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巡礼.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93017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7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巡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巡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巡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巡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巡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巡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巡礼.docx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巡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巡礼.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巡礼.docx

资讯分享: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巡礼

2007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首次将人才服务纳入国家服务业的组成部分,并就税收、土地、价格等各方面提出了鼓励服务业发展的引导性政策。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人才服务业加速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要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人力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13年,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GDP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作为其中一支劲旅,随着人力资源产业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逐渐呈现产业化、国际化、信息化等特色。

​​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指出,当共享行为对成本状况与差异化驱动因素产生影响时,共享能带来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人力资源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一种新兴形式,作为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从2010年开始,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建设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

四大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建设在2010年11月9日拉开序幕:

由人社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由上海市人社局和闸北区承建的“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正式揭牌。

早在2010年,上海就把人力资源服务业列入“十二五”服务业发展重点。

作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第一个国家级集聚区,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规划面积达2.05平方公里,定位于集聚产业、拓展服务、孵化企业、培育市场四大功能,目标形成以上海人才大厦、新理想国际大厦为载体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集聚地,以上海人才培训广场和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为载体的人力资源培训机构集聚地,以及以上海人才大厦延伸楼宇为载体的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近年来,上海人才服务行业的营收持续保持双位数增长,人力资源产业园区的品牌集聚效应不断吸引国外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及国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任仕达、中智等近8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覆盖公共人事服务、人事派遣、外包、测评和培训等行业。

据了解,2013年落地税收已突破5亿元人民币。

2015年,园区内企业年营业总收入将达800亿元,辐射长三角,并服务全国。

​​

2011年11月,第二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落户西部地区,由人社部、重庆市政府共建的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奠基。

该园区占地155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将分3年建设完成。

产业园主要功能定位于综合性人力资源要素市场、城乡统筹的人力社保信息中心、多功能的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和多元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基地。

同时,人社部与重庆市在该产业园内还共建公务员考试(重庆)测评基地、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

此后,中部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发力,2012年,河南省正式获批筹建中国中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

这一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目标定位为打造立足中原、带动中部、辐射全国的人才集聚和人力资源服务载体,通过制定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发挥园区集聚产业、拓展服务、孵化企业、培育市场的功能,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该园区建筑面积总计约23.3万平方米,其中一期约8.3万平方米,概算投资约3.6亿元,二期拟建15万平方米。

​​

2012年,江苏省苏州市委市政府按照“一园多区”的总体规划,以苏州高新区为核心区,常熟市、昆山市和吴江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为分园区,申报建立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2013年,成功获批建立“中国苏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该园区以产业集聚区、品牌服务集散区、企业孵化区、四化先行区为功能总定位,产业园总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总投资额44.6亿元,目前已实现投资23.1亿。

​​

省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各地开花​​

除了四大国家级别园区外,省市级别的人力资源产业园也在积极布局与建设中。

​​

2011年8月,中国山西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在太原高新区正式建立,以联手国内外顶尖的战略咨询公司和猎头团队,以产业发展规划项目打包、各大战略咨询公司竞标的方式,打造从产业规划、战略执行到人才引进、人事外包、人员招聘、培训、派遣等在内的一条龙人力资源服务。

​​

2012年,安徽省马鞍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省级园区得到批复。

同年,天津也启动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目标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力资源产业化服务集群。

​​

与此同时,宁波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江东区正式开园,作为浙江省首个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预计整个园区入驻企业总数达到50家左右,目前已有万宝盛华、杰艾集团、中智、上海博尔捷、北森等企业入驻,形成了涵盖网络招聘、国际猎头、外包、高端培训、高端咨询、人才测评等环节的人力资源产业链,产业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得到提升。

​​

2013年1月,四川省宣布申报和筹建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目标是要成为西部第一、国内一流的国家级产业园。

​​

2013年2月,位于杭州下城区的杭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批,以多功能的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基地、多渠道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产品创新基地一体为目标。

该园区占地面积20.7亩,总建筑面积7.9478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设计为两楼三区功能布局:

两楼为人力资源大楼和区人社局办公大楼,三区为公共服务区、企业办公区、后台区,集劳动人事、社会保障、人力资源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

​​

根据《广州市人才资源服务产业园规划建设方案》规划,最快在2017年,广州也将拥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广州的人才产业园将由其核心建筑——“南方人才大厦”(暂定名)和各类特色人才服务集聚区组成,定位为一站式、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窗口。

园区的建设规模为11.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为11.5亿元,预计将吸纳40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国内外人力资源服务100强企业不少于40家。

​​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以政府为主导的人力资源产业园不断涌现,以民营经济为代表的企业也开始参与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中。

江苏宿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宿迁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苏州吴中城区人力资源产业园三方投入建设,是国内首个民营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

项目一期重点发展人才交流、培训认证、人力资源外包及咨询测评等业务,计划到2016年实现人才交易超15万人次、培训规模超20万人次、人力资源产值超30亿元。

据悉,科锐国际、北京外服、诺姆四达等国内外顶尖人力资源机构现场达成入园意向。

​​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发展与未来​​

作为优化人才环境,构建人才高地的重要影响力,在各地蓬勃发展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积极发挥引进机构、配置人才的虹吸效应,发挥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溢出效应,取得了良好经济和社会成效。

以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例,2012年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企业数量达34404家次,服务人群128万人次,年营业额60亿元。

宁波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2012年全年营业总收入达15.3亿元,上缴利税1748万元,成功推荐、招聘各类人才1.2万余人次,人才派遣10万余人次,为相关企业解决技术难题60余个,开发新产品24个,新增产值600余万元。

​​

在国家、省、市的积极布局下,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不仅深刻改变着行业发展模式,也正形成产业园区发展的竞争格局。

目前,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发展较为成熟,除了该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业成熟度高于其他地区之外,政府、企业对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化的支持力度也较其他地区更有优势。

2012年4月,江苏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提出2015年要在全省范围内建成国家级产业园1家,省级和市、县级产业园分别为20家和50家,行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

​​

2014年,杭州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到2015年,杭州全市目标建立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2家以上,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5家以上,并引进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10家左右,人力资源服务业营业总收入超过130亿元。

为大力支持人力资源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经杭州市人力社保局认定、市财政局审核通过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将给予一次性补助50万元;获得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称号的,一次性补助100万元。

其中,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将获得平台建设期内实际投入20%-30%的一次性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此外,杭州市允许市级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市政府批准后自建公租房性质的公寓,以帮助解决人才住房问题。

​​

不过,各地开发硕果丰收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也存在一些隐忧,产业园的定位、营收、融资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存在诸多挑战。

​​

人力资源产业园区的建立与当地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水平、市场规模以及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成熟度息息相关,以上海为例,在成立人力资源产业园区之前,人力资源服务业已被纳入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

据数据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上海市拥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1683家,人力资源服务业总收入已经达到370亿元。

若当地人力资源市场份额不高、行业规模偏小的状况下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极有可能遭遇“有园缺业”的尴尬。

​​

市场管理是否顺当?

公共服务职能有无很好地实现整合?

这些因素都是考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能够顺利筹建的基本指标。

对于一些还没有形成统一制度、管理体系管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地区贸然开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筹建工作,极有可能遭遇失败。

此外,“有业无链”的现象也存在于各地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区中,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链将直接导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良莠不齐。

根据苏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专家透露,宁缺毋滥是他们选择入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原则,他们依据权威的行业百强排名,聚焦全球配置人才的全球和国内一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目前,苏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搭建两大平台:

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和中高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吸引万宝盛华、中智、上海外服、前程无忧、北京外服等全球50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和众多中国100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落地苏州,覆盖从招聘、猎头、咨询、培训、测评到法律、心理援助等环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

同时,除了交通便利之外,产业园区也许配备成熟的商业设施。

​​

园区定位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无论是已经挂牌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或是获得筹建资格和正在申报国家级或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其功能定位大多集中在“集聚产业、专业服务、孵化机构和培育市场”这十六个字,缺乏贴近当地市场、产业结构特征和人力资源市场化水平等要素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功能定位。

​​

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产权制度看,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建设机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为园区的职能主管和建设直管单位,负责园区的总体规划、政策供给、公共服务以及建设融资,投融资模式较为单一,在资金整合层面,多元化的建设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若建设资金存在较大缺口,将会影响后续的持续投入。

产业园实质上是产业带、产业集群,其主体是企业。

专家建议,大包大揽的政府应该将属于市场的事情还给市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管理和运营应该基于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市场运作模式,运用市场化机制选聘职业经理人团队,以专业化运营提供市场化服务。

​​

最关键的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需要有清晰的盈利模式。

一般而言,产业园的盈利模式有以下几种:

​​

土地运营模式,包括租金收入、土地增值、商业地产、住宅地产等。

租金收入,是指出租园区办公楼等物业所获得收入;土地增值是指将土地以出租的形式运营,获得土地溢价的收益;商业地产主要是指园区内为产业发展配套的商业性房产开发,如商务酒店、酒店、铺面、车库、配套服务,以及这些商业性房产的出租和出售获得的收入;住宅地产主要是指产业园区的住宅配套用地,进行住宅的开发和建设,并出租或出售从而获得收入。

​​

增值服务,是指园区运营性、产业技术性服务、服务产业发展性服务、生活配套性服务等。

园区运营性服务主要是指通过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及园区内公共性服务来获取收益;产业技术性服务主要指通过园区公共性技术平台为园区产业提供相应的支撑和服务,通过收费获取收益;产业发展性服务则是指通过有偿提供融资性服务、咨询、培训、信息、政府关系、孵化性服务等获取收入;生活配套性服务,是指有偿提供餐饮、娱乐、购物、医疗等。

​​

金融投资模式包括产业投资、专业性公司投资、产业用地的资本运作、现有物业的资本运作等。

产业投资主要是指园区建立或控股专业性的产业投资机构,分享企业成长并获取收益;专业性公司投资指园区投资控股为园区提供专业技术性服务和企业发展类的公司,并通过首次公开募股等形式获取收益;产业用地的资本运作是指在不允许直接转让产业用地的前提下,探索作价入股等方式盘活土地资产并获取收益;现有物业的资本运作则是指产业性房产的股权、信托、证券化等方式资本运作,盘活资产获取收益。

​​

此外,还有园区模式输出的盈利模式,包括生地开发、熟地改造、委托经营等。

生地开发主要是指采用成熟园区的模式,对新的土地进行一级开发,主要为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或土地入股等方式;熟地改造则是指对原有产业区的房产进行改造和功能变更,发展成新的产业服务;委托经营主要是指受地方政府或其他运营主体委托,运营其地域内的园区,并获得收税分成或服务性收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