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9566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政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会政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会政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社会政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社会政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社会政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社会政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社会政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政策.docx

《社会政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政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政策.docx

社会政策

1.实物福利与现金福利的优缺点

对于社会分配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现金和实物(包括物品和服务),对于社会分配内容的不同形式的选择,体现了不同的政策理念。

主要由以下两种观点:

 

(1)瑞典经济学家Alva Myrdal赞成实物形式优于现金形式 

实物分配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 实物分配比现金补助效率要高,因为实物分配完全用在目标人群上,而现金补助无法保证现金不会被挪作他用 

(2)古典福利经济论者赞成现金形式 

现金福利是最优的,因为现金福利给予使用者最大的自由和选择权,因而可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个人偏好或者个人福利的最大化可以促进或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 现金便于使用,用现金形式提供福利可以节省大量的行政资源,因为它很少涉及处理和管理成本; 

现金还可以消除实物福利会带来的污名,为穷人有尊严地生活提供可能 。

 这两种基本给付形式的对立实际上是社会价值观相对立的反映。

 两种形式各有其优缺点。

 1、实物分配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 

    2、实物分配比现金补助效率要高,因为实物分配完全用在目标人群上,而现金补助无法保证现金不会被挪作他用 

    3、现金福利给予使用者最大的自由和选择权,因而可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4、现金便于使用,用现金形式提供福利可以节省大量的行政资源,因为它很少涉及处理和管理成本 

    5、现金还可以消除实物福利会带来的污名,为穷人有尊严地生活提供可能

 

2.福利国家发展的原因及功能

战后这种“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归根结柢,是为了在现代经济政治条件下保证社会资本、主要是垄断资本积累的需要。

这种需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要求国家保证社会劳动力再生产正常进行所必要的条件。

其中包括维持在劳动者新陈代谢过程中退出生产的老工人的生存,为那些处于失业、生病、工伤状态的工人和“贫困线”以下的工人及其家庭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教育和培训出适合现代化生产所要求的劳动力等。

凡是私人资本家无力举办或不愿举办的上述这类社会福利,就要求由国家来承担。

要求国家调节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战后,由于工人工资的增长落后于生产的迅速增长,个人消费品的实现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从而使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更加频繁地遭到破坏。

这就要求国家通过增加社会福利开支,来加强对社会总产品实现过程的调节。

这种调节的主要目的,一是扩大群众对个人消费品的需求,以缓和资本主义生产同消费之间的尖锐矛盾;二是影响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进程,以减轻其周期波动的剧烈程度。

要求国家维护社会资本再生产所必需的共同的外部条件。

生产越是社会化,阶级冲突给资本家阶级造成的损失就越大。

战后,垄断资产阶级及其国家力图通过推行福利国家制度,使工人阶级的贫困状况趋于“分散化”,以防止和控制因许多人无法生活下去而发生社会动乱。

因此,他们把“福利国家制度”作为阶级对抗的一种缓冲器,用来削弱工人运动以维护社会资本再生产所要求的共同的外部条件。

同时,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在一定时期的迅速发展,也为“福利国家制度”的推行提供了物质基础。

所以,“福利国家制度”是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趋于激化、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这个我不确定)

 

福利国家模式在欧洲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

首先,工业化生产将大批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造就了大批无产者,同时随着工业技术的日益进步,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社会矛盾已经危及到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这都在客观上向资本主义提出了福利保障的需求。

其次,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推崇自由资本主义的欧洲在高速发展了200多年后,进入到了一个几乎无法继续前进的死胡同。

值此危机之时,凯恩斯经济学和庇古福利经济学脱颖而出,他们强烈批判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主张由政府通过财政税收和货币等手段对经济实行干预,为福利国家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理论基础。

再次,西欧社会长期以来的宗教慈善观念、扶弱济困传统以及自然权利学说和人本主义思想,为西欧各国建立社会保障提供了文化基础。

3.普遍性社会福利和选择性社会福利的优缺点(材料)

选择性给付,是指通过对个人或家庭的经济状况调查(means-tested),界定出哪些人确实属于穷人,而后才给予减免费用的服务或现金补贴。

普遍性给付,指的是以不使接受者丧失地位、尊严、自尊的方式,把物品和服务更有效地、更方便地提供给有关的全部人口。

以这样的方式向有关的人提供物品或服务,能够使接受社会供给的普遍性福利模式和选择性福利模式各有其利弊。

首先,普遍性福利模式的社会福利对象面宽、操作比较简单、能够防止或降低“贫困烙印”,并且还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整合,降低各类群体之间因股利分配的差异而导致的社会矛盾。

但另一方面,普遍性福利模式因其对象面宽而常常导致福利开支巨大,并且一些人认为普遍性福利的效率和效果都不好,因为给并不真正困难的人提供福利服务会导致福利资源的浪费。

其次,选择性福利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能够集中使用福利资源,从而提高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避免或降低福利资源的无效使用,并且还可以降低普通人对福利的依赖。

人不产生劣等、贫困、羞愧、污名的意识。

4.社区服务机构的优缺点

优点:

1、许多国家的地方社区都被纳入到政府的社会政策体系中,成为了社会政策体系中的一个基层行动组织。

政府许多社会政策行动项目都是通过基层社区来实施和管理的。

2、社区组织为本社区提供广泛的社会服务。

3、在国家和企业组织的社会服务相对较弱的农村地区,社区组织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

5.福利国家的概念、目标、政策

福利国家的概念:

是那些直接运用有组织的力量(通过政治运作和行政手段)对市场力量的运作进行一下三个方面的国家。

第一:

保证个人和家庭一定的基本收入,而不以他们的工作和财产的市场价值为决定因素

第二:

控制“社会偶然事故”(如病老失业等)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不安全性的范围

第三:

保证所有公民享有能够提供的最好的社会服务,提供服务对象和所商定的一定服务范围不以公民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归属而定

福利国家的目标:

推行全面的社会福利服务、建立平等与公正的社会、促进充分就业和社会整合。

缩小贫富差距,减少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福利国家的社会政策范围:

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就业、医疗、住房和教育政策五大核心领域。

6.制度与政策

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它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制度”(或“社会制度”)主要指一种规范体系,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结构(组织或群体等)和必要的物质条件

但另一方面,政策与制度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从基本视角上看,制度主要是指一套既定的规则、结构和行为规范,而政策则主要是指一个组织在一个领域中的行动体系。

制度概念是从静态的视角,而政策概念则主要是从动态的视角去反映一个领域的状况。

其次,就规范的要素而言,尽管政策和制度都包含了规范的要素,但制度概念所包含的规范要素主要是一种客观的、既定的规范体系。

而政策概念中的规范要素主要是指一个组织制订和实施特定规范体系的行动。

再有,从产生的方式上看,制度既可以是自上而下规定的,也可以是以约定俗成的方式自然形成的;而政策则是一个组织有目的地制定和实施的。

或者说,制度可以是内部自发的和自然形成的,但政策却是人为的。

7.累进税、累退税

累进税——“累退税”的对称,税率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提高的税。

即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

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课税对象数额越小,税率越低。

累进税纳税人的负担程度和负税能力成正比,具有公平负担的优点。

累进税率的对称。

是指随课税对象数额或相对比例的增大而逐级降低税率的一种递减税率,即课税对象数额或相对比例越大,税率越低;课税对象数额或相对比例越小,税率越高。

8.社会政策的输送策略(材料)

9.志愿服务的功能

1、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

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2、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3、是促进社会进步。

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0.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组织

营利性组织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机构核准登记注册的以营利为目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

非营利性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个人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11.社会支出

是国家支出中的纯粹非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维持阶级统治、保证社会安定和提高消费能力,体现了国家的合法性职能,也体现了社会为经济发展所支付的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