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0299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docx

《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docx

施工升降机负荷坠落试验方案之欧阳德创编

时间:

2021.03.07

创作:

欧阳德

1、概况介绍

2、编制依据

3、施工准备及条件

4、施工流程

5、施工程序和方法

6、质量标准

7、安全环境技术措施

8、工器具及人员配备统计表

9、负荷试验

施工升降机安装及负荷试验方案

1、概况介绍

SC200/200型施工升降机,采用齿轮齿条啮合方式驱动吊笼运行,它适用于100m以下高度的高层建筑、桥梁、烟囱等工程的施工,实现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施工中人员和货物的快速运输,具有效率高、性能稳定、维护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可方便自行安装和拆卸,是垂直运送建筑材料和人员上下的高效率施工机械,并且具有不用另设机房井道,拆装方便,搬运灵活,提升高度大,运载能力强等特点。

有对重,额定载重量为2000Kg,安装载重量2000kg;使用电源为三相交流,380V、50Hz;其安装方案编制如下:

2、编制依据

2.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2.2《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2.3国家有关施工机械法律法规依据

2.4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

2.5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GB5905-86

2.6电建[1996]381号文

2.7施工机械图纸及使用说明书

2.8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汇编(第三层)有关机械管理方面的文件

2.9安拆机械的辅助吊车《起重机械性能表》

2.10《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程》2002版

2.11《五金手册》

2.12《施工升降机检验规则》(GB10053-2002)

2.13《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2002)

2.14《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

2.15《电力建设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规定》

3、施工准备及条件

3.1参与安装的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升降机的机械性能、结构特点及安装使用说明书、安装方案等技术资料。

3.2加工地脚螺栓M24×450和与锅炉钢架相连接的加固部分。

3.3基础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1、基础厚度为400mm,配双层加强钢筋网格,钢筋直径Ф10mm,网格间距200mm。

2、预留12孔尺寸为200mm×200mm,深350mm,孔内钢筋网外露,供二次浇灌。

3、基础预埋件必须牢固地固定在基础加强钢筋上。

4、基础平面度为1/1000,地脚螺栓中心距最大允许偏差±5mm。

5、基础下面承载能力不小于0.15Mpa,回填土时必须夯实,保证强度。

6、基础平面必须保证排水良好。

7、制作基础时必须同时埋好接地装置。

3.4对各主要部件进行检查验收,是否有变形、损坏,并相应更换或修复。

若齿轮、齿条、滚轮、对重体导轮等零部件即将磨损到极限尺寸,最好提前更换;若安全器已快到更新标定周期,应提前送专门机构标定或更换。

3.5安装地点应配备一个专用电源箱,供电熔断器的电流为升降机额定电流的1.5~2倍,升降机工作电源电压值上下波动不得超过5%。

3.6升降机的专用电源箱应直接从工地变电室引入电源,距离不得超过30米;专用电源箱离升降机下电箱距离不得超过20米。

电源电缆线规格不得低于3×25mm2+2×10mm2,若进线较远,适当增大电源线规格。

3.7准备好停层附件,如支架、安全栏杆等。

4、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图

不合格

合格合格

 

 

说明:

H点(Holdingpoint):

停工待检点,W点(Witnesspoint):

见证点

以上各项作业中,都必须预先搭设好脚手架和作业平台。

5、施工程序和方法

5.1护栏安装(待基础达到许用强度后,对护栏进行安装)

5.1.1用辅助吊车将底盘放在基础平面上,调整底盘与附着面相对位置。

5.1.2用经纬仪测量导轨架与水平面的垂直度,误差不得超过1.5mm,并用钢垫片将底盘与基础之间垫实。

也可用水平尺检查导轨顶部四根立柱管端面的水平度,误差不得超过1mm。

5.1.3调整后,进行二次灌浆,将地脚螺栓固定,必须选用高标号水泥,同时将底盘和基础之间的缝隙抹平。

可在底盘中部易积水处留一段50mm长排水口。

5.1.4待二次灌浆达到许用强度后,用350N·M力矩拧紧地脚螺栓,并再次进行调整,符合要求后,用450N·M的力矩进一步紧固。

5.1.5安装各护网。

将缓冲弹簧放入弹簧座内。

5.1.6用辅助吊车在底盘上安装三节标准节。

5.2吊笼安装

5.2.1将滚轮调整到最大偏心位置,以便顺利套入导轨架。

5.2.2用辅助吊车吊起吊笼,从已安装好的导轨架上方将吊笼平稳套入,使其准确就位,停放在合适高度的垫木上。

5.2.3将吊笼内电机的制动器拉手撬松,并用垫块垫实,用起重机将吊笼吊入导轨架立柱,吊笼就位后将制动器复位。

5.2.4用辅助吊车吊起小车架,从已安装好的导轨架上方将其平稳套入,使其准确就位,用承力销(或传感销)及保险销将小车架与吊笼连接好。

用卡板将承力销固定,保证吊笼运行过程中传感销受力方向不变,确保称量系统的精度。

注意:

起吊吊笼和小车架一定要吊平,沿导轨架下移时应轻缓。

在齿轮与齿条进入啮合前先稳一下,避免形成较大冲击而导致损伤。

5.3电气回路的安装

5.3.1把电缆筒吊放至护栏后侧部位,使电缆筒护圈中心对正吊笼电缆臂臂头。

5.3.2将电缆筒底部引出的电缆端头穿过后护栏,接到下电箱。

5.3.3将电缆筒上部的电缆端头穿过吊笼电缆臂,引向驱动板极限限位开关接线,同时用电缆臂将电缆固定。

5.3.4将升降机专用电源箱引出供电电缆,接至下电箱。

5.3.5合上上电箱内单极开关,接通下电箱内的主电源开关,接通电锁、急停按钮,通过开启护栏门、吊笼双开门、吊笼翻板门,扳动上下限位、极限限位等,检查主交流接触器KM2是否吸合,以此来判定各限位是否工作正常。

5.3.6验证各限位正常后,点动升降机,检查吊笼移动方向是否一致,如一致说明相序正确;反之,接反,重新调整,将限位开关上两根电缆芯交换位置。

注意:

接电缆或交换电缆芯接头时必须切断主电源。

5.3.7测量升降机结构、电动机和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欧;电气及电气元件的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0.5兆欧,电气线路的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兆欧。

注意:

在升降机安装时,因不挂对重,所以应将松绳保护开关锁住。

5.4用辅助吊车安装吊杆

5.4.1先将推力轴承加润滑油,后装在吊杆底部,将吊杆放入吊笼顶部的安装孔内,加压垫并用螺栓固定。

5.4.2笼顶吊杆不用时取下,待用时再装

5.5对重的安装(在外笼和吊笼安装完毕未加高之前吊装就位对重)。

5.6将标准节两端清理干净,在对接接头、齿条销子和销孔上涂适量钙基脂后,利用现场的起重机可在地面先将5节标准节联接在一起(标准节带锥套的一端向下),一次直接吊接于导轨架顶部,对准已安装导轨架上端的立管和齿条上的销孔放稳,用M24×230的8.8级高强度联结螺栓,以350N·M力矩拧紧,当到达每一层附着位置时,按要求进行附着,并用经纬仪测量轨架与水平面的垂直度,第一层误差不得超过4mm。

在加节时,每加高10m用经纬仪分别在平行和垂直于吊笼长度的方向上检查导轨架的垂直度,要求如下:

架设高度(m)

≤70

70-100

100-150

垂直度允差(mm)

架设高度/1000

70

90

如发现垂直度超标应及时加以调整,借助于建筑物(锅炉钢架)对导轨架进行推拉,调整到位。

注意:

1、首次附墙在离地面4.5m-6m处,以后每隔9米左右附墙一次。

2、联柱支架安装时,应使相邻联柱支架上的斜撑反向,且与之相联的连杆斜向也应与相柱支架上的斜撑方向相反。

3、附墙杆、排杆、联柱支架或过渡架的扣件,在Ф76立管上安装时尽量靠在一起,最大间距为300mm。

4、所有螺栓均要拧紧。

5.7天轮及对重钢丝绳的安装:

在导轨架安装完毕后进行天轮及对重钢丝绳的安装。

5.7.1将吊笼开至距导轨顶端500mm处。

5.7.2将天轮、绳轮、钢丝绳用起重机吊至吊笼顶部,并备好绳卡、工具、螺栓等,在地面将绳轮安装完毕。

5.7.3用起重机将天轮放稳在导轨架顶部,并用螺栓固定。

5.7.4将钢丝绳一端穿过吊笼顶部的绳轮和导轨架顶部的天轮,并将绳头放至地面,钢丝绳的长度应保证吊笼达到最大的提升高度时,对重离缓冲弹簧距离大于500mm。

5.7.5将放至地面的钢丝绳用至少三个绳卡卡在对重上,同样将另一端坚固定于吊笼顶部的绳轮上,绳轮间距不小于300mm。

5.8电缆导向装置的安装

在导轨架加高过程中要同时安装电缆导向护架。

直接式附着为每安装一道附着的同时安装一道电缆导向架。

5.9安全限位装置的安装:

5.9.1上行限位开关碰铁应安装在保证限位开关触发后留有的上部距离不得小于1.8m。

5.9.2上行极限开关碰铁应安装在上行限位开关上方0.15m处。

5.9.3下行限位碰铁的位置:

当吊笼满载下行时,应使吊笼触发下行限位开关后距离缓冲弹簧100-200mm处停车。

5.9.4下行极限开关碰铁的安装:

应保证吊笼未碰到缓冲弹簧前触发极限开关。

5.9.5必须保证极限开关触柄与上下极限碰铁的距离在开关断开时,其触柄距碰铁0.2-2mm。

5.9.6紧固所有碰铁上的螺栓,保证碰铁不移位。

6、质量标准

6.1安装方案

6.2安装前检修项目验收清单

6.3安装记录

6.4特种设备(普查)登记表

7、安全环境技术措施

7.1参与安装的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升降机的机械性能、结构特点及安装使用说明书、安装方案等技术资料。

7.2参与安装工作的人员应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设总指挥一人,确定指挥联络信号。

试验时无关人员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7.3参加施工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扎好安全带,防止高空坠落。

7.4做好技术交底和检测工作,并做好记录。

7.5导轨架每附着一层都应检查导轨架垂直度,一旦发现超差应及时加以校正。

7.6固体废弃物,起重机械拆卸传动部件的清理,产生含油废棉纱、废纱布、废手套。

保养润滑脂的包装袋。

废钢材边角料,电焊作业焊条头,焊接药皮,废磨光头,固体垃圾的产生污染土壤。

分类存放指定地点,有专人管理,完工后运至指定地点。

8、工器具及人员配备统计表

8.1吊装机械:

根据各项目部实际情况配备安装配合吊车。

8.2工器具准备: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状态

开口扳手

14-41

2

良好

梅花扳手

14-32

2

良好

活扳手

15-18"

10

良好

水平仪

1

良好

经纬仪

1

良好

钢卷尺

50m

1

良好

钢丝绳

ф16-22㎜

良好

卡环

3t-10t

4

良好

火焊把

1

良好

氧气瓶

1

良好

乙炔瓶

1

良好

8.3人员配备:

序号

工种

姓名

职务

备注

1

总指挥

全面负责安装现场的施工工作

2

技术负责人

全面负责安装施工中的技术工作

3

机务

负责整车安装中拆除部件的维护保养

6

起重负责人

负责安装中的总起重指挥工作

7

焊工

安装工作中的焊接工作

8

电气

负责安装中全部电气部分的安装

9、负荷试验

9.1施工条件及准备

9.1.1当施工升降机安装完成后,在试验前要对整机进行安全检查,保证试验的安全进行,检查项目如下:

9.1.1.1检查整机联接螺栓的紧固情况。

9.1.1.2复核导轨架的垂直度并记录在案。

9.1.1.3按使用说明书的润滑要求对各部位加油润滑。

9.1.1.4检查导轮与导轨架立柱的间隙、齿轮与齿条的啮合间隙等是否满足要求。

9.1.1.5结合电气原理图查电气接线是否正确,检查金属结构、电动机和电气设备的接地是否可靠,控制、照明和信号回路的对地绝缘电阻是否满足要求等。

9.1.1.6检查各安全保护装置工作是否灵敏、可靠。

9.1.1.7准备试验用试重块。

9.2施工流程: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9.3施工程序和方法:

整机性能试验:

施工升降机安全检查符合要求后进行整机性能试验,整机性能试验包括空负荷试验、额定负荷试验、超负荷试验和吊笼坠落试验四个步骤进行,两个吊笼应分别进行各项试验。

9.3.1空负荷试验:

空负荷试验按手动升降和机械驱动升降两个步骤进行。

试验前应先确认,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时,空载吊笼不能提升。

在试验中或试验后,检查升降机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电气系统、联锁装置、操作系统功能及动作应准确。

B:

安全保护装置动作应准确、可靠。

C:

传动机构应平稳,无明显冲击、振动及油箱漏油等异常现象。

9.3.1.1手动升降:

首先确保切断主机电源,然后把驱动电机和减速机联接的检查盖拆下,用撬杠插入机组联轴器孔内,撬动时必须同时用手拉开电动机尾端制动器的松闸把手,撬动结束应松开拉闸并进行第二次撬动准备。

如此反复使吊笼上升1米左右,与此同时检查吊笼在导轨上的上升情况,并随时调整各导轮位置,使吊笼齿轮与齿条啮合位置准确、运行平稳,各导轮与导轨架子立柱管接触均匀,无碰撞现象。

然后用手轻拉松闸把手,使吊笼缓缓下降,以上操作重复一次,确认可行后进行机械驱动试验。

9.3.1.2机械驱动试验:

把升降机控制开关接到吊笼顶部平台上进行操作,空载试运转(便于观察)。

操纵控制开关,使吊笼上下运行数次,行程高度不大于3米,吊笼运行应平稳、无跳动和异常响声等,同时进一步检查导向轮、齿轮与齿条啮合等情况,确认正常后进行全行程不少于三个工作循环的试验,每一循环的升降过程中应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制动。

其中半行程以上应至少进行一次吊笼上升的制动试验。

检查吊笼有无制动瞬时滑移现象,起动、制动是否正确,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常响声。

9.3.2定负荷试验:

9.3.2.1空负荷试验合格后,应测量减速器内油的温升,然后进行额定负荷试验。

其它试验及检验要求与空负荷试验相同。

9.3.2.2按规定的通电持续率,吊笼内装有额定负荷(2000Kg),载荷重心按内偏和外偏布置,各做全行程连续运行30分钟的试验,每一工作循环的升降过程中应进行不少于1次的制动试验。

吊笼应运行平稳,起动、制动正常,无异常响声,吊笼停止时,不应出现下滑现象,在中途再启动上升时,不允许出现瞬时下滑现象。

检查吊笼和导轨架的强度、刚度、焊缝,检查减速机油液温升不得超过60K。

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检查升降机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电气系统及操作系统功能正常,动作准确。

②安全保护装置动作准确、可靠。

③金属结构部分不得出现可见裂纹和联接损伤松动现象。

④传动机构不得有异常现象。

⑤升降机的钢丝绳不得破断。

⑥制动器制动灵敏、安全可靠。

9.3.3坠落试验:

9.3.3.1在安装工况下,按额定安装载重量加载(2t),在工作工况按额定载重量加载,并使载荷分布均匀。

9.3.3.2切断下电箱主电源,按附图将坠落试验按钮盒插头插入电箱相应插座。

9.3.3.3将试验按钮盒拉出吊笼,并确保坠落试验时电缆不会被卡后,撤离笼内人员,关闭所有门,合上主电源。

9.3.3.4试按“上行”、“坠落”按钮,确保其功能的准确性。

9.3.3.5按“上行”按钮,使吊笼升至距地面10米左右。

9.3.3.6按“坠落”按钮,不松开,吊笼自由坠落,待安全器动作后吊笼自动刹车。

正常情况下,自听到安全器制动声“哐啷”响后算起,制动距离为0.25-1.2米,安全器使吊笼制动的同时,通过机电联锁切断电源。

9.3.3.7若安全器动作,但未切断电源,即按“上行”按钮,吊笼仍可上升。

此时应调整或更换安全器机电联锁开关,按复位后,重做坠落试验直到合格。

注意:

如果吊笼自由下落距地面3米左右仍未停止,立即松开“坠落”按钮使吊笼刹车,电动落下,查明原因再作试验。

9.3.3.8安全器复位完成后,开动吊笼向上运行1m左右,然后下降吊笼至地面,去除笼内载荷。

9.3.3.9拆除坠落试验线,将安全器盖上好。

注意:

复位完成后,吊笼必须是先向上运行1米,否则安全器将再次动作。

9.4质量标准

9.4.1办理负荷试验方案审批手续

9.4.2办理负荷试验安全作业票

9.4.3办理负荷试验签证

9.4.4办理移交签证

9.4.5移交负荷试验报告

9.5安全环境技术措施

9.5.1参与负荷试验的工作人员应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明确一人负责指挥工作,确定指挥联络信号。

试验时无关人员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9.5.2参加负荷试验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扎好安全带,防止高空坠落。

9.5.3负荷试验应由专业人员操作电梯,操作时应缓慢、平稳,每次升降前应打铃。

9.5.4负荷试验前要确保各安全保护装置安全、可靠,各传动部分无卡涩现象。

9.5.5负荷试验期间仔细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运行并研究处理。

9.5.6负荷试验所用配重应经过计算(或有其他依据)保证其确切重量,严防超重。

9.5.7在做安全限速坠落试验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的试验步骤进行,确保每台电动机所带的制动器工作正常,吊笼内不允许有人。

9.5.8进行坠落试验时,吊笼下垫弹性较大的物体。

9.5.9固体废弃物,起重机械拆卸传动部件的清理,产生含油废棉纱、废纱布、废手套。

保养润滑脂的包装袋。

废钢材边角料、电焊作业焊条头、焊接药皮、废磨光头等固体垃圾的产生、污染土壤。

分类存放在指定地点,有专人管理,完工后及时运至业主指定地点。

9.6整理试验记录,填写试验报告

9.7签字验收,移交使用。

各项试验结果合格并经有关部门及人员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时间:

2021.03.07

创作:

欧阳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