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447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

《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滨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Word格式.docx

D.高氯酸(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

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

盐酸、王水、水玻璃、水银②化合物:

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

③电解质:

H2SO4、胆矾、冰醋酸、硫酸钡④同素异形体:

C60、C70、金刚石、石墨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泥沙和水的混合物可以直接用分液漏斗分离

B.用水可以区分苯和四氯化碳

C.配制稀硫酸时,可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慢慢加入浓硫酸

D.用托盘天平称量11.72g氯化钾固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的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

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C.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

D.蛋白质、淀粉、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6.C、N、S都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直接与氧气反应都能至少生成两种氧化物

C.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NO3、Na2SO3溶液的pH大小顺序:

NaNO3<Na2S03<Na2CO3

D.CO2、NO2、SO2都能与H2O反应,其反应原理相同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mol氧气与金属钠反应,氧气得到的电子数一定是4NA

B.常温下,92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为2NA

C.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16g氧气,则转移电子数为2NA

D.100mL18.4mol·

L-1的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数小于0.92NA

8.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②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中均为硫元素被氧化

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C.氧化性:

Mn02>SO42->I03->I2

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比为1∶5

通电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以石墨作电极电解CuCl2溶液:

2Cl-+2H2O===2OH-+Cl2↑十H2↑

B.FeSO4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

2Fe2++H2O2+2H+===2Fe3++2H2O

C.铜跟浓硝酸反应:

Cu+4HNO3(浓)===Cu2++2NO3-+2NO↑+2H2O

D.NaHSO4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

2H++SO42-+Ba2++2OH-===BaSO4↓+2H2O

10.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d为阳极,c为阴极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CO2、Cl2、NO2等气体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11.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

A.原子半径:

丙>乙>丁

B.单质的还原性:

丁>丙>甲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12.某中性含Na+的溶液中,可能还存在NH4+、Fe2+、Br-、CO32-、I-、SO32-六种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以下实验:

①在原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黄色;

②向橙黄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沉淀生成;

③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

由此可以推知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A.NH4+、Br-、CO32-B.NH4+、I-、SO32-

C.Fe2+、I-、SO32-D.Fe2+、CO32-、I-

13.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

L-1

0.1

0.2

平衡浓度/mol·

0.0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

2Z,其平衡常数值为1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14.向一定量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4mol·

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L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A.0.14molB.0.16molC.0.21molD.0.24mol

15.常温下MOH和ROH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ROH是一种强碱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MOH与盐酸反应,所得溶液呈中性,则MOH的体积大于盐酸的体积

C.在x点,c(M+)=c(R+)

D.稀释前,c(ROH)=10c(MOH)

第Ⅱ卷(必做47分+选做8分,共55分)

1.第Ⅱ卷共7道题。

其中16~20题为必做部分,21~22题为选做部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道题作答。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16.(9分)(l)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的反应称为铝热反应,可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

已知:

4Al(s)+3O2(g)==2Al2O3(s)

=-2830kJ·

mol-1

=+230kJ·

=-390kJ·

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如下图所示,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②装置中Cu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3)钒(V)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领域。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当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其电极反应式为。

②充电过程中,右槽溶液颜色逐渐由色变为色。

17.(8分)A、B、C、D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若A为金属单质,D是某强酸的稀溶液,则反应B+A→C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A、B为盐,D为强碱,A的水溶液显酸性,则反应A+D→B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A为强碱,D为气态酸性氧化物。

常温时,将B的水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其pH随时间t变化可能如图a或图b所示(不考虑D的溶解和水的挥发)。

①若图a符合事实,则D为(填化学式),此时图a中x7(填“>”“<”或“=”)

②若图b符合事实,且图b中y<7,B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B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8.(10分)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

工业上正在研究利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g)+3H2(g)

CH3OH(g)+H2O(g)

=-49.0kJ·

mol

某科学实验小组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中实线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在0~8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mol·

L-1·

min-1

(2)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

(3)仅改变某一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

与实线相比,曲线Ⅰ改变的条件可能是,曲线Ⅱ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若实线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

,曲线Ⅰ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

,曲线Ⅱ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

,则

的大小关系是。

19.(6分)(l)常温下,如果取0.1mol·

L-1HA溶液与0.1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液的pH=8。

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与0.1mol·

L-1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之比为。

(2)相同温度下,将足量硫酸钡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0.1mol·

L-1硫酸铝溶液

②0.1mol·

L-1氯化钡溶液③蒸馏水④0.1mol·

L-1硫酸溶液中,Ba2+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序号填写)

(3)常温下,将amol·

L-1的氨水与0.1mol·

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当溶液中c(NH4+)=c(Cl-)时,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

H2O的电离常数

=mol·

L-1。

20.(14分)

(1)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其性质。

①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证明乙装置中FeCl2溶液与Cl2发生了反应的实验方法是(只注明试剂、现象)

③丙装置中通入少量Cl2,可制得某种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

已知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则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漂白粉,请利用以下仪器和试剂,完成该漂白粉成份的探究。

试管、胶头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蒸馏水、1mol·

L-1盐酸、品红溶液、新制澄清石灰水。

【提出假设】假设一:

该漂白粉未变质,含CaCl2、Ca(ClO)2;

假设二:

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含;

假设三:

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含CaCl2、Ca(ClO)2、CaCO3。

【进行实验】在答题卡上完成下表(不必检验Ca2+、Cl-):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用A试管取少量澄清石灰水备用,用B试管取少量样品,再向B试管

若无气体放出且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则假设一成立;

【选做部分】

(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题8分,考生从中选择1个题做答)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21.(8分)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减小。

X是第四周期主族元素,其部分电离能如图所示;

X、Y元素具有相同的最高正化合价;

Z原子价电子排布式nsnnpn。

(1)X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电负性:

XY(填“>”、“=”或“<”)。

(3)元素Z的一种氢化物(化学式为Z2H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有关Z2H4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分子中含有氢键

B.属于非极性分子

C.含有4个σ键和1个π键

D.Z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

(4)X的氧化物与钛(Ti)的氧化物相互作用,能形成钛酸盐,其晶体结构如图所示(X、Ti和O三种元素对应的离子分别位于立方体的体心、顶点和面心)。

该晶体中,钛离子和周围(填数字)个氧离子相紧邻。

(5)NH4Cl晶体中含有多种化学键,其中一定不含有的化学键是(填字母)。

A.离子键B.非极性键C.配位键D.金属键

【化学一有机化学基础】

22.(8分)龙胆酸甲酯是制取抗心律失常药物——氟卡尼的中间体。

I已知龙胆酸甲酯结构如右图所示。

(1)下列有关龙胆酸甲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能与氯化铁溶液显色

B.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等官能团

C.能与溴水反应

D.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2)龙胆酸甲酯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Ⅱ已知:

X及其它几种有机物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且A和B互为同分异构体:

回答以下问题:

(3)上述转化关系中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填代号)。

①加成反应②消去反应③还原反应④氧化反应

(4)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X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