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5511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docx

道路城市公路改造拓宽处理措施

本次投标的新区某路工程为新区东西方向的一条城市次干道,西起XX路,东至新312国道。

道路于2004年建成通车,现状道路红线宽24米,包括15米的车行道两侧2米的人行道,以及各2.5米的绿化带。

本次改造的道路全长1920米。

本次施工包括路面的拓宽大修以及过桥电力电信管道的改造,和雨水收水系统的改造。

道路改造后,红线宽为24米,包括3米绿化中分带,两侧各8米车行道以及各2.5米宽的人行道。

道路采用1.5%的横坡,人行道采用2%横坡,坡向路中。

1、车行道路基处理:

1)、新做路段清表后下挖20cm,原地面碾压压实度≥90%后,实施20cm10%灰土,压实度≥93%。

2)、老路利用段利用现状道路沥青,面层洗清拉毛,喷洒粘层油后,直接铺设4cm沥青面层。

当道路铺设沥青不足4cm,老路沥青铣刨到4cm,再铺设4cmSMA-13沥青。

当铺设沥青大于4cm时,老路沥青面层拉毛,铺设SMA-13沥青。

3)沿线0+380、0+660、0+940、1+820附近存在老河塘处理为清除淤泥后,回填1米毛片再分层回填6%灰土到道路结构层。

2、道路结构层

新做道路:

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MA-13)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0.5cm油封层

54cm二灰碎石

老路利用段行车道:

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MA-13)

现状沥青面层拉毛喷洒油封层

人行道:

25×12.5×6砼砖

2cmM10水泥砂浆

8cm C15素混凝土

15cm 12%石灰土

停车场出入道路路面结构:

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0.5cm油封层

20cm二灰碎石

20cm12%灰土

停车位路面结构:

10cm草坪砖

5cm中砂

15cmC15细石砼

20cm级配碎石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迅猛增长,现有的公路已不堪重负,难以承担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因此国家、地方各级部门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江苏省提出对干线公路网实施网化改造工程,扬州市提出了“通达工程”和“131”工程,对区域内干线公路逐步实施改造。

笔者参加了区域内多条公路改造的设计,对公路改造设计有一定的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

公路改造

 

1老路现状调查

由于是对原有公路改造,对老路现状调查十分重要,老路的现状直接影响到改造方案、工程投资。

1.1平、纵线形现状

本区域内老路一般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时一般无正规的平、纵线形设计,所以老路的平纵线形通常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部分调整。

只有对老路的平纵线形有基本了解,才能决定线形调整的幅度,一般情况下,对老路平面需测试弯道数、偏角大小、弯道半径、交点间距等,对老路纵断面需测试坡度、坡长等指标。

老路如果线型较好或者可以通过微调能达标的,在平纵面设计中均考虑充分利用老路;如果老路线形极差,如弯道多、偏角大、半径小、交点间距极短,且受地形、地物的限制,则考虑改线。

1.2路基、路面现状

路基、路面现状调查包括路基、路面宽度、结构形式及近几年大修改造情况等。

只有对老路路基、路面情况充分了解,在路面结构补强设计时才能心中有数,设计方案才能经济合理。

1.3弯沉测试

为评价老路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应对老路面进行弯沉测试,对测试结果应根据弯沉值大小、路面结构情况分段整理计算,以便于下阶段路面结构补强设计。

1.4桥涵现状

区域内河网密集,一般公路上桥涵较多,对老桥涵拓宽改造还是拆除重建由老桥涵现状决定,所以应对老桥涵的跨径、净宽、荷载标准、结构形式、使用情况、是否为碍航建筑物、桥头接线线形等做充分、详细的调查,对大、中桥荷载标准不能确认时,应做承载能力试验。

2主要技术指标的选用

2.1公路等级

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和远景交通量,结合公路的功能、性质从全局出发综合确定。

2.2设计车速

设计车速一般根据公路等级采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公路的功能、性质、交通组成等综合确定,特别是对于老路改造工程,应顺应地形地物,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的前提下,从经济合理的角度出发,灵活地选用。

对位于城市出入口的一级公路,混合交通严重,车速不宜太快,可参照城市道路标准,采用80km/h的设计车速;对于二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采用80km/h设计车速。

2.3路基标准横断面

路基横断面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规模和投资,路基标准横断面应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预测分析结果选择,同时又应综合考虑路段功能性质及交通组成,结合地形、地物、城镇规划,注意到绿化美化和环保,采用既能满足道路通行能力、与城镇规划相适应又经济合理、适应地形地物的横断面。

2.3.1一级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

区域内改造为一级公路的均为区域间干线公路,不但交通量大,而且本区域内一般公路沿线村庄密集,混合交通比较严重,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本地区经验,为适应集镇城市化的发展,一般采用快慢行道分开的三块板形式。

快车道采用双向4车道,单向行车道宽2×3.75m,中央采用双黄实线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两侧各2m的绿化分隔带,2×5m慢车道,2×1m路肩,路基全宽为32m。

见图1。

2.3.2二级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

二级公路路基横断面一般采用一幅路形式,宽度根据交通量及交通组成采用,一般分三种情况:

⑴、如交通量较小,混合交通也不太严重,则路基全宽12m,路面宽9m;⑵、如交通量一般,混合交通一般,则路基全宽15m,路面宽12m;⑶、如交通量较大,混合交通也较严重,则路基全宽17m,路面宽14m,并且用车道线划分快慢行道。

路肩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土路肩或采取硬化措施。

3路线线形设计

3.1设计原则

公路是一种带状构造物,在保证使用任务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持较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公路线形是三维的立体线形,为方便设计施工操作,将其简化为平、纵、横三方面描述,线形设计应对这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保持各要素间的协调一致,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

公路的线形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投资与线形舒适性的平衡。

在线形设计中应着重考虑线形的连续流畅和立体线形设计,并应顺应地形,地物,注意和环境协调一致,对于老路改造工程应灵活运用线形设计指标,在困难地段适当调整,在满足线形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老路。

3.2平面线形设计

平面线形设计时,在一般较为顺直的路段,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指标进行调整,以求改造后的良好行驶条件下;在较困难路段,应充分利用规范允许的曲线组合,在满足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老路;在老路线形极差且又受地形地物限制无法调整时,应考虑改线方案。

对于老路改造工程,路线定线时,应以老路为主要控制物,充分利用老路,同时还应将大型建筑物、大河等作为控制点。

穿越城镇区时,应注意结合地方发展,尽量与城镇规划相协调。

在平面线形方案初步形成后,应征求沿线地方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意见,尽量让路线方案使各方满意。

3.3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满足各控制点的高程要求

纵断面控制点一般有桥梁、相交道路、城镇等。

桥梁设计高程应满足桥下通航净空要求及设计洪水频率要求的泄洪断面要求;对立体相交的道路要满足本路和被交路的行车净空要求,对平面交叉的道路要顺适衔接;路线穿越城镇时应尽量和地形、地物相一致。

2、充分利用老路路面结构

在一般路段,路线的纵断面设计与路面结构的补强设计是相辅相成的,纵断面拉坡时,应尽量拟合老路,避免大填大挖。

在老路路面情况较好时,为充分利用老路路面结构,尽量不要开挖老路,使补强厚度最大限度地接近填高。

3、其它

老路改造纵断面设计时,为充分利用老路,一般纵坡较碎,坡长较短,但在有条件时,还应尽可能取较高的指标,以求良好的行驶条件,并适当注意平纵组合,使纵断面方案不但经济合理,而且有良好的线形。

4路面结构补强设计

路面结构补强设计时,应根据原老路路面结构具体处理。

4.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当老路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时,一般先测试混凝土板块弯沉,根据弯沉测试结果综合路面其它情况先对老路面进行处理。

当老路面较好时,对老路面不予处理;当老路面一般时,对混凝土板块进行钻孔压浆处理;当老路面较差时,应新浇砼板块。

在对老路面处理后,一般要在上面加铺补强层。

本地区一般采用沥青面层作为老路面的加铺层,这种形式的路面结构能吸收两种材料的优点,“刚柔相济”,即旧水泥砼提供了稳定、坚实的基层,沥青路面提供了行驶舒适的面层。

为防止和延缓旧水泥混凝土板的反射裂缝的发生,通常要在旧水泥混凝土裂缝和接缝位置铺设土工格栅、土工布或粘贴改性沥青油毛毡。

有条件时沥青表面层采用改性沥青SMA结构,其防反射裂缝的效果更好。

4.2旧沥青路面

旧沥青路面对病害较严重路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当面层、基层裂缝较严重时,应开挖处理,然后在沥青补块上铺设玻璃纤维格栅;对较大的沉陷,应查明原因,翻挖处理。

一般路段利用老路路表弯沉测定结果,计算出代表弯沉值,并反算成老路路面当量土基回弹模量,再按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加铺补强层厚度。

在加铺前需刨毛老沥青面层。

4.3旧碎石路面

对泥结碎石、级配碎石路面改建成高级路面时,一般将旧路豁松、打碎,掺灰处理,使其成为底基层,然后再根据弯沉情况加铺补强层。

5桥涵改造设计

对老路改造工程,桥涵一般需拆除重建或拓宽改造,决定桥涵拆除重建还是拓宽改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原桥涵是否满足设计荷载标准,不满足,能否通过适当加固达标;

2、原桥涵是何种结构形式,服务年限多长,使用状况如何,利用价值是否大;

3、原桥涵是否满足排洪要求,航道上桥梁是否满足通航要求;

4、是否限制路线平、纵面线形,使路线指标不能满足技术指标,或能满足而导致不能充分利用老路,在经济上得不偿失。

对老桥涵进行上述四方面分析,在经济上、技术上进行比选,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老桥涵拆除重建或拓宽改造。

本区域内一般老桥涵均荷载标准低,结构形式较差,加固改造技术复杂,工程难度大,而且许多老桥为保证桥梁和河道正交,桥头接线线形较差,所以老路改造时大多数拆除重建,小部分情况较好的拓宽改造。

土工格栅在城市旧路改造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介绍了在城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时,铺设土工格栅防治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的施工工艺技术。

【关键词】土工格栅;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防治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高速发展,汽车快速地进入家庭,20世纪80年代末修建的城市市区道路从路面的结构到路面的宽度、道路的拐弯半径等都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城市交通运输的需要。

为适应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在原有道路线型基础上拓宽和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可提高城市道路的交通运输能力和水泥路面的使用功能,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减少汽车行驶的噪音。

但如何防止原有水泥路面以及拓宽路面与原有路面之间接缝的反射型裂缝的发生,是城市道路改造中遇到的一个新课题。

一、方案的提出

  经过改革开发二十多年的发展,柳州市文惠路、广场路的交通流量猛增,路面变得相对狭窄,成了柳江河南、北半岛的交通瓶颈。

为改善柳江南北两岸道路交通不畅的状况,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对80年代末在旧沥青路面上相继修建全长605米主车道宽10m的文惠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全长为460m主车道宽18m的广场路进行拓宽改造。

文惠路车行道由原来的10m拓宽到15.5m,构成4车道;广场路车行道由原来的18m,拓宽到30m,构成8车道。

  鉴于这两条道路位置及周边环境的特殊性,道路设计保留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道路基层,且只考虑单边拓宽。

但单边拓宽将出现路拱不对称,影响行车安全和拓宽部分的路面与旧水泥路面的衔接问题,以及按原水泥路面进行拓宽后,车速提高产生更大噪音对道路两侧居民造成更大的影响。

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在水泥路面上加铺改性沥青面层,但将面临如何防止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反射裂缝的问题。

为防止半刚性基层与刚性板之间、以及旧水泥板块之间、新旧水泥混凝土板块之间的接缝出现反射裂缝,采用铺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加铺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方案。

二、旧路及拓宽范围的基层处理

  

(一)旧路基层状况。

经调查,路面损坏评定状况为中等,水泥混凝土板块损坏较少,故采用液压镐破碎、凿除旧混凝土病害板并清理路槽,用C20混凝土补强基层。

  

(二)拓宽部分基层处理。

因拓宽部分就是原来的人行道,原人行道下面布置有通信管线、高压电力电缆、给水管道等地下设施,这些管线无法中断,只能采用混凝土就地进行保护,其余拓宽范围能用压路机碾压的采用级配碎石,宽度不够上不了压路机的采用片石混凝土做底基层,基层采用20cm厚C20早强混凝土。

  (三)接缝处理。

混凝土板路面接缝不但是受力薄弱处,也是雨水进入基层的必经之处,因此必须处理好。

在实施中由于没有清缝机,故先用混凝土板切割机先对准接缝切割,割松并剔除填缝后再用压缩空气清除干净缝隙中其它的泥土杂物,然后重新灌注沥青码蹄脂填缝料进行封缝,以防止雨水通过接缝进入基层引起病害。

(四)减缓反射裂缝的措施。

反射裂缝是由于旧面层在接缝或裂缝附近的位移,引起接缝或裂缝上方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内出现应力集中所造成的,其包括因温度和湿度变化而产生的水平位移以及因交通荷载作用而产生的竖向剪切位移。

而根据国内外理论,在旧混凝土板与加铺层之间设置玻纤土工格栅加筋层可以使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底面的应力或应变因离开应力集中的接缝或裂缝端部而降低,同时也可以改变加铺层结构的抗拉和抗剪切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减少由荷载、温度、地基脱空等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提高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抗反射裂缝能力;且根据研究,在加铺层底部加设土工格栅时,延缓反射裂缝的效果非常明显。

故本工程在加铺层底部采用玻纤格栅作为加筋层面来作为减缓反射裂缝的措施。

三、基层弯沿测量

  采用BZZ-100型、后轴重10t的标准车,5.4m的长杆弯沉仪,每隔20m对拓宽范围路面基层进行弯沉测量。

共测N=90个点,平均弯沉为L=0.240

mm,均方差S=5.28,计算代表弯沉为L=0.331mm。

混土板测定点n=28,平均弯沉为L=0.102mm,均方差为δ=5.4,代表弯沉为L=0.195mm。

其中>0.10mm占34.60%,≥0.15mm占11.51%,≥0.20mm占7.70%,≥0.30mm占2.55%。

以上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四、铺设土工格栅

  

(一)路面铺筑。

由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及新拓宽部分的混凝土路面是沿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坡度进行浇筑的,表面的平整度较好,但是由于混凝土路面的路拱不对称,要调整为路拱对中,则路拱两边路面的沥青铺筑厚度是不相同的,最薄的为7cm,最厚的为15

cm,因此,采用沥青碎石作为沥青混凝土调平层。

调平层铺筑完后,再进行面层的铺筑。

  

(二)土工格栅技术要求

  1.土工格栅厚度应薄,一般3.0mm左右,以便摊铺;

  2.格栅网格尺寸应为0.5~1.0倍骨料粒径。

本工程采用25.4×25.4mm;

  3.土工格栅抗拉强度应选大值,纵向大于等于50KN/M,横向大于等于50KN/M,抗变形能力强;

  4.伸长率小于4%;

  5.含胶量大于等于20%;

  6.土工格栅采用自粘式,幅宽为2m,耐温性-100至280摄氏度。

  (三)铺筑土工格栅

  1.在清扫干净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用小型沥青洒布机按0.5㎏/㎡喷洒粘层乳化沥青,幅宽为2.0m;

  2.在大气温度10℃以上,路面不潮湿时喷洒粘层乳化沥青;

  3.在喷洒粘层乳化沥青后,待粘层沥青已破乳时开始进行土工格栅铺设。

铺设完土工格栅后,用轻型胶轮压路机在其上作适度碾压,以确保土工格栅与原路面有良好的粘接。

  4.采用土工格栅铺筑设备,人工一次摊铺土工格栅。

对不平整处,应用摊杆推平,如遇到弯道,应将弯道内侧的土工格栅用剪力裁开,然后将一侧推平,涂刷沥青,再将另一侧叠盖搭接,铺设时应保证平顺并使纵横向张紧。

  5.一卷土工格栅摊完后,再喷洒另一幅土工格栅的粘层沥青。

铺设时土工格栅的搭接:

纵向距离不小于15cm,横向距离不小于10

cm;要在前一幅摊好的土工格栅上补洒20

cm的沥青带,然后再摊铺第二幅土工格栅。

按此铺摊的工艺顺序直到半幅路面的土工格栅铺满,并超出半幅路面宽度20

cm,以便与第二幅路面的土工格栅搭按。

  (四)铺筑沥青砼

  1.为了方便汽车在土工格栅上和已喷洒沥青路面上行走而不带动土工格栅,在半幅路面摊铺完土工格栅后,再洒上5mm的石粉。

  2.在土工格栅的起始端要用铁钉加强固定,并洒一层粘层沥青。

  3.禁止汽车在土工格栅上刹车、转弯、调头。

  4.当土工格栅被汽车拉起,应立即用摊杆推平。

  5.用沥青混凝土铺机摊铺沥青混凝土路面。

五、试验路检测

1.弯沉测定。

试验路铺筑后,用BZZ-100型标准汽车、5.4m长杆弯沉仪,每隔50m测定混凝路面弯沉值。

2.实侧弯沉和平均弯沉L=11.50mm,均方差δ=2.21,代表弯沉L代=15.14mm。

3.按理论计算,在旧路上(δ=0.330mm)加铺10cm沥青混凝土,计算弯沉到达0.24mm,增加一层土工格栅计算弯沉值能达到0.14mm,相当于增加了8cm厚的沥青混凝土,实测数据表明>0.10mm的点占2.8%;≥0.15mm的点占2%,≥0.30点占1.1%。

以上数据表明在沥青混凝土中加设土工格栅作用明显。

六、结语

  文惠路经过一年三个月、广场路经过半年的行车,目前尚未发现反射裂缝,效果良好。

  通过文惠路、广场路两条路的实践可见:

1.在既有水泥混凝土道路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前必须对旧路面的病害进行处理,更换破碎断裂板与板底脱空板,并对所有接缝进行清缝和重新灌缝处理,以防止雨水通过接缝进入基层。

2.拓宽部分基层必须强度大、弯沉小,在拓宽与旧混凝土板之间搭接部位和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设土工格栅,均能够增强路面整体刚度,使沥青表面弯沉减小,从而提高沥青加铺层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可有效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

水泥路拓宽工程,拓宽部分为沥青混凝土。

两种路面衔接处要分阶梯开挖原来的水泥路面,我想问的就是对于交接水泥路面下结构层(水泥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基层)该怎么处理?

希望有相关工程经验的来解答谢谢!

~~

其他回答共1条

交接处的处理方式一般按下述进行:

1、水泥混凝土结构层交接处(纵向),打孔并用胶泥植筋,再进行拓宽部份的砼浇筑;

2、水泥稳定碎石层交接处(纵向),尽量将原有基层抓开300-500,然后将新基层料摊铺,整体压实;

3、级配碎石交接处(纵向),尽量将原有基层抓开150-200,然后将新基层料摊铺,整体压实;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部分公路功能已不能满足日渐增长的交通需要,为此对原有的高速公路进行改造势在必行。

而公路路基加宽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是改造工程的关键。

本文以参与建设的公路扩建工程经验的进行阐述,希能为其他项目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路基加宽施工

  

  公路在经多年的通车后,路基沉降基本完成,路基加宽段由于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必然产生以纵向裂缝为代表的裂缝,从而对公路产生破坏。

为次,必须加强公路路基加宽时设计优化及施工质量,使沉降量减为最少,以保证公路的质量。

  

  一、施工准备

  

  旧路路基加宽,首先要对旧路的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原路基的病害进行处理。

调查内容包括旧路路基的填筑材料、使用和损坏等病害情况,分析病害的种类、规模、状态、原因等,并在施工前或施工期间,对路基不同类型的病害要进行彻底地处理。

  

  二、基底处理

  

  旧路两侧一般为排水边沟和碎落台,边沟经长期的雨水侵蚀,其下部已基本变得相当软弱;平台由于绿化其底部实际也为腐质土。

对于上述情况地基必须作彻底清除,对于地下水丰富区域,须铺设透水性材料。

基底压实度一般比规范要求高出1~2%;施工时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基底承载力,减少新老路基剪切变形。

  

  三、路基加宽

  

  

(一)台阶

  由于原路基边坡坡率一般为1∶1.5,必须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台阶使新旧路基有效得交错结合,是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时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台阶宽度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以便有利于机械施工,一般不少于2.0m,如受环境限制可适当放窄,但宽度不得小于1m,并作成2%~4%的内倾斜坡。

由于原路基边坡部分填土由于原来施工的忽视、现施工的挠动及其他原因,填土压实度实际上一般都未达到设计要求。

  

(二)填筑材料

  填筑材料经自重、路面和车辆等荷载的作用,老路基已经基本被压实,而新路基的填料虽经严格压实,仍存在后期变形。

为此,填筑材料的选择将很大程度影响路基的有效沉降。

所有填料宜与旧路堤相同或选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相关单位在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和施工实施的问题上,尽量使用碎石土或石渣等沉降量较少的材料进行填筑,并控制好填筑材料的液塑限、承载比(CBR)和击实试验等各项指标。

  (三)路基碾压

  路基填筑前,须根据规范要求做好试验段,必须严格控制材料的最佳含水量、松铺厚度、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等,使各项指标达到最优状态,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对于加宽渐变部分,必须严格控制其碾压宽度,如旧路基挖台阶受限制时,可通过铺设护道等方式满足其要求,使路基压实度均满足要求。

  在施工时分层碾压,控制每层填筑厚度及压实度,提高压实标准。

碾压应采用重型压路机(>20t)进行,双驱双振。

碾压虚方厚度不得大于30cm,压实度必须达到新标准的压实度要求,且重点应放在新老路基的结合部,每层压完后应平整光滑。

  路基填筑时应控制路堤填筑速率。

当填土速率较快时,地基强度来不及增长,易产生较大的剪切变形。

在施工时按照慢速填土标准进行控制,控制标准为地面沉降率每昼夜不大于10mm,坡角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5mm。

  四、补强措施及其他

  

  

(一)铺设土工积物

  土工格栅具有抗拉强度高、伸长率低,不易变形等特点,其全面与土体接,大大增加了与土体的摩擦,有力约束土体的侧向位移,土工格栅网格与粗颗粒填料结合,其最优的镶嵌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加宽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加宽路段中的铺设,可以增加新旧路基的结合,增大结合部抗剪能力,防止新路基的沉降对老路基的破坏,从而达到稳定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效果。

  土工格栅设置可根据路填土高度进行设置,当路基填筑小于1.5m时,可在底部进行设置3层;填土高度在1.5m~8m(10m)时,在路基底部和顶部各设置3层;填土高度大于8m(10m)时,在路基底部和顶部各设置3层,中部平台设置3层,其中底部铺设在基底平整碾压后铺设1层,每2层填土铺设1层,上部铺设位置为上路床顶部和底部、下路床底部各1层。

土工格栅铺设宽度根据加宽宽度进行,但新旧路基铺设宽度不应少于1.5m。

条件许可情况下可采用长60cm¢12钢筋进行锚固,并进行注浆,钢筋穿越新旧路基土层,对抗剪起积极作用。

土工格栅可优先考虑使用钢塑双向土工格栅,但其伸长率应小于4%抗拉强度应大于45kN/m,锚固间距及搭接宽度与普通施工同。

  

(二)冲击夯实

  路基的本体沉降主要与路基本身的压实度有很大关系,进行充分冲击,使其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整体,使路基本体和地基的沉降都达到最小,以减小路基的沉降,减少或避免新老路基结合部纵向裂缝的产生。

由此,可选择冲击碾压(夯实)的方法,对路基进去补强。

冲击碾压施工可提高加宽路基的压实度,使新旧路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