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1265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3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docx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1

制造安装分局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表格

2012年8月分局安全部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委会)

各作业班组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各班组长

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

项目总工(责任人)

工程技术部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

金结技术员

副机技术员

电气技术员

水轮机技术员

发电机技术员

 

安全技术措施实施

安全生产监督体系

安全总监或安全负责人(责任人)

生产(调度)部

 

各部门负责人

副机班安全员

电气班安全员

水轮机班安全员

发电机班安全员

 

安全生产制度实施体系

项目生产经理(责任人)

生产(调度)部

 

各部门

副机班

电气班

水轮机班

发电机班

 

环境因素评价准则

1目的

为改进环境绩效,确定重要环境因素、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特制定本准则。

2范围

本准则规定了对公司内所识别的环境因素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方法、判定准则和要求。

本准则适用于对公司环境因素进行环境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

3引用文件

Q/SD3-CX-03-2009《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

4职责

4.1公司生产副总经理负责本准则的保持和改进;

4.2安全部负责本准则的归口管理和解释;

4.3环境管理评审组负责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4.4各部门、各单位/项目部参与本准则的实施与运行。

5工作流程和评价准则

5.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和控制措施:

a)各部门、各单位/项目部根据《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的规定,对本单位内的所有活动、过程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形成《环境因素清单》报安全部:

b)各单位/项目部环境管理评审组依据本准则对环境因素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定本部门、单位/项目部的重要环境因素,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安全部:

c)各单位/项目部环境管理评审组针对环境因素策划和确定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

d)安全部负责汇总、审核《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指导各部门、各单位/项目部进行环境影响控制措施的实施。

5.2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环境影响应采用是非判断法与综合评分法相结合进行评价。

5.2.1是非判断法

对环境因素按照以下条件进行判断,凡满足其中一个条件者,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a)环境影响波及全球;

b)社会强烈关注;

c)不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

d)一旦发生可能引起重大环境事故的环境因素。

5.2.2合评分法

对环境因素从(A)环境影响范围;(B)环境影响程度;(C)污染物产生量;(D)污染发生频次;(E)法规满足程度;(F)社区关注程度;(G)资源的消耗程度;(H)节约的可能性等七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评分标准见附表1

类别

评分值

影响

范围

A

影响

程度

B

产生

数量

C

发生

频次

D

法规满

足程度

E

社区关

注程度

F

消耗

数量

G

节约的

可能性

H

5

全市

范围

严重

非常大

持续

发生

超标

排放

强烈

关注

增强管理即可明显见到效果

4

周围

地区

比较

严重

很大

间歇

发生

临界

达标

较强

关注

较大

改进工艺方法即可明显见效

3

场界

之内

一般

较大

夜间

发生

接近

标准

一般

关注

采取措施效果不会太明显

2

员工10

人以内

轻微

一般

白天

发生

低于标准10%

较为

关注

较小

采取措施可见到效果

1

仅作业

者本人

极其

轻微

很少

偶然

发生

低于标准20%

轻微

关注

已到极限无法节约

5.3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

a)根据5.2.1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b)根据5.2.2综合评分法判定时:

——A+B+C+D+E+F≥14时,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G+H≥7时,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5.4环境影响控制措施策划

5.4.1根据评价结果,各单位要整理《环境因素清单》,建立《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到各部门。

5.4.2根据《环境因素清单》确定的环境影响控制措施,各单位、项目部及机关部门要明确控制环境影响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措施。

措施内容可能涉及:

a)对现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实施控制;

b)对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提高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

c)规定周期和时机,进行监视和测量;

d)增加新的控制文件,明确管理措施;

e)针对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建立和保持应急预案;

f)制定目标和指标,建立和实施管理方案,通过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实现目标要求。

6记录《环境影响评价记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环境因素调查表

编号:

部门(区域)

序号

过程(产品、服务

或活动)

存在的环境因素

时态

状态

环境影响分类

备注

能源

资源

土壤

相关方

其他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环境因素清单

Q/SD3-JL-10编号:

部门:

环境因素

序号

作业活动

环境影响

法律法规要求

是否

合规

控制措施

注:

控制措施:

A-运行控制;B-制定管理方案;C-应急预案;

D、以上两种或三种方法的组合。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编号:

单位/部门:

作业活动

序号

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现状

控制措施策划

注:

控制措施:

A-运行控制;B-制定管理方案;C-应急预案;D、以上两种或三种方法的组合。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危险源辩识和评价程序

1目的

通过对公司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辩识和安全风险评价,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有效控制和减少安全事故伤害,持续改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确保员工健康和安全。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辩识,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进行评价,组织实施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策划的全过程。

3引用文件

Q/SD3-CX-17-2011《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Q/SD3-CX-20-2011《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4职责

4.1主管生产副总经理

4.1.1负责本程序的保持和改进。

4.1.2负责批准公司《不可容许风险清单》。

4.1.2负责批准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和准则》。

4.2专家组

4.2.1负责对公司现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状况进行初始评价。

4.2.2负责实施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确定公司的重要危险源和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4.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4.3.1负责指导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汇总整理公司危险源清单。

4.3.2负责编制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和准则》。

4.3.3负责汇总整理公司《不可容许风险清单》。

4.3.4负责审核各部门、各单位/项目部的《不可容许风险清单》。

4.4各部门、各单位/项目部

4.4.1负责识别本单位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及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确定并编制本单位的《危险源清单及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

4.4.2负责对本单位危险源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和组织实施控制措施。

5工作程序

5.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策划的时机

a)在管理体系建立时,对公司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并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b)管理体系运行后,各部门、各单位/项目部每年对本单位的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并建立危险源清单及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台账。

c)新产品投入生产前、新开工的项目在合同签订后至开工前,应进行首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并建立危险源辨识调查台账。

d)当活动发生变化时、或发生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后,应重新辨识相关危险源,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

5.2危险源的辨识

5.2.1在进行危险源的辨识时,可选用(但不局限于)以下一种或几种方法:

a)调查表法;

b)现场调查法;

c)专家判断法;

d)作业活动分析法。

5.2.2危险源辨识范围

5.2.2.1在进行危险源辨识前,首先应对本单位存在的所有产品实现过程、辅助生产、施工过程、管理过程以及其他过程进行作业活动分类,以便针对具体活动进行分析。

危险源辨识可考虑:

a)从厂址、厂区的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气象条件、运输线路、资源交通、抢险救灾、医疗支援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b)从建筑物的结构、防火、防爆、采光、运输条件(操作、安全、运输、检修)通道和生产卫生设施等多方面,对涉及到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生理和心理性等方面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

如作业环境的毒物浓度、噪声污染、防火设计要求等因素;

c)从生产、施工工艺过程中的物料(毒性、腐蚀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和工艺过程与员工操作的适应性等方面辨识危险源;

d)从生产、施工设备和监测装置运动零部件和工作、操作条件、检查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

危害性较大特殊装置(锅炉房、油库、危险品库)等辨识危险源;

e)从接触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等特殊作业场所。

5.2.2.2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下列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a)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b)进入工作场所内所有人员的活动;

c)在工作场所内的所有设备、设施;

d)工作场所内存放和使用的各种物资;

e)对计划中的拟开展的新的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中存在的危险源。

5.2.2.3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全面考虑六个方面的危险源:

a)物理性因素;

b)化学性因素;

c)生物性因素;

d)心理性、生理性因素;

e)行为性因素;

f)其他因素。

5.2.3危险源辨识的过程

a)各部门、各单位/项目部根据《危险源辨识调查表》的内容要求,对本单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确定每一危险因素的名称、与危险因素对应的活动或过程、发生风险的频率、可能导致的后果,填写《危险源辨识调查表》。

b)管理体系运行后,各单位根据5.1b)所列时机,对本单位的活动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更新本单位《危险源清单及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

5.2.4风险评价

5.2.4.1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a)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采用直接判定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值法)。

具体实施参见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和准则》。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规定,制定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和准则》,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c)各部门、各单位/项目部依据《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和准则》,对本单位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填写《危险源清单及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和《不可容许风险及控制方式清单》,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审查。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汇总整理公司《危险源清单及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和《不可容许风险及控制方式清单》。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流程图

 

不可容许风险及控制方式清单

 

e)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确定各单位的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有误时,由主管生产副总经理确定有关人员组成专家组,对公司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填写《危险源清单及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确定公司重要危险源,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编制公司《不可容许风险及控制方式清单》,报主管生产副总经理审批后下发。

5.2.4.2日常评价

当活动区域、活动内容、活动方法和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各单位应及时辨识和评价新出现的危险因素及其风险,进行控制措施策划,对原有的清单进行补充和更新。

5.2.4.3各部门、单位、项目部每年进行一次危险因素重新辨识和评价。

新开工项目在开工三个月内进行辨识和评价,并将辨识和评价结果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5.2.5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

5.2.5.1各部门、各单位/项目部在进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时,应对本单位的重要危险源进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确定在实施和运行过程中需采取的控制措施,并确定需要编制和实施管理方案的项目,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审核备案。

5.2.5.2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可包括:

a)通过现行的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作业指导文件实施运行控制;

b)针对不可容许风险,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管理方案;

c)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和事件的不可容许风险,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

d)进行培训以及监视和测量控制,提高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有效降低不可容许风险。

e)上述二种或多种方式的组合。

5.2.5.3在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时,应考虑以下的优先顺序;

a)消除所存在的危险源(如采用新的施工方法或技术);

b)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等级(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

c)如不能降低风险时,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d)对可能发生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

5.2.5.4对要制定和实施管理方案的项目,由各单位确定管理目标和指标,按照《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的规定制定《管理方案》,报安全部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组织实施。

重大的管理方案应经总经理批准。

5.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各部门、各单位/项目部均应建立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记录,并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保存。

6记录

《危险源辨识调查表》

《危险源清单及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

《不可容许风险及控制方式清单》

危险源辨识调查表

编号:

部门:

作业活动

序号

危险源

发生伤害的可能性(频率)可能的事故

现状可能

造成的后果

达标情况现行控

制措施

现行控制

措施效果

调查人:

年月日

危险源辨识调查表

Q/SD3-JL-13

部门:

编号:

作业活动

序号

危险源

发生伤害的可能性(频率)可能的事故

现状可能

造成的后果

达标情况现行控制措施

现行控制

措施效果

调查人:

年月日

危险源清单及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

Q/SD3-JL-14

部门:

编号:

作业活动

序号

危险源名称

可能导致的事故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风险等级

现有控制措施

是否为重大危险源

备注

L

E

C

D

评价人:

审核:

评审组长:

年月日

不可容许风险及控制方式清单

Q/SD3-JL-15

部门:

编号:

作业活动

序号

不可容许风险

可能导致的后果

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

A-运行控制;B-培训目标和管理;C-定期监测;D-健全管理制度、作业规程;E-制定管理方案管理制定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危险源清单

编号:

部门:

作业活动

序号

危险源

可能的事故

或职业病

现状

达标情况

控制措施策划

注:

控制措施:

A-运行控制;B-培训目标和管理;C-定期监测;D-健全管理制度、作业规程;E-制定管理方案管理制定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记录

单位:

编号:

SD3-WX-2012

序号

项目部

危险源名称

所在部位

可能导致的事故或职业病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风险

级别

是否重

要危险源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L

E

C

D

评价人:

审核:

评审组长:

年月日

重要危险源及控制方式清单

Q/SD3-JL-79编号:

部门:

作业活动

序号

重要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后果

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

A-运行控制;B-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C-制定应急预案;D-以上二种或三种方法的组合。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不可接受风险(重要危险源)清单

单位:

制造安装分局

序号

项目部

作业活动

不可接受风险

所在部位

可能导致的后果

责任人

现行控制措施

需改进的控制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