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4781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1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Word文档格式.docx

黄金系统总产量为(成品+含量)103.52t,各种经济类型企业的生产比例为:

国有中央企业9.43t,占9.11%;

国有地方企业54.25t,占53.36%;

集体企业37.27t;

占36%;

其他经济企业1.58t,占1.53%。

上述比例表明集体企业所占产量比重较大,这主要原因来自省的不少大中型矿山属集体经营的企业如仓上、金城、河西、岭南等金矿。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藉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之机,对黄金矿山生产各环节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进行了统计,全国矿山平均综合指标见表3.18.19。

全国井下开采万两以上的大型矿山几项主要可比的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18.22。

上述企业中采掘车间劳动生产率最高1148t/(人·

a),而最低矿山仅为104t/(人·

a);

选矿车间全员劳动生产率最高为2056t/(人·

a),最低为226t/(人·

矿石综合成本费用最低为145元/t,最高为748元/t,虽然各矿山的条件差别较大,但上述技术经济指标基本上是可比的。

如果企业学习邯钢经验,不断与同行业先进指标看齐,我们的许多黄金企业经济效益潜力是巨大的。

表3.18.22万两以上大型岩金坑采矿山技术经济指标

(二)黄金工业规模经济的现状

据第三次全国黄金工业普查表明,截止到1995年底,全国共有黄金矿山企业1211个,其中岩金矿山规模大于500t/d的企业仅有29个,200t/d的企业为63个。

表3.18.23从1988年起历年岩、砂金矿山数量变化统计表

200t/d到100t/d之间的企业有96个,小于100t/d的企业多达184个。

历年来矿山规模数量变化见表3.18.23,从企业构成看中小型企业所占比例很大,在1996年黄金矿山产量排序榜中,产量超过1t的企业仅有18家,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

产量在2万两的企业有35家,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1%,就是把1万两以上的76家企业产量全部统计在,其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也仅为46%。

而产量超过10万两的企业1家也没有,更不用说世界级的大型金矿了。

应该承认,我国黄金工业的规模经济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据外刊资料,1979~1980年世界年产金1t以上的黄金矿山公司或矿山102处,黄金年产量约1030t,占当时世界年产量的85%。

西方国家产金矿石15万t以上的矿山135处,50~100万t的21处,30~50万t的15处,15~30万t的35处。

形成上述局面一方面有资源赋存条件的制约,但更主要的是受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造成经济分割,黄金矿产资源开发的分割又影响规模经济的形成。

影响规模经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税收体制不尽合理,所得税按隶属关系征收。

谁兴办企业,谁就享有所得税,这导致地区之间,特别是地方与中央之间争取资源和市场。

地方政府为了保护自己的企业,往往对其采取一系列倾斜政策,有的甚至或明或暗地支持与其他中央企业争取资源,这也是国有黄金矿山企业矿区秩序经常出现混乱的深层次的利益驱动原因。

由于利益的分割,还影响了不同隶属关系黄金矿山企业的联合、兼并,妨碍了通过联合、兼并方式迅速壮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影响黄金工业规模经济形成的再一个原因就是产业政策不合理,在我国黄金工业发展史上,曾经广泛发动过群众社队采金,提倡大中小并举,这虽对加快我国黄金工业发展,减轻国家财政压力起过积极作用,但也给黄金工业规模经济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

二、生产布局

(一)我国黄金工业的总体布局

东部与西部的差距,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历史现象在当前的集中反映。

我国的东部黄金开发历史久远,发展速度也快。

省几十年来一直以产量和规模稳居全国榜首。

其中,地区独领风骚,招远市域90%以上的乡镇都有金矿,被誉为“金城天府”。

闻名遐迩的招远玲珑金矿有近千年的采金历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生产黄金已逾百万两,迄今盛况不衰。

但是近年来,尤其是“八五”期间,西部九省(区)的黄金生产也开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1994~1995年全国黄金生产排行榜前10名中,后起之秀的、、,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并且黄金产量排行位次逐年提高。

从发展趋势上看,在“九五”期间,西部的黄金生产将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我国东部各省的黄金生产在经历和长期的发展之后,前进步伐已开始放慢。

黄金工业要再上新台阶,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次全国黄金工作会议期间,在分析了全国黄金生产的发展形势之后,提出了“九五”期间我国黄金工业发展布局是:

“巩固发展东部,加快开发中西部”。

这一布局的提出是我国黄金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鹏总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的要求。

因此,“九五”期间是我国西部黄金工业发展的天时。

资源是黄金工业发展的基础。

从现以探明的黄金储量上看,我国的资源富集中心仍在东部;

但从成矿条件和发展趋势上看,西部与东部一样,黄金资源的潜力是巨大的。

70年代以前,我国金矿开发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因此形成了东北三省和半岛等重要的产金基地。

7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黄金工业逐步向西发展,先后形成了、、等重要的产金基地。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向西部开发速度加快,产金地区已遍及、、、、、、、、等省(区),逐步形成了“滇、黔、桂”,“陕、甘、川”两个金三角。

据有关部门对西部九省(区)的调查统计,西部九省(区)截止1996年底累计探明储量(A+B+C+D)1089.54t,其中岩金648.91t、砂金242.48t、伴生金198.15t,它们占全国黄金地质储量的25.54%。

对西部九省(区)的黄金资源预测表明,西部黄金资源的潜力更大(表3.18.24)。

表3.18.24西部九省(区)黄金地质资源状况(金属量/t)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为逐步缩小地区差距,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

加强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勘查,优先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增加财政支持和建设投资,引导人才向中西部地区流动等。

在我国加快中西部开发的进程中,黄金工业也迅速做出了战略调整。

把加快中西部的开发作为“九五”期间的工作重点。

目前已着手有关的中西部黄金工业发展现状的调查,黄金主管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关的部署和安排。

(二)各省(区、市)的黄金工业布局和产量分布

市黄金资源主要分布于东北山区,产金县为怀柔、平谷、密云、昌平。

全市有固定生产能力矿山2座,怀柔县崎峰茶金矿和平谷县万庄金矿。

设计生产规模分别为100t/d和20t/d。

无固定生产能力的乡选厂4座,京都黄金冶炼厂选冶规模已达400t/d。

1996年黄金产量为797kg。

市金矿资源贫乏,黄金工业生产基础薄弱,现仅有生产单位两个,蓟县黄花山金矿及综合回收黄金和的大通炼钢厂。

1996年黄金产量为62kg。

省目前共有重点产金市6个,产金县25个。

其中万两以上产金县比1995年增加1个,万两以上产金矿(厂)比1995年增加2座。

1996年全省生产黄金9402.75kg,比前一年增长5.59%,登上30万两新台阶。

金厂峪(900t/d)、峪耳崖(800t/d)2座直属金矿及、、、、五个重点产金市均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

其中市产金达到7万两,市产金超过1t,分别创出历史新水平。

在产金县中,赤城县黄金产量首次突破2万两,各产金矿(厂)中,石湖金矿双阳冶炼厂首次突破万两大关,后沟金矿、前沟金矿、营子区、长城金矿、响水沟金矿、栾木场金矿、窄岭金矿等黄金产量比上年增长20%以上。

省黄金工业在“九五”开局之年势头强劲。

1996年全省黄金产量41723两。

其中:

黄金矿山产金31350两,首次突破了3万两大关,为年计划的241.1%,比上年增长41.8%,在全国产金排行榜中由23位升至21位。

下属企业全年实现奋斗目标的有:

义兴寨金矿13803两,堡子湾金矿8187两,双对沟金矿1213两。

1996年全年实际生产黄金5104.52kg,完成计划的123.37%。

其中成品金产量为5097.38kg。

完成年计划的129.38%。

国有黄金矿山生产黄金4261.09kg,完成年计划的118.98%;

乡镇矿山生产黄金943.43kg,完成年计划的147.99%。

全区四大产金地区为市、市、呼和浩特市和呼伦贝尔盟。

全区21个国有黄金企业无一亏损。

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建的有哈德门金矿(700t/d)、金厂沟梁金矿500t/d、红花沟金矿(300t/d)。

省1996年全年产金5796kg,超国家计划的22%。

市、市、市、市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国家计划。

市、市、市、市、市、五龙金矿、二道沟金矿首次突破万两大关,跨入万两县、矿行列。

省全省现有黄金生产企业,岩金25t/d、砂金1万m3/d以上企业31个。

1996年全省黄金矿山(点)共生产黄金4624.48kg,比上年同期增长39.27%,创历史最好水平。

夹皮沟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活龙金矿、金铜矿、海沟黄金有限责任公司、大线沟金矿、金仓金矿、香坊金矿、闹枝金矿、老金厂金矿、金厂沟金矿等矿山企业均超额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

省实际生产能力只有14万两的情况下,1996年实际产金6468.75kg,超额11.8%完成国家计划。

其中,地方黄金企业完成年计划的124.6%,市、市地方企业分别完成年193%和173.7%。

1996年省岩金产量稳步提高,“砂转脉”战略再见成效。

不同规模的岩金矿山相继投产,一些岩金矿山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稳步提高。

老柞山、东风山金矿等岩金矿山生产稳定,选矿回收率有较大提高,大安河金矿一跃成为万两矿。

省1996年以前只有铜井金矿,1996年审批开办了溧水县云鹤金矿和江宁县汤山金矿。

在充分合理利用本省黄金资源,发挥地方政府办矿积极性方面有所前进,两座新办金矿做到当年办矿,当年产金,成为省黄金工业新的增长点。

省的黄金工业企业有遂昌金矿、黄金公司和金矿。

其他矿山如东阳金矿、龙泉金矿、梅岗金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危机。

1996年实际完成成品金产量596.0kg、含量金238.958kg。

全年黄金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20万元。

省1996年的黄金产量是历年来最高的一年。

其中、池州、、霍山、青阳等地(市)县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比去年增长12%以上。

全省共产金54518两,比上年增长6.48%,霍山金矿、朝山金矿、马头金矿都成为当地利税上缴大户。

省黄金工业起步较晚,本着“集中力量建设几个骨干矿山”的指导思想,加速双旗山及何宝山、太阳山金矿的建设,扩建上杭紫金山金矿的生产能力。

1996年全省黄金年产量434kg,为初建省“九五”黄金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省黄金生产是德兴市、瑞昌市、浮梁县、修水县等县(市)地方支柱产业,1996年全省产金5286kg,其中黄金行业生产黄金1122kg,完成年计划的135%。

1996年地区、市成为黄金产量超万两市(区)。

是我国第一大产金省,截止1996年,全省共有黄金矿山71座,主要分布在6个市(市、威海市、日照市、市、市、潍坊市),17个县(市、区)。

实际采选规模为采矿量710.6万t;

选矿处理原矿量729.5万t,采选综合设计能力大于500t/d的10座,200~500t/d的13座,100~200t/d的20座,50~100t/d的20座。

采金船2条,黄金冶炼厂3个。

1996年,黄金生产量30215.1kg,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的128.81%;

比上年增长8.83%;

矿产成品金生产17305.82kg,含量金生产12909.28kg。

全省共有5个年产黄金10000两以上的市(地),10个年产10000两以上县(市、区)、21个年产黄金10000两以上的矿山。

全国黄金产量排名前7位的黄金生产矿山均为所拥有。

省黄金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二大产金省的优势地位。

1996年,全省共产金48.9万两,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的132%,比去年增长9.9%;

冶炼厂产金14.5万两,市黄金产量达25万两,市年产金10万两,市超5万两,截止1996年底,全省有7个年产金10000两以上的县和16个年产金10000两以上的矿山,有文峪、桐沟、金渠等3个矿山跨入吨行列。

地方国有黄金企业已成为灵宝、桐柏、嵩县、、栾川、西峡等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省产金地(市)、县到1996年已发展到21个,25t/d采选规模以上的国营黄金矿山11座,实际形成采矿1480t/d、选矿1465t/d和砂金8.4万m3/a的生产规模。

1996年全省共生产黄金1979kg,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的177%,主要产金市(县)和矿山是市、市、县、秭归县、地区、阳新县、罗田县和鸡冠咀金矿及秭归县金矿。

省1996年黄金矿产金完成2623.53kg,比上年增长11.9%。

地方冶炼厂完成178.13kg,全省黄金总产量达到3828.25kg,首次突破12万两,其中市、市、湘西、龙山、黄金洞、漠滨、市、地区、株冶、水口山、益锑都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

省1996年产金量创造省的历史最好水平达到747.84kg,为指令性计划的154.39%,市是省重点黄金生产基地,全市8个县(市、区)已发现金矿床(点)200多处,其型金矿2处,中型金矿1处,小型金矿点星罗棋布,1996年全市完成黄金产量77.155kg。

全省最大金矿高要河台金矿完成黄金产量632.74kg,超过2万两,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壮族自治区1996年全区共生产黄金1888.16kg,比1995年增长25.51%,产金任务完成较好的企业及地、县有:

高龙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地区、地区、地区、隆林县、田林县、凌云县、龙胜县。

地区黄金产量首次突破吨级大关,达1.212t。

省目前只有金矿和县二甲金矿,定安富文金矿和金昌金矿尚在建设之中,1996年全省完成黄金产量30.15kg。

省:

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大部分赋存于省,到1996年底,全省共有7个州(市),18个县(市)生产黄金,其中万两以上县有晴隆和安龙两个县。

全年省生产黄金5.65万两,比上年增长16.4%,全省重点产金矿山是戈塘金矿、兴仁县紫木函金矿、天柱金矿、老万厂金矿等。

省1996年矿产金产量达1426kg,比去年同期增长10.4%,其中墨江金矿、元阳金矿等重要矿山均超额完成了生产计划。

特别是非固定生产点产金交售量达455.68kg,占全省交售量的32.6%,正在建设的金矿有镇沅冬瓜林金矿500t/d采选工程、墨江金矿500t/d技改工程、祥云金厂箐100t/d采选工程。

全区已有黄金矿山企业21家,分布在四个地区11个县,其中:

那曲地区13家、阿里地区5家、山南地区2家、地区1家,已形成年处理矿砂量40万m3的生产能力,1996年实现黄金产量214.59kg;

到1997年8月20日黄金产量首次突破万两大关,达到312.5kg。

最大砂金矿为崩纳藏布。

1996年全省生产矿产金1583kg(折合50658两),首次突破5万两的奋斗目标,重点产金区主要集中在,甘孜凉山,阿坝等区,其中甘孜州产量达684.53kg,主要产地有三碉、鱼子溪、、塔公、金厂沟。

其次位于省北部白龙江流域的白水金矿曾拥有我国最大容积300L采金船3条,最高年产量达2.5万两,金矿在羊膜、召化、虎跳也建设多处砂金船采基地。

黄金资源匮乏,1996年黄金实际完成27kg,与1995年相比下降15%。

省1996年,黄金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共生产黄金8775.75kg,超额30.6%完成了任务,产金量仍保持居全国第4位。

主要产金地区、、这三个地区产金量占全省产金量的86%。

主要黄金矿山有太白金矿、东桐峪金矿、小口金矿、耳金矿、镇安金矿、金矿、潼关金矿等。

省1996年生产黄金967.31kg,比上年同期增长17.6%。

目前已形成岩金采选规模350t/d,采金船5条,采选规模153.5万m3/a,砂金机采规模38.8万m3/a,生产能力995.9kg/a。

重点产金县班玛、称多、都兰、、乌兰、大柴旦等县的黄金工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1996年金矿生产规模25t/d,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生产企业已发展到28个,其中岩金矿山27个,采金船10条,全区全年共生产黄金5264.875kg,超过16万两大关,继续保持着第8位的座次。

全省规模最大的阿希金矿经过2年的建设于1995年7月1日转入试生产,1996年生产黄金1125.34kg。

省1996年产金完成4194.7kg,首次突破10万两,实现利税900多万元。

实现了生产、管理、效益2年两大步的设想目标。

在全金省排行榜中为第7产金大省。

综上所述,到1996年底为止,我国共有产金省、市(区)31个(市、市)。

重点产金地(市)56个,重点产金县70个,重点企业(产金矿)73个。

真可谓点多面广,以此为特色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各国的中国黄金工业布局。

三、供需形势

黄金的主要用途是珠宝首饰业,其次是电子仪器、镶牙医科、工业、装饰、奖章和仿币货币制造等。

此外,金条储备和投资也是黄金的主要消费形式和货币职能的特殊体现。

黄金本身虽然具有商品的属性,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它作为特殊的商品“由国家统收兼营”。

直到1984年实行改革开放才允许部分黄金以金饰品的形式,步入流通领域,成为市场经济舞台里的一名新“成员”。

市场是由需、求两个方面组成的。

我国现在主要由货币用金、工业用金和饰品用金三部分组成。

1.货币用金

从建国到80年代初,在我国黄金主要用于货币领域,换取外汇或用于国家黄金储备,并且黄金在国家外汇储备中占有大部分份额,构成了国家外汇储备中的主体。

由于国家外汇短缺,因此对于黄金需求殷切,每年所产黄金远远满足不了国家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外汇储备额有了数十倍增长,并且外汇来源日益多元化,致使黄金在货币领域中的作用降低,从实物量来看,从80年代以后国家黄金储备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所下降,近20年来始终保持在1267万盎司的水平未变。

国家黄金年平均储备量变化情况如表3.18.25。

表3.18.25中国各时期黄金储备

这一变化趋势与国际黄金工业的变化趋势也是相吻的;

70年代初开始的黄金非货币化进程,进入90年代又有了新的发展,黄金商品属性回归已成主流。

在这种大气候下,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黄金在货币领域的活力必然会受到多方面制约,货币黄金需求萎缩是一个必然结果。

对新的矿产黄金来说,货币黄金的需求不会增加,还会减少,更不可能像70年代以前那样成为矿产金的消费主流。

2.工业用金

这方面的信息资源还未见国正式公开发布,据英国黄金服务分析研究,我国近10年工业用金量见表3.18.26。

表3.18.26中国近10年工业用金量(t)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电子工业及其他工业用金量虽有增长,但总需求量不大,而且增加量也不多,工业用金不足以支撑我国黄金工业发展所需的市场需求空间。

3.饰品用金

我国80年代以后之所以仍能保持求大于供的市场需求形势,是因为我国黄金饰品需求旺盛,形成了一个世界瞩目的金饰品市场。

这个需求市场在80年代初仅有数亿元的规模,10多年中迅速地增长了数10倍,达到了二三百亿元的规模。

近期这个金饰品市场已失去上冲的势头,并逐年回落,以我国最大的金饰品销售地方市场为例,金饰品销售量1993年为22t,1994年为14.7t,1995年为13t,1996年为11t,四年之中下降了50%。

英国黄金服务公司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中国金饰需求在经过一段大发展之后,目前,已进入成熟阶段,黄金饰品需求从1992年以后开始下降表(3.18.27)。

表3.18.27中国首饰金消费量

通过以上对我国黄金需求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我国货币黄金需一个减少的态势,工业用金量又较少,所以这两项需求都不能支撑我国黄金工业发展所需的市场空间。

2)饰品用金是我国黄金需求的主导力量,但已失去上冲势头,开始进入稳定的成熟阶段。

如不出现巨变,不会出现更大的突破,只能是一种稳中有降的趋势。

3)综合以上的分析,预计今后我国黄金每年消费市场规模在250t左右。

由此可见,中国的黄金需求市场并不是一个无限膨胀的市场,但目前这个需求量相对于现实的矿产金产量而言仍是一个求大于供的买方市场。

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局面还能支撑多久?

1996年我国公布的黄金产量120.8t。

国外分析认为我国实际产金量已达145t,超过了俄罗斯居世界第5位。

我国黄金工业生产发展递增速度“六五”期间为10.1%、“七五”为11.03%、“八五”为9.6%,平均超过了10%。

以这样的发展速度计算,再过5~6年我国矿产金的产量就可以超过或达到200t,如将民采因素和黄金走私的因素考虑在,届时供应量将与需求量基本持平或略有超出。

四、展望

(一)2000年世界黄金远景

对黄金的展望往往是仁者见仁,当然也与黄金市场客观态势常常变化莫测有关。

1997年开始黄金价位还在每盎司350美元,至年末突然降至每盎司281美元的低水平,价格有了较大的变化。

黄金价格的涨落异乎寻常,引起了黄金行业的震动。

过去的10多年,世界黄金产量增加,全世界黄金矿业发展欣欣向荣;

价格虽有变动,但较为稳定,并为采金业带来了较丰厚的利润。

但是,任何好事都有尽头,在西方国家抱怨金价过高的一切部门中,采金公司总是名列最后。

但正如一位经理所说的那样:

“我们正在把未来的麻烦储蓄起来”。

采金部门不存在幻想,它们仍在寻找生产成本费用不超过每盎司200美元的矿藏。

它们将会找到。

然而在供求关系的另一方,情况却有所不同。

在首饰业、工业甚至金币方面对黄金的基本需求进入80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