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3S技术的应用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3S技术的应用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3S技术的应用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
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2)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尤为明显,对其他生产活动,如商业贸易、工业生产活动影响也较大。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位置
30°
N附近,地处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的入海口
43°
N—48°
N,地处东北地区中部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以上,水热充足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农作物生长期短
土地条件
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分散,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黑土为主,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高于全国水平
矿产资源
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
区域经济发展
农业
类型
水田耕作业、水产业
旱地耕作业、畜牧业
农作物
水稻、油菜、棉花
玉米、春小麦、大豆
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商业贸易
交通便利,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深居内陆,对内对外联系不便,商业贸易落后
工业
依托农业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重化工业基地
【例题1】
【题干】北极地区的气压形势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气候影响显著。
2019年,北极高压增强,导致图甲所示地区冬春季节气候出现异常,图乙示意R河谷地当年与往年气候资料对比。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甲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说出与往年相比R河谷地2019年冬春季节气温和降水特点,并从大气环流、地形等方
面分析其原因。
(3)简析图示地区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自然原因。
(4)分析R河流域过度发展种植业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可能影响。
【答案】
(1)地形以山地为主(南北两侧为山地,中间为东南—西北走向的河谷);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北、东、南部高,中、西部低)。
(2)特点:
与往年相比,降水偏多,气温偏低。
原因:
2019年北极高压增强,冬春季节南下冷空气势力强大,导致R河谷地气温下降幅度加大,气温偏低;
R河谷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下强冷空气遇地形抬升,降水增多。
(3)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无霜期短,耕作熟制一年一熟;
气候干旱,(土壤干燥)灌溉水源不足;
(多荒漠土)土壤贫瘠;
多风沙、寒潮等自然灾害。
(4)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
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
人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湖水盐度增大;
河湖水质变差;
湿地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环境污染;
若不合理灌溉,还可能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
气候更加干旱,生态环境恶化。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1)地形特征可从总体地势特征和主要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等方面回答,图中等高线数值一般大于500米,地形以山地为主,中部为东南-西北走向的河谷;
南北地势高、中部地势较低。
(2)从右图中不难看出,与往年相比,该年R河谷降水偏多、气温偏低。
根据材料中“北极高压增强,导致图甲所示地区冬春季节气候出现异常”可推测,因2019年北极高压增强,冬春季南下冷空气势力较强,导致该河谷气温较低;
而河谷内地势大致东南高、西北低,冷空气与地形抬升,使降水增多。
(3)土地生产力水平低即农业不发达,因此本小题考查的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可从该地区的热量、降水(水源)、土壤、自然灾害等方面回答。
(4)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气候较为干旱,过度发展种植业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要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来回答,可能造成土地荒漠化加剧、湖泊水位下降盐度增大、河湖水质变差、湿地缩小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土壤次生盐碱化等问题。
考点精讲3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开发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网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
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3)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蚕桑和棉花生产基地。
(4)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由于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农业生产在全国中的地位下降。
考点精讲4区域发展阶段
1、初期阶段
(1)特点:
区域内往往城镇规模小;
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2)人地关系: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
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2、成长阶段
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
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
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
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
产业由集聚走向分散。
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3、转型阶段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区域优势丧失
(2)表现:
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失业率高;
人口减少
4、再生阶段
通过采取措施,区域产生新的增长活力
(2)区域发展措施:
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治理环境问题
(3)人地关系:
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考点精讲5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区域发展时期
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格局
早期
农业经济比重相当大,第一产业占比重最大
一、三、二或一、二、三
中期
随着工业化的加快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二、一、三或二、三、一
晚期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
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产业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二、一
【例题2】
【题干】大凌河是辽西最大的河流,含沙量大,洪灾频繁。
明代以来,大凌河口或向南持续迁移,或向北跳跃。
在往复摆动变迁的过程中,有的时期地转偏向力起主导作用,有的时期受河流堆积抬高地势或地壳运动改变地势的影响较大,同时,海洋对河道变迁也有一定影响。
下图为明代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及河口变迁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明代时期,大凌河下游河道向南持续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转偏向力
B.地势高低C.海洋作用
D.人类活动
2.明代后期至民国时期,大凌河下游河道向北跳跃间期
A.河道加宽变深
B.地壳运动稳定C.河流含沙量减少
D.海岸线退缩
3.治理大凌河下游河道洪灾的最根本措施是
A.修建水库,疏通河道
B.增加河流入海通道
C.加固下游堤坝
D.加强中上游的水土保持
【答案】1.A2.B3.D
1.明代时期,大凌河下游河道向南持续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右侧是南岸,A对。
地势高低影响,可能使河道向北迁,不是主要因素,B错。
海洋对河道变迁也有一定影响,海洋作用影响小,C错。
历史上,人类活动影响小,D错。
2.明代以来,大凌河口或向南持续迁移,或向北跳跃。
有的时期地转偏向力起主导作用,有的时期受河流堆积抬高地势或地壳运动改变地势的影响较大。
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南移,明代后期至民国时期,大凌河下游河道向北跳跃间期可能是地壳运动稳定,改变了地势,B对。
河道加宽变深,河流含沙量减少,海岸线退缩不是主要原因,A、C、D错。
3.大凌河含沙量大,洪灾频繁,所以治理大凌河下游河道洪灾的最根本措施是加强中上游的水土保持,D对。
修建水库,疏通河道,泥沙在库区沉积,不是根本措施,A错。
增加河流入海通道,加固下游堤坝可以减少水灾,是治标不是治本,B、C错。
考点精讲6中国三大自然区的比较
区域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位
置和范围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背靠内陆高原,面向海洋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一线以北
北起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南抵喜马拉雅山,东起横断山脉,西至国
境
地势
海拔较低,大部分在海拔1000m以下,东部大部分在海拔500m以下,平原多而广阔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高原、山脉、内陆盆地交错
海拔最高,平均海拔4000m以上,主要为山地、高原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
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多寒冷干燥。
年降水量大于400mm
大陆性突出,气候干燥。
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
气候严寒。
海拔
高,空气稀薄,气温低,辐射强,风力大,水汽少
植被
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
主要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
土壤
多为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淋溶作用强
主要是在荒摸、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发育程度差,土层浅薄
生物
种类繁多
种类远比东部季风区少
动物稀少,少数耐高寒物种
水文
河流为外流河,湖泊为淡水湖。
地表水以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
多为内流区,河流短小。
湖泊多为咸水湖
多为内流区,湖泊众多,多为咸水湖
重要农耕区,以种植业为主,但需要注意避免水旱灾害
畜牧业
、绿洲农业为主,但需要注意解决水分问题
以畜牧业为主,还有河谷农业,需要注意解决热量不足问题
城市
众多
较少
很少
【例题3】
【题干】双河洞位于我国贵州省北部,是世界最长的白云岩洞穴(白云岩是一种浅海相沉积碳酸盐岩)。
白云岩溶蚀和堆积的双向转化过程对洞穴水的酸碱度(PH值)变化反应灵敏。
某科研队多次进入双河洞内取样,收集洞穴水并检测酸碱度。
下图示意两个取样点收集到的洞穴水酸碱度变化图。
回答下列各题。
1.推断双河洞形成过程中,地质作用环节顺序正确的是
A.地壳下沉一海洋侵蚀一地壳抬升一流水沉积
B.地壳下沉一海洋沉积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
C.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一地壳下沉一海洋沉积
D.地壳抬升一海洋沉积一地壳下沉一流水侵蚀
2.据图推测洞内最潮湿的时间是
A.4月1日B.5月1日C.8月1日D.9月1日
3.与2号取样点相比,1号取样点
A.空气流动性较差B.水温季节变化小C.白云岩沉积更好D.水量季节变化大
【答案】1.B2.C3.D
1.根据材料,双河洞是白云岩洞穴,白云岩是一种浅海相沉积碳酸盐岩。
所以洞穴形成前,首先是地壳下沉,形成浅海,发生海洋沉积,形成白云岩层。
然后地壳抬升,受流水侵蚀,形成洞穴,B对。
A、C、D错。
2.白云岩溶蚀和堆积的双向转化过程,对洞穴水的酸碱度(PH值)变化反应灵敏。
据图推测洞内PH值越小时,洞内水汽越多,越潮湿。
最潮湿的时间是8月1日,C对。
A、B、D错。
3.与2号取样点相比,1号取样点空气湿度变化大,空气流动性较好,A错。
水温季节变化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季节变化大,B错。
白云岩沉积、溶蚀转化更多,不表示沉积更好,C错。
PH值季节变化大,说明水量季节变化大,D对。
【题干】下图甲示意青藏铁路沱沱河附近区域的地形图,图中的沙障主要由铺在地上的石方格、栅栏等障蔽物建成。
图乙表示甲区域的气候要素变化图。
4.图中沙障发挥主要作用的时间及原因是
A.夏季;
气温高,冰川大量融化带来的泥沙会掩埋铁路
B.夏季;
降水多,暴雨山洪及其带来的泥沙会冲毁铁路
C.春季;
气候干燥,大风多,随风带来的泥沙会掩埋铁路
D.春季;
气温回升,积雪大量融化带来的泥沙会掩埋铁路
5.图中河流
A.水位季节变化大,日变化小B.河中沙洲数量夏季多,冬季少
C.水温年变化小、日变化大D.P处河流水量小于Q处
【答案】4.C5.C
4.本题以青藏铁路沱沱河附近区域的地形图及该区域的气候要素变化图为载体,要求考生分析沙障发挥主要作用的时间及原因,考查考生获取并提炼地理信息并据此进行分析和整合的能力。
石方格、栅栏等障蔽物能隔绝风与松散沙层的接触,起到减弱风沙侵蚀、防止风沙掩埋铁路的作用,但对暴雨山洪、融雪洪水没有多大阻碍,故A、B、D三项错误;
青藏铁路沱沱河段春季降水少,升温快,地面干燥,多大风,易出现严重的风沙灾害,C项正确。
5.本题以图中河流附近的相关信息为载体,主要考查考生对河流水文特征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运用地理知识和有关信息分析和阐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图中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受气温对融雪的影响,河流水位年变化小、日变化大,故A错误,C正确;
由于夏季融雪量大,河流水位高,河中沙洲出露在外的数量少,B错误;
河流从P处流往Q处,但P处河水流至Q处后分成了两股,故Q处河流水量小于P处,D错误。
故答案选C项。
考点精讲7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概念:
传感器记录电磁波,并通过分析揭示目标物的特征、分布及其变化。
支持系统:
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相关技术。
特点:
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限制少,适应性强,应用广。
应用: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例题4】
【题干】共享单车在中国迅猛发展,主要覆盖年轻群体。
共享单车在地域分布上,一线城市占比55.1%;
二线城市占比26.8%;
三线城市占比12.3%。
共享单车市场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有桩式”公共单车和“无桩式”公共单车(下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共享单车地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技术B.市场C.原料D.动力
2.共享单车的长期发展,对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B.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C.缓解城市环境压力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3.“无桩式”公共单车使用时,使用者是利用手机中特定电子地图找车、还车,这主要利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C.网络技术和人工调查D.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1.共享单车主要是方便居民出行,所以共享单车主要布局在出行人口多的地区,即地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市场,选择B。
2.共享单车速度慢,移动距离短,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小,A错;
运输能力小,不能改变城市服务功能,B错;
减少小汽车的数量,减少废气的排放,缓解城市环境压力,C对;
运输能力有限不能扩大城市地域范围,D错。
3.GIS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利用手机中特定电子地图查找找车、还车主要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确定单车的位置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选择D。
考点精讲8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由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构成。
组成与工作过程:
硬件、软件、地理数据、人员、应用模型;
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处理,地理信息输出。
①采集、管理、分析、输出地理空间信息;
②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动态监测;
③计算机系统支持。
应用(以城市管理为例):
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环境管理等。
【例题5】
【题干】XX热力图以手机用户地理位置数据为基础,通过一定的空间表达处理,最终呈现给用户不同程度的人群集聚度,热力度越高代表人口越密集。
下图为某城市19时的XX热力图。
完成下列各题。
1.绘制XX热力图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ISC.VRD.GPS
2.图中高热区最可能为
A.绿化区B.住宅区C.工业区D.商业区
【答案】1.B2.D
1.绘制地图的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B正确;
遥感主要是获取分布程度信息、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
2.图中高热区表示人口密度大,且大部分位于市中心,交通线附近,为商业区,D正确。
考点精讲9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组成:
空间系统:
由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组成;
地面控制系统:
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测站;
用户系统:
接收GPS卫星发射的信息。
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交通、测量、军事等领域。
【例题6】
【题干】位于陕西神木县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交界处的红碱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陕西省农业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红碱淖水体面积约为31.5平方千米,与2019年的57平方千米相比,近二十年间已“缩水”了25.5平方千米。
读“红碱淖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红碱淖生态价值的是
A.增加旅游收入B.提供淡水资源C.提供动物栖息地D.发展淡水养殖
2.陕西省农业信息中心监测红碱淖面积变化,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GIS)B.全球定位系统(GPS)C.数字地球D.遥感(RS)
【答案】1.C2.D
1.红碱淖是淡水湖泊,具有生态价值、社会经济价值。
增加旅游收入、提供淡水资源、发展淡水养殖属于社会经济价值,提供动物栖息地属于生态价值。
2.监测湖泊面积变化最直接、最便利的信息技术是利用遥感拍摄图片信息,可以直接反映红碱淖面积变化。
考点精讲10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是信息化的地球——地球的虚拟对照体。
核心:
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使人们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有关地球的信息。
嵌入海量的地理数据,实现多分辨率、三维地描述地球,即“虚拟的地球”。
【题干】下图为某区域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县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河流为分界线,是模糊的B.以湖泊为分界线,是模糊的
C.以公路为分界线,是明确的D.以山脉为分界线,是明确的
2.图示区域()
A.水稻田的空间形态呈面状B.森林公园、河流和湖泊均呈线状
C.城镇呈线状,乡村呈点状D.公路呈线状,高速公路呈网格状
【答案】1.D 2.A
1.从图中可以看出,县界是以两条河流的分水岭为界的,分水岭是山脉最高点的连线,其界线是明确的。
故选D。
2.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稻田在空间形态上呈面状;
而森林公园沿山脉,河流分布,呈线状;
公路、高速公路都呈线状;
湖泊呈面状;
图中的城镇和乡村均呈点状。
故选A。
【题干】读我国局部图,回答下列各题。
3.A、D两城市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四川盆地、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横断山区D.三峡地区、江南丘陵
4.结合R区附近某地的局部图(小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
A.条件不足,无法判断B.自西向东流
C.自东向西流D.可能向东流也可能向西流
【答案】3.A 4.C
第3题,由图示经纬度和相关地形分布特点判断:
A地处四川盆地,D地处云贵高原东部。
选A正确。
第4题,河谷处等高线是向高处弯曲的,图示R河由东向西流。
选C正确。
【题干】下图是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我国四个区域。
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划分的自然指标是()
①降水量②积温值③蒸发量④大气湿度
A.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6.甲、乙区域分界线的东段,具有的地理意义还有()
①我国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②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③我国1月0℃等温线位置④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5.D6.B
5.甲、乙、丙、丁依次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其划分标准是降水量和蒸发量。
6.甲、乙区域分界线的东段,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一线,该线大致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1月0°
C等温线、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题干】VANCL(凡客诚品)是我国最大的自有品牌服装电子商务企业之一,它采用网络直销模式,即无生产厂房、无生产设备、无销售店面。
下图为VANCL运营模式图。
完成下面小题。
7.VANCL采用网络直销模式,主要目的是
A.降低企业成本B.提升产品设计C.完善售后服务D.加强产业协作
8.在物流配送过程中,消费者想了解运输车辆所处位置,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RS②GPS③GIS④GPRS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答案】7.A8.B
7.VANCL采用网络直销模式,可以减少实体店的成本,其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成本,选A。
8.运输车辆位置的定位及分析,需要用到GPS和GIS技术,选B。
【题干】下图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其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后消失的威胁。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9.图中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RS)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D.数字地球
10.利用此项技术可直接()。
A.分析水灾损失B.获取矿床露头信息C.分析矿产种类D.确定矿床露头位置
【答案】9.A10.B
9.遥感技术能提供影像信息功能。
图中影像是遥感卫星影像,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的。
10.RS可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可分析矿产种类、水灾损失,GPS可确定矿床露头位置。
【题干】读“钓鱼岛三维效果图和航空遥感影像图”,回答下面小题。
11.钓鱼岛三维效果图的获得和制作主要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