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9856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童哲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docx

《儿童哲学》网上作业题答案

[0412]《儿童哲学》网上作业题答案

第一次作业

[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儿童哲学

2、游戏

3、个体精神成长的有限性

4、儿童认识的主客体一体化

 

 

二简答题

 

1、简述学习儿童哲学的意义

2、从人类基因开放性角度谈为什么教育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谈儿童认识的发展历程

4、为什么说儿童有自己的哲学

 

 

 

三论述题

 

1、论儿童哲学与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儿童哲学

儿童哲学是一种理论体系,是一种新的儿童观,它倡导导儿童身上存在着对真、善、美的认识与追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超过了成人。

这种观点不是建立在主观臆测的基础之上,而是有其生物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方面的依据。

2、游戏

游戏是个体自发地对自身潜能的开发活动,是个体处于游离状态的潜在意识的活动的外化。

3、个体精神成长的有限性

个人精神成长的有限性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个体精神成长受时空的限制、基因编码程序的开放是有限度的、个体精神成长受神经机能的限制。

4、儿童认识的主客体一体化

这是儿童认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儿童最初的世界是完全以他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他处于"自我中心主义”的状态,他完全没有意识,作为一个自在的主体而存在。

 

 

 

二简答题

1、简述学习儿童哲学的意义

儿童哲学倡导一种新的儿童观与新的儿童教育价值观,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第一,对教育实践尤其学前教育实现的意义;第二,推动符合时代要求的学前教育理论的建构。

第三,丰富学前专业的教育理论水平。

2、从人类基因开放性角度谈为什么教育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类基因编码的近乎全开放的性质,使人类个体有可能在后天环境中习得基因信息以外的大量信息,使人类有可能在生物学遗传之外,在非生物学遗传的开放性编码中,构筑起表现为科学,道德,艺术,技术以及其他人类精神的一切创造。

文化是可以传递的。

在所有文化传递的途径和方式中,有一种是最为重要的。

这就是教育。

教育的天职就是传递文化,让文化在个体身上成活。

虽然通过大众传媒等其他方式,儿童可以接受一些文化信息,但是若要系统地把握文化遗产并占有近现代形态的文化,只有通过教育才有可能实现。

3、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谈儿童认识的发展历程

主体和客体是经过建构形成的,它们要有一个发生的过程。

主体的认识结构在对外部客体的不断建构中不断复杂化,从而逐渐意识到自身,这便是主体的出现。

客体的本质特性――客观性也是不断建构形成的。

随着主体活动的逐步深化和内化,主体就愈加接近对客体的把握。

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认识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主客体一体化、主客体的互渗、主客体相互独立。

4、为什么说儿童有自己的哲学?

"儿童的哲学”这一概念是一个不易为人所接受的概念,因为人们不会相信儿童会有自己的哲学;这一概念如果为人接受,又是一个易于为人错误使用的概念。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其动力源于惊奇,这些在儿童的世界中普遍存在。

但事实证明,儿童也有自己的哲学,马修斯等人对儿童哲学方面的相关研究证明了儿童哲学的存在。

儿童的哲学是儿童时代的反映,它是在儿童与周围世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应该明确的是,儿童的哲学与成人的哲学是有区别的,儿童的哲学是儿童的一种天性。

 

 

 

 

 

 

 

 三论述题

1、论儿童哲学与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联系

第一,儿童哲学的基本观点,新课程改革哲学基础与根本理念,尤其谈及新课程的人学基础。

第二,两者之间本质上的一致性。

第三,儿童哲学实质上可以看作是新课程观察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具体化。

 

第二次作业

[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儿童的科学

2、马修斯

3、生理水平的道德

4、儿童的伦理学

 

 

二简答题

 

1、为什么研究儿童的哲学

2、为什么要研究儿童的艺术

3、童年回归的意义

4、简述儿童道德的发生机制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你对"儿童是成人之师”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儿童的科学

儿童对周围环境有一种天生的好奇感,从儿童对周围的环境好奇发问、观察并对现象进行解释的活动即儿童的科学。

2、马修斯

加雷斯皮马修斯是美国当代哲学家、麻省理工哲学教授,现已出版至少三部儿童的哲学方面的专著,《哲学与儿童》、《与儿童的对话》、《儿童时代的哲学》。

前两部书收录了大量富于哲学意趣的儿童言论。

马修斯还对这些言论中所可能寓含着的儿童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儿童有自己的哲学,他的哲学可以是严肃甚至沉重的思考也可是轻松愉快的概念游戏,儿童的哲学是他们对理解世界的最好的理性重构。

马修斯为揭示儿童哲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作了必要的准备工作。

3、生理水平的道德

生理水平的道德是生物体基因中关于机体中的细胞之间、各器官之间优化协作的信息规定。

是道德发生的最初阶段,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复杂的生物体中。

4、儿童的伦理学

儿童的伦理学为儿童所具有的一整套道德认识,也可以把它当作研究儿童道德的一门学科。

儿童伦理学是一个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的能动的体系,它由一系列道德概念、范畴和规则为基本材料和内容,以一定的道德思维的倾向、思维推理形式为框架构成。

 

 

 

二简答题

 

1、为什么研究儿童的哲学?

研究儿童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认识哲学发生、发展的面貌;第二,有助于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关心儿童的生活;第三,为寻找培养儿童哲学思维方法提供了前景;第四,童心可鉴,使我们意识到童的价值并与之学习。

2、为什么要研究儿童的艺术?

研究儿童的艺术是认识儿童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

儿童的艺术是儿童内在的精神生活的外部显露,通过对儿童艺术的探究,可以了解儿童精神世界的内涵和特征。

探究儿童艺术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我们了解儿童的精神生活向前演进的生动的轨迹。

研究儿童的艺术有助于我们了解艺术领域的基本问题,首先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人类艺术的发展问题。

研究儿童的艺术可以改变过去美学研究中抽象的谈化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美的定义等问题的状况,从而启发人们从个体发生角度拿出实证材料来分析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

研究儿童的艺术有助于我们进行正确的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的意义不在于技巧的训练,而在于以艺术为手段,使儿童的那种活泼自由纯真的天性进一步得到解放,为此,在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选择方面,我们应该注意选取与儿童的生命律动合拍的对象,在儿童艺术教育的方法选择方面,我们则应当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

3、童年回归的意义

童年是我们的生命富有创造力的源泉。

成人在儿童那里可以发现天真,单纯,爱与神圣。

在童年的回归里,成人可以寻回爱,天真,单纯,神圣。

成人应当在自己那里重建儿童的心智,因为在这种童年心智中,我们可以回归到童年状态,使我们心中的"儿童”成为我们自己的主体。

成人应当以儿童为师,从儿童那里找回他拥有过的爱,天真,单纯和神圣。

童年深藏在我们心中,它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和安乐所,是心灵的镇痛剂。

成人在童年的顺归里可以感受到安宁与抚慰。

梦想中的童年是没有童年时代喧哗的童年。

即使我们曾是个别扭的孩子,即使我们曾是个得不到理解和安抚的孩子,然而回忆并不是使忧郁,愤怒,反抗死灰复燃,而是将它们悄然减缓,从而觅得宁静。

对童年的回忆与梦想不仅可以得到安宁,而且可以得到心灵的抚慰。

走回自己的童年,感觉到童年才是自己安宁的心灵居所,是永远受到整个世界庇护的乐园。

这种童年的渴望可以使目前的渴望既得到表达,又使渴望的心得到安宁和抚慰。

4、简述儿童道德的发生机制

可以从四个方面认识儿童道德发生的机制:

第一,儿童道德认识是儿童对"外部道德主题”之行为规则的构建;第二,角色的承担促进道德认识与判断的发展;第三,观察学习促进儿童道德认识的生成;第四,儿童主客体关系的演进对儿童主体与外部道德主体交往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三论述题

 

1、结合工作实际谈你对"儿童是成人之师”的理解

第一,本说法的含义:

童心可以疗治异化了的成人生活;儿童是成人生活的引路人;儿童是爱的源泉,成为应当从中学习。

第二,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这种观点背后所蕴含的对儿童的新认识与对现实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的指导意义

 

 

 

第三次作业

[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科尔柏格的个体道德发展阶段论

2、移情

3、意识层面的审美

4、儿童艺术

 

 

 

二简答题

1、儿童梦想的功能

2、简述儿童伦理学的性质

3、如何理解梦想把无人性的世界变成人的世界?

4、简要阐述儿童是成年人的根基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儿童游戏是创造性的源泉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科尔柏格的个体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教育家科尔柏格把个体道德分为三个水平六人阶段:

第一,前习俗水平,包括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的阶段、朴素的快乐主义阶段;第二,习俗水平:

包括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定向的阶段、以法律秩序为定向的阶段;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包括维护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坚持普遍的道德定向阶段。

2、移情

移情是主体将自身投向外部世界,是主体将自己的感受加之于外物的审美状态,是一种即把自我移入到对象中去,使主体在肯定自我的前提下把握客体,使客体服从于自己审美行为。

3、意识层面的审美

意识层面的审美是超越生理与本能层面的审美,使审美达到自觉,由意识控制的审美行为。

4、儿童艺术

儿童艺术是儿童在整体发展过程中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儿童年心理世界的真实流露,是童年生命的律动,是其从情感层面对自身精神生活的一种生动表达。

 

 

 

二简答题

1、儿童梦想的功能

第一,儿童梦想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第二,儿童梦想是其形式思维的启蒙者和培育者;第三,儿童梦想把无人性的世界变成有的世界;第四,梦想使儿童进入到一个比现实世界更为宏大的诗意世界。

第五,儿童的梦想有助于儿童人格的成长;第六,儿童生活在梦想的世界里,是儿童生活的永恒主题。

2、简述儿童伦理学的性质

儿童的伦理学是一个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的能动的体系,是儿童的道德范畴编织的体系。

儿童在一定的年龄期具有相对稳定的伦理学;儿童伦理学与其所处的道德泽被范围和道德境界相互规定;儿童的伦理学是以其整体的认知发展为基础系统演进的,是对其外部规则的建构;儿童的伦理学是从无意识的自在状态稳步走向意识水平的自觉状态。

3、如何理解梦想把无人性的世界变成人的世界?

第一,梦想是向世界的开放,造就了一个新我。

面对真实的世界,当人们感受到世界的灰暗与消极时,梦想可以使我们从现实中解脱出来,它保护人类的心理机制不受外在非我的所有粗暴行为的侵犯。

第二,梦想是对现实世界的同化。

它是一个巨大的消化系统,将外部世界消化,变成适合自己成长的养分。

4、简要阐述儿童是成年人的根基

对于成为而言,童年似乎已离他远去,但实质上,童年作为人一生的根基却不可改变。

第一,在一切往事中,童年是最重要的篇章;第二,童年是一种植物性的力量,它会在我们身上持续一生;第三,童年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年代会深藏在我们心中,直到永远。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儿童游戏是创造性的源泉

第一,什么是创造力。

创造力在儿童身上的表现:

知识方面、智慧方面、道德审美、等等。

第二,游戏的含义,儿童游戏的哲学意义:

好奇、探究

第二,基本原理:

人类的创造性存在于主观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平衡之中,而儿童的游戏可以实现这一点。

在儿童的游戏中,自我与外部世界、现实与梦想、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都交融在一起。

很多灵感、创造存在于游戏之中。

第三,结合自己所见到或自身童年时代进行的儿童游戏,谈其促进其创造力的过程。

结论:

正确认识儿童游戏的价值

 

 

 

第四次作业

[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儿童精神世界的丰富性

2、儿童游戏的超现实性

3、去习惯化

4、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论

 

 

 

二简答题

 

1、简述儿童是成人之父的内涵

2、简述人类文化与个体精神之间的关系

3、简述童话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4、什么说游戏是儿童创造力的源泉?

 

 

 

三论述题

 

1、运用实际案例论简述童话的哲学意义及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儿童精神世界的丰富性

从认识层面看,儿童可以作为科学家而存在;从道德角度论,儿童有自己的伦理学;从审美的角度看,儿童是艺术家。

儿童的梦想、游戏、神话、歌谣都体现出普遍的人类精神。

2、儿童游戏的超现实性

儿童游戏的超现实性指的是其在游戏过程中摆脱现实状态或置现实之度外的精神状态。

3、去习惯化

20世纪70年代,范兹等人在幼儿心理研究中创立的一项技术。

这一技术是指向没有语言能力的幼儿反复呈现一种刺激,等其对之产生乏味后,即习惯化后,再呈现另一相似却有差异的刺激,使之重新出现兴趣,即出现去习惯化,以对新刺激的兴趣大小与关注时间作为被试对前后两个刺激物差异的程度。

4、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论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的思维发展需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智慧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或7岁);具体运算阶段(6或7―11或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或12―14或15岁)。

 

 

二简答题

 

1、简述儿童是成人之父的内涵

儿童是成为之父的提出者是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率先提出,后来很多学者与教育家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其基本含义有二:

第一,儿童的发展是血肉相联的历代祖先发展的一个缩影。

第二,是儿童创造了成人。

这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在父权本位的社会背景之下标志着成为与儿童关系的转换。

2、简述人类文化与个体精神之间的关系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类文化是客观化了的个体精神,人类文化的任何演进都使人类个体的发育水平相应提高,人类在实践中不仅改造了外部世界,也改造了人自身。

另一方面,个体精神的发育批判地重演了浓缩了的人类精神,通过个体的扬弃,作为人类整体的文化则会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3、简述童话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第一,童话可以使凝结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负面的情感得到渲泻;第二,童话可以使儿童理解的方式解释社会的习俗,具有重要的使人社会化的功能;第三,童话对于教师与父母而言具有重要的教育学的意义。

4、为什么说游戏是儿童创造力的源泉?

人类的创造性存在于主观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平衡之中,而儿童的游戏可以实现这一点。

在儿童的游戏中,自我与外部世界、现实与梦想、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都交融在一起。

很多灵感、创造存在于游戏之中。

 

 

 

 

三论述题

1、运用实际案例论简述童话的哲学意义及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第一,对童话的理解

第二,童话的哲学意义,其中包含的好奇、探究

第三,运用实际案例从如下几个方面谈童话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童话可以使凝结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负面的情感得到渲泻;童话可以使儿童理解的方式解释社会的习俗,具有重要的使人社会化的功能;童话对于教师与父母而言具有重要的教育学的意义。

 

 

第五次作业

[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利他行为

2、儿童概念的时限 

3、张力说理论 

4、贝尔定律

 

 

 

二简答题

1、儿童精神成长的阶段性

2、游戏与儿童的梦想的关系

3、为什么儿童有自己的伦理学

4、简述儿童艺术的性质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理解儿童的道德认识是儿童对"外部道德主体”之行为规则的建构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利他行为

当一个体对其他个体有利而对发出此行为的个体显然不利时,这一行为被称为利他行为

2、儿童概念的时限 

13岁以后个体的大脑已发育成熟,但其脑结构机能的活动类型尚未形成,直到16至17岁左右大脑的结构机能类型才确定、稳固下来。

因此,13岁作为儿童时期的下限,此后至16-17岁作为青春期,以后是成人阶段。

一般说来,儿童概念从广义上讲其时限直抵成人期下缘,也就是说它包含着青春期,而狭义的儿童概念不包括青春期。

3、张力说理论

50年代,斯温森提出"张力说”的理论。

她认为儿童与青少年的道德态度是在自我和社会之间一种不可避免的张力中发展起来的。

这种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我―你”间的张力阶段(婴幼儿期)。

(2)"自我―社会”的张力阶段(童年期)(3)"自我―社会间张力的内化”阶段(青年期)从斯温森的这一学说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儿童道德泽披范围是逐步从家庭向社会迈进的。

4、贝尔定律

冯-贝尔于1828年发表了胚层论的基本思想,被称之为贝尔定律。

其基本内涵包括:

在胚胎发育中,一般的性状先出现,特殊的性状后出现;从一般的性状发展出比较不一般的性状,最后再发展出特殊的性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物种的胚胎发育经历了相似的阶段;高等动物的胚胎发育阶段经历着与低等动物胚胎发育相似的阶段。

这一定律是儿童哲学所倡导的儿童观的生物学前提之一。

 

 

二简答题

 

1、简述儿童精神成长的阶段性

第一,儿童精神成长存在阶段性;第二,儿童精神成长的每一阶段都以前一阶段为前提并为后一阶段打下基础;第三,阶段的连续性是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的结果;第四,外部条件不能影响发展阶段连续的次序、时间和速率。

第五,儿童精神成长或心理发展的一系列阶段是对人类精神发展诸多环节的辩证复演;第六,儿童精神成长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精神状态。

2、简述游戏与儿童的梦想的关系

(1)儿童在游戏中生活于梦想的世界。

  儿童在游戏中生活与现实以外的一种现实中,儿童在游戏中以梦想的方式在自己的心中构建着外部世界游戏离不开梦想,没有梦想便没有游戏。

(2)儿童游戏是现实性与超现实性的统一、严肃性与非严肃性的统一

儿童的游戏一方面依据现实,另一方面又是超现实的。

只要有"典型情景",只要”典型情景触动了儿童的精神世界,儿童就会进入一个梦想的世界中。

从游戏中走出的儿童自己也知道他在游戏中做的一切都是假装的,所以游戏不是严肃的,但游戏者要把梦想的世界当作真实的世界并真实的生活于梦想中,从这方面讲游戏又具有高度的严肃性。

3、为什么儿童有自己的伦理学?

(1)儿童伦理学定义

(2)儿童在很小的年龄就对某些行为产生了具有朴素道德意义的认识

(3)儿童在追求真的同时也在探究着善

(4)儿童不断建构着自己的道德心理结构

(5)儿童就是道德哲学家   

 

4、简述儿童艺术的性质

(1)儿童的艺术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2)儿童的艺术是童年生命的律动。

(3)儿童的艺术是儿童从情感侧面对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种生动的表达。

(4)儿童的艺术发展是与儿童的整体发展密不可分的。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理解儿童的道德认识是儿童对"外部道德主体”之行为规则的建构

道德认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构建,道德认识的客体是人。

人是规则的制定者、倡导者或体现者,确切的说是道德主体,着仪道德主体相对于个体而言也就是外部道德主体。

儿童貌似与道德规则相互作用而实际上他在与道德规则的制定者、倡导者发生相互作用。

需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做为道德客体的"外部道德主体程之于规则,恰如物理客体之于其物理特性。

儿童认识他的头鼻耳也可以是物理客体。

 

(2)儿童建构外部道德主体的规则时也不一定能获得"等价的”规则,因为构建是主体的构建,要受主体发育水平的制约。

例如,对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一年纪儿童在老师讲了之后未必真正理解意思

 (3)谈论儿童道德发生问题必须采用泛道德的概念。

道德概念在其成长过程中是层层递进的。

(4)儿童并不是与一切他人都构成道德主客体关系的。

如依恋关系,最初只是他的父母,而后才是其他人、社会。

 (5)道德认识的发生以及道德情感的发生是在道德主客体的交往活动中实现的,是通过个体的动作与外部道德主体的动作相互构建而实现的。

 (6)儿童道德认识的构建同一般认识的构建相似。

 (7)认知发展论主张"认知”和"情感”乃是同一个心理事件的不同层面,所有的心理事件都具有认知和情意两个层面。

 (8)道德是儿童主体与外部道德主体相互构建的结果。

         

联系实际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