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诗歌欣赏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9970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诗歌欣赏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诗歌欣赏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诗歌欣赏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诗歌欣赏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诗歌欣赏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诗歌欣赏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诗歌欣赏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诗歌欣赏汇编.docx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诗歌欣赏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诗歌欣赏汇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诗歌欣赏汇编.docx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诗歌欣赏汇编

诗歌欣赏

凉州词

作者: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画面描述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

在险峻高山的环抱下,一座孤城巍然矗立。

词句欣赏

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的“远上”和“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两词为人所称道,请任选其一试做分析。

“远上”二字,描绘出了黄河滚滚滔滔流向天际的雄伟景象,意境辽阔;

“孤”字不但写出了高山环抱中的城堡处境的荒僻,也抒发了戍边士卒孤独寂寞的情怀。

表现手法

双关。

“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

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豁达的胸襟。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画面描述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2、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

春回大地,桃花始开,江水变暖,鸭子活跃;春天的野草,芦苇的嫩芽,相继争发。

(1分)真是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美丽图画啊!

词句欣赏

“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名句,请你选定一个角度(例如内容、哲理、写法等)作一点赏析。

 [答]①内容角度:

写江中鸭子。

鸭子下水,说明水温经上升,告知春天已到。

②哲理角度:

鸭子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

这句诗在赞美“先知”的鸭子中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积极思索。

③写法角度:

这句诗将艺术美和人生哲理融合而成为一体,不仅扩大了诗的境界,而且也引发人们对人生的积极思索。

表现手法

这首诗是怎样写出画中之景的?

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哪儿?

[答]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

竹子和竹外开放的桃花、江水和江水上浮游的鸭子、布满地面的蒌蒿和新出芽的芦苇,分别是地面景、江上景和岸边景。

这首诗的高妙之处正在于以这些想像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惠崇画作的欣赏、赞美之情

浣溪沙

宋代: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画面描述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像旧时的相识。

在弥漫花香的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

词句欣赏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2、独

孤独的意思,“独”准确地反映了诗人在春景之中不见往日亲朋同游共赏的孤单寂寞的苦闷之情状。

表现手法

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年华易逝要珍惜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思想感情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看似写实,其实实中有虚,有情有理。

请问是什么情、什么理?

首句写词人对花落去而终究无力挽回的叹惋,次句借燕归来抒写因美好事物归来而欣慰。

所包含的哲理是,人事兴衰,无往不复。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相见欢

五代: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画面描述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默默无言,独自一人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明亮的月亮如同钩子一样。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词句欣赏

运用比喻,形象地将残月比作玉钩(1分),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1分);“钩”谐音“勾”,勾起词人离恨,为下文直抒胸臆铺垫蓄势(1分

深院锁清秋,渲染了冷寂凄清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孤寂凄苦的感情。

一个“锁”字把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想的情、亡国的恨表达得淋漓尽致。

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答]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

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

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答]以丝喻相思,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表现手法

试从表现手法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感情的?

答:

比喻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上片选取如钩残月、清秋深院等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难以排解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

思想感情

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一番滋味的具体含义。

离愁别恨,亡国之愁。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答案:

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请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答案】参考示例一:

曹操以“老骥”自比(1分),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分,共2分)。

参考示例二:

用比兴的手法,引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分),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分,共2分)。

7、曹操所云:

“养怡之福”指什么?

答案:

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9、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诗,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它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思想?

全诗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

答案:

《龟虽寿》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表现了作者不甘衰老和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的思想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

4、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7.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2)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3)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8、诗歌中画线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3分)

【参考答案】划线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一句描绘了沙漠纵横交错着无边风雪的画面,对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色作了总结;;第二句“愁云惨淡万里凝”写了天空中布满惨淡的阴云,引出诗人为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由此自然转入下文的送别。

20、这首诗以什么为线索?

描绘了哪四幅场景图?

(5分)

答:

以“雪”为线索;描绘了边塞飞雪图、军营酷寒图、军中饯别图、雪地送别图

21、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3分)

   A.这是一首写边地军中送别的诗,此诗题为送别诗,却以描写边地雪景为主。

   B.在诗人心目中,边地苦寒,这种苦痛是很难让人忍受的。

   C.主人客人离别虽依依难舍,但不觉其缠绵。

   D.这首诗气势磅礴,精神昂扬,色彩鲜明,风格别致。

2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之情。

2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你说说其中的妙处。

(4分)

答:

以春景写冬景,运用比喻,联想,既写出诗人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