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24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99 大小:13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9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9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19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docx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

 

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及教学总体设想

一、教材结构和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内容涉及四大领域,共设了九个单元。

教材开篇通过卡通人物的

对话,说明本册的主题是“数学真有趣”在本册教材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除

法,混合运算,生活中的大数,探索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以及连加连减的计算方

法,学习测量、认识图形、方向和路线,统计等内容,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

念与统计观念,感受数学应用的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数学活动的经验。

二、教材特点:

1、提供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题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2、安排多种多样的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及空间观念。

3、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探索的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

4.经历统计过程,培养学生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数据的发展趋势,

做出简单预测的能力。

三、教学要点说明及教学建议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后还有余

数的情况,认识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有余数的试商,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

到熟练。

3、结合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引导学生探究运算顺序。

4、结合具体情景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5、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通过“估一估”活动,初步感受大数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数感。

6、探索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数目的特点,采

取适当的方法。

7、组织数学活动,在运动变化中建立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师在组织数学活

动中,教师要充分使用动态的学习材料。

8、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作出合理性

的判断。

9、感受一分米﹑一毫米﹑一千米有多长,会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择优促差措施

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择优促差措施

二00九年度春学期二年级数学课时安排计划

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单元

课题

教时

执行情况

1

2.24—2.27

1

1、学生报到2、分苹果3、分橘子

2

2

3.2----3.6

1

1、分草莓2、练习课3、租船

4、派车5、练习一

5

3

3.9----3.13

1、2

1、练习课2、小熊购物3、买鲜花

4、练习二(2节)

5

4

3.16----3.20

2、3

1、过河2、练习三3、练习课

4、辨认方向5、认识路线

5

5

3.23----3.27

3、4

1、练习四2、数一数(2节)

3、拨一拨(2节)

5

6

3.30----4.3

4、5

1、比一比2、练习五3、练习课

4、铅笔有多长5、1千米有多长

5

7

4.6----4.10

5

1、练习六2、整理与复习(2节)

3、走进乡村(2节)

5

8

4.13----4.17

6

1、买电器2、练习课3、回收废电池(3节)

5

9

4.20----4.24

6

1、练习课2、小小图书馆3、练习课(3节)

5

10

4.27----5.1

6、7

1、练习七(3节)2、练习课3、认识角

3

11

5.4----5.8

7

1、练习课2、认识角(2节)

3、练习八5、长方形与正方形

5

12

5.11----5.15

7

1、平行四边形2、欣赏与设计

3、练习课(3节)

5

13

5.18----5.22

8

1、捐书活动(2节)2、运白菜(2节)

3、买洗衣机

5

14

5.25----5.29

8

1、练习九(2节)2、整理与复习(2节)3、美丽的植物园

5

15

6.1----6.5

9

1、读统计图表(2节)2、小调查

3、讨论(统计图表)(2节)

5

16

6.8----6.12

9

1、计实践活动2、练习课

3、总复习

5

17

6.15----6.19

9

总复习

5

18

6.22---6.26

复习

19

6.29----7.3

复习

20

7.6----7.10

期末考试

第一单元课题:

除法课时:

第1课时

内容

第2页“分苹果

1、通过分苹果等实际操作,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来计算除法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情感

教育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来计算除法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难点

用竖式来计算除法的方法

方法

探究、合作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

猜一猜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

看来大家想吃的水果特别多。

不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水果之王——苹果。

谁来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苹果?

(出示课件)

大家来算一算,如果每4个放一盘,20个可以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0÷5=4可以列竖式计算,试着算一算。

(2)给同桌讲一讲竖式中每一步所表达的含

义,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3)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

结果。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四道小

题。

 

 

学生倾听思考

 

学生试算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操作验证

同桌交流

 

指名说

 

指名板书,集体订正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20÷4=5

5———商

除数¯¯¯

¯¯¯被除数

20——除数与商的积

0——余数

第一单元课题:

除法课时:

第2课时

内容

第3——4页分橘子

1.通过分橘子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情感

教育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通过分橘子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

难点

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方法

探究、合作

课前

准备

课件、圆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0÷5=30÷6=28÷7=32÷4=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14个橘子)提问:

每盘放4个橘子,

14个可以放几盘?

(1)小组讨论:

学生用圆片分一分,讨论怎样用竖式表示。

(2)全班交流

2、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

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

(1)题”。

(2)学生讨论:

淘气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

(3)讨论:

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学生独立完成第

(2)题。

指名板书,全班齐练。

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

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第3页“练一练”第1、2题。

四、总结

除法竖式的写法,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指名板演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学生操作摆圆片,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小组讨论并汇报交流

 

小组讨论并汇报交流

 

操作验证

同桌交流

指名说

 

指名板书,集体订正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课题:

除法课时:

第3课时

内容

第5页“分草莓”

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情感

教育

2、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

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难点

合理估商与灵活试商

方法

探究、合作

课前

准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看图中是什么水果?

(草莓)对,一共有55个草莓。

请你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

二、探索新知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

还剩几个?

(2)列算式:

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讨论:

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

所以商6。

(5)思考:

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以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6)讨论:

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

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填空:

P5“试一试”。

(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

P5算一算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倾听思考并回答

 

看图说图意。

指名汇报

 

分小组讨论并汇报交流

 

分小组讨论并汇报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课题:

除法课时:

第4课时

内容

第6页1——5题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

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重点

合理估商

难点

灵活试商。

方法

探究、合作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提问:

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2、(课件出示练一练):

10÷516÷518÷5

20÷533÷5

a.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b.订正后让学生进行分类:

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指导练习(第6页1——5题)

第1题、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第2题、分小组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第3题、分小组讨论,找出错因并改正。

第4题、课件出示题目

(1)读题后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试算

(3)集体订正

第5题、课件出示题目

(1)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指名说说题意.

(2)学生独立尝试练习

(3)集体订正

 

 

指名回答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小组讨论并汇报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并试算

 

学生独立思考并试算

全班汇报交流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10÷5  16÷518÷5

20÷5 33÷5

有余数的算式:

16÷5  18÷5  33÷5

没有余数的算式:

10÷5  20÷5

第一单元课题:

除法课时:

第5课时

内容

第7——8页租船

1、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

教育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难点

在大量的实际应用的生活体验中,灵活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

方法

探究、合作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列竖式计算

48÷5=36÷6=53÷7=

提问:

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二、探索新知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寻找信息:

每条船每时3元、每条船限乘4人,提出问题:

至少要租几条船?

2、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

交流时围绕:

你时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3、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

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

(让学生各抒己见)

4、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

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

5.练习:

P7“试一试”

条件:

每时租金3元。

问题:

10元钱最多划几时?

先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

提问:

上面的横式中1元表示什么?

为什么不能划4时?

3、巩固练习:

P8“练一练”的第1~5题。

4、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

指名口答

 

先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并汇报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分小组动手摆小棒解决问题后并全班交流

 

先默读题目,独立思考条件和问题。

后指名回答。

 

小组讨论后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租船

21个人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21÷4=5(条)......1(人)

答:

至少要租6条船.

 

第一单元课题:

除法课时:

第6课时

内容

第9页派车

结合实际,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情感

教育

在合作交流中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学会表达和倾听。

重点

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

利用余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方法

探究、合作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试商方法,学会了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知识继续来解决“派车”这个难题。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图意。

提问: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1、 可以怎样派车?

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2、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

3、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列式并解答。

4、小组交流算法。

5、全班交流并展示。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9页试一试

四、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倾听

 

学生观察,理解图意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学生回答

分小组讨论交流并回答

 

学生独立列示并解答

 

指名学生说一说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派车

有25人要乘车,小汽车限乘3人,面包车限乘8人,可以怎样派车?

1、25÷8=3(辆)......1(人)

答:

派4辆面包车。

2、25÷3=8(辆)......1(人)

答:

派9辆小汽车。

3、2×8=16(人)

3×3=9(人)

16+9=25(人)

答:

可以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

第一单元课题:

除法课时:

第7课时

内容

第10——11页练习一

1、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

教育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重点

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难点

利用余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方法

探究、合作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

二、基本练习

1、第1题,()里最大能填几

(1)先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说一说自己准备如何解答这道题

(2)学生按要求自己完成题目。

(3)请学生汇报交流。

2、第2题(除法的竖式计算)

(1)请几个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其他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2)集体汇报交流。

3、第3题用竖式计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同学相互检查,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3)全班汇报交流。

三、综合练习。

1、(课件出示第4、5小题)

(1)先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然后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且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

(3)汇报总结,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思路。

2、让学生独立完成第6、7、8题,小组交流汇报。

 

三、课堂总结:

、说说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请跟同桌说一说。

2、在练习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可以和老师说说。

 

 

学生试做后集体订正

 

指名板演后集体汇报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自由回答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练习一

()里最大能填几

()×5<246×()<34

7×()<48()×8<46

()×9<704×()<30

第二单元课题:

混合运算课时:

第8课时

内容

练习课

1、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熟练掌握试商的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的经验.

情感

教育

3、让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的必要性,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

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来计算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难点

熟练掌握试商的方法

方法

探究、合作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课题

二、回忆知识点,明确重难点

1、回忆知识点

提问:

回忆这一单元学习了那些新知识?

(1)认识除法竖式极其书写格式,并会用竖式计算除法。

(2)认识了余数,并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懂的了试商时可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4)学会了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2、回忆疑难点

提问:

你认为在本单元的知识中,你感到最困难而又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是什么?

学习了本单元你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

3、指导练习

1、练习试商方法

4×()<23()×5<347×()<47

30>7×()()×9<6050>7×()

2、竖式计算

38÷6=45÷7=70÷9=56÷7=

50÷7=62÷8=32÷5=37÷5=

3、解决问题

(1)18枝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

(2)把32个冬瓜平均装在6个筐里,每筐几个,还剩几个?

(3)每辆车限乘8人,60人至少要租几辆车?

(4)40米长的布条,每6米剪成一条,最多能剪多少条?

4、总结

1、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2、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独立思考学生,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练习后全班交流

 

指名回答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除法练习课

试商的四个步骤:

“一商”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二乘”用商和除数相乘写出积。

“三减”用被除数减去积得出余数。

“四比”比较余数是否比除数小。

第二单元课题:

混合运算课时:

第9课时

内容

第12——13页,“小熊购物”。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法”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情感

教育

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

能列综合算式解答问题,并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难点

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方法

探究、合作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课题(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小熊购物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3)如果至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什么呢?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那么小熊应付多少钱呢?

请你来帮他算一算。

(3)说一说又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4)教学脱试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学中做

1、做一做。

(1)大家真聪明,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

任选一题,做一做。

(2)指名汇报。

2、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熊妈妈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1)试着做一做。

(2)小组议一议。

(3)说一说。

结合刚才的练习,你得到什么结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

先认真观察,然后说一说图意,最后列试计算。

(2)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

(3)完成试一试的第3题。

 

学生倾听

 

学生观察情景图

 

指名回答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试做后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

面包每个3元钱,饮料每瓶6元钱,小熊要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应付多少钱?

3×4=12(元)

12+6=18(元)

3×4+6

=12+6

=18(元)

答:

应付18元钱。

 

第二单元课题:

混合运算课时:

第10课时

内容

第14——15页买鲜花

1.通过“花店买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除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情感

教育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重点

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难点

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

探究、合作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件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花店里的花可真多呀!

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都有哪些花?

课件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初步感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根据你知道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1)学生自由汇报。

(2)教师根据汇报内容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2.算一算。

通过算一算,掌握方法。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