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120道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2254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120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免疫120道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疫120道题.docx

《免疫120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120道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免疫120道题.docx

免疫120道题

应同学们的要求,将串讲的120道题发布,本来想减轻同学们的负担,就重点发布了80道,想不到有些同学们的意见挺大,心情可以理解,怕复习不到。

祝大家好好复习

E1关于骨髓的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A是多能造血干细胞(HSC)增殖场所

B是HSC分化为粒细胞的场所

C是成人的造血器官

D是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

E是T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

A2多数补体灭活温度及时间是

A56℃30分

B4℃2小时

C-30℃1天

D37℃30分

E室温30分

B3促使辅助性T细胞分化为Th1细胞的细胞因子有

AIL-1

BIL-2

CIL-4

DIL-10

ECCR5

B4病毒感染诱导的CTL将杀伤

A同一宿主体内感染任何病毒的靶细胞

B表达与CTL的MHCI类分子相同且感染同种病毒的靶细胞

C表达与CTL的MHCⅡ类分子相同且感染同种病毒的靶细胞

D表达与CTL的MHCI类分子相同且感染不同种病毒的靶细胞

E表达与CTL的MHCⅡ类分子相同且感染不同病毒的靶细胞

C5Ⅲ型超敏反应的启动因素是

A细胞因子

B免疫球蛋白

C免疫复合物

D单核吞噬细胞

E淋巴毒素

D6关于ADCC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

AIgM可介导ADCC

BMφ不具有ADCC

CCTL可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

DADCC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EADCC需要补体参与

D7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

A半抗原

B抗体

C抗原

D既是抗原又是抗体

E超抗原

B8ABO血型抗原属于

A自身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超抗原

D独特型抗原

E异嗜性抗原

E9体液免疫,初次免疫应答的潜伏期大约为

A2~5天

B3~6天

C0~2天

D4~5天

E7~10天

E10表达HLA-Ⅰ类分子密度最高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树突状细胞

C肝细胞

D肾细胞

E淋巴细胞

A11必须与蛋白质载体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的是:

A半抗原

B免疫佐剂

C变应原

D耐受原

E超抗原

A12CTL细胞杀伤靶细胞:

A受MHC-Ⅰ类分子限制

B受MHC-Ⅱ类分子限制

CCD3

D不受MHC分子限制

ECTLA-4

E13补体参与的生物学作用是

A中和毒素作用

BADCC作用

C沉淀作用

D低渗溶解红细胞

E特异性抗体介导细菌溶解

A14TI抗原激发B细胞产生的抗体类型为

AIgM

BIgD

CIgE

DIgG

EIgA

C15刺激红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为

AGM-CSF

BG-CSF

CEPO

DM-CSF

ETPO

D16B细胞成为抗原提呈细胞主要是由于

A具有吞噬能力

B分泌大量IL-2的能力

C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D表达MHCⅡ类抗原

E在肠道淋巴样组织中大量存在

A17病毒持续感染

A生理性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生理性免疫稳定

C免疫监视功能失调

D免疫稳定功能失调

E免疫防御作用过高

E18半抗原是指

A既能触发细胞免疫应答,又能触发体液免疫应答

B大多数为蛋白质

C可刺激机体产生轻度的免疫应答

D有免疫原性,无抗原性的物质

E有抗原性,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B19巨球蛋白是指:

AIgA

BIgM

CIgG

DIgD

EIgE

A20刺激造血干细胞分化增殖的细胞因子是

ASCF

BIFN-α

CTNF

DIL-8

EIL-12

E21TD-Ag:

A在胸腺中产生

B可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

C不能诱导产生免疫记忆

D只能诱导产生IgM类抗体

E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和(或)体液免疫应答

D22TI抗原:

A细菌外毒素

B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C可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由于无免疫记忆,故无再次免疫应答

E需要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后才能引起免疫应答

B23NK淋巴细胞在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为

A10%~15%

B5%~10%

C5%~15%

D10%~20%

E15%~20%

B24既能结合补体又能与葡萄球菌蛋白A(SPA)结合的Ig是

AIgM

BIgG

CIgA

DIgE

EIgD

A25HLAⅠ类基因编码的产物是

AMHCⅠ类分子的α链

BMHCⅠ类分子的β链

CMHCⅡ类分子的β链

DMHCⅡ类分子的α链

EC2、C4、TNF

C26Ⅲ型超敏反应引起炎症性反应和组织损伤的重要特征是

A巨噬细胞浸润

B淋巴细胞浸润

C中性粒细胞浸润

D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E嗜碱性粒细胞浸润

A27发生超敏反应的原因是

A特异性免度应答过程中效应T、B细胞激发的反应过强

B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效应T、B细胞激发的反应过弱

C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的效应过强

D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的效应过弱

E以上都不正确

E28CTL细胞活化时,参与传递活化信号的细胞表面分子是

AMHCⅠ类分子

BCD8

CMHCⅡ类分子

DCD4

ECD3

C29B细胞在抗原刺激及Th细胞的辅助下,增殖活化为

A杀伤性细胞

B吞噬细胞

C浆细胞

D辅助性细胞

E细胞毒性细胞

B30切除胸腺的新生动物的淋巴结中缺乏何种细胞?

A巨噬细胞

BT淋巴细胞

C粒细胞

DB淋巴细胞

E干细胞

A31除B细胞和Th细胞外,与抗体产生有关的细胞还有

A巨噬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

ENK细胞

A32成熟的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在:

A外周免疫器官

B淋巴结

C骨髓

D胸腺

E法氏囊

D33参与攻膜复合物的形成

AB因子

BC4

CC2

DC6

ED因子

C34合成分泌片的细胞是

AB细胞

B浆细胞

C上皮细胞

DT细胞

E巨噬细胞

C35下列哪项不是Ⅰ型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

A抑制病毒的复制

B抑制细胞增生

C增强NK细胞的活性

D促进MHCⅠ类分子表达

E促进MHCⅡ类分子表达

D36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机体易发生

A超敏反应

B移植排斥反应

C自身免疫病

D肿瘤

E免疫缺陷病

A37NK细胞主要存在于

A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脾脏

B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肝脏

C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肾脏

D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肌肉

E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皮下

B38补体旁路途径激活中P因子的作用是

A激活剂

B稳定C3转化酶

C趋化因子

D增强灭活C3b

E过敏毒素

E39T细胞主要位于外周淋巴组织中的:

A淋巴小结

B脾小结

C脾脏红髓

D胸腺皮质

E脾脏中央小动脉周围淋巴鞘

D40TCRαβ识别

A天然抗原

B游离的线性抗原肽

Cβ2微球蛋白

D结合在MHC槽里的线性抗原肽

E与MHC结合的脂类和糖酯类抗原

C41维持B细胞记忆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T细胞

C长寿浆细胞

DNK细胞

EAPC

B42Jenner发明牛疫苗预防天花是在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17世纪

E18世纪初

A43人体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是:

A外周免疫器官

B淋巴结

C骨髓

D胸腺

E法氏囊

C44MHC分子参与细胞分化过程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淋巴干细胞

B淋巴干细胞分化为前T细胞

C前T细胞分化为成熟T细胞

D成熟T细胞分化为记忆T细胞

E淋巴干细胞分化为B细胞

A45MHC分子与抗原肽结合的部位在

A多态性区

B非多态性区

C跨膜区

D胞浆区

E胞膜外区

A46既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又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成分有

A巨噬细胞

BB细胞

CT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浆细胞

A47关于HLAⅡ类抗原的正确叙述是

A编码基因是DR、DQ、DP

B分子结构是α链和β2m链

C肽结合域是α1区+α2区

D分布于静止T细胞表面

E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

D48T淋巴细胞识别超抗原

A受MHC-Ⅰ类分子限制

B受MHC-Ⅱ类分子限制

CCD3

D不受MHC分子限制

ECTLA-4

B49免疫监视功能是指机体

A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

B杀伤、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识别和排除异物的功能

D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

E防止寄生虫感染的过程

E50IFN-γ

A裂解靶细胞

B促进T细胞克隆扩增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C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2

D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与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有关

E与活化Mφ有关

C51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发明者是

A英国人

B法国人

C中国人

D荷兰人

E日本人

B52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包括

ABCR复合体

BCD19/CD21/CD81/CD225

C协同刺激分子

DC3d受体

EBCR识别特异性抗原

B53Ⅰ型超敏反应是由哪类抗体介导的

AIgG

BIgE

CIgA

DIgD

EIgM

C54寄生虫感染时滴度明显升高

AIgM

BIgG

CIgE

DIgA

EIgD

D55关于IgG下述错误的是

AIgG是血清中的主要Ig

BIgG含糖量少于其他Ig

CIgG可通过胎盘

DIgG半衰期最短

E大多数抗菌抗体为IgG

C56补体系统的可溶性调节因子是

AB因子

BD因子

CI因子

DMCP

E衰变加速因子

D57参与外源性支气管哮喘最重要的反应素是IgE,可通过抑制哪一种细胞因子达到降低IgE的目的

AIL-1

BIL-2

CIL-3

DIL-4

EIL-6

C58IFN-γ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

ALAK细胞

B巨噬细胞

CNK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B淋巴细胞

B59HLAⅢ类基因区可编码的因子是

AIFN

BTNF

CTGF-β

DIL-2

EEPO

E601937年制成界面电泳仪,并开始用于蛋白质的研究的学者是

AEhrlich(德国)

BMetchnikov(俄国)

CBehring(冯·贝林,德国)

DLandsteiner(澳地利,美,1868…1943)

ETiselius(瑞典)

C61无胸腺小鼠体内缺乏?

?

?

?

?

?

?

A成熟树突状细胞

B成熟B细胞

C成熟T细胞

D成熟单核细胞

E成熟粒细胞

D62T细胞CD4分子识别MHCⅡ类分子的位点是

Aα1区

Bα2区

Cβ1区

Dβ2区

Eγ链

C63Arthus反应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非超敏反应

B64产生IL-2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肥大细胞

ENK细胞

C65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的风湿性心脏病原因是

A隐蔽性抗原的释放

BTh与Ts细胞调节异常

C分子模拟作用

D决定簇扩展

E自身抗原被修饰

C66TD-Ag与TI-Ag的本质区别在于

A是否在胸腺组织中反应

B是否诱导抗体产生

C在刺激B细胞发生体液免疫时,是否需要Th的参与

D是否是完全抗原

E是否具有特异性

C67关于Ig正确的叙述是

A同种红细胞凝集素为IgG

B分泌型IgA一般为五聚体

CIgM类抗体合成障碍的患者易发生菌血症

DIgM类抗体能通过胎盘

EIgD的Fc段容易同肥大细胞结合

D68APC上的B7的配体是

ACD2

BCD4

CCD8

DCD28

ECD16

A69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

B腔上囊

C脾脏

D胸腺

E淋巴结

A70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的C3转化酶是

A活化的C4b2a

B活化的C4b2b

C活化的C4a2b

D活化的C2b4a

E活化的C2a4a

D71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依次顺序是

AC9

BC

CC9

DC9

EC9

D72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识别

C73非经典HLA-I类基因位于:

ATAP座位

BHLA-DR座位

CHLA-E座位

DHLA-A座位

EBf座位

C74"克隆选择"学说提出于

A1975年

B1965年

C1957年

D1947年

E1927年

B75成熟的B淋巴细胞表面表达:

AMHC-III类分子

BMHC-Ⅱ类分子

CHLA-R

DHLA-A座位

EBf座位

D76决定Ig类别的抗原决定簇存在于Ig分子的

A轻链恒定区

B轻链可变区

C重链铰链区

D重链恒定区

E重链可变区

A77B细胞识别的决定簇通常是

A功能性决定簇

B隐蔽性决定簇

C连续性决定簇

D顺序决定簇

E线性决定簇

B78体内最大的外周淋巴器官是

A淋巴结

B脾

C集合淋巴结

D阑尾

E扁桃体

A79Ⅰ型超敏反应新合成的生物介质是

A前列腺素D2(PGD2)

B组胺

C肝素

D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F)

E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NCF)

E80编码补体成分的基因位于:

ATAP座位

BHLA-DR座位

CHLA-E座位

DHLA-A座位

EBf座位

B81可清除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免疫功能是

A免疫防御功能

B免疫监视功能

C免疫稳定功能

D抗感染作用

E吞噬功能

C82HLA-Ⅰ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位于

Aα1和β1结构域之间

Bα2和β2结构域之间

Cα1和α2结构域之间

Dα1和β2m结构域之间

Eβ1和β2结构域之间

B83对人而言,HLA分子属于: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肿瘤相关抗原

E超抗原

C84HLAⅡ类分子主要表达于

AT细胞表面

B红细胞表面

CAPC表面

D肝细胞表面

E神经细胞表面

E85补体系统中D因子的功能是

A使C3b灭活

B作为C5转化酶的基质

C过敏毒素

D趋化因子

E将C3bB裂解为活化的C3bBb和Ba

A86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在:

A外周免疫器官

B淋巴结

C骨髓

D胸腺

E法氏囊

A87后天获得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或抗原的免疫功能属于

A特异性免疫应答

B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C固有免疫应答

D免疫稳定功能

E天然免疫应答

B88能诱导补体经典途径活化的抗体是

AIgG4

BIgM

CIgA

DIgD

EIgE

C89关于HLAⅡ类分子的正确叙述是

A2条多肽链均为MHC编码

B人类的MHCⅡ类分子包括HLA-DR、HLA-DQ、HLA-DP

C主要存在于抗原提呈细胞的表面,调控体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D较少分布于各种有核细胞表面

EHLAⅠ类分子由第六染色体短臂上HLA复合体编码

E90发现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规律的学者是

ACantor

BClaman

CWarner

DChaseE:

ETonegawa

C91CTL细胞与靶细胞相互作用

A受MHCⅠ类分子限制,不具有抗原特异性

B受MHCⅡ类分子限制,不具有抗原特异性

C受MHCⅠ类分子限制,具有抗原特异性

D受MHCⅡ类分子限制,具有抗原特异性

E受MHCⅠ类分子和MHCⅡ类分子限制,具有抗原特异性

B92NK细胞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需要

A补体

B抗体

C细胞因子

DMHC分子

ETCR

E93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是指

A只是T淋巴细胞

B只是B淋巴细胞

CNK细胞

DT淋巴细胞和NK细胞

E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D94补体旁路激活途径中的C5转化酶是

A活化的C3b4b

BC4b2b

C活化的C3bBb

DC3bnBb

E活化的C4bnBb

D95MHC限制性是指

A抗原与抗体结合受自身MHC限制

B补体激活受自身MHC控制

CIgG调理巨噬细胞杀伤靶细胞受MHC限制

D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限制

ENK细胞杀伤靶细胞受自身MHC控制

D96存在于TCR或BCR可变区的抗原决定簇

A自身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超抗原

D独特型抗原

E异嗜性抗原

D97FASL

A裂解靶细胞

B促进T细胞克隆扩增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C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2

D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与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有关

E与活化Mφ有关

B98补体的溶菌作用属于

A特异性免疫应答

B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C固有免疫应答

D免疫稳定功能

E适应性免疫应答

D99补体参与的反应是

A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B过敏性鼻炎

C移植排斥反应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血清过敏症

B100IL-2主要有哪种细胞产生?

ATc细胞

BTH细胞

CMφ

DB细胞

ETs细胞

D101参与补体系统的三条激活途径的成分是

AC2

BB因子

CC1

DC3

EC4

D102HLA-Ⅱ类基因包括

AHLA–A基因座

BHLA-A、B、C基因座

CHLA-DR基因座

DHLA-DR、DP、DQ基因座

EC4、C2、Bf基因座

E103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ABCR复合体

BCD19/CD21/CD81/CD225

C协同刺激分子

DC3d受体

EBCR识别特异性抗原

D104受抗原刺激后,淋巴结的皮质区见有

A初级滤泡

B淋巴索

C淋巴窦

D生发中心

E冠状带

D105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B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黏膜免疫系统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D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E胸腺和骨髓

E106关于IL-2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是T细胞的自分泌生长因子

B是B细胞的旁分泌生长因子

C刺激NK细胞的增殖

D刺激IFN-γ产生

E促进红细胞成熟

C107参与旁路途径中的C3转化酶合成

AH因子

BI因子

CB因子

DCa联蛋白

EIL-2

C108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为:

A外周免疫器官

B淋巴结

C骨髓

D胸腺

E法氏囊

B109存在于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的杭原是

A异种型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共同抗原

E独特型抗原

E110免疫功能不包括

A免疫防御

B免疫监视

C免疫稳定

D免疫记忆

E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A111Tc细胞活化所需的双信号之一是

ATCR与MHCⅠ类分子-抗原肽的复合物结合

BTCR与MHCⅡ类分子-抗原肽的复合物结合

CTCR与MHCⅢ类分子-抗原肽的复合物结合

DCD40和CD40L分子结合

ESIg与抗原肽结合

D112发现ABO血型抗原的学者是

AJerne

BBurnet

CMedawar

DLandsteiner

EBehring

C113导致功能性T细胞生成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是

A骨髓基质细胞构成的微环境

BHSC分化为淋巴干细胞

C胸腺基质细胞与胸腺细胞的相互作用

D胸腺皮质与髓质中的T-B细胞的相互作用

E以上都不是

A114非胸腺依赖性抗原的命名是由于

A它能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细胞参与

B抗原来源于非胸腺组织

C它诱生的抗体在骨髓中产生

D它诱生的抗体属于IgA

E它常具有多种复杂的抗原决定簇

B115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移植排斥反应

B反复感染

C肿瘤

D超敏反应

E免疫增生病

E116关于抗体,下列哪项描述是不准确的

A抗体是指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B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粘膜表面及其分泌液中

C抗体是能和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D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

E抗体都是体内产生的

E117IL-1主要由哪种细胞产生

ATH

BTC

CTDTH

DTS

E巨噬细胞

C118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是:

A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

B外周免疫器官是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