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3902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docx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恶战高巴岭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

恶战高巴岭

1979年对越南战争(峒中篇):

恶战高巴岭

广宁省位于谅山省东南,与广西崇左、防城地区接壤。

这片地区接近北部湾,并不是中国军队的主攻方向,只发生了一些零散的边境拔点战斗。

高巴岭,位于广西防城县峒中公社当面的越南一侧,隔界河与中国板兴、丈义地区相望。

高巴岭是由北而南交错排列的5个山峰,主峰海拔1060米。

山势险峻陡峭,沟谷纵横,顶部杂草丛生,山腰灌木密布,山脚雨裂多而深。

控制了高巴岭地区,就可直接向北瞰制中国境内正面约7公里的地区,封锁沿边界平行的一条主要公路。

1979对越作战发起后,奉广西军区之命,广西军区独立师指挥所属第2团首先攻歼越南比劳地区之敌,尔后以一部兵力占领比劳南侧无名高地,保障滩散至峒中公路畅通,配合师主力歼灭越南横模和保肯地区之敌。

第2团曾常年担任生产、施工任务,只在临战前进行了短期军事训练,并补入大量新兵,部队军事素质不高,但求战情绪旺盛。

1979年2月17日,第2团1营奉命攻歼比劳地区之敌。

因战前对敌情掌握不准,越军已于15日夜撤离比劳,1营虽攻占了比劳村及其以南的无名高地,但未能歼灭越军。

18日,团指令1营1连加强重机枪2挺、82无坐力炮1门,从高巴岭西北侧向北侧无名高地搜索,侦察敌情。

高巴岭位于广西防城县峒中公社当面的越南一侧,隔界河与中国板兴、丈义地区相望,是越南平辽县与峒中在边界关口以东的一个重要制高点。

高巴岭海拔1060米,共有大小山头30余座,其中由北向南交错排列5个较突出的山峰(编为3-7号高地),主峰为位于中央的5号高地。

其山势险峻陡峭,沟谷纵横,乱石很多,顶部至山腰杂草丛生,山腰以下丛林密布,山脚雨裂沟多而深。

山腰以上常有云雾,对观察、射击、运动均有一定影响。

控制了高巴岭地区,就可直接向北瞰制中国境内丈义、板兴正面约7公里的地区,封锁沿边界平行的桥马垌至岭坳一条长达7公里的公路。

1连受领任务后,立即进行了战斗准备。

根据高巴岭地形险峻、复杂,视度不良以及敌情不明等情况,决心按前卫排与连本队、后卫排的战斗序列行进,确定了战斗部署:

2排加强82无坐力炮1门和重机枪1挺为前卫排,以4班担任尖兵;3、4排为本队;连指挥所在2排后跟进。

为加强指挥,一名副团长和一名副营长随连指前进。

18日3时20分,1连沿高巴岭西北侧山背向北侧无名高地搜索前进。

4时45分,2排占领了高巴岭西北侧无名高地,未发现敌情,连长即令2排成左梯形队形继续向北侧无名高地搜索前进。

高巴岭北侧无名高地其时已有越军占领,在阵地上构筑有环形堑壕一道,高地顶端和西南反斜面构筑有A字形掩蔽部5个,并与交通壕相连接,前沿还敷设有少量防步兵绊雷场。

5时15分,2排进至距高巴岭北侧无名高地约50米时,突然遭到越军火力袭击,走在前面的一名战士中弹牺牲,排长负伤。

6班长主动接替排长指挥,命令全排就地展开,占领有利地形,并派人回连报告敌情。

连长一面令7班长带1个战斗小组前出进一步查明情况,一面令1、3排和火力队迅速占领高巴岭西北侧无名高地。

5时50分,连指进至高巴岭西北侧无名高地东南侧,因天黑看不清地形,便根据2排和7班长的报告,判断敌可能为1个加强班至1个排的兵力,决心歼灭该敌。

连长命令3排长到2排实施指挥。

因5班在全连出发前收拢时掉队,又将7班配属给2排,从左翼向高巴岭北侧无名高地实施主要突击;副连长带领1排从右翼向无名高地实施助攻,配合2排歼灭守敌;3排(欠7班)为连预备队;重机枪班和60炮班分别在高巴岭西北侧无名高地西南端和西北端占领发射阵地,以火力支援1、3排战斗。

预定于拂晓发起攻击。

6时50分,天色渐亮。

在连60炮、重机枪的火力掩护下,1、2排向北侧无名高地守敌发起冲击。

当6班进至距越军阵地前沿30余米时,遭敌火力阻击,6班长和1名战士中弹牺牲,冲击受阻。

2排长观察到无名高地左翼之敌约有1个班的兵力,正以大部火力向6班正面射击,其翼侧火力较弱,即令4、7班避开越军正面火力,迅速绕到无名高地东北侧向守敌发起攻击。

此时,连60炮、重机枪及时以准确、猛烈的火力压制高地上的守敌。

4、7班迅速发起冲击,很快就从翼侧突破越军防御,歼敌3名,然后沿堑壕向无名高地东南侧发展进攻。

7班机枪手因机枪出故障不能射击,便拿起手榴弹投入战斗。

当发现6班仍遭越军火力阻击时,他迅速从翼侧向敌投弹,当即炸死1名越军,余敌沿交通壕向高地顶端逃跑。

6班随即突入敌阵,沿交通壕向高地顶端发展进攻。

此时,1排也从右翼突破越军防御。

副连长见左翼2排发展顺利,为防敌逃跑,遂令1、2班沿堑壕迅速插到高地南端,断敌退路;3班沿高地右翼交通壕向顶端攻击,配合2排歼灭该敌。

当3班接近高地顶端时,发现顶端东北侧有越军一个掩蔽部正以火力向2排射击。

3班长令全班以火力掩护,自已带1名战士接近掩蔽部,用手榴弹消灭了掩蔽部内的越军,占领了高地顶端,保障了2排向东南侧发展进攻。

7时10分,4、7班从左翼沿堑壕向高地东南端攻击,遭到高地南面越军A字形掩蔽部火力射击。

此时,从右翼沿堑壕攻击的1、2班已攻占了高地西南侧。

1名战士即向随2排行动的指导员请求调82无坐力炮摧毁越军掩蔽部,因未判明敌情,指导员没有马上同意他的请求。

随即指导员前出进行观察,发现高地南端的3个越军掩蔽部均构筑在反斜面半山腰至山脚下,出入口向北或向西北,均与堑壕和交通壕相连接,出入口旁边搭有草棚,不像是战斗掩蔽部,可能是越军休息、屯兵所用。

同时他判断退缩掩蔽部之敌,因失去阵地依托,有可能逃跑。

为抓住战机,指导员即令2排从左,1排从右,向掩蔽部两侧接近。

躲藏在掩蔽部内的越军见势不抄,仓惶出逃,当即被1、2排击毙4名,残敌向南狼狈逃窜。

指导员即率1、2排随后尾追,又毙敌2名。

这时,连长考虑到高巴岭地形复杂,云雾弥漫,敌情不明,不宜远追。

8时50分,经报请团指同意后,命令部队停止追击,打扫战场。

1班在清理掩蔽部时又毙敌1名,俘敌1名。

经过2个多小时战斗,1连攻占高巴岭北侧无名高地,歼敌2个班,共毙敌14人,俘敌1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和冲锋枪13支、40火箭筒2具、2瓦电台和步谈机各1部,以及弹药及物资一批。

1连阵亡5人,负伤12人。

因仓促打扫战场,干部没有明确分工,组织零乱,以致丢失一具烈士遗体。

9时20分,1连奉命撤离高巴岭北侧无名高地。

此时,连干部既没有研究,又没有组织指挥,没有明确规定全连撤出的时间、路线和方法。

连长带领第一批人员撤出阵地时,没有通知指导员。

正在打扫战场的1、2排,听说连长已带人撤回,便匆匆撤出阵地,多路下山。

因组织不严,撤退时队形混乱,班不成班,排不成排,以致踩响越军埋设的地雷,炸伤5人。

后经审俘得知,他是越军325B师13侦察大队的侦察兵。

原来,在对越作战发起后,越军已判断出中国军队的意图在于首先夺占一线要点,从正面和侧翼威胁驻守横模的越军平辽独立营,然后将其围歼。

为了阻止已攻占保肯、比劳地区的中国军队向峒中、横模方向机动作战,急调越军325B师288团北上,其13侦察大队和288团侦察排约1个排的兵力组成联合观察所,首先进至高巴岭北侧无名高地窥视中国军队动向。

此战后,越军288团第8营相继进入高巴岭诸阵地设防。

第2团后经反复观察发现,高巴岭各高地均有新修的工事,在5号高地构筑有炮兵观察所。

越军炮兵曾于23日向中国境内的板兴地区射击,同时还发现在谷离地区有越军集结。

为扩大战果,沉重打击当面之敌,广西军区独立师指挥所决心发起第二阶段作战,以第3团集中力量攻歼横模地区之敌;第2团攻歼高巴岭之敌,保障师主力向峒中方向机动作战;第1团为师预备队。

此时,高巴岭已为越军325B师288团第8营进占,其营部率1个步兵连和炮兵连位地5号高地及其东南无名高地;3、4号高地有1个加强连,3号高地及谷离东侧高地为警戒阵地,约有1个班至1个排的兵力;6、7号高地为二线阵地,由越军第9连防守。

越军在高巴岭构筑有轻型土木质发射点和A字形掩蔽部,以堑壕、交通壕相连接,构成半环形的野战防御阵地。

以迫击炮、轻重机枪、高射机枪、火箭筒等火器纵深梯次配置,形成远射、中射、近射及斜射、侧射相结合的交叉火网。

在阵地前、山谷和树林等便于接近的地段和边境沿线,还设置了防步兵绊雷、定向地雷、竹签、铁刺等障碍物。

2月26日6时,第2团接到师指命令,配属师榴弹炮1营,于27日拂晓向高巴岭发起攻击,首先歼灭高巴岭之敌,然后坚守各要点,确保师主力向峒中方向机动作战。

广州军区炮兵第1师第25团以火力支援第2团战斗。

经过此前的多次现地侦察,第2团对高巴岭的地形、敌情已有了初步了解。

团指受领任务后,由于离攻击发起时间只有20多个小时,战斗准备比较紧迫。

团指立即召开作战会议,对高巴岭敌情作了如下分析判断:

高巴岭之敌可能是越军325B师某团一部,在被1连歼灭3号高地之敌后,可能又在高巴岭增强了兵力。

据师指26日通报和前沿观察到的越军在高巴岭构筑工事的情况看,估计高巴岭之敌是1个加强连。

其左邻可能是平辽独立营,部署在博良、歌先等一线地区。

会议上初步确定由3营担任主攻任务,并派一名副团长和一名副政委加强3营指挥。

会后,团长随师首长去现地进行侦察,其余团领导分头去部队作战斗动员等准备工作。

团指首长根据高巴岭的敌情和地形情况,判断高巴岭之敌依其地形构成了一个正面窄、纵深长、两侧薄弱的长条阵地。

其中5号高地和4号南端高地位于高巴岭中央,便于实施中间突破,各个歼敌。

因而决心以一部兵力从正面箝制越军,集中主要兵力从高巴岭西侧向4号南端高地实施主要突击,割裂越军防御部署,逐个歼灭高巴岭各高地之敌。

然后转入防御,坚守4、5号高地,控制高巴岭,掩护师主力向横模方向机动。

26日14时,在553.1高地,团长和政委向连以上干部和主攻连的部分排长下达了战斗命令,区分了各营的任务:

3营配属团82无坐力炮连1个排、师喷火排1个班、工兵1个班担任主攻,以8连从高巴岭西北侧攻击3号高地,歼灭守敌,然后向4号北端高地发展进攻;营主力在2营4连后跟进,待4连攻占谷离东侧越军警戒阵地后,从谷离东南直插4号南端高地,歼灭该高地之敌,将高巴岭之敌割裂为南北两部分。

然后以部分兵力配合8连夹击4号北端高地之敌,主要兵力向5号高地发展进攻。

2营首先以4连攻占谷离东侧越军警戒阵地,并向歌恨方向警戒,保障团主力的侧翼安全;营主力视情况夺取博良,以牵制越军平辽独立营行动。

1营3连由比劳南侧无名高地沿山背向高巴岭正面佯攻,牵制守敌;营主力为团预备队,在香车地域隐蔽待命。

炮兵第25团在茅坪、江口占领发射阵地,师榴弹炮1营在北窝西侧占领发射阵地。

步兵发起冲击前,对高巴岭之敌进行20分钟的炮火准备。

团指挥所在扣温岭开设,战斗中转移至553.1高地。

攻击开始时间为27日7时。

从第2团的攻击部署看,对越军的防御和兵力判断都不确。

将攻击方向选在西侧是正确的,但攻击点有误。

而且防守高巴岭的越军为1个营兵力,也误判为1个加强连。

5号高地及其东南侧无名高地是越军的主阵地,有越军营指挥所和炮兵阵地。

其西侧有一条小路通向高巴岭,地形对攻击部队有利。

如果能从此发起攻击,既可打中越军要害,又能将敌分割为两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不打5号高地而打4号高地,又未能判清越军兵力,主攻方向以2个连打敌2个连,未能形成兵力优势,以致加大了攻击困难。

26日22时许,各营由待机地域向边境域开进,于27日4时前先后隐蔽占领了进攻出发地区。

27日7时,师、团炮兵群向高巴岭守敌实施了20分钟火力急袭。

与此同时,各营在炮火掩护下迅速向各自的攻击目标前进。

1营3连首先向4号高地东北侧前进,3营8连和2营4连分别在那急以东和以南的界河南岸越军障碍物中开辟道路。

7时20分,3连在比劳南侧无名高地和4号高地之间与越军约1个连遭遇,双方发生激战。

4连和8连已涉过界河,4连分两路向谷离东侧越军警戒阵地发起攻击,8连分两路借浓雾掩护向3号高地接近。

8时30分,团指接到2营报告,4连已攻占谷离越军警戒阵地,歼敌7人,余敌向南逃跑。

团指命令4连占领有利地形,加修工事,就地组织防御,保障团主力的侧后安全。

此时,3营主力已涉过界河,从4连北侧隐蔽向4号高地前进。

10时30分,8连与3号高地守敌接火,经半小时战斗攻占3号高地,越军约1个班溃退到4号高地。

8连在继续向4号北端高地攻击时,被越军的密集火力和绊雷场所阻。

3营主力在前进时,因雾大、林密而走错方向,延至11时20分才进到5号高地西北侧约400米处。

先头7连突然遭到5号高地及其东南侧越军82迫击炮和无坐力炮火力袭击,伤亡5人。

团指接到报告后,命令3营长迅速前出到7连位置,查明敌情和本营所在位置。

与此同时,3连已先后击退越军的3次反击。

在随后向越军发起进攻时,守敌凭借有利地形以密集火力阻击,双方形成对峙。

3营长王佳进到7连位置后,查明了前方系5号高地守敌。

王佳营长经过观察越军的布防情况和火力密度后判断,高巴岭守敌不止1个连,可能是1个营的兵力,5号高地是越军的主阵地,其指挥所可能就在5号高地或其附近。

他果断改变决心,将原计划先打4号南端高地之敌改为先夺取5号高地,打掉越军的指挥中枢和炮兵阵地,掏其心脏,瘫痪其指挥。

王佳营长将此决心迅速上报团指,团指经过考虑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王佳营长即调整部署,令7连副连长带3排迂回到5号高地西南侧攻击,连主力由西向东攻击。

11时40分,7连向5号高地发起攻击。

由于地形复杂和雾浓,7连主力的攻击方向偏向5号高地西北,3排也没有进到西南侧。

全连都逐步向枪声激烈的西北侧靠拢,最后挤在一个方向上,战斗队形过密,遭到5号高地及4号南端高地越军的侧射、倒打火力夹击,伤亡17人,副连长负伤,进攻受挫。

副团长和副营长迅速隐蔽前出观察,发现5号高地西南侧的越军防御较薄弱,决心重新组织战斗。

14时,王佳营长命令7连暂停攻击,撤离越军火制地带。

由于通信员传递命令不完整,7连不了解撤退意图,连、排干部又没有严密组织,只是喊撤,但没有给各排、班明确撤退的路线、位置和交替掩护的方法,导致撤退时比较混乱。

教导员发现后,及时制止了7连后撤。

与此同时,团指向3营下达了坚决攻占高巴岭主峰的命令。

14时40分,副团长召集王佳营长、7连和9连连长重新组织战斗。

这时,团指通报3营,团的2瓦电台监听到守敌向上级报告已伤亡较大。

为加快进攻速度,副团长和王佳营长决定营预备队9连从7连左翼提前进入战斗,向4号南端高地进攻;7连向5号高地西南侧和西侧攻击;营炮兵连火力重点支援7连战斗。

打到这时,一线战斗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然而一些指挥员在组织各分队战斗的同时,疏忽了组织后勤保障和通信联络。

以致在战斗打响6个小时后,担架队还上不去,前线伤员也运不下来。

造成有的攻击分队在进攻时用战斗员抬运烈士和伤员,加大了战斗减员,渐使攻击无力。

并且一些指挥员对无线密语缺乏常识,用明语报告部队进展情况和位置坐标,结果被越军窃听到,其后3营指挥所几次遭到了越军的炮火袭击。

15时30分,7连经过调整动员后,在营属炮火的支援下,向5号高地发起第二次冲击。

代理副连长率领3排迂回至5号高地西南侧,分两路向守敌侧后发起攻击。

他亲自率领8班,边组织火力掩护边冲击,于16时35分首先冲上主峰,与越军展开壕内战斗。

此时,连长和指导员率1、2排也从西侧攻上了5号高地。

17时许,7连全部占领了5号高地。

17时30分,又攻占了其东南侧无名高地(当时误为6号高地),打掉了越军营指挥所和炮兵阵地,歼敌一部。

9连进入战斗后,即向4号南端高地发起冲击。

该高地西南山背有3个山丘,地表面多乱石堆,越军工事简单。

9连分成多路,利用浓雾由西南向越军阵地发起猛攻,割裂了守敌4号南端高地与5号高地之间的联系,有力策应了7连的战斗。

17时许,9连连续攻占了3个山丘(当时9连长把第3个山丘误为4号高地南端顶峰,并报告了营指)。

当继续向4号南端高地发展进攻时,遭到越军密集火力拦阻。

连长命令连火力压制该敌,连续组织了2次冲击,但均未奏效。

8连向4号北端高地进攻,面对越军雷场,在没有排雷器材的情况下,连长梁进东命令配属的2个重机枪班进行火力掩护,2、3排迅速前出,以3人为1组,边掩护边排雷边推进。

越军以密集火力进行拦阻,并以迫击炮轰击8连,还投下大量手雷。

8连艰难向前推进,先后排雷100余枚,向前推进200余米。

8连各级干部争先奋勇,带领突击队连续发起2次冲击,都被越军密集的火力打了下来。

经过顽强奋战,至17时许,8连攻占了4号北端高地西北山背一个突出部。

此时,全连已伤亡30余人,指导员林继峰身负重伤,副连长向康富和2排长、3排长都牺牲了。

在3营向高巴岭守敌发起第二次进攻的同时,团指命令3连以1个加强排的兵力继续冲击拦路之敌。

经过激烈战斗,3连击溃了越军1个连的阻击,歼敌一部,余敌逃向4号高地。

战至黄昏18时,团指根据3营战斗进展情况的报告,考虑到部队对战区地形不熟,且经一天激战比较疲劳,经请示师指同意,命令3营暂停攻击,巩固已得阵地,补充弹药、给养,防敌反击。

与此同时,接到师指通报:

从截获敌电报中得知,敌2个连伤亡惨重,1个连被包围;并得知与我3连遭遇之敌,是由6、7号高地前出的敌第9连。

当晚,团长和政委召集各营干部开会,总结了一天的战斗情况,认真分析了敌情。

并通报表扬了3营,打得英勇顽强,虽然由于敌情变化未能按原计划全部攻下高巴岭,但已占领高巴岭主峰,并多处突破守敌防御。

根据师指通报和3营7连攻占5号高地及其东南无名高地缴获的物资,判定防守高巴岭之敌不是1个加强连而是1个营的兵力,进一步证实5号高地是越军主要阵地,其周围无名高地有越军炮兵阵地,由其营指挥所率1个步兵排和炮兵连防守。

并据此判断,3、4号高地之敌可能是1个连,6、7号高地之敌可能还有1个连。

防守高巴岭之敌经第2团攻击一天的沉重打击后,主力已大部被歼,其残部可能固守待援,必须抓住战机将其歼灭。

因此,团指决心在第二天仍以3营主攻高巴岭,全歼残敌,全面控制高巴岭。

王佳营长和教导员回到3营后,及时传达了上级首长的表扬,对部队士气鼓舞很大。

随后根据团指意图,调整了战斗部署:

8连继续向4号北端高地进攻;7连向7号高地发展进攻;9连2排坚守既得阵地,并积极牵制4号北端高地(实为4号南端高地)残敌,配合8连行动;9连(欠2排)为营预备队,进至5号高地待命。

为加强3营的力量,团指决定增派2营5连进至高巴岭配属3营战斗。

在请示师指同意后,团长亲自带领5连于当晚21时出发向战地前进。

因准备工作仓促,对地形研究不够,加之天降细雨,夜色黑暗,泥泞路滑,5连迷失了方向。

直到28日拂晓,5连才插到7号高地西南侧。

团长发电请示师指:

拟令该连从西南侧直接攻击7号高地,配合7连战斗。

但因情况变化,刘恒作师长没有批准这个请求,后来又命令将5边撤回执行新的任务。

28日8时,师榴弹炮1营前进观察所进至3营指挥所。

9时10分,师榴弹炮1营向7号高地进行试射,因雾浓看不见弹着点(实际并未弄清7号高地目标方位)。

10时40分,师榴弹炮1营向7号高地炮火急袭10分钟。

随后,教导员带领7连向7号高地运动。

因把5号高地东南无名高地误认为是6号高地,一开始就把攻击方向错偏东南。

11时40分,7连进占5号高地东南方向的另一个无名高地,又误认为是7号高地,并未发现越军。

因该高地地形低下,比5号高地及东南无名高地都小,不易坚守。

12时许,王佳营长令7连返回5号高地及其东南侧无名高地。

在7连向7号高地进攻的同时,8连向4号北端高地守敌左侧迂回攻击,又遇到雷场,攻击未成。

11时50分,4号南端高地守敌出动了约1个排兵力,利用浓雾作掩护向9连2排进行反扑。

团指命令9连将反扑之敌引出来,乘机歼灭。

当这股越军进到距9连阵地50-60米时,2排的各种火器同时向敌开火。

营炮兵连82迫击炮2排也迅速进到9连2排阵地侧后,在距敌90余米的距离上采用简便射击以准确、猛烈的火力打击来敌,协同9连2排将反扑的越军击溃。

此时9连长要求尾追逃敌,乘势夺取4号南端高地,团、营首长批准了9连长的要求。

随后9连指导员林枝富跃出堑壕,率领2排追击溃逃的越军。

同时王佳营长命令营预备队9连1排从5号高地向北攻击,协同2排夹击4号南端高地之敌。

越军以3挺高射机枪的猛烈火力拦阻9连步兵,营82迫击炮2排立即用准确火力实施压制射击,当即将越军的2挺高射机枪打哑,有力地支援了步兵冲击。

林枝富指导员一马当先,冲到距越军堑壕30米时,他一面指挥战士从右侧突击,一面向越军堑壕投弹。

当他挥臂投第二枚手榴弹时,中弹身负重伤。

林枝富咬紧牙关,坚持将手榴弹投向越军堑壕。

2排战士们呐喊着冲上去突破了越军堑壕,而林枝富指导员因伤势过重而光荣牺牲。

经过20分钟激战,9连一举攻占4号南端高地,毙敌59人。

9连向营指报告已占领4号北端高地。

王佳营长即到现地对照,也把该高地误为4号北端高地(实为4号南端高地),即令9连副连长率1排向北发展进攻,与8连夹击4号北端高地残敌。

由于雾大,9连1排误走向东北,未遇到8连,后于19时40分归建。

28日晚,团指命令3营以4、5号高地为依托,连夜调整部署,加修工事,组织防御,补充弹药给养,准备抗敌反冲击。

王佳营长很快组织各连干部侦察了地形,区分了任务,调整了兵力、火力部署:

以7连主力坚守5号高地,派出2排防守东南无名高地;9连(欠2排)防守4号南端高地,以1个加强班监视4号北端高地之敌,9连2排为营预备队;8连继续由北侧向4号北端高地之敌进攻,教导员到8连帮助指挥;营指挥所在4号南端高地西南山丘开设。

经过27日、28日两天战斗,防守高巴岭的越军325B师288团第8营已损失惨重。

越军288团又急调第10营增援高巴岭,于28日进至高巴岭6、7号高地,准备发起反击。

3月1日7时许,3营的观察哨发现,越军从6、7号高地隐蔽出动,分别各以1个多排兵力,从东南和西南方向对5号高地的7连阵地和营指挥所实施偷袭。

团长接到报告后,判断越军可能已增兵高巴岭6、7号高地,企图夺回被第2团占领的阵地。

他命令3营坚守阵地,加强观察,及时报告情况。

同时令师、团炮兵做好准备,随时支援3营战斗。

向3营指挥所偷袭的越军,利用沟谷和密林掩护,已迂回到了营指挥所侧后。

王佳营长沉着不乱,一面指挥营预备队9连2排和营部人员以密集火力对来敌予以迎头痛击,一面命令炮兵连以炮火断敌退路。

偷袭越军遭到正面火力打击,无法前进,向后撤时又被3营炮兵连火力杀伤,终至被击溃。

经过半小时战斗,击毙越军19人,余敌分散潜逃。

偷袭7连的越军利用浓雾掩护前进,在距离7连2排阵地30余米时,遭到2排甩过来一阵密集的手榴弹袭击,当场被炸死炸伤20余人,残敌落荒而逃。

打退越军的两路偷袭后,根据阵前缴获的文件,得知这股越军隶属于288团第10营。

8时许,云雾短时消散。

王佳营长发现6、7号高地尚未被攻占,他借机观察了一下6、7号高地的情况,随后向团指请求继续攻占6、7号高地。

团指在请示师指时,考虑到攻占4、5号高地后,已实际控制了高巴岭,保障师主力向峒中机动的目的已达到,决定暂不继续进攻。

从9时开始,越军以6、7号高地为依托,先后以1个排至1个连的兵力,连续3次向5号高地及其东南无名高地实施反击。

7连将越军放近到阵地前2、30米距离,再以各种火器一齐猛烈射击,大量杀伤了越军,接连打退其2次反击。

师榴弹炮1营在随3营指挥所行动的炮兵前进观察所引导下,以准确的火力拦阻杀伤越军后续部队,有力支援了7连的战斗。

与此同时,团指命令后方指挥所全力向高巴岭阵地供应弹药。

13时40分,越军先向7连阵地进行了猛烈的炮火轰击,随后以1个连兵力分四路发起轮番冲击。

经过半天战斗,7连伤亡很大,弹药也快打完了,指战员们非常疲劳,并且吃不上饭。

这时指导员和党支部及时提出“坚决打退敌人反击,为烈士报仇!

”“人在阵地在!

”等战斗口号,鼓舞全连的士气。

连、排干部身先士卒,带头与越军战斗,受伤了也不下火线,仍坚持指挥战斗。

激战到16时许,越军坚持不住,开始后撤。

7连连长抓住战机,组织兵力实施阵前出击,又追歼越军一部。

经过一天苦战,7连在炮兵支援下,粉碎了越军的3次反击,坚守住了阵地。

战斗中,3营82无坐力炮排1班长徐灵光率全班与敌激战,以准确的发射压制越军火力。

打到最后1班只剩下3发炮弹,连长命令1班隐蔽待命。

徐灵光隐蔽在一块大岩石底下的掩体里,当时有2名民工经过掩体前,徐灵光怕他们不安全,就召唤他们进掩体内隐蔽。

因掩体太小,徐灵光自己让出位置,蹲在了掩体外侧。

不久,越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