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5734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0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都市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

*5、细胞膜:

保护;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

内有液泡(含细胞液)、线粒体等

细胞核:

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6、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

细胞膜:

内有液泡(含细胞液)、线粒体、叶绿体等

7、动、植物细胞的比较: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动物细胞没有上述结构。

8、液泡中有细胞液,其中溶有多种物质,有的可能有不同的味道,有的能使细胞呈现出颜色。

9、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使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和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利用。

10、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变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

1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并且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第4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许多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的一个细胞。

2、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中绝大多数细胞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就是细胞分化。

3、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4、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

5、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植物无系统)

*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注意区分)

第1节光合作用

第2节呼吸作用

第3节吸收作用

第4节蒸腾作用

第5节运输作用

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

第3节生殖器官的生长

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第8章人体的营养

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13章健康地生活

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

 

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

1、人和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2、右图是长骨结构示意图:

(1)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2)骨膜(b)中血管能为骨组织的生长提供营养。

(3)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对骨的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重要作用;

长骨两端的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长长有关。

(4)骨质分为骨密质(骨干外周部)、骨松质(骨干内侧和骺端)。

(5)骨髓腔中的骨髓,在婴儿时期呈红色,有造血功能;

在成年时期呈黄色,不具有造血功能。

(6)幼年和成年时都是红色,且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骨髓位于图中的[e]骨松质内。

(7)在鉴定骨成分的实验中,将骨放在酒精灯上,烧去了有机物,留下了无机物;

将骨放入稀盐酸中,溶解了无机物,留下了有机物。

试验证明:

骨的成分有有机物和无机物。

(8)在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少于2/3,骨的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易变形;

在成年人的骨中,有机物大约占1/3,无机物大约占2/3,骨既坚硬又有弹性;

在老年人的骨中,有机物少于1/3,无机物大于2/3,骨的弹性小,易骨折。

3、下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

(1)关节通常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连结;

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2)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

关节面上的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都能减少关节面的摩擦,使关节很灵活;

关节的外面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关节囊;

关节周围以及关节腔内还有韧带,关节囊和韧带使关节很牢固。

4、人体共有206块骨,一块骨头就是一个器官。

人体骨骼分成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

5、每块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肌腹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

6、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共同完成的。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当骨骼肌收缩时,就会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7.伸肘时: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屈肘时: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8、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骨骼肌的收缩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9.动物运动的意义:

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第16章动物的行为

1、动物体在内外剌激下所有活动表现叫动物行为;

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动物的行为根据行为的发生可以分成先天性的本能行为和后天性的学习行为,

本能和学习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方式;

后天学习行为更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

3、动物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是一种本能行为,是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它的形成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的经验,如:

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鸟类营巢孵卵、哺乳动物幼崽吸吮乳汁等都是先天性行为。

4.动物的行为根据行为的功能可以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之间的攻击斗争)、防御行为(往往发生在不同动物之间)、繁殖行为(如哺育小鸟、孔雀开屏、求偶等)、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繁殖行为)

5、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观察法(研究对象处于自然状态下,如:

法布尔研究昆虫)和实验法(在设计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如:

弗里施研究蜜蜂色觉,劳伦斯研究小野雁学习行为,廷伯根研究银鸥幼雏求食行为)。

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但实验法却不能没有观察。

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1、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主要成分,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2、动物在生态圈中的作用:

①动物是消费者(腐生性动物除外),是食物链结构的组成成分;

②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③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我国特产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大鲵、白鲟、中华鲟等;

新疆虎和野马在我国境内已经绝迹;

大熊猫、金丝猴和野骆驼濒临灭绝。

4、动物多样性包括①物种多样性、②遗传多样性、③生态系统多样性;

动物的

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5、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必须从遗传物质、物种、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进行。

6、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

就地保护。

人们把有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

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四川建立了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保护大熊猫、金丝猴及其生活环境。

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1、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2、微生物种类主要有三种:

1、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乳酸菌等);

2、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木耳等);

3、病毒(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全部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3、生物的分类:

无细胞结构:

病毒

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生物(如细菌、蓝藻)

有细胞结构动、植物

有细胞核:

真核生物真菌(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

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藻类)

注:

生物物的主要类群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个类群。

4、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有病毒都由相似的两部分构成,即:

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包含遗传物质的内核。

病毒都是营寄生生活。

根据病毒的宿主不同,将其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三类。

5、艾滋病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疾病。

HIV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

6、细菌是具有细胞结构的单细胞生物,细菌细胞和真菌细胞相比较,最显著的区别在于:

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真菌细胞内都有真正的细胞核。

7、有些细菌(如:

硝化细菌、硫细菌等)能够利用太阳能或化学能将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物,这类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但大多数细菌通过腐生或寄生方式利用现存的有机物质生存。

细菌主要以分裂方式进行生殖。

8、微生物的营养方式:

营养方式

特点

举例

腐生

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称为分解者。

将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枯草杆菌、乳酸菌、霉菌、蘑菇

寄生

生活在其他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这些生物中获得营养,称为消费者

炭疽杆菌、某些真菌、肺炎双球菌、所有病毒

自养

自身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满足需要,称为生产者

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

共生

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不能独立生活

根瘤菌、黏球菌、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的地衣

9、酸奶和泡菜中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它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存,属于分解者;

蚯蚓、粪金龟子等食腐性动物属于分解者;

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

其他微生物的作用见第25章。

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叫生殖;

生物体的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变化,叫生长;

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活动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叫发育。

2.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睾丸,,它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卵巢,它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4.受精及胚胎发育:

卵细胞

     →受精卵→胚胎→胎儿→新生儿

精子

5.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胚胎育的场所在子宫。

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由卵黄提供;

胚胎植入子宫后,则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6.进入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男性睾丸体积增大,并分泌雄性激素,开始产生精子和出现遗精现象(遗精即:

男孩进入青春期后,有时睡梦中会出现精液排出的现象);

女性卵巢的质量增加,并分泌雌性激素,开始产生卵细胞和出现月经现象(月经即:

女孩进入青春期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7.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叫做第一性征;

进入青春期后,男女出现的除生殖器官以外的其他性别差异,叫做第二性征。

8.青春期发育特点:

①身高体重突增;

②脑和内脏功能趋于完善(脑重量变化不大),③性发育和性成熟(最显著特征)

9.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比无性生殖的后代有更大的变异性,后代的生活力更强。

10.有性生殖方式:

节肢动物中唯一能飞行的昆虫的有性生殖方式:

体内受精,卵生

(1)鱼类:

体外受精,卵生

(2)两栖动物:

体外受精,卵生。

脊椎动物(3)爬行类:

体内受精,卵生。

(4)鸟类:

恒温

(5)哺乳类:

体内受精,胎生。

11.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子代的数量多,繁殖快,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但后代的生活力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1)无性生殖主要包括分裂生殖(细菌)、孢子生殖(真菌和蕨类植物)、出芽生殖(酵母菌和水螅)和营养生殖(绿色植物的扦插、嫁接和压条)。

(2)绿色开花植物利用其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新个体的方式叫营养生殖;

人工营养生殖的常用方法有:

扦插、嫁接和压条等;

植物的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3)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在适当的离体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科学家根据这个道理,创建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在无菌条件下,把花药、子房、叶片、茎、根的一部分接种到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它们能够生长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这就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2、如:

蝗虫、蟋蟀、蜻蜓等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叫不完全变态;

13、家蚕、蜜蜂、蚂蚁、蝴蝶等昆虫的发育则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叫做完全变态;

14、两栖类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幼体和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有显著的变化,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如蛙的发育: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

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性状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

如:

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会打洞。

父母的性状主要通过生殖细胞(配子)遗传给子女的。

2、变异:

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表现上存在差异的现象。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一树结果,酸甜各异。

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两类,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变异叫做可遗传的变异,它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而仅仅由环境条件所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

3、奥地利植物学家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

4、性状即: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

人的身高、血型等;

相对性状即:

同一种生物某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

人的直发和卷发。

5、染色体:

存在于细胞核中,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1个DNA分子。

6、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个DNA分子上往往包含多个基因。

7.基因:

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性状。

(2)生物的每个性状都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两个不同的基因往往有显、隐性之分。

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的不同基因叫等位基因。

其中,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

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具有掩盖作用,所以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组成中,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如:

AA或Aa),则生物都表现出显性性状,只有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组成全部为隐性基因(如:

aa)时,生物才能表现出隐性性状。

(3)基因型:

指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aa等);

(4)表现型:

指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

(5)表现型:

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环境相同时,基因型相同则表现型一定相同,但表现型相同,基因型却则不一定相同;

当环境条件不同时,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不一定相同。

(6)一种生物的全部不同基因所组成的一套基因,叫这种生物的基因组。

8、生物体的每个体细胞都来自于同一个受精卵,所以每个体细胞含有的遗传物质都相同,只是不同部位和功能的细胞,能将遗传信息表达出来的基因不同,所以结构和功能就不同。

9、在生物的体细胞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

一条来自母亲,因此,子女具有父母双亲的遗传物质。

(1)右图是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示意图请填出图中空白处的染色体的数目。

(2)染色体和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基因要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去,所以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和基因的数量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且是不成对。

(3)在生物体成对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如:

A和a)叫等位基因,其中,能得到表现的基因叫显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叫 显性性状 ,不能得到表现的基因叫隐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叫 隐性性状  。

(4)当生物体表现出隐性性状时,则该生物的基因型是两个相同的隐性基因,当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时,则该生物的基因型是两个相同的显性基因或者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

例如:

控制人双眼皮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A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a表示,双眼皮的基因型有AA、Aa,单眼皮的基因型只有aa。

10.性别决定:

①决定人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有1对,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有22对;

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2对常染色体+XX,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22对常染色体+XY;

②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是1对,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一个。

③在传种接代的过程中,基因随着配子代代相传;

男性形成含X或Y性染色体的两种类型生殖细胞,女性只产生含X性染色体的一种类型卵细胞,生男生女的概率均为1/2,决定于

卵细胞同哪种精子结合;

④小红是一个女孩,若她的父母再生第二个孩子,不一定是个弟弟。

⑤同卵双胞胎是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产生的一个受精卵。

这个受精卵一分为二,形成两个胚胎,分别发育为两个独立的个体。

由于他们出自同一个受精卵,遗传物质完全相同,因此他们性别相同,且就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有时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难以分辨。

⑥异卵双胞胎:

一般来说,女性每月只产生一个卵细胞,有时因某种原因同时排出两个卵细胞并同时受精,就产生了两个不同的受精卵。

11、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叫遗传病。

近亲是指两个人在几代之内曾有共同祖先;

近亲结婚指三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

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

12、遗传题解题思路:

(1)判断显隐性:

经验法(同*不同→全同,同为显;

同*同→同、不同,同为显)+假设法

(2)写出隐形个体的基因型

(3)写出其他个体基因型

(4)遗传图书写要求,例如:

基因型为Aa和Aa的杂交。

①将亲代所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写出(成对的基因分开)

②每个亲代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与对方所产生的生殖细胞自由组合。

(注意:

显性基因要写在隐性基因前)

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一、生命起源:

1、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证明:

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米勒实验证明:

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2、地球生命经历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阶段和生命发展的生物进化阶段。

化学进化

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演变为原始生命的过程;

原始大气中

没有氧气;

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

二、生物进化:

1、生物在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一代代发生改变的过程叫生物进化;

地球上各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2、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3、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到高等;

由水生到陆生。

4、始祖鸟和古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

5、古生代发生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寒武纪也称为“三叶虫时代”;

中生代最繁盛的植物是裸子植物(苏铁),最繁盛的动物是爬行动物(恐龙和翼龙)。

6、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1)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

(2)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应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

生物后代个体数量过多(过度繁殖),而生存条件有限,后代个体间必须进行竞争(生存竞争),生物后代个体之间有差异(遗传变异),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更加适应环境,生存下来(适者生存),经过许多代的累积,逐渐形成新的物种。

长颈鹿的进化、DDT杀灭稻螟效果的变化。

注意:

进化是有方向的,变异是没有方向的!

7、在人为条件下对生物进行的选择称为人工选择,如家畜的饲养。

三、人类起源与进化:

1、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

它们与人的共同祖先是

森林古猿;

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

2、人类的进化历程:

森林古猿(树栖生活)→南方古猿(能直立行走)→能人(可能具有语言能力)→直立人(具有语言能力)→智人(着衣、持标枪、长矛狩猎、制造石器)→现代人。

3、根据肤色和鼻形等不同的特征,将现代人分为四个人种:

蒙古利亚人(黄)、高加索人(白)、尼格罗人(黑)、澳大利亚人(棕)。

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

一、生物的分类

1、生物的分类是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

2、生物有:

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

其中,共同特征最少的是界;

共同特征最多的是种;

因此,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把各个分类等级按高低和从属关系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生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3、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

其中

(1)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细胞内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如细菌、蓝细菌等;

(2)原生生物包括原生动物(如:

草履虫和疟原虫)和藻类(如;

衣藻、海带、紫菜)。

原生动物都是单细胞,是地球上最古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