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4120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docx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

Q/105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

 

班多水电站技术标准

目次

前言

本规程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班多水电站机组投产后能够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保证机组安全稳定的运行。

本规程根据DL/T600─2001《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和DL/T800─2001《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的规定编写,在本规程的编写过程中对DL/T817—2002《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GB/T7894—2001《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GB/8564—1988《水轮发电机安装技术规范》、DL/T838—2003《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等标准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引用。

参考了ZZ—LH—660水轮机设计说明书、现场安装作业指导书。

本规程由班多水电站安全监督与生产技术部提出,在试行过程中发现有待改进的内容,及时提出,补充完善。

本规程归口单位:

班多水电站安全监督与生产技术部

本规程起草单位:

龙羊峡发电分公司

本规程起草人:

刘青

本规程初审人:

韩毅柳克圣刘民生杨冬张伟华

本规程审核人:

张华周国亭

本规程批准人:

王怀宾

本规程于2010年07月01日首次发布,2010年09月01日实施

本规程由班多水电站安全监督与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班多轴流转浆式水轮机检修维护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班多电站轴流转浆式水轮机维护及检修项目、周期、工期、质量标准及验收等级、检修技术管理及工艺要求,巡回检查项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规程。

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DL/T817—2002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

GB/T7894—2001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

GB/8564—2003水轮发电机安装技术规范

DL/T838—2003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3概述

班多水电站水轮机组由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水轮机型号为ZZ—LH—660,型式为轴流转浆式水轮机,水轮机在运行中通过协联方式控制浆叶和导叶的操作,蜗壳为不对称梯形断面包角为210°的混凝土蜗壳,尾水管型式为弯肘型,水平扩散段设1个中墩(设有中墩护头),金属尾水管里衬延伸至肘管的出口位置,转轮主要由转轮体、6只叶片、叶片密封、叶片操作机、上下端盖和泄水锥等部件组成。

水轮机为二根轴结构,即水轮机轴和发电机轴。

主轴密封设有工作密封和检修密封。

工作密封为自动补偿型,密封元件采用高分子聚合物耐腐蚀材料制造,能在水轮机不排水和不拆卸主轴、水轮机导轴承、导水机构和管路系统的情况下进行检查、调整或更换密封元件。

检修密封采用压缩空气充气膨胀式橡胶密封装置。

压力为0.6~0.8MPa,可以自动或手动投/切。

支持盖上设有3只Ø300真空破坏阀,以破坏转轮室在事故停机形成的真空,防止抬机。

4技术规范

表1水轮机主要技术参数

水轮机型号

ZZ—LH—660

名称

单位

参数

转轮直直径

m

6.6

额定转速

r/min

115.4

旋转方向

俯视顺时针方向

额定水头

m

35.5

最大水头

m

41.5

最小水头

m

33

加权平均水头

m

36.6

额定流量

m3/s

374.5

额定出力

mW

122.45

飞逸转速

rpm

320

转轮叶片数量

6

水轮机安装高程

m

2708.00

尾水管底板高程

m

2689.80

水轮机层高程

m

2717.00

发电机层地面高程

m

2723.6

许吸出高度

m

-14.13

额定点效率

%

94.08

最高效率

%

94.73

最大水头发额定出力时,轴向最大推力

kN

12550

额定水头时的比转速

m.kN

446.01

水轮机最大起吊高度

m

最大起吊重量

T

280

表2水轮机设备参数

序号

名称

设备参数

1

尾水管

尾水管重量

尾水管材质

尾水管厚度

尾水管尺寸

150t

Q235-A

16mm

12822×19880×15300mm

2

转轮室

重量

材料

分段数

凑合节高度

凑合节材质

46t

宝钢S135钢板(00Cr13Ni5Mo)

2段

300mm

不锈钢

3

座环

重量

座环材料

分瓣数

座环尺寸

固定导叶数

120t

Q345-C

4瓣

Ø105×4030mm

12个

4

蜗壳

测压管径

不锈钢测头

蜗壳进口最大宽度

蜗壳进人门尺寸

DN15mm

4个

19.09m

600×800mm

5

底环

底环重量

底环材质

底环把合螺栓数量

外形尺寸

底环销钉数量

30t

宝钢S135钢板(00Cr13Ni5Mo)

24—M56×4

Ø8500×425mm

4—Ø40锥销

6

顶盖

顶盖重量

顶盖材料

顶盖分瓣数

顶盖尺寸

45t

Q235—B

4瓣

Ø8900×960mm

7

支持盖

支持盖重量

支持盖材质

排水设备型号和数量

支持盖尺寸

63t

Q235—B

50ZX10-40/2台(VP25-2)

Ø7070×3650mm

 

8

导叶

单个导叶重量

导叶材料

高度

导叶轴承型式及材料

分布圆直径

导叶密封型式

2.4t

本体:

ZG20SiMn

轴头:

16MnR

密合面、端面、轴颈:

0Cr13Ni4Mo

2475mm

3支点;FZ-6A(上,中)、FZ-5(下)

7920mm

立面:

金属线接触密封

端面:

聚胺脂密封

9

控制环

控制环重量

控制环材料

分瓣数

控制环尺寸

19t

Q235-B

2瓣

Ø6120×950mm

 

10

转轮

转轮总重量

转轮叶片材料

轮毂体材料

标称直径

叶片数目

轮毂比

浆叶密封型式

浆叶操作机构型式

浆叶转角范围

140t

ZG0Cr13Ni5Mo

ZG20SiMn,表面铺焊接不锈钢

6600mm

6只

0.448

双V型密封

连杆机构

-10°~11°

 

11

主轴和操作油管

重量

材料

与水轮机转轮联接方式

尺寸(长度/直径)

与发电机联接方式

60t

锻20SiMn

螺栓销套联接

7788/1250mm/mm

销钉螺栓联接

12

主轴工作密封

型式

材料

润滑水量

尺寸

润滑水压

轴向水压自动衡压式

Cestidur

(赛思德尔)

200l/min

Ø1450mm

0.4—0.6Mpa

 

13

主轴检修密封

工作压力

0.6~0.8Mpa

 

14

水导轴承

水导瓦数量

水导瓦中心高程

水导瓦长度

水导瓦高度

轴承承载能力

轴承总间隙

轴承循环油量

冷却水量

12块

2708.74

mm

375mm

300mm

73200Kg

0.52—0.59mm

40.1L/min

80L/min

正常油位

最低油位

最高报警油位

油箱盖板观察孔

瓦温电阻数量

瓦温电阻型号

油温电阻数量

液位计型号

Xmm

Xmm

Xmm

4—Ø150mm

12只

WZP—269Pt100

2只

KSR—磁性浮子式液位计

 

15

接力器

单个接力器重量

个数

材料

工作容积

操作容量

5t

 

2个

 

45(缸体)/镀铬锻45#钢(活塞杆)

374升

 

1721kN·m

活塞直径

最大行程

操作油压

布置位置

型式

530mm

1000mm

6.3MPa

第Ⅰ、Ⅳ象限

直缸双作用

 

16

蜗壳盘形阀

蜗壳排水阀型式

排水阀行程

数量

活塞直径

活塞杆直径

盘形阀

200mm

1个

Ø300mm

Ø100mm

排水阀泄水直径

接力器用油量

操作方式

工作压力

Ø600mm

0.02m3

电动试压泵

4.0Mpa

 

17

 

尾水盘形阀

尾水盘形阀形式

活塞直径

活塞杆直径

排水阀泄水直径

接力器用油量

盘型阀

Ø300mm

Ø100mm

Ø600mm

0.04m3

数量

操作方式

工作压力

排水阀行程

密封材料

2个

电动试压泵

4.0Mpa

210mm

6mm厚不锈钢密封环

18

受油器

型式

外形尺寸

工作油压

自调节浮动瓦结构

Ø3150×3400mm

6.3MPa

5维护管理

5.1维护标准

5.1.1巡视检查定期维护,保养应每周对所属设备详细进行1次巡视并做详细记录,如有异常应及时汇报。

5.1.2缺陷处理:

缺陷处理前,汇同运行人员作检修措施,并检查检修措施是否到位,缺陷处理后工作现场应清扫干净,做到工完料净并向运行人员交待检修工作内容和检修后设备状况。

5.1.3注意事项:

巡检时,不得乱动运行设备,如发现缺陷及时记录,需及时处理的,开工作票,许可后方可开始工作。

5.2项目及质量标准

表3水轮机巡回检查

序号

项目

质量标准

1

水导摆度、油位、瓦温、油温检查

摆度值不大于0.29mm,正常油位Xmm,最低油位不得低于Xmm。

2

拐臂、连接板、剪断销检查

小轴无窜动、连接板偏心销锁锭牢靠,剪断销无上窜、破坏现象。

3

主轴密封检查

漏水量稳定、密封水压力正常,无其他异常现象。

4

水导冷却检查

进、排水管压力正常、水导油位正常。

5

接力器推拉杆检查

行程指示准确,各部件无漏油现象。

6

导叶轴套密封检查

套筒无漏水现象。

7

表计检查、压力值记录

支持盖真空压力、蜗壳进口压力、尾水管进口真空压力、尾水管出口压力、主轴密封水压指示准确。

8

蜗壳门、尾水门检查

蜗壳门、尾水门密封良好、无漏水现象,表接头无渗漏,放水阀无漏水现象。

9

真空破坏阀检查

真空破坏阀无漏水现象。

10

盘形阀检查

接力器及阀门无漏油现象,电动试压泵无锈迹,盘形阀锁锭螺母无松动。

11

顶盖潜水泵检查

工作泵、备用泵均抽水正常,各部接头无渗漏。

12

受油器检查

受油器上转轮接力器行程和桨叶转角指示准确,与调速器连接管路法兰无渗漏油现象。

13

巡回记录

记录完整准确,巡回到位、记录不准随意涂改,巡回负责人将所发现缺陷及巡回异常情况及时汇报

6检修管理

表4检修周期与工期

检修类别

周期

工期

A级

10年

55—70天

B级

4—6年

45—55天

C级

0.6—1年

12—18天

D级

对主要设备的附属系统和设备进行消缺等

3—5天

表5C级检修项目、质量标准及质检点

序号

项目

质量标准

质检点

1

水导轴承检查处理

1.油位正常、油质合格、油位为mm。

2.油箱底板及油箱把合面无渗漏油及其它异常现象。

3.摆度值在允许范围以内。

最大不超过0.29mm。

W

2

主轴密封检查处理

1.各部件无破坏、松动现象。

2.空气围带做通风试验、无漏气现象。

3.管路接头无漏水。

H

3

拐臂、连接板、剪断销检查处理

无破坏、松动、上窜及其它异常现象,偏心销锁锭牢靠。

W

4

接力器检查处理

1.推拉杆背帽、销轴无松动、锈迹。

2.液压锁锭操作动作灵活、无发卡。

3.各部盘根良好、无渗漏。

4.接力器行程指示准确,指示杆无松动。

W

5

油、水、风管路及阀门检查处理

管路阀门操作灵活,接头无渗漏,盘根良好无渗漏,阀门开关指示准确。

W

6

转轮及过流部件检查处理

1.转轮及过流部件无严重磨损、裂纹、汽蚀及其它异常现象。

2.导叶立面间隙不大于0.10mm,不合格间隙的总长度不超过导叶高度的25%。

上端面间隙为0.7—1.3mm,下端面间隙均为0.4—0.8mm。

3.蜗壳门及尾水门密封良好、螺丝无变形、放水阀在关闭位置

4.导叶无严重损伤。

5.转轮轮叶密封完好,无渗漏油现象,密封压环螺栓无松动。

H

7

蜗壳检查

蜗壳应无裂纹、脱落等现象。

W

8

蜗壳取水口检查

拦污栅完好无损,无堵塞。

W

9

盘形阀检查处理

1.密封面无严重锈蚀、阀头无松动等缺陷。

2.拦污栅完整无损,无堵塞现象。

3.盘根无漏油现象。

W

10

真空破坏阀检查处理

真空破坏阀无漏水现象,无严重锈蚀。

W

11

表计检查处理

表计指示准确、各接头无渗漏。

W

12

水车室清扫

整齐、清洁、水车室里衬无油污。

W

13

顶盖潜水泵检查

绝缘良好,滤网无堵塞,法兰、接头无渗漏。

W

14

受油器检查

受油器的转轮接力器行程和桨叶转角指示准确,与调速器连接管路法兰无渗漏油现象。

W

15

缺陷处理

日常维护中不能处理的缺陷在C级检修中可以处理的必须处理,C级检修中发现的缺陷立即上报并进行处理。

W

表6B级检修项目、质量标准及质检点(除C级检修项目以外增设以下内容)

项目

质量标准

质检点

转轮

转轮轮叶密封检查

检查无渗漏,把合螺栓无松动。

W

裂纹、汽蚀、磨损测量及补焊处理

1.正确测量裂纹部位及尺寸,认真记录。

2.堆焊后无夹渣、气孔、裂纹、焊后无变形、磨后应保持原形,光洁度达到设计图纸要求。

3.裂纹处理后,需探伤检查合格。

H

导水机构

压紧行程测量及调整

压紧行程5-7mm。

W

接力器行程检查

接力器全行程为1000mm,两接力器行程差不超过1mm。

W

导叶套筒检查处理

盘根良好、无破损、无漏水现象。

导叶间隙测定及处理

1.上端面间隙为0.7—1.3mm,下端面间隙均为0.4—0.8mm。

2.在油压状态下,导叶全关时立面间隙用0.05mm塞尺检查,不能通过,局部间隙不大于0.10mm,不合格间隙的总长度不超过导叶高度的25%。

H

导叶汽蚀破坏处理

堆焊无夹渣、气孔及裂纹、磨后应保持立面间隙及开口度合格。

H

剪断销、连接板、导叶磨擦装置检查

无松动、破损、上窜现象,连接板、剪断销无松动。

W

导叶开度测定

1.分别在25%、50%、75%、100%递增状态下测定导叶开度。

2.反过来递减状态下,测量互成90º的4对导叶开度,并在50%、100%两种情况下测全部导叶开度。

3.测量部位应符合图纸要求,测量误差不超过0.20mm。

4.相邻导叶开口允许偏差为±0.05mm。

H

过流面检查处理

过流面无严重气蚀、裂纹和磨损现象。

H

顶盖检查清扫

1.各部无裂纹、螺栓、销钉无松动、断裂。

2.顶盖干净、清洁、无杂物。

3.自流排水孔通畅无堵塞。

W

接力器检查处理

1.盘根完好、各组合面把合螺栓无松动管接头无漏油。

2.液压锁锭起落动作灵活,无发卡。

3.接力器排油阀盘根无渗漏、阀门操作灵活。

W

真空破坏阀检查处理

真空破坏阀无漏水现象,无严重锈蚀。

W

水导轴承

轴承间隙测定及调整

轴瓦单边标准间隙值为0.26~0.29mm,总间隙在0.52~0.59mm以内。

H

轴承体检查

组合螺栓无松动。

W

水导油箱检查

水导油箱进行4小时煤油试验,不得渗漏。

H

冷却器耐压试验

水压0.45Mpa、耐压30min不得渗漏。

H

轴承瓦面检查

无严重划痕、磨损

H

主轴密封

分解、清扫、检查

各部件无松动、破裂、密封效果良好。

W

密封块检查处理

检查斜面密封、端面密封磨损情况,端面密封磨损高度不超过10mm,最多不能超过12mm,有断裂现象时,必须更换。

H

围带检查

通入0.6~0.8Mpa压缩空气,应无漏气现象。

W

端面密封定位螺杆检查

端面密封定位螺杆下端距离抗磨环上平面不得少于20mm。

W

埋设部件

蜗壳门、尾水门检查

无严重汽蚀磨损,无裂纹,人孔门把合螺栓无变形,密封良好,放水阀不漏水,在关闭位置。

W

辅助设备

压力表检查

指示准确,表接头无渗漏。

W

管路检查

管路各接头、法兰无渗漏。

W

盘形阀检查

盘根密封良好无渗漏,活塞杆动作灵活,接力器行程指示准确。

W

顶盖潜水泵检查

绝缘良好,滤网无堵塞,法兰、接头无渗漏。

W

受油器检查

受油器指示装置检查

受油器上转轮接力器行程和桨叶转角指示准确,指示板无松动。

W

受油器连接管路检查

受油器连接至调速器、集油箱的管路无渗漏现象。

W

缺陷处理

B级检修中发现的缺陷、异常必须处理。

表7A级检修项目、质量标准及质检点(除B级检修项目以外增设以下内容)

项目

质量标准

质检点

汽蚀裂纹检查

汽蚀裂纹检查

正确测量裂纹部位、数量及几何尺寸、做详细准确记录,必要时拍照记录。

H

裂纹、汽蚀磨损处理

1.裂纹处理后经探伤检查合格,汽蚀区堆焊后,打磨光滑,恢复原线型,粗糙度要求达到设计要求,对裂纹部位焊接前应加热,焊接后及时消除焊接应力,并要保温,无3mm以上的汽蚀孔。

2.转轮室钢板如有撕裂、汽蚀、脱落时,必须用原母材补焊好,不能高出原线形。

3.所有的裂纹经处理后必须做探伤实验。

4.蜗壳无裂纹、脱落现象。

H

导叶开口度检测

1.测量部位应符合图纸要求,测量误差不超过0.20mm。

2.相邻导叶开口允许偏差为±0.05mm。

H

转轮室的圆度测定

1.各半径与平均半径之差,不应超过转轮叶片与转轮室设计平均间隙的±10%。

2.测量转轮室上、中、下三个断面,应等分32个测点,各半径与平均半径之差不超过±0.5mm。

H

转轮与转轮室间隙测定

利用机组盘车的方法测量转轮叶片与转轮室下环的单边间隙为3-4.5mm。

H

转轮静平衡

详见第10

H

转轮的组装

主轴与转轮的连接

1.螺栓孔清扫干净无毛刺,螺栓、螺母丝扣无碰伤,配合无发卡现象。

H

2.主轴与转轮联结时,螺栓和螺母的螺纹表面要加润滑剂,如:

石墨或二硫化钼之类。

H

3.螺杆的预紧采用液压拉伸器拉紧,螺栓的拉伸值符合图纸要求,拉伸量为0.86—1.09mm,拉伸完毕检查合格后,螺母要点焊牢固。

H

转轮内轴套检查

1.转轮内所有轴套应无严重磨损、变形。

2.转轮内所有轴套的螺丝不得高出轴套,拧入后涂乐泰

胶609,并冲两点止动。

H

转轮外部检查

转轮外部所有的螺栓孔,螺栓丝堵孔,均用环氧树脂浇平,并与转轮体外表平滑过度。

W

活塞行程检查

开启、关闭过程中叶片操作机构灵活,活塞行程与相应的叶片转角应保持一致。

H

活塞缸耐压试验

活塞缸工作油压6.3Mpa,试验压力7.8Mpa,试验时间10分钟。

H

叶片密封及叶片安装检查

1.把V型软垫,凹型软垫装在密封支承环上,确认周长是否正确,合缝处允许间隙1mm,余量2mm。

2.安装V型软垫,凹型软垫时,4只软垫切断处应90º错位布置。

3.安装时,切断处用密封胶粘接牢固

4.叶片安装时,将转轮体的水平调整到0.05mm/m以内。

按照要求用专用工具吊平后装入。

H

叶片密封试验

叶片密封试验在0.5Mpa油压时,保持15小时,操作叶片使之转动,每小时转动三次后12小时不得有漏油现象。

H

叶片动作试验

开启、关闭最低油压不得超过工作油压的15%,转轮接力器动作平稳。

H

叶片于转轮体间隙检查

在叶片转角-10°~11º范围内,应保持叶片与转轮体间隙均匀。

H

转轮体和泄水锥密封试验

转轮体和泄水锥密封试验压力为0.8Mpa,试验时间30分钟,泄水锥底盖、丝堵无渗漏。

H

轴领检查处理

1.轴领表面应光滑无毛刺现象。

2.轴颈上有锈迹和明显划痕应用精磨油石清理干净,光滑无毛刺

W

导水机构

传动机构分解清扫

1.无变形、破损及松动其它缺陷。

2.各配合件符合图纸要求。

3.偏心销调整范围8mm。

H

接力器分解检查

1.各部件完好无磨损。

2.盘根良好,各接触面把合螺栓无松动、管接头无漏油。

3.测量活塞缸圆度,活塞和活塞缸应无严重磨蚀。

4.检查活塞上导向环、组合密封圈无断裂、缺口、严重磨蚀现象。

H

真空破坏阀分解检查

1.密封面完好,各部无损坏。

2.真空破坏阀进行煤油渗漏试验,4小时无渗漏。

H

水导轴承

水导瓦检查

水导瓦面光滑,无加渣、气孔、无碰伤、严重划痕等较大缺陷。

H

水导瓦间隙调整

轴瓦单边标准间隙值为0.26~0.29mm,总间隙在0.52~0.59mm以内。

H

操作油管及受油器检修

1.操作油管要严格清扫,操作油管采用“O”形密封法兰连接,连接可靠,应有锁紧措施。

2.受油器的水平不应大于0.05mm/m。

3.受油器与发电机所有的连接处设有可靠的绝缘措施,绝缘垫完好无损,受油器对地绝缘电阻,在尾水管无水时测量,绝缘电阻用1000V摇表测量不小于0.5MΩ(发电机)。

4.受油器操作油管安装完成后,应参加盘车检查,其摆度值不大于0.1mm,受油器的瓦座与操作油管同轴度不大于0.2mm。

H

机组中心测定及调整

中心测定

一般用0.3—0.4mm的钢丝线测量,测量误差不超过0.05mm

H

6.1水轮机依据检修周期安排检修。

检修必须保证质量,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6.2检修工作必须做到准备充分、项目明确、工艺与质量要求具体。

6.3检修工作中必须做好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

6.4检修工作必须服从统一的管理和调度,按时按计划完成检修任务。

6.5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6.5.1根据检修计划,作好人力组织分工,技术文件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

技术文件包括:

检修方案、系统图纸、各种记录表格、上次检修报告、设备的技术说明书、用户使用手册、设备的检修文件包、技术参数整定通知单。

6.5.2制定符合现场实际的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

6.5.3专用仪器、仪表、工具和安全用具必须齐备、完好。

6.5.4检修所需的材料、备品备件齐全。

6.6检修项目: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6.7检修注意事项

6.7.1一般注意事项

6.7.1.1工作票中所列安全措施在办理工作票时必须与运行人员到现地逐项核对检查。

6.7.1.2工作票办理后,工作负责人要在现场对工作班成员交代安全注意事项。

6.7.1.3工作现场要注意安全文明生产,元件、工器具、仪器仪表摆放整齐,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6.7.1.4检修过程中,做好对设备的防护工作。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