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9701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34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

 

华润新能源贵州剑河老山界风电场48MW工程

 

施工组织总设计

 

陕西电力建设总公司剑河老山界风电项目部

2014年07月

 

 

批准

审核

编制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华润新能源贵州剑河老山界风电场工程场址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东北部地区,项目地处贵州省凯里市剑河县东北侧与锦屏县交界处的山梁之上,位于在建的剑河天堂界风电场的北侧。

场区中心点坐标为东经108°41′39′′,北纬26°34′54′′,占地面积约50km2,海拔高程1100~1630m,地貌类型属于中山。

风电场属山地风场,大体由三条山脊组成,山脊走向大体为南北或东北-西南走向,场内植被茂密、林地密布,山脊区域多为高山草地。

拟建场区属构造侵蚀低中山、中山地貌类型,属江南古陆地的一部分,为山地性高原,系雷公山中山地貌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台地,整个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山顶与山脚高差较大,地势陡峭。

目前有简易道路从南哨镇通入风电场内,可以作为施工进场道路。

1.2水文、气象及工程地质

拟建场区属构造侵蚀低中山、中山地貌类型,属江南古陆地的一部分,为山地性高原,系雷公山中山地貌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台地,整个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在1200m以上。

风机位于老山界北部及东北部山脊上,山脊大部分较宽缓,小部分较为瘦窄,山脊表层为块碎石土组成的覆盖层,覆盖层厚度一般0.2~3m。

基岩以变余凝灰岩为主,夹少量变余砂岩及绢云母板岩。

场址区地表普遍为第四系残坡积物覆盖,工程区出露基岩为元古界前震旦系上板溪群清水江组变余凝灰岩(Ptbnbq1),岩性描述如下:

残坡积碎石土(Q4dl+el):

分布于基岩浅表层,由块碎石土组成,粒径一般5~30cm,棱角状~次棱角状。

山脊覆盖层厚度一般0.2m~3m;边坡覆盖层厚度一般3m~5m。

根据本阶段现场勘察及查询相关资料,本场地地层以第四系残坡积碎石土(Q4dl+el))、粘土(Q4al+pl)、元古界前震旦系变余凝灰岩(Ptbnbq1)为主,根据地层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结合本阶段勘探成果,该工程场区内揭露的主要岩性描述如下:

碎石土①层:

杂色,呈稍湿、稍密,以碎石为主,粘质粉土充填,表层含少量植物根系。

该层层厚约0.40m~3.00m。

粘土②层:

黄色,湿,可塑,中压缩性,切面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该层层厚2.0m左右,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

强风化变余凝灰岩③1层:

灰色,水平细纹至条纹层理,变余间粒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石风化成块状,但原岩结构可辩识,含黄铁矿晶粒及硅质结核,主要矿物成分为绢云母、次为绿泥石及石英,属于软岩。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该层层厚0.80m~3.00m。

该层承载力特征值fak不小于400kPa。

中等风化变余凝灰岩③2层:

灰色,块状构造,变余间粒结构,节理裂隙不发育,含黄铁矿晶粒及硅质结核,主要矿物成分为绢云母、次为绿泥石及石英,属于软岩。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该层厚度较大,承载力特征值fak不小于600kPa。

表1-4华润剑河老山界风电场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

地层名称

粘土

强风化变余凝灰岩

中等风化变余凝灰岩

密度ρ(g/cm3)

1.75

2.5

3

饱和抗压强度R(MPa)

--

120

200

天然含水率W0(%)

20.1

8.0

8.3

凝聚力C(KPa)

55

300

320

内摩擦角φ(°)

16

75

75.6

压缩模量E0(kPa)

5.0

--

--

弹性模量E(104MPa)

--

2.3

9.6

泊松比μ

0.3

0.16

0.08

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150

﹥400

﹥800

拟建场区海拔高程约在950m~1626m之间,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冬寒夏热,四季分明,阴雨雾多,日照气短,温差较大,常“一雨似冬”。

年平均气温16.38℃,年平均降雨量1291.24mm,年平均蒸发量1253.33ml~1371.94ml。

剑河境内有大小河流252条,集雨面积204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总量14.4亿m3;其中清水江为最大。

除发源于南哨乡高定村老山界以南,县内集雨面积为10km2的宰牙河支流径流榕江汇入珠江水系外,其余河溪均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

工程场区地表水系呈树枝状展布,地下水主要是由大气降水沿裂隙渗入,形成裂隙潜水,排泄途径主要为沿孔隙、裂隙向相邻含水层渗流。

由于地质条件影响,该地区岩层多属富水性弱的变质和碎屑岩层,地下水较贫乏。

本次勘察未发现地下水,根据所收集资料以及对周围居民饮用水情况调查,场址区内地下水埋藏较深,并受地势的影响较大,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基础施工影响。

场地内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粘土、前震旦系变余凝灰岩,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第4.3.3条规定,本场地不存在产生液化的地层,该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该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Ⅰ类场地,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址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野外地质调查表明山脊整体稳定性良好,不存在影响场地的崩塌、滑坡及泥石流。

边坡覆盖层厚度一般3m~5m,基岩为变余凝灰岩,野外地质调查表明边坡整体稳定性良好,不存在影响风电场地基稳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

1.3项目的任务和规模

老山界风电场距离剑河县城直线距离约60km。

工程由华润新能源(剑河)风能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本期工程规划总装机容量为48MW,拟安装24台单机容量为2.0MW的风力发电机组,风机采用湘电XE100-2000、XE105-2000型风力发电机组。

参照《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试行)》(FD002-2007),本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

风机轮毂高度为80m,单机容量为2.0MW,按《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试行)》(FD002-2007),机组塔架地基基础设计级别为1级,其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实施项目主要为场内道路、吊装平台及转弯平台、风机基础及箱式变压器基础;风机及箱变基础内接地;风机基础及箱变基础内预埋电缆管;风电场内机电设备安装、电缆、控制电缆(如有)缆敷设安装以及电缆沟开挖回填、电缆附件的采购、安装及实验;塔筒及风力发电机组安装、设备及附件卸车、保管、必要的倒运等。

1.4工程参建单位

1.4.1建设单位:

华润新能源(剑河)风能有限责任公司

1.4.2设计单位: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1.4.3监理单位:

中咨工程有限公司

1.4.4施工单位:

陕西电力建设总公司

二、工程范围及主要工程量

2.1施工范围

(1)24台风机及箱变土建、安装工程(包括箱变与塔筒间电缆及光缆的铺设、安装、接线、调试;直埋电缆和光缆的电缆沟开挖和回填;塔筒内辅助电源柜等的安装;以及上述范围内光纤的熔接)、接地工程等;

(2)风电场检修道路施工;

(3)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施工。

2.2主要工程内容

(1)风电场内的道路施工及建设期间的维护,满足建设期内施工、设备运输的需求。

必要时有义务将运输设备车辆牵引至设备安装地点。

(2)风电场内的土建施工,包括风机基础、箱变基础和集电线路土方开挖和填筑、开挖边坡的支护(必要时)、地基加固、基础环安装就位及调平、防雷接地网敷设、混凝土浇筑和预埋件埋设、土方回填、基础防腐密封、基础防洪、余土外运、设备组装吊装场地平整等。

(3)24套风力发电机组设备安装、配合调试。

(4)24台机组升压变压器(箱变)设备安装调试。

(5)箱变与塔筒间低压电缆及光缆的安装铺设、电缆沟开挖和回填。

(6)35kV集电线路电缆敷设;

(6)规定由承包方负责采购的设备和材料的全部工作。

(7)负责招标人采购的到货设备的接车、卸车及设备保管的全部工作。

(8)所有永久土建项目混凝土内的埋件及埋管的材料、制作和安装均由投标人负责。

(9)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及合同的规定搜集、整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全部档案资料并负责整理移交。

(10)参加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验收及工程调试、试运行、竣工的试验、验收。

(11)协助完成竣工图纸编制。

2.3施工工期要求

开工日期:

2014年06月25日竣工日期:

2015年3月15日

三、编制依据

⏹已经批准的计划任务书、初步设计、有关的图纸资料

⏹本工程的规划容量和规划建设年限,以及标书及合同对本期工程的投产要求

⏹本工程的招、投标文件及合同

⏹设备清册和主要材料清册

⏹主体设备技术文件及新产品工艺性试验资料

⏹上级领导部门的有关本工程建设的指示文件

⏹《风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程》DL/T5384-2007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T796-2001

⏹《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5191-2004

⏹《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

通用技术条件》GB/T19960~1-2005

⏹《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

通用试验条件》GB/T19960~2-200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6版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电质监(2002)3号〕

⏹《电力工程达标投产管理办法》电建企协2006版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电源(2002)49号〕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建设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8-200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146号)

⏹各专项施工技术涉及的其它章节引用的标准和相关的规程规范

四、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4.1施工组织机构网络图

4.2部门简介及职责

成立西北电力建设新能源工程公司剑河老山界风电项目部,组织指挥项目的施工和各项工作;项目部设项目经理一名,项目副经理三名(一名兼总工),负责指挥整个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和协调工作;管理层由工程部、经营部、安监部、综合部组成,负责各自部门归口的管理工作。

项目部经理由西北电力建设新能源工程公司牛学斌同志担任。

项目部设4个职能部门,部门主管及其职员抽调公司年富力强而且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项目部管理体系;项目部各专业工区实行择优选择施工人员,确保各项施工任务高质量、高标准按期完成。

具体职责如下:

(1)工程部

在项目副经理或总工领导下工作,确定并策划生产、安装和服务过程,确保这些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负责各专业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代表项目部接受业主的设计变更及其归口工作;

负责项目部工程施工计划进度的编制、工程量的统计等工作;

精心组织施工,控制进度,协调专业、工序之间的关系,合理组织人力、物力、保证按计划、平衡有序地完成合同对工期的要求。

编制工程日报、周报、月报并上报。

负责现场总平面的实施及调度,施工过程中的文明施工管理和现场技术问题的处理。

组织编制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审批一般施工方案措施。

负责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并负责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编目、移交。

(2)经营部

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工作,负责项目成本计划及控制工作;

负责项目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负责项目部工程施工计划进度的审核、工程量的统计审核、内部招投标管理等工作;

负责项目部与各部门之间的内部核算,负责项目部内部财务工作;

负责本工程的设备、材料的卸车、运输及保管、乙供材料的采购等工作。

(3)安监部

负责制订项目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实施细则,经审定后监督执行。

负责整个现场的施工安全的检查、监督管理,及安全保证体系和职业卫生管理体系(OHSMS)运作过程中的归口管理工作;

(4)综合部

负责项目部日常工作、与外单位的联系及公司有关文件的上传下达;负责车辆的管理工作:

负责后勤、保卫工作。

五、前期准备及现场配套条件

5.1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5.1.1设计图纸:

设计单位应按照开工的要求,满足现场“五通一平”。

生活临建、变电站和办公建筑物基础、地下设施布置及开工后建筑、安装连续施工的要求。

5.1.2“五通一平”和地基处理:

厂区的“五通一平”已开始进行,开始施工的风机机位施工道路畅通,施工水源、电源已完成,临建场平已完成,办公、生活区具备入住条件,各分项工作按照网络计划按期完成。

5.2地方建材供应

风电场所处的地区有丰富的石、砂等地方材料,以及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砖、瓦加工厂,为建厂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5.3加工配制能力

风电场所处地区的加工配制能力不能完全满足风电场建设需要,需在现场布置部分加工配制设施。

5.4其它条件

5.4.1施工生产用水采用现场设置水坑储水,基本满足连续施工要求。

5.4.2施工现场与城镇相距较远,因工期紧,必需新建生产临建设施。

5.4.3施工电源已由农网线路接入。

5.4.4本期工程的主要设备均由公路运输进厂。

公路沿线农网和农户用电线路需加高。

六、工程建设的总体部署

6.1工程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

6.1.1工程建设总体目标

为把华润新能源贵州剑河老山界风电项目建成设计先进、设备精良、工程优质、造价合理、运行可靠、指标先进、管理一流的风力发电厂,特制订如下的工程整体目标:

按期高水平达标投产,创电力行业优质工程,争创国优工程。

6.1.2工程建设分项目标

6.1.2.1质量管理目标

建筑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建筑单位工程优良率98%;安装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安装单位工程优良率98%。

各项质量、技术指标满足风电工程达标投产和电力行业优质工程的要求;整体工程质量和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同类型机组建设的先进水平。

6.1.2.2安全管理目标

实现无人身死亡事故;无人身重伤事故;无责任性重大设备、机械、火灾事故;减少责任性交通事故;减少人为责任事故。

6.1.2.3文明施工目标

施工场地布置合理,设备材料堆放整齐,施工环境文明整洁,生活卫生设施齐全,安全警示标志规范,施工道路硬化畅通,争创国内一流风电施工现场。

6.1.2.4环境管理目标

合理处置废弃杂物,有效控制污染排放,节能降耗除尘降噪,实施现场绿色施工,实现基建全过程环境零投诉,环保达到地方标准。

6.1.2.5进度控制目标

工期合理,盘点控制及时,进度运行正常。

项目建设从正式开工至机组投入商业运营6个月,全部机组投入运营工期控制在8个月。

6.1.2.6合同管理目标

合同条款严谨、权利义务明确、支付控制严密,合同执行严格,建立风险控制和索赔管理机制,与合同履行和变更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证据收集、反馈及时。

6.1.2.7技经管理目标

项目划分清晰,造价控制有力,资金使用高效;计划统筹协调,控制调整及时,执行严格准确;统计指标完善,报表及时可靠,分析决策科学。

工程同比造价不高于国内同类机组水平,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

6.1.2.8技术管理目标

管理制度规范完善,管理手段先进高效,程序执行严格有序,技术保障及时严谨。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做到:

记录规范、审批严格,收集完整、分类清晰、装祯精美、归档及时、保存可靠、查询方便。

6.1.2.9总平面管理目标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动态调配、科学高效地使用场地,保证施工现场的力能供应及交通运输的畅通,建立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6.1.2.10物资管理目标

制造精良、检验严格、交付及时、防护可靠、贮存规范、摆放定置、计划明确、库存合理、台帐齐全、信息准确。

6.1.2.11信息管理目标

全面应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工程信息管理,建立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并在图纸和文件资料管理、造价控制和资金管理、计划和统计管理、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设备和材料管理等方面全面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管理,建立完整的计算机信息存储、整理、查询、分析和发布体系,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可靠、高效的手段和准确、及时的信息。

6.2物资供应

6.2.1甲供材料的计划管理

(1)甲供材料乙方按网络进度计划编制到货计划,每周末向甲方提出下周用料计划。

(2)按甲方标书规定建立完备的材料台帐,做好材料的计划管理。

根据施工图按系统建立材料清册,核对业主移交合同订购的规格、型号,数量,建立完备的材料管理计算机台帐(数据库),并实行计算机局域网程序管理,实现信息互通共享。

动态盘点材料库存,提前汇总到货缺口,以书面形式向甲方、监理公司报告,协调到货与施工需要的矛盾,避免供应短缺延误工期。

利用局域网综合汇总施工动态、材料的到货、需用信息及其它项目综合情况,储备有价值的资料。

6.2.2材料的卸车、倒运

(1)库区按需要配备必要的起重机械、运输机械和称验设备,和具有专业任职资格经验丰富的卸运人员,满足到达现场各种货物的卸车。

接运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严把好材料质量检验第一关,做到卸车前认真检查,分清材料在运输过程中丢失、损坏、变质的责任,避免将卸车前发生的损坏和差错带入仓库,而造成在验收中责任难分,无法索赔等问题。

同时做好普通记录和商务记录,将问题消除在接货之前。

(2)卸车时保证材料本体和包装完好,不损坏、不挤压,对原有包装损坏的,另做重点标识,单独存放,以免混乱。

同时编制记载车号、货物、品名、规格、时间及货物实际重量等的卸车记录,以备日后查用。

(3)货物倒运时,严格管理,防止乱装、混号、损坏、丢失等,易碎材料轻拿轻放,保证运输途中安全。

(4)接运人员与材料保管员密切合作,根据货物的体积、重量、保管级别并结合施工进度,合理就位存放,减少重复搬运,使运输入库和验收堆码衔接成一次作业,并做好交接记录。

6.2.3材料的保管保养

(1)材料的保管分待验材料存放,验收合格材料存放,验收不合格材料的存放。

材料的存放既考虑材料的安全,又要考虑材料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对防爆、防毒的材料要隔离存放。

(2)材料接收验收后由保管员及时标识,零配件转至库内货架存放,挂上标识卡片,做好登帐记录,并根据要求进行材料存放定位编号。

由材料划员把所有材料供货信息及时登记输入微机。

(3)现场存放的材料采用定置管理,分区划片,按系统分类设位并标识材料定位编号,同样以此作为计算机网络系统材料的货位编号,并根据材料搬运、出库情况动态更新。

专业库区保管员核对材料到货情况,并建立材料到货登记台帐,甲、乙双方通过局域网可随时调出查阅材料出入库情况。

(4)材料在库保管期间,参照生产厂家提供的保管要求,并严格依据《电力基本建设设备维护保管规程》,按照保温、封闭、棚库、露天四个保管级别,建立严密完备的保管规定,防止丢失、受潮、锈蚀、霉烂、变形、冻裂等,并做好三防(防火、防盗、防洪)工作,以确保材料的完好无损。

(5)对危险品、化学药品严格按公安部门、消防部门的规定进行申办手续、采购、运输、保管、发放及使用后的处理。

(6)所有在库材料在领用时,必须执由专业计划员开具的《材料出库单》为凭证(按编码打卡出库),库房保管员详细核对名称、规格、型号、部件号、数量,经确认无误后方可出库,出库后库房保管员应及时登帐,将出库信息输入计算机管理系统。

(甲方如另有规定,按甲方规定)

6.2.4材料的检验、试验

(1)乙方采购的材料在使用前按甲方、(监理单位)的要求进行检验或试验,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2)乙方积极配合甲方、(监理单位)对乙方采购的材料不定期的抽查、检验或试验,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6.2.5工程剩余物资的回收管理

(1)甲方供应的材料工程竣工后,设计变更剩余的物资乙方退还甲方。

(2)材料的包装箱、拖架、垫木等包装物按甲方规定进行回收,由于乙方超期,损坏所造成的损失,乙方负责赔偿。

6.2.6现场加工配置

●土建钢筋结构的加工配置。

●混凝土预制件的预制场地在自己施工区域内统筹解决。

七、施工总平面布置

根据招标文件对总平面的布置要求,施工总平面布置依厂区总平面布置。

在满足施工、安全、防火、环保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施工用地。

施工总平面布置做到“规划合理、有利施工、方便运输、保证安全、环境优美”。

合理组织交通运输,使施工各阶段都能做到交通方便、运输通畅,减少二次搬运及反向运输。

努力改善各项施工技术经济指标。

7.1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

针对本工程各施工点相对分散的特点,生产调度、工具房等临时设施将根据施工进展情况移动式布置。

施工生产区、生活区依“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有利职工健康安全”的原则,采用集中布置方式。

根据工程特点及建筑物分布情况以及工期要求,钢筋卸货及其他原材(构配件)和基础环的卸车、安装使用25t或50t汽车吊。

混凝土工程配置JS750双卧轴强制搅拌机,配备2台200kw、1台150kw的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满足本标段工程施工需要;现场配置混凝土输送泵及混凝土输送车,满足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需要。

在建设单位指定区域布置混凝土搅拌站及钢筋加工区、木工模板区、原材堆放区。

本工程设备吊装拟采用450T履带吊作为主力吊车,沿施工道路依次进行相邻风机的吊装施工,每台风机吊装完毕后将履带吊转场至临近下一吊装场地,尽量减少履带吊转场次数。

由于风电场风机位较为分散。

因此,本工程施工场地考虑利用靠近升压站附近的空地作为本次的临时施工及设备堆放场地。

在该处布置设备及材料仓库等临时生产区,施工临时生活区靠近生产区布置。

本工程施工总平面包括风电机组吊装场地的布置、设备材料临时堆放场地的布置、施工临时办公生活、建材布置等。

在每台风机旁布置有风机吊装场地1500m2,在靠近变电站布置有设备材料临时堆放、施工临时办公生活、建材场地。

施工总平面布置包括四大部分,即吊装区、设备堆放区、材料加工区、施工办公生活区布置。

吊装区、设备堆放区:

在每台风机旁布置有1500m2风机吊装和机舱堆放区、叶片堆放区、塔筒堆放区的场地。

施工生活、办公区:

依“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有利职工健康安全”的原则,布置在业主统一指定区域,建议生活区、办公区就近布置在升压站附近,以利于设备管理和现场施工协调指挥。

7.2施工临时设施

本工程施工场地布置在业主的建议下,自主选择临建区域。

7.2.1施工生产临建

在上述布置原则下,实验室、工作间、工具间可采用移动集装箱式工作间。

所有临建设施在本工程竣工后全部拆除清理并恢复原状。

露天布置材料设备堆场和施工机械停放场(如必要可以搭设简易棚库存放设备)。

施工区内布置满足施工需求的配电箱;可分散布置。

7.2.2施工办公、生活临建

施工办公区和生活区布置在业主建议下,由我方自主选择临建区域。

7.3场地布置

为了便于现场施工,我方以“紧凑、方便”的原则规划现场施工用地。

卸车和安装吊车必须站在坚实的地面上,地面必须要反复压实其面积为50m×60m,平面中心到基础环中心的距离是450T履带式起重机满足最重件吊装的最小回转半径。

7.3.1每个风机基础旁放置对应的塔架、叶片、机舱、轮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