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4575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x

浏阳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浏阳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15—203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以及新经济、新技术等不断出现,对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动力。

变革推动对商业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对我市的商贸流通体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与市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布局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现代商业网点和市场体系。

为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将我市建设成为省会商业副中心和湘赣边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商建发〔2004〕180号)

(三)《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县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字〔2007〕109号)

(四)《城市居民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五)《长沙市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05—2020)》

(六)《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规划(2003—2020)》

(七)《浏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14年修改方案

(八)《浏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2014)

(九)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

第三条规划范围与内容

以《浏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14年修改方案所确定的浏阳市乡镇、街道为基本规划范围。

规划重点为浏阳市城区和大瑶集镇、金阳新区、镇头集镇、沿溪集镇、张坊集镇等集镇。

规划具体内容包括县(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商业街、专业市场、物流园区(中心)、主要零售商业网点及其业态形式等。

第四条规划期限与人口规模

此次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期限为2015年至2030年。

结合浏阳城市总规及未来城镇人口规模预测,将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分为近期与远期两个阶段,其中:

近期规划:

至2020年,城镇人口100万;

远期规划:

至2030年,城镇人口130万。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原则

第五条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等文件精神,立足于浏阳市商业网点建设的现状,以加快建设现代商业体系为目标,以形成浏阳特色和优化商业业态结构为主线,以现代流通技术为支撑,基本形成全市大流通、大市场、大商贸格局,使浏阳市成为连通湖南、江西、湖北地区的区域商贸流通中心,成为覆盖萍乡市上栗县,宜春市袁州区、铜鼓县、万载县,岳阳市平江县,株洲市株洲县、醴陵市,长沙市长沙县,辐射湘赣其他区域的区域性消费中心,不断提升浏阳市商贸业在湖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的作用和影响力,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将浏阳市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省会商业副中心,并发展成为全国现代商贸流通先行示范区。

第六条规划原则

(一)以人为本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布局应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完善功能、方便消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为目标。

全面考虑目前商业网点和交通设施等环境的现状,结合消费群体分布特点、购买力水平和消费的发展趋势,从大局着眼,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始终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作为着眼点,遵循便民、利民的原则,积极引导消费、扩大消费、促进消费,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二)协调发展

浏阳市商业的发展既要考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人民生活实际需求,也要考虑未来不同时期城镇社会积极发展的需要;既要考虑市域内的分工协调,也要考虑区域内的分工协调。

商业网点发展遵循协调发展的原则,从城市总体发展出发,结合湖南省及长沙市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人口分布、交通体系、环境保护等相协调,注重与工业、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相互促进,最大化发挥本地资源比较优势,走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适度超前

按照现代商贸流通业的标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利用国内外商贸流通业发展成果,研究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趋势,在网点分布、业态设置、购物环境等方面适度超前,提高建设、规划的起点和标准,开拓新的经营服务领域,适应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发展需要,充分体现设计理念、经营理念的超前性,在网点数量、规模、档次等方面适度超前,预留发展空间,不断完善功能,提升商贸流通业服务水平。

(四)绿色发展

积极倡导绿色、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推行循环消费,引导绿色生产、集约投资。

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模式,鼓励销售消费节能产品。

提升流通效率,发展“双向流通”,减少流通能耗,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五)市场导向

商业网点建设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促进企业的公平竞争,并充分考虑一定地域内的同业竞争状况,根据市场竞争的环境差异,采取适当引导、适度控制和严格控制等不同措施。

着重发展绿色商业,大力推动商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

第三章商业发展战略与目标

第七条发展战略

(一)内需拉动战略

加快现代城镇化进程和农业人口就地城镇化,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落实和推进各项消费政策,促进城乡市场消费;巩固扩大传统消费,引进发展现代新兴商业模式,优化消费环境,积极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二)创新驱动战略

浏阳市商贸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积极鼓励商贸流通企业进行服务创新,抓好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鼓励原始创新。

以技术创新带动服务创新;以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各类要素向优势资本、优势企业集聚,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以政策环境创新支持企业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逐渐形成以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以支撑服务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服务业,依托庞大的电子商务商业生态,提升浏阳市商贸流通产业能级。

(三)产业联动战略

以产业链为基础,推动商贸流通产业与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和旅游、文化等产业的互促互动。

加强商贸业与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服务业之间的联动,着力形成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农业和其他服务业间的互促、互动和深度融合的良好发展格局。

(四)城乡融合战略

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着力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城市商业特别是主城商业的辐射作用,与新农村、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使城乡消费市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市场更趋开放活跃,实现城乡联动、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以建设区域商贸流通中心为目标,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为主线,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传统商业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抓住确立“中四角”经济带的历史机遇,建立网络化的区域市场体系,建设具有强辐射能力的区域中心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大量聚散,提高聚合辐射能力,实现对周边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聚集。

(五)开放带动战略

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有效地利用国际商业资本,全面与国际商贸服务业发展接轨。

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

通过独资、合资、合作方式以及连锁代理等渠道,建立浏阳特色商品国际市场贸易网络;以贸易网络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建立浏阳商贸流通市场信息平台;利用各种运输渠道和储运企业建立浏阳商贸国际物流供应链;以区域传统、特色的加工技术为基础,建立浏阳商贸流通服务体系。

第八条发展目标

(一)战略目标

依托浏阳市地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中四角”,“东望长三角经济圈、南接珠三角经济圈”的得天独厚的区位经济优势,深入贯彻浏阳市社会经济整体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健全商务信用和行业监管机制,增强政府服务效能。

规范发展便民服务业、推动发展商贸物流业、优化发展新型农村商业,不断增强商贸流通产业的竞争实力,打造消费促进体系,构建产品优质安全、服务功能完善、网点布局合理、业种业态齐全、经营方式先进、集散能力突出、便民利民鲜明的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形成产城一体、城乡融合的发展格局。

(二)第三产业结构目标

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目前的第三产业结构发展作为参照,结合浏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考虑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对浏阳未来的第三产业发展进行预测。

规划近期(到2020年),浏阳的第三产业比重目标为25%(2014年为20.4%),规划远期(到2030年)为35%。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标

预测基数为2014年浏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98亿元,根据经济发展规律,预测期内,规划近期(2015—2020)年均增长率为12%,规划远期(2021—2030)年均增长率为11%。

(四)零售商业营业面积目标

参照全国同类城市及国际标准(发达国家人均零售面积为1.2平方米),取人均1.5平方米为标准,以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130万计,到2030年,零售商业总面积为195万平方米。

(五)商业业态结构目标

在规划期内,通过改造、提质与新建,逐步降低传统型食杂店、小型百货店、传统服装店、农贸市场等业态比重,增加休闲餐饮、娱乐等业态比重,大力发展专业店、专卖店、超市、购物中心、网络购物等业态实体店或线下体验店,到2030年,全市城区新业态网点占70%以上。

(六)商业模式转型目标

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努力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商业创业和经营模式转型,注重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积极引导商业各领域在经营模式转型和传统业态改造,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体。

第四章商业网点体系的总体布局

第九条总体布局思路

浏阳地处长沙、武汉和南昌华中三大省会城市中间,区位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文化底蕴深厚。

为适应浏阳市的地理区域格局,重点将浏阳打造成为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省会副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休闲居住中心和旅游度假中心。

未来浏阳市商业网点布局的总体思路是:

坚持控制总量,合理配置,提高质量,走内涵式增长的发展原则;努力培育商业增长极,积极推进主城区与金阳新区的融合发展,延伸并整合产业链,促进商业网点网络化,实现区域多级联动化,重点打造“一核两轴五区多点”的浏阳市商业网点体系发展格局。

一核:

即指重点打造以浏阳市主城区为核心的浏阳市商业网点布局体系,建设形成以浏阳市主城区为中心的县(市)商业中心,并以其为核心辐射整个浏阳市其他集镇区域和湘赣边其他县(市)的商业网点布局与发展。

两轴:

重点打造沿G319线和沿浏阳河线两条商业空间发展轴线,即打造以金阳新区、浏阳市主城区、大瑶集镇为支点的沿G319线商业发展轴和以镇头集镇、浏阳市主城区、沿溪集镇、张坊集镇为支点的沿浏阳河线商业发展轴。

其中沿G319线商业轴线为主轴线,规划对其进行重点有序地布局、优化,力争规划近期内将其打造成为富有特色的辐射湘赣边区域的特色商业走廊;沿浏阳河线商业轴线为辅轴线,规划通过区域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沿G319线商业主轴线的辐射,在规划远期内逐步建设。

五区:

即指在未来浏阳商业发展轴线上的金阳新区、大瑶集镇、沿溪集镇、镇头集镇和张坊集镇等五个浏阳市商业发展重点区域。

规划近期,重点建设金阳新区和大瑶集镇两个区域,形成金阳新区区域商业中心和大瑶集镇区域商业中心;大瑶镇成为辐射赣西区域的桥头堡,金阳新区主动融入长沙,成为长沙东中心。

规划远期,逐步挖掘、开发沿浏阳河商业发展轴线上的沿溪集镇、镇头集镇和张坊集镇三个区域,将其升级建设成为区域商业中心。

张坊镇为大围山森林公园“一园四镇”规划的中心和重心,在商业网点规划中同步体现。

多点:

即指重点突出社区商业中心、商品交易专业市场、物流(配送)中心等商业发展基点的建设与优化升级,以点带面,满足社区居民的消费需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据“一核两轴五区多点”的商业布局,规划构筑“县(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的商业网点体系,总体思路如表4—1所示:

表4—1浏阳市商业空间布局总体框架

内容

规划期

说明

城镇商业网点

总体布局

县(市)级商业中心

(一核)

规划近期

浏阳主城区商业中心

区域商业中心

(五区)

规划近期

金阳新区商业中心

大瑶集镇商业中心

规划远期

沿溪集镇商业中心

镇头集镇商业中心

张坊旅游商业中心

社区商业中心

(多点)

规划近期

天马山社区商业中心

长兴湖社区商业中心

新屋岭社区商业中心

规划远期

其他乡镇社区商业中心

第十条功能布局思路

本规划对这三类不同等级的商业中心重点实现的商业功能类型进行了科学划分。

基于商贸体系的零售、服务、商务、批发和流通这五大商业功能,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市场发展需求,布局以浏阳市主城区为中心的县(市)级商业中心兼顾零售、服务和批发功能,对传统商业功能进行互联网改造或创新,以满足全市居民及流动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为主,以大型零售网点、特色街、餐饮和娱乐服务网点线下店或体验店为核心,扩展到文化休闲业、社区服务业等综合生活领域,成为湘赣边区域消费的核心聚集地带,引领各种业态创新发展。

规划近期的金阳新区、大瑶集镇以及未来的沿溪集镇、镇头集镇和张坊集镇五个区域商业中心作为浏阳市商业发展轴的五个支点,重点突出与服务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商务功能和园区配套功能的建设,囊括园区办公商务、会议商务和会展商务等现代化商务配套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体现零售和服务功能的商业网点布局。

规划近期主城区布局的天马山、长兴湖、新屋岭三个社区商业中心以及规划远期布局的其他较大集镇为支点的社区商业中心,均为区域人口稠密的社区或集镇,起着衔接县(市)级商业中心与区域商业中心的辐射功能。

在人口密集区应设立中小型商业网点,主要以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零售业态为主,引导进入B2B、B2C、社区O2O等电子商务平台,考虑人口文化年龄因素,仍需适当布局百货和超市零售业态,大力发展以浏阳蒸菜为主的特色餐饮以及休闲和旅游主题为主的服务功能业态。

第五章商业中心建设规划布局

第十一条县(市)级商业中心

(一)地位与功能。

县(市)级商业中心立足主城区,辐射周边区域,在城市商业网点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县(市)级商业中心主要为当地居民提供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多种消费服务和必要的商务服务,是创新消费文化和服务方式,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拉动力量,是互联网+时代新形态新业态展示区,是浏阳市特色消费中心和辐射周边地区的资源聚集地,也是城市形象的精华或区域性标志、城市繁荣和城市文化的窗口。

其在整体区域经济中发挥着反映消费信息、调整商品生产的杠杆作用。

(二)控制引导。

县(市)商业中心要控制小、散、乱的网点组合,避免业态单一,减少对历史和文化景观的干扰;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控制大型商业设施之间的合理间距;要符合功能定位要求,限制发展各类批发市场、消费品大型专业市场和农贸市场;适当限制百货服装业等受电子商务冲击的提袋消费方面零售业态的布局;要做好与道路交通规划的衔接,并完善商业网点停车配套,在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交通性道路两侧发展集约型、规模型商业,除规划的商业街外,在次干路、支路等生活性道路两侧限制发展沿街商铺;要符合城市用地规划,商业网点建设用地不得占用河流绿色廊道。

此外,禁止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及相关经营活动布局在中心商圈和特色商业街。

(三)布局要点。

县(市)级商业中心位于浏阳市主城区,以浏阳老城区为中心,规划通过对老城区传统商圈的提质改造而形成,是典型的单核系统结构的商业中心。

该商业中心为浏阳市形成较早的商业经济区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商圈发展较为成熟,商业气氛浓厚,基本配套设施较为完善。

该商业中心主要以新文路步行街、人民路、北正中路、北正南路、解放路、鼎鹰街、圭斋路、浏阳河路、金沙中路、劳动路、车站路为主体。

规划近期,规划将该商业中心进行全面系统的提质改造,准确定位县(市)级商业中心服务功能,有序改造传统商业街区的商业环境、网点结构与服务环境,逐步调整、优化业态结构,充分发挥大中型商业网点的带动作用,逐步凸显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多元消费的组团效应;大力发展物流、信息、金融、研发、商务、会展、咨询、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广告服务、会计、税务、律师、管理咨询、专利商标代理、技术检测和进出口等商务服务机构,加快网络交易和电子商务等交易平台建设,培育壮大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态。

重点规划:

发展、布局线下体验店、高端精品、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主要新兴商业业态;建设富有浏阳地域特色的综合商业街、特色商业街和主题商业街;进一步完善市民“吃、住、娱、购、行”等设施,加快发展浏阳蒸菜产业和标准化餐饮连锁体系,提升“浏阳蒸菜”品牌,提升餐饮服务业水平;建设集滨水娱乐、风景观光、健康休闲、生态旅游、特色餐饮于一体的浏阳河城区滨河休闲商业走廊,打造浏阳城区都市综合休闲旅游圈。

力争将其建设成为浏阳商业形象的代表和城市发展的窗口,成为长株潭都市圈中有文化底蕴、服务特色和连通优势的商业中心。

规划远期,进一步扩大辐射范围,充分挖掘其在浏阳商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将其与历史传统、现代新区、自然景观有机统一,和谐发展充分融合,将其打造成为湘赣边中心城市、省会副中心、长株潭城市群的消费中心、商贸中心、休闲中心和旅游文化中心;并将其作为引领和辐射周边城镇的核心城市,建设成为湘赣边贸重要支撑节点,在湘赣边区域的商业发展中,起到核心和带动作用。

第十二条区域性商业中心

区域性商业中心与县(市)级商业中心协同,辐射周边地区,在城市商业网点体系中处于支持节点地位。

其承担着向城市商业消费者提供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多种消费服务,是商业模式升级、创新消费文化和服务方式、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拉动力量,也是特色消费市场和辐射周边地区的重要资源。

本次规划五个区域性商业中心,分别是大瑶集镇商业中心、金阳新区商业中心、沿溪集镇商业中心、镇头集镇商业中心和张坊旅游商业中心。

其中,规划近期重点建设大瑶集镇商业中心和金阳新区商业中心;规划远期逐步建设并形成沿溪集镇商业中心、镇头集镇商业中心和张坊旅游商业中心。

(一)大瑶集镇商业中心

大瑶集镇商业中心位于浏阳中心城区的东南部,由新城大道—花炮大道—瑶发街商业带、瑶浏路商业带和崇文路步行街商圈组成。

该商业中心的崇文路步行街商圈发展历史较为悠久,网点密集度高,但现有网点档次不高,特色不够鲜明。

而新城大道—花炮大道—瑶发街商业带和瑶浏路商业带属于新兴商业带,商业网点需要逐渐发展和完善。

目前三者之间有一定的优势互补,但还未能融合为一体发展。

规划期内,大瑶集镇商业中心要发挥其在花炮制造产业链以及新型城镇一体化发展优势,突出发展烟花爆竹产业,加快建设中国花炮超大市场群,提升专业化集聚程度,打造全国花炮及原辅材料研发、交易中心,建设花炮产业旅游接待和花炮文化传承基地。

并将产业集聚优势转化成区域商业发展优势,实现园镇融合、空间整合、共生发展,充分发挥着文化对产业与城市的双重带动力。

重点规划建设花炮文化主题公园、花炮文化步行街、全球最大的花炮市场群、花炮商贸物流中心等项目,大力发展花炮文化创意、燃放体验、科技研发、教育培训、民俗文化、观光旅游、商贸物流、检测认证等产业,将其打造为全球花炮文化产业引领区。

(二)金阳新区商业中心

金阳新区商业中心位于浏阳市城区的西北地区,距离浏阳主城区25公里,距离长沙市约35公里,处于浏阳市和长沙市的边界区域,整合统筹浏阳经开区、制造产业基地两个园区和永安、洞阳、北盛、蕉溪四个乡镇的区域。

是产业积聚性的区域性商业中心。

该区域商业中心目前商业网点相对较少,且缺少大型商业网点,部分商业功能缺失,商业中心的组团优势尚未形成。

但该区域毗邻长沙,随着金阳大道、长浏高速、开元大道的开通,大量现代制造产业资源向该区域转移,初步形成了现代制造产业的集聚态势;浏阳主城区的外扩发展,给金阳工业新区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发展潜能,金阳新区必将成为浏阳产业发展的引擎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无缝对接长沙主城交通融城之外,长沙城区东南移已成不争事实,空港、高铁交汇,带来的要素聚集和流通,“金阳新区”聚力长沙东中心。

规划近期,规划将金阳工业新区发展成为支撑浏阳市商业发展的区域性商业中心,以适应园区产业的发展要求,以园区为主体的商业中心,产城融合,将其建设成为新兴的综合型区域商业中心,为周边区域的人群提供多元化的商贸服务。

重点规划建设信息、金融、物流、会展、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发展房产、旅游、文化、教育、餐饮、娱乐、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综合服务基地、空港服务基地、中央商务区、现代物流中心、农副产品仓储及中转流通批发市场、建材家具综合批发市场、中药材及医药中间体批发市场建设。

同时,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健康食品等主导产业,积极引进专业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技术研发及转化、科技信息及咨询、知识产权及认证、技术交易等研发设计服务业。

(三)沿溪集镇商业中心

沿溪镇是浏阳市东部地区的中心镇。

区位优势明显,新、老浏东公路穿腹而过,是浏阳东部交通中心枢纽,且旅游资源丰富,东有山川秀美的大围山森林公园,西接浏阳两型产业园,南濒美丽富饶的浏阳河,北有风光旖旎的祖师岩风景区。

目前,该集镇商业基础良好,已初步建成了建材、家具等多个小型专业市场。

近年来,依托浏阳两型产业园,大力发展金融商贸、信息科技、地产开发、物流仓储、包装设计、食品安全检测认证等园区配套服务业。

规划远期,随着浏阳河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积极推进,在保护浏阳河两岸秀美自然风光和生态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健康生态、文化创意、商贸物流、休闲娱乐等产业,推进园镇融合,重点规划建设物流、商贸、信息、会展、旅游等新型配套服务的商业业态,将沿溪集镇升级成为浏阳市的区域性商业中心,并逐步将其建设成为浏阳东部地区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带和高端生态服务业发展集聚带。

(四)镇头集镇商业中心

镇头镇是长沙市五个重点建设中心镇之一,是浏阳市四大中心镇之一,是浏阳西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承接长株潭经济辐射的“第一站”。

目前,形成了纺织、化工、食品加工、造船、建筑、印刷、造纸、皮革制造等多元化产业格局。

规划远期,充分结合镇头集镇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商贸物流、休闲娱乐、会展服务等产业,推进园镇融合,重点规划建设物流、商贸、信息、会展、旅游等新型配套服务的商业业态,将镇头集镇升级成为浏阳市的区域性商业中心,并逐步将其建设成为浏阳西部地区承接长株潭消费集聚带和产业发展集聚带。

(五)张坊旅游商业中心

随着大浏高速的通车和长浏高速的对接,张坊至浏阳的时空距离缩短到40分钟,到长沙也只有80分钟左右车程,到南昌两个半小时。

另外,蒙华铁路在张坊规划客运站,该处交通区位优势凸显。

张坊大浏高速互通口至大围山森林公园正在修建一条旅游干线公路,大围山南北交通联系将更加便捷。

大围山“一园四镇”旅游区规划中,张坊位于核心位置,将建设旅游区南大门,并以承接生态健康时尚“原乡”养生慢生活发展理念,摈弃传统旅游产业小镇打造手法,创新突破打造长沙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实现山上山下空间整合,引领张坊片区空间发展。

并充分对接大围山核心景区,以综合集散服务为导向,以旅游产业为支撑,在资源评估、市场分析、产业布局、功能定位上统筹考量山上山下互动合作,实现张坊片区白面石、金钟湖、中塘、瓦林坪、张坊新城地块的差异化建设,共同营造示范区生活方式。

张坊以五大休闲产业推动“原乡”养生慢生活体系,“原乡”即以自然为本,以居民为本,以乡土为本,尽量保持历史记忆,原真本土文化和原住民生活方式,强调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保留。

“养生”即身心健康、放松,以保证健康养生生活,以此打造一种生活态度,塑造一种健康的心态。

“慢生活”是一种风靡世界的生活方式,包括慢食、慢读、慢育、慢游、慢运动、慢设计等,其核心就是放慢脚步、顺应自然、亲近自然、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因此,在业态的打造上,建设养生会所、养生社区、避暑养生度假村、康体美容中心;住宿服务业方面建设度假酒店、民俗客栈、民宿、商务会议酒店、避暑度假酒店;餐饮服务业上打造民俗餐厅、田园餐厅、主题乡村餐饮、养生餐饮;在特色街道上重点配置咖啡馆等时尚餐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