考察学习,并瞻仰了领袖故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在为期三天的考察、学习、教育时间里,我们一路行走、一路沉思,一路观察、一路探讨,收获甚丰、启发良多。

芙蓉国里尽朝晖

9月29日早晨,天空飘着小雨。

俗话说:

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骤然下降,但丝毫阻挡不了老师们外出考察学习的热情。

8:

00正,我们整装出发。

下午2:

00,考察小组一行冒雨来到了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

首站:

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

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创建于1975年,是一所以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国家公办重点职业院校。

学院地处株洲市云龙示范区职教大学城,占地面积219.66亩,建筑面积81251平方米。

校园温馨美丽,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雅、风景如画。

现有教职员工264人,其中高级职称、高级技师、技师教师91人,双师型教师达92%;有省市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10人;中国烹饪大师、名师、湘菜大师、名师、餐饮服务大师27人。

全日制在校生5500余人。

学院坚持“依托行业、围绕企业”办学,对接湘菜、湘商,对接产业办专业,建立动态专业调整机制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已形成旅游服务(主要是烹饪、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商贸(主要是会计、电商、商务英语专业)、电子信息与文化创意(主要是电子技术、美术设计、室内设计、计算机主板组装与维修专业)、机械制造(主要是模具、数控、机械制造专业)为重点大类的专业结构体系,开设中餐烹饪、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室内设计、机械制造等15个专业。

学院积极推行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教研水平不断提升,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95%。

近三年师生参加校外竞赛,共获得813个奖项,其中国家级竞赛获得10个一等奖,30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省级竞赛获得68个一等奖、89个二等奖,175个三等奖;市级竞赛获得51个一等奖、112个二等奖、202个三等奖。

教师积极申报省市级课题(项目),开展专题研究。

有8个省级课题已顺利结题,另1个省级科研课题、1个市级课题、2个市级项目在开展中。

学院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商贸技工教育研究会会长单位、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单位,是省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扶贫技能培训基地。

近年获得的主要荣誉有: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商业服务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全国烹饪教育成果奖、湘菜技师摇篮、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

图为教师们在参观学习

图图为考察小组在聆听报告,交流学习

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殚精竭虑、众志成城,在各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令我们感佩莫名。

通过参观校容校貌,听报告,开展学科交流,举行师生座谈会,他们成功的宝贵经验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该校围绕学生和企业需求“两个市场”,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创业有技能,就业有优势,发展有基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秉承“凭良心办教育,尽责任育学生”的办学宗旨,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树立“满足社会‘急用’,能够‘够用’,上岗‘顶用’”的新型人才观,坚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方向,以“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为基础,以“综合岗位能力为核心,综合职业素养为基础”的质量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

30日清晨,天空依然飘着小雨,雨中的长沙更显朦胧与妩媚。

吃罢早餐,教师们兴致勃勃地赶往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第二站: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是由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办、长沙市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公办学校,是国家级重点、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首批卓越职校建设单位、教育部重点课题科研单位。

学校地处长沙高新区麓谷科技新城,校园面积120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拥有设计最新颖的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高标准的田径场和艺术体育馆;师资力量强,全国职教名师、湖南省优秀双师型老师与专业带头人引领着全校180余名教师,在校学生3500余人。

所设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气运行与控制、电子与信息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10个专业都与省、市相关高校建立了大专函授站。

毕业生就业主要去向是长沙地区,其中80%以上在长沙高新区麓谷园区对口就业。

学校办学优势得天独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视察学校时,对学校的“理实一体”实训、学生创新创业等特色表示肯定,并亲笔写下了“把学科建在产业链上,把学校建在开发区里,把工匠精神刻在学生心中,把创新意识融入学生血液”的题词。

目前学校依托高新区提出的“建设创新麓谷、高效麓谷、美丽麓谷、幸福麓谷”的愿景 ,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一所“长沙一流,全省领先,国内知名”的职业学校正在高新区崛起。

对于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的成功,我们一边听着马燚副校长的讲解,一边追本溯源,深深地被学校办学思想和管理举措所吸引。

一是该校强化“以德治校”意识,教育就是培养感情。

“立人先立德”,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一直以来奉之为圭臬。

他们坚持“以德治校”,学校重德育,班子求德政,教师修德行。

所以,一直以来,该校没有出现过一起教师因工作问题要求调走或跳槽的。

教师队伍的安定同样也保证了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教育教学力量得以不断提升。

二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抢占职业教育制高点。

教育,是指向受教育者的,同时也指向教育者。

教育不单是指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教育者自身也在教育受教育者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故而教师的素养尤为重要。

罗校长指出,校长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帮助不同的老师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有的放矢采取措施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他的眼里,教育要把教师放在第一位,只有提高教师的素养才能教好书、育好人,才能抢占教育的制高点。

三是学校鼓励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每年评选骨干教师。

名师工程为学校培育了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学科带头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名师们催生了学科优势、专业优势,成为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的制胜法宝。

图为教师们参观“名师工作室”

图为教师们分组学习讨论交流

风雨兼行,收获却如阳光般灿烂。

感谢高新工程技术学校的热情接待,我们惜别了该校师生,行色匆匆地奔赴下一站:

长沙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第三站:

长沙财经学校

长沙财经学校是长沙市教育局主办的国家公办学校,1995年成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是湖南省示范性职业中专,学校由荷花池校区和张公岭校区两部分组成,占地100亩,在职教职员工300人,在籍学生5000多人。

学校被评为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教学先进单位、全国法制教育先进单位、省文明建设单位、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教学工作优秀学校、省示范性学校、省园林式单位。

学校具有一流的现代化教学条件。

建有1000M校园网,有多媒体计算机房11间,拥有计算机800多台,都开通了国际互联网;拥有多媒体教室10间,每间教室都实现了多媒体化;拥有模拟证券交易厅、实习银行、模拟税务、模拟财会、电算会计和电子商务实验室等30多个校内实验实习场地。

学校还建立了包括银行、税务、工商、商业集团和宾馆酒店在内的400多个实习点,聘请校外实习指导教师600多人。

图书馆藏书8万册。

师资力量雄厚。

本科学历教师占95%,有23人取得研究生学历,高、中级职称教师占85%,拥有国家和省、市骨干教师50人,省学科带头人18人。

教学质量高,学生活动丰富多彩。

学生参加省计算机、英语课程合格考试一次性合格率达95%;在省、市财会和计算机专业技能比武中独占鳌头;对口升大学一次性录取率达到99%;毕业生毕业率达100%,就业率达99%。

学校开办了文学社、书画社、摄影摄像社、舞蹈队、礼仪队等10多个社团,有田径队、篮球队、体操队等5个训练队,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和技能比武节。

后勤服务完善、规范。

住宿生实行全封闭管理,并每周安排一次文娱活动。

食堂就餐实行IC卡管理,学校食堂2002年被开福区卫生局评定为辖区示范性食堂。

学校医务室多年连续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先进医务室。

办学理念:

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以管理促效益。

育人理念:

让学生挺起自信的胸膛,以技能求生存,以素质求发展。

管理理念:

创品牌学校,走特色之路。

质量是核心,管理是手段,活动是载体,队伍是关键。

图为老师们在听报告

徜徉在环境优美的校园里,我们且行且思。

参观、交谈、走访,我们发现该校坚持活动育人、主题育人,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

他们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要求全体教师,结合教学进行思想教育,并将之作为评优的考核标准。

常年的德育教育、优质的后勤服务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感染与教化作用;“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全体师生沐浴在静谧、温馨、和美的文化氛围里。

该校在抓好学生养成教育的同时重抓师资队伍建设,加快青年教师队伍成长步伐。

学校向青年教师提出了“一年像样,三年出样,五年榜样”的成长要求。

为了搞好教师梯队建设,学校不断创新教师培养模式,采用“一师一徒”或“一师多徒”形式,放大优质师资,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青年教师群体中迅速形成了勤学、乐学、勤教、乐教的良好风气,求知欲与教学能力大幅度提升,教育科研活动屡结硕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上述三所学校的办学经验,大有可鉴之处。

学习归来之后,我们将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努力探索永州职业教育新发展,孜孜以求、上下齐心,着力打造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职业教育的升级版。

两天来,学习行程紧张、充实而又快乐。

白天大家忙于参观、考察、交流学习,晚上分小组组织讨论,并各自写出心得。

考察小组每到一站,精神面貌很好,受到当地师生的称颂---这是一支精锐之师。

伟人故居再学习

来去匆匆,30号下午五点多,我们满怀崇敬与激情来到了一代伟人的故乡:

韶山冲----太阳升起的地方,下榻毛家宾馆。

末站:

韶山冲

10月1号-----国庆节。

早上8:

00,烟雨朦胧中的韶山冲更增添了神秘与肃穆。

90名教师在毛主席铜像前,敬献花篮,久久肃立,深切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

践行“两学一做”,重温入党誓词。

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毛泽东故居,认真参观学习了毛主席一家的革命历史,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在毛主席史料陈列馆里,大家着装整齐,表情严肃,认真聆听讲解员为我们讲述毛主席一家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全家有7位烈士先后为国壮烈牺牲,翔实的文史资料、丰富的历史文物,生动再现了毛主席的光辉一生,全家人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体现了一代伟人的高尚情怀,对党的事业矢志不渝的忠贞,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

此次毛主席故居之行,是学校党支部将“两学一做”与廉洁教育相结合,以“学”促廉,以“廉”正行的学习教育活动,旨在开拓视野,亲身体验,增强对党的认识,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全体党员宣誓要继续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践行,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毛泽东主席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质,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全体教师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廉洁意识,不断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扎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永葆廉洁本色,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

三天来,我们一路风雨,一路歌,考察学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虽苦尤乐。

在回家的途中,大家兴致盎然,畅所欲言,形成共识:

改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话,“把学科建在产业链上,把学校建在零陵古城里,把工匠精神刻在工商师生心中,把创新意识融入学生血液。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群策群力将工商职业中专建设为“永州一流、全省领先、国内知名”的三湘中职名校。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