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0888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下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下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下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下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七下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七下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七下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七下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七下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七下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七下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下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

《七下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下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

七下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第1节人类的食物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

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蛋白质六大类(P4各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水、维生素、无机盐是小分子物质,不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很重要。

储存能量最多的是脂肪;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

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蛋白质既能提供能量,又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P5读3遍)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呈现褪色反应。

    

3、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贫血--缺铁、蛋白质;牙龈经常出血--缺维生素C;青少年长身体---要补钙、多次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病人手术后--补蛋白质 

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1、消化系统:

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

(1)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消化腺:

唾液腺(口腔内):

分泌唾液,含唾液淀粉酶,在口腔内初步分解淀粉为麦芽糖;

胃腺(胃壁上):

分泌胃液,含胃蛋白酶,在胃内初步分解蛋白质;肝脏(人体最大的腺体):

分泌胆汁,先储存在胆囊里,然后通过胆管输送到小肠里,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不含消化酶;

胰腺(分泌胰液,通过胰管输送到小肠)、肠腺:

含多种消化酶。

  

2、消化:

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3、吸收:

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消化管道

消化

吸收

口腔

初步消化淀粉

食管

初步消化蛋白质

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

小肠

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等物质

吸收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的水。

无机盐、维生素

大肠

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

肛门

消化吸收总结:

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

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脂肪酸、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

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

水、无机盐、维生素。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有消化功能的地方有:

口腔、胃、小肠。

有吸收功能的地方有:

胃、小肠、大肠。

 

4、?

?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大分子),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小分子)。

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为多肽(大分子),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

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5、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

(1)长:

5-6米

(2)面积大:

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增大了消化的表面积(3)多:

含有的消化液多,有肠液、胰液、胆汁。

6、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

(1)长:

5-6米

(2)面积大:

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增大了吸收的表面积(3)薄:

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第3节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1、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2、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

贫血患者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

第九章、物质的运输

第1节血液

1、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红细胞:

携带氧运输氧;白细胞:

吞噬病菌;血小板:

止血凝血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

(1)顔色:

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

(2)成分:

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代谢废物等

(3)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2、血细胞:

细胞

名称

形态和结构特点

功能

红细胞

数量最多、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

但数量少

防御和保护

血小板

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止血和加速凝血

贫血: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过少

血液的功能: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防御和保护和调节体温。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血浆中含纤维蛋白原。

3、血量、输血和血型

血量:

约为人体体重7%~8%。

输血和血型:

(1)ABO血型:

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

(2)输血一般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O型为贡献者(万能献血者),AB型为得益者(万能受血者)。

4、大力提倡无偿献血:

一次献血200—300mL(5%)是不影响健康。

(注意:

献血一般不超过血量的10%(约400毫升),一次失血超过30%、就有生命危险。

5、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决定了血液的颜色,它的特性是: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6、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前者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后者的原因是缺铁,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第2节血液循环

一、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结构与功能特点表

血管

名称

结构

功能

管壁特点

血流速度

瓣膜

动脉

较厚,弹性大

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

静脉

较薄,弹性小

四肢静脉有静脉瓣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

毛细

血管

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十分细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最慢

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动脉和静脉毛细血管

二、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1、心脏的结构

2、动脉血:

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静脉血:

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

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3、心脏可分为四个腔:

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心脏四腔与连接的血管:

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4、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χ心率  

每分输出量也叫心输出量,它是衡量心脏工作能量的一项指标。

 5、血液循环途径(★)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小结:

1)两种循环都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  

2)体循环流出的是动脉血,流回的是静脉血;肺循环流出的是静脉血,流回的是动脉血

3)在全身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处:

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在肺部毛细血管处:

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4)心脏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 

体循环

肺循环

起点

左心室

右心室

终点

右心房

左心房

血液变化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功能

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把二氧化碳交给肺泡

联系

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承担物质运输的功能

6、出血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出血:

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

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

静脉出血:

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压迫止血.

7、血压:

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它的表示方式:

收缩压/舒张压。

收缩压或舒张压高于正常值叫做高血压,收缩压或舒张压低于正常值叫做低血压

人在安静时的血压正常值:

90-130/60-90或12.0-17.3/8.0-12.0

脉搏:

主动脉壁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动脉壁向离心方向传播,叫脉搏.(正常75次,变动范围60-90次,正常与心脏跳动次数一样。

8、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手上的“青筋”指的是静脉。

  

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1、食物的热价是指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脂肪的热价最高,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其次为脂肪,脂肪还是储备的能源物质。

2、呼吸作用:

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它的意义在于:

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细胞。

第2节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肺两部分。

其中呼吸道又可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

肺的作用是:

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

是主要的呼吸器官。

它具有的特点:

①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等,所以很适合进行气体交换。

  

3、呼吸道的起点是鼻。

消化和呼吸的共同器官是咽。

咽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体内的共同通道。

 

4、外界和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

肺通气。

呼吸运动是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所以,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

 

5.气体扩散:

气体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转移的运动。

 

6、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包括肺通气、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

肺通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由气体扩散实现。

  

7、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二、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肺通气:

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

人体呼吸时胸廓的变化示意图

肺内及组织中气体交换示意图

呼吸的全过程:

  

氧气氧气氧气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1、肺通气:

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

2、肺换气: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此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此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通过肺的换气使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氧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大部分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

4、组织的气体交换:

通过扩散作用来完成。

组织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

此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通过组织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小结:

a.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

呼吸运动是指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b.呼吸运动的原理:

吸气:

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入肺→吸气

呼气:

呼吸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升高→肺内气体排出→呼气

  C.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